当前位置 首页 末世之养男成夫 第23章 借水

《末世之养男成夫》第23章 借水

作者:阿桑兰泽 字数:1844 书籍:末世之养男成夫

  来了就更好,你给弄点晚饭给之庆哥吃吧,小辉还一个人在家里,我先走了。”

  周凤:“小辉?哪个小辉?”

  陈武:“就我姐那个遗腹子啊。”

  周凤:“小辉,光辉的辉?”

  陈武:“对,光辉的辉,撇未朱,朱辉。”

  周凤:“哦——怎幺姓朱呢?”

  陈武:“我妈妈姓朱,不姓他的吴,省得那个姓吴的来搅和!”

  “哦,这样的,那你快走吧。”周凤知道陈武指的是吴蜡,也就不接腔了。

  周凤给袁之庆弄好了晚饭,袁之庆就坐下吃饭。

  袁之庆:“晓凤呢?”

  周凤:“我把她放丽珠姐家了,你就放心吧。”

  袁之庆:“‘放心’!说得轻巧,我放心不下的还不就是你这母女俩。上星期我父亲来了一封信……”

  周凤:“是吗?没给他们扣掉?”

  袁之庆:“正好是陈武收到的信,他就偷偷的给我了。”

  周凤:“好险!上次我姐姐给我的信也是陈武给我拿来的,后来,我就叫我姐姐写信注意点,果然,第二封信就让他们给拆了,还算好,一封平安信,没有什么辫子好揪,就这么开着给我了。”

  袁之庆:“怎么可以这样?这是个人隐私!”

  周凤:“别酸了,都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你也不看看!”

  袁之庆:“到哪儿也得有个法呀!”

  周凤:“算了,不跟你抬杠!你父亲来信说什么了?”

  袁之庆:“也没说什么,他只是听说国内现在很乱,怕我吃亏,想让我回去。”

  周凤:“你回信了?”

  袁之庆:“还没呢!你看,就被斗了。”

  “算了,你就不用回了,让我来回吧。”周凤怕这个拗相公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父亲,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袁之庆:“也行,你回就你回吧,可别把今天的事告诉他老人家,省得他担心。”

  周凤:“哟,今天这太阳真是从西边出了,我也是怕你把今天的事告诉他老人家呢!既是这样,就你自己回吧,干脆告诉他我们要到省城我妈家玩一段时间,让他别来信,等我们回来再通知他。”

  袁之庆:“对,这个主意好,我这就写。”

  周凤:“记住:有些话不能乱说,以免有人拆我们的信。”

  袁之庆:“怎么可以这样?这是个人隐私!”

  周凤:“呶,又来了,什么时候也听人一句话,省得老吃亏!”

  袁之庆:“行行行,听你的,还不行吗?”

  周凤:“你知道就好!这样吧,你抓紧写,写完了让我递给陈武,让他去寄,安全些。”

  袁之庆:“好吧。”

  周凤:“还有,立强哥下个星期要到省城去出差,我想托他把晓凤带到我妈家去住一段时间,反正我妈他们也停工闹革命了,闲在家里没事。”

  袁之庆:“行啊,那你把她的衣服整理一下吧。”

  立强是丽珠的老公。孩子托给他带,他们两个都放心。

  周凤:“那好,我现在就去。”

  袁之庆一下子站了起来,突然抱住了周凤。

  袁之庆:“周凤,今天晚上就别回去了吧。”

  周凤叹了一口气:“我何尝不想留下呢?只是怕连累你罢了。”

  袁之庆:“哎,怎么能说连累我呢?是我连累你了!周凤,你不会怪我吧?”

  周凤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她趴在袁之庆胸前嘤嘤地哭起来。她不为自己的处境而不平,也不为自己的不平而委屈,更不为自己的委屈而伤心,所有这一切对她而言都是应该的,她已经习惯了,谁让她有一个黑五类分子的父亲呢?任何一个处在她这样地位的人都要承受同样的待遇,这就是事实,不管他应不应该接受,也不管他愿不愿意接受,更不管他能不能接受,他都得接受。周凤早在她不知不觉中接受这个事实了,她不知道什么是门阀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血统论,更不懂得反抗命运强加在她头上的不公正,她只知道退让、退让、再退让,改正、改正、再改正,只要是套着“出身问题”戴到她头上的帽子,她都得无条件地接受,反抗只能带来更糟糕的后果。她伤心的是袁之庆在这样的时候,居然还只想到她,她为他的无辜而委屈,也为他的坦然而不平,更为他的单纯而伤心,他越是这样她反而更内疚了。

  袁之庆见周凤这样,更觉心疼,他轻轻地拍着周凤的背,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快别哭了,说不定哪天我又被关押了,想这样说说话也不能了,……”

  袁之庆话音未落,周凤马上用手捂住了他的嘴:“呸,呸,呸!别乱说!”

  袁之庆:“行行行,我不说了。让我们高高兴兴地说说话吧。”

  周凤“嗯”了一声,再不说话了。其实到底是谁连累了谁,只有她心里最清楚了!她觉得自己欠他的太多了!此时,她的心中突然生成了一个念头:只要不再让袁之庆为了她而受委屈,受伤害,叫她作出什么牺牲都行!自古以来,以身殉情的故事还少吗?更何况,袁之庆本是无辜的,我一定要让他平平安安地坚持下来,他还有更大的理想没有实现呢!

  第二天一早,周凤起了个绝早,她轻轻地开了门,确定了没有人监视,就悄悄地走了。

  第二十四章 宣传队记

  周凤不知道,这一次,吴蜡确实没有差人监视她,其实,他并不想让人知道他对周凤的心思。虽然,他急于把周凤弄到手,但是,他知道,心急吃不得烫粥,他就像一只逮住了老鼠的猫,他要慢慢地折磨它,直到把它弄得奄奄一息,然后,再把它吃掉。他自信,周凤是逃不出他的手心的。所以,他还不急于出手。

  吴蜡还清楚地记得,那还是吴茗没有去世的时候,一天,他们俩一起到双峰山去玩,在双峰山的观音洞里,他们俩一起各拔了一筒签。吴茗的签中曾有这样两句话:“早上吃饭汤,黄昏讲抬丧。”看到这样的签,两人都吓了一跳,当时,吴蜡要把那签撕掉,吴茗却说:“哎,这些都是封建迷信糊弄人的,信则有,不信则无,何必当真?”后来,那个张一嘴给解了签,他说吴茗三年内有血光之灾,有点凶险,但只要留心,“只扫门前雪,莫管瓦上霜”,三年后自然会逢凶化吉、雨过天晴的,想不到,居然,让它给咒中了!现在想起来,真是神签哪!当时,吴蜡也求了一签,那是一首诗,诗云:

  谁言乱世无英杰,

  建安风骨千年谐。

  休提太祖生前事,

  江山万年存碑碣。

  明悟禅师赶五戒,

  龙吟凤鸣情缘结,

  一朝北雁南飞梦,

  圆在三生奇石前。

  吴蜡请那张一嘴细细地给解了一下,那张一嘴说他是曹操再世,那是“治世的英雄,乱世的奸雄。”曹操在戏文里边是个白脸,是奸臣,当时,吴茗就急了,说道:“你这个瞎子,净瞎说!”那张一嘴也不生气,只说:“那是天意,不是我瞎说,这签里还说了,曹操父子的才名流传到今呢!这签的意思是说这位兄弟还会当官呢。”

  吴蜡拦住了吴茗说:“师傅,别听他的,你只管说。”

  吴茗一生气,顾自出去了。

  张一嘴就继续说道:“敢问一声小兄弟,你是不是属龙的?”

  吴蜡:“正是属龙的。”

  张一嘴:“这就更好了,我告诉你,你若能有一个属鸡的人辅助你,那你的前程可是不可估量啊!”

  吴蜡:“真的吗?”

  张一嘴:“当然,这可不是我随便讲得了的,那是签里说的,你看啊,‘休提太祖当年事,江山万年存碑碣。’说的是明太祖虽是贫贱出身,但是他当了皇帝,他的墓碑当然世世代代保存下来了,这就是说,不管你出身是贫贱还是富贵,命中有官运的,自有官可当,争都不用争,运来铁生辉,运去金如土啊。”吴蜡听得那张一嘴如此说,心中着实高兴,马上摸出一张五元的人民币给了张一嘴,张一嘴一高兴,就说:“你与那属鸡的缘分,可是三生有缘啊,拆不散的,那属鸡的人,应是从北边来的。你可别错过了,这个人可是你命中的贵人啊。”

  说来荒唐,吴蜡坚信周凤就是他的老婆,哪怕现在她是别人的老婆,那也是暂时的。全都是因为这支签!说来也巧,吴蜡大周凤5岁,周凤正好属鸡,所以,那次周凤说:“你做梦!”吴蜡就说:“做梦就做梦吧,梦也有实现的一天的!”

  吴蜡读书不多,那是因为当时的条件关系,其实他这个人并不笨,像所有农村孩子一样,他爱听唱词,那是一种鼓词,讲得大都是“三言两拍”“封神”之类的故事,所以,什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啊,“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啊,“卖油郎独占花魁娘子”啊,“苏小妹三难新郎”啊等等的故事,他都耳熟能详。他梦想着有一天,他能把周凤娶到手,并让周凤为他吴蜡传宗接代——那和尚不是说了“石榴结子”了吗?只是时间未到罢了,他等得起。更何况,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在办呢!

  柳贵和陶永红这两个家伙,带着女朋友游山玩水了一通,终于回来了。吴蜡按自己的设想让柳贵把他那个房间让出来给陶永红的女朋友,而柳贵则睡到最北边楼梯口的那个房间去,柳贵二话没说,卷起铺盖就把房间让出来了。

  一周后,陶永红和吴蜡的办公室里,吴蜡、陶永红和柳贵在商量成立溪北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事情。

  吴蜡:“行,就这么办:一周内把毛泽东文艺思想宣传队组织好,一个月内开始演出,向贫下中农宣传毛泽东思想。我想队长么,可以考虑让陶永红的女朋友余临风来担任。”

  陶永红:“司令,还是让她担任副队长吧。”

  吴蜡:“那队长你来当吧。”

  陶永红:“司令,不是我推脱,一方面,我这里的事情离不了人,跟北京、上海的联系不能断了,另一方面,宣传队要下乡演出,我对这里的情况也不熟悉。”

  吴蜡:“那柳贵,你来吧。”

  柳贵:“不行不行,宣传队需要的后勤保障,我一定保证做好,但是,那些洋学生我可带不了。司令,还是您亲自挂帅吧。”

  陶永红:“对,司令,这个队长就由你来当吧”。

  吴蜡:“行,我当就我当吧,不过,你可要跟临风说好,唱唱跳跳我可是外行,我不过下乡时当个向导罢了。”

  陶永红:“司令客气啥呀,毛泽东思想的宣传队当然要你贫下中农挂帅啦。”

  柳贵:“行,就这么定了。”

  一周后宣传队成立了。吴蜡是队长,临风是副队长。队员先由各红卫兵战斗队推荐上来,然后由余临风进行考试后挑选出来。跟北京的红卫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一样,每人都是一身军装配一个军用挎包。那个年代,在农村小学校里,大部分教师连普通话都说不准,要找个象样的音乐教师更是难上加难,即使有个把音乐老师,也是难保五音全不全,现在,这些队员每天都在临风的指导下进行排练,还进行形体训练等,大家都觉得队长是个内行的专家,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这些都是临风在北京的学校里的宣传队里跟老师学过来的,到了这里,她要独当一面,自然更加努力,倒也让她把个宣传队弄得服服帖帖。以前在家里,姐姐老嘲笑她生了付“聪明面孔笨肚肠”,讥笑她学习成绩一般般。可是,到了台上,临风可是学啥像啥,硬是宣传队的台柱子,妈不喜欢她搞文艺,老说她不务正业,为此,她没少跟妈妈怄气。现在到了北溪,吴司令把个宣传队交给了她,还亲自担任宣传队的队长,很让她产生了一点“知遇之恩”的感慨,为此,她也很努力地带领宣传队,颇有一点“涌泉相报”的味道。

  这一天清早,临风正在带领队员们练功。

  临风边喊口令边示范:“一答答,二答答,三答答,四答答……”遇到有几个动作不太符合要求的,她就走过去给他们纠正。

  练了一会儿,临风又改了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队员们随着临风口令的变化,齐刷刷地都改变了动作。

  正练着,临风突然发现吴司令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教室后面,临风正欲停下训练,只见吴司令轻轻一举手,然后,用手指挥了几下,临风知道他的意思是让她继续练习,于是,她就没有停下,继续喊口令。

  临风只觉得吴司令的眼光正盯着自己,一刻也没有离开,他这样看着自己已经好几天了,她知道司令对她的工作很满意,他只希望宣传队能尽快下乡去。其实,临风已经排演好了好几个舞蹈,还有独唱等节目,今天,她要把它们都演给吴司令看一看,让他审查一下,就可以下乡了。

  临风停止了训练,她回头看看,吴司令还没有走,她叫了一声:“吴司令。”吴蜡招了招手,队员们都围了过来。

  吴蜡:“小将们,辛苦吗?”

  队员们齐声:“不辛苦!”

  吴蜡:“累吗!”

  队员们:“不累!”

  吴蜡:“说得好,宣传毛泽东思想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他顿了顿,然后清了清嗓子,指着旁边一个小队员问道:“要是没有宣传队,你会遇到你们队长余老师这么好的老师吗?”

  小队员胆怯地摇了摇头。

  吴蜡又问:“对,我再问你,要是没有文化大革命,会有我们的宣传队吗?”

  旁边几个大一点的队员高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