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院传说 第三十三章、八面汉剑曰君珮

《书院传说》第三十三章、八面汉剑曰君珮

作者:橐驼子 字数:4800 书籍:书院传说

  乍一听“慢着”,是不允许进入!不过听到这声音,马浪尘却笑了,因为这是慕容容若的声音。

  不知道她的伤是否已经痊愈,马浪尘赶紧跑了过去,站在红梅树下。

  “师兄给每位姐妹都送了礼物,怎么独独少了我的呢?莫非小妹我入不了师兄的法眼吗?那么这兰芝雅舍你还是不入为好!”慕容容若一脸正经的说。

  “嘁!你还入不了人家的法眼,你早就入了人家的心里了。”谢庭小声的嘀咕着,说是小声,可那声音恰恰让在场的人都听见了。

  马浪尘和慕容容若脸色一红,马浪尘先恢复了正常,说:“本来是给你准备了一个礼物的,现在还没有完全完工。不过,既然观音奴提到了,那就提前把这件礼物送出来吧!”

  马浪尘又从老马身上取下来这个布囊包裹的东西,其实大家一看就知道,那是一个琴囊,里边肯定是一把琴,古琴。

  “我曾听闻你弹琴,有一个音节总是不能准确,我料想,不是琴弦没有矫正好而是琴木的内部纹理断裂,出现的问题。”马浪尘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口误。

  “呀,你你你什么时候听到姐姐弹琴的?你该不会是,是,是在三姐窗下偷听了吧?嗯?待我告禀三夫子,打断你的小狗腿,哼哼哼!”谢庭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破绽。

  马浪尘一听,吓得后背冷汗渗出。书院有规矩,谁敢窥视女舍,严惩不贷。

  慕容容若一听,也吓了一跳:他该不会真的在窗下偷听我弹琴吧!不过嘴上却说:“小妹,你瞎说什么呢?是在归途当中,我闲极无聊,告诉他的,曾模拟琴音,所以他才知道的。”

  “我随口一说,你们紧张什么?”谢庭撇撇嘴,从布袋里拿出一枚榛子,用一个钳型的工具捏碎了榛子壳,取出榛子仁,放进嘴里,嚼着,心里想着:这家伙制造的这个工具还挺不错,心挺细的,知道人家可没有捏开榛子壳的力气,嘿嘿!这次就原谅他了。

  马浪尘看没人在意谢庭的话,便说:“这是我在山里,无意中发现的一棵枯死的千年梧桐木,不知道是被雷劈了,还是火烧了,只剩下一段,我研究了一下,斫一把古琴正好。就做了这把琴。我已经上好了六遍灰胎,每十天需要上一遍大漆,需要十遍,方可完工,这才上过两遍。不过,并不妨碍现在弹奏它。你可以试试。”

  “试试就试试,我不满意的话,你还是要回去的!”慕容容若说笑到。

  “好!”马浪尘从虚空藏黑匣子里,拿出一个小木盒,里边是七种不同粗细的琴弦,琴弦是由蚕丝制成的,每根琴弦,都是有上百根到数百根的蚕丝经过特殊的手法制成的。马浪尘取出丝弦,开始给琴上弦。

  “你会弹琴吗?我三姐可是琴中高手,连三夫子都夸她!”谢庭问。

  “不会!”马浪尘头都没抬,随口一说。

  “高山流水,难觅知音!你不会弹琴岂不可惜?”郑缦说了一句。

  “不会弹琴,但我懂琴!”马浪尘把装好琴弦的古琴放在自己组装好的一个木质琴台上,轻轻调了一下琴音,说了这句话。

  “吹吹吹,你继续吹!你们六个人,我早就看清楚了,个个都是吹牛大王。大家快看呐,天上有牛在飞。”谢庭这话的意思就是:你不会弹琴,又怎么可能懂琴,还说出这样的话,不嫌害臊!

  “传闻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为知音。其实伯牙是琴中圣手,但是子期并不会弹琴,他却懂伯牙弹出的‘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钟子期是个砍柴人,砍柴的人最了解木质的纹理。斫琴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木质的纹理。似我等斫琴之人,琢玉之匠,斫琴琢玉之前,会先相木相玉,渗透其肌理,了解其灵性,才能把它所有的东西展现出来。再就是砍柴人天天在山中听天籁,所谓‘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音乐本来就是模拟出天籁,懂了天籁,还能不懂器之声吗?不信,你可以试试。”

  “你的这番理解,乍一听,觉得好奇怪,仔细想来,好像有些道理?”萧音琢磨了一下马浪尘的话,说。

  “光说不练假把式,姐姐你就弹奏一段,拆穿这家伙!”谢庭还是不信他的话。

  “好!”

  马浪尘用手把梅树下的石凳上的雪扫干净,把身上的黑色披风摘下来,折叠几层垫在石凳上,伸手请慕容容若坐下。

  其他人看到马浪尘的小动作,都目瞪口呆,一个大男人,竟然可以如此对待一个女子,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看马浪尘却没有一丝做作的成份,就像做了无数次的习惯性动作。

  “你们这是怎么了。”马浪尘看着像看怪物一般看着他的大伙儿问道。

  “哼,没事!”谢庭不忿地回答:“就是看不惯你这张狡猾奸诈的脸。”

  马浪尘笑笑,摸摸鼻子,没说话。

  慕容容若坐在垫着披风的石凳,马浪尘把琴台移到她的面前。

  慕容容若先轻抚了一下整张琴,琴是仲尼式清琴,琴面为桐木斫,琴底为梓木斫,冠角、岳山、承露由老崖柏所制。牛角雁足,象牙琴轸,蚌徽。无断纹,黑色亮漆。龙池、凤沼为长方形,贴红木、檀木双边,慕容容若的手摸到琴低,篆刻两个字:大音。想必这是马浪尘给这把琴取的名字,取自于老子的“大*音*希*声”。在琴名的旁边,有一行小字曰:二师兄赠予小筠儿。大魏永安二年。

  慕容容若轻轻拨动琴弦,仅几个调,几声清音,就像调试琴弦一般,马浪尘面前就出现了一个画面:巨大的留白,沙岸长远,孤寂无人,只有一鸥飞过。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马浪尘随琴音落而答。

  琴声起,这次是小段,野旷,天低,暮色苍茫,人在舟上,舟在水上,水含着月,月照着水,人可揽月。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再弹,这次的画面改变,是在一曲清流旁边,一株古松之下,溪水潺潺,松枝微曳,此时有两个人,从山里走来,驻足,聆听,一人似有焦意,一人心安听琴。

  “这个简单,可以用实境诗中的一句概括: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又是几段小调,马浪尘都能丝毫不差的说出来。

  “这些都是画面音感,我能听出来也不足为奇。琴乃天人合一之雅物,又可通人心,现情绪。这样吧,你用琴音表达出你的三个愿望,不去管它能不能实现,只去表达,看我能不能听出,怎么样?”马浪尘笑着说。

  “好,我试试。”

  慕容容若心境一变,沉入自己的思绪当中,手弄琴弦,泠泠咚咚,弹出一首曲调,这肯定是从未出现过的曲调,甚至可能是弹过之后,根本无法复制第二遍的曲调,这是慕容容若此时此刻的心境,此时此刻能想到的三个愿望。

  马浪尘听着听着,嘴角笑了,又听着听着皱起了眉头。

  一曲罢了,久久无声。

  “你……听懂了吗?”慕容容若轻声问道。

  “嗯!”马浪尘回答了嗯字,便再没了声音。

  “完了?”谢庭等人就等着马浪尘说“嗯”之后,都听懂了什么呢,反正在座的几人都听的莫名其妙,就像知道慕容容若弹得心愿是什么呢,结果半天没有动静。

  “完了。我听懂了她弹的,她也知道了我懂了她弹的。这不就是完了吗?”马浪尘认真地解释,可这个解释怎么都让人觉得跟没解释一样。

  “你们打的什么哑语?还是传说中的神语?搞不懂你们这些神神叨叨的人,哼,走了,不跟你们玩儿了。”谢庭很不满意地拿着自己的东西走了,其他人也散了。

  马浪尘本来要扶着慕容容若的,可看她挥手示意,便让她自己走。马浪尘把古琴、琴架都收起来,又从老马身上取下一个窄长的黑匣子,又把自己的虚空藏黑匣子背着背上,才跟着慕容容若进了她的草庐。

  慕容容若的草庐比较简单,有琴,有书,有桌几,有小炉,里面的小屋是闺房,马浪尘瞥了一眼,没再看。

  “坐!”慕容容若很随意。

  “嗯!”马浪尘把东西先放着地上,把她原来的那架琴挂在墙壁上,把自己的那架琴放在自己带来的琴架上,然后把一张小几移到窗下的那张长榻上,把红泥小炉添了无烟木碳,打开虚空藏黑匣子,从离开开始掏东西:一个黑色枯梅枝浮雕老铁壶,一个青色莲花印花白茶盏,三只淡描勾花白瓷小茶碗,一个黄色竹雕茶筒,一些红木制成的茶匙、茶漏、茶则等物。

  慕容容若看着他从虚空藏黑匣子中掏出这么东西,不由地惊奇这匣子到底又大多的空间?却没有问他。

  倒是因为马浪尘拿出的每一件东西,都异常的精美,慕容容若忍不住赞叹问道:“这些东西是你买的,还是你做的?连一个老铁壶这般精美。”

  马浪尘抬头笑了一下说:“每一件都是自己亲手做的。不要小看了这一个老铁壶,一壶之美,虽仅有一坯之力,但需过手六十八,方能成器,其中细微之处,尚不能一言言尽。不过,这些你都不必操心,你只要觉得喜欢就好!”

  一个老铁壶,需要六十八到程序,精心制作之器,焉能不致美?

  慕容容若从这些小东西中,感受到他的对她的用心,深情地看着他,说:“喜欢!”一个“你”字却留在心里,不出于口。

  马浪尘笑了笑,提着黑色枯梅枝浮雕老铁壶推窗跳出窗外,到山林中寻找最干净的雪,装来一壶,放在红泥小炉上温水,水开了之后,洗杯洗盏,一系列完成之后,又弄了一壶雪水,待水小沸,从茶筒里取出三匙黑色的茶叶放入铁壶,让它烹煮。

  慕容容若坐在他的对面,一直看着他,专心致志,看他专注地做这一切。

  待茶煮上了,马浪尘回头看见慕容容若在看他,才歉意地笑了笑,说:“你说你不饮酒,这是我特意给你准备的,叫荈,其实就是需要烹煮的老茶,不过这老茶又不是一般的老茶,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发酵,最适合女孩子饮用,尤其是冬天,茶性温热,可以养胃,消解滞食。”

  说话间,茶以煮好,马浪尘取下铁壶,倒出两杯,放在慕容容若面前。

  观之,茶汤橙黄明亮,犹似琥珀;闻之,并没有清香,却有一种独特的陈香。慕容容若轻轻抿一口,有一种醇和、厚重的回甘。

  “怎么样?”马浪尘一直看着她,待她抿了一口之后,才问她如何。

  “不错,很喜欢,比我之前喝过的都好喝。”慕容容若说。

  “那就好!嘿嘿!”马浪尘笑了。端起面前的茶,抿了一口。从黑匣子里又掏出七个小木盘,里面承装了剥好了壳的榛子、莲子、松子、核桃、杏仁、白果、梧桐子,说:“适当吃一点干果,配着老茶。”

  “嗯!”慕容容若拈起一枚莲子,看到其中最苦的莲心已经被剔除,心里被他的体贴入微稍稍感动。

  “我……”俩人同时说了一句。

  “你先说。”马浪尘让她先说。

  “你刚才送给崔兰猗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神神秘秘的,还送到她的房门口?”慕容容若似乎忍了好久,还是问了出来。

  “哦,你说那个东西,哈,哈哈!”马浪尘笑了一下,说:“聃心最喜欢书法,你应该知道吧?他最喜欢临摹的不是汉碑,不是狂草,不是王羲之的行书,而是龙门石窟的造像碑记。他曾经说过,龙门造像碑记有上千块,其中最为极品的只有四块,他悄悄地把其中的一块石碑给砍了下来,珍藏在自己的床头,每每在临睡前,还有以手临摹。这次为了讨好你们这群姐妹,我也是下了血本的,送给崔兰猗的东西,就是我从聃心床头偷来的龙门石碑。”

  “你,嘿嘿嘿……”慕容容若笑了一下,说:“你不怕他找你拼命?”

  “老四最为守礼,知道是我偷的,也不会有太过激的行为,虽然敢怒却不敢言。”马浪尘喝一杯茶,又给慕容容若和自己添上,接着说:“这段时间,我们几个准备到邙山一趟,到时候会给他补偿的,你放心。大不了,我再去龙门石窟,把剩余的三块给带回来。”

  “还有一个问题,”慕容容若问:“你真的会插花吗?”

  马浪尘看着她笑了一下,还对她眨了一下眼睛,左眼。走出门外,不久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俩枝梅,一曲一欹,一胖一瘦,一繁一疏。马浪尘看了一下四周,把书桌上的竹质笔筒拿过来,很随意地把俩枝寒梅插了进去,看了看,轻皱着眉头,手指放在嘴边,盯着它,接着用这跟手指把那枝稍粗的梅枝,稍稍调了个角度,笑了。马浪尘把插好的梅枝放在茶几的一角,抬头看慕容容若。发现慕容容若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你看我做什么?看花!”马浪尘笑到。

  “讨厌,你管我!”慕容容若嗔他一眼,低头看花。

  不能用美丽来形容,只能说这简单的俩枝花,让整张几,整片席,整个屋子,有了一种意境,超然脱俗的雅境。

  “呀!这就是插花?”慕容容若很是喜欢,伏在几上,看着它。

  “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字:境。”马浪尘解释,“环境,情境,意境。融合环境,表达情境,显示意境。”

  “以后,”慕容容若也不知道听到没有,说:“你来!”

  “好!”

  以后,是什么以后?不必问,不必猜,答应就成。

  “你怎么知道我的琴有问题?”慕容容若问。

  “额,”马浪尘推开窗户,指着三十丈外的一株老树,说:“就是在那棵老树上,跟寒鸦一般,雪夜悄然,偷听到的。”

  “不可能,这么远,怎么听得仔细?”慕容容若明白琴音本来就不算很响亮,自己弹奏的又是半阙清音,传不了太远。

  “天耳神通,就是能够听得见。”马浪尘怂了一下肩。

  “讨厌,下次不许了。”

  “好。嘿嘿。”

  “你问。”

  马浪尘从虚空藏黑匣子里拿出一个青绿色的,像个碗一样的容器,来到慕容容若那边,对她说:“支起腿!”

  慕容容若乖乖地支起腿。

  马浪尘掀起她的裙摆,将她的布袜褪下一半,露出结痂的箭伤,用一个竹篾从青绿色的容器中挖出一些黑色的药膏,涂抹在伤口周围,说:“这是从八夫子那里求来的灵药,很遗憾的是,八夫子说,也不太可能恢复如初,还是会留下一点疤痕的。是在抱歉。”

  “我已经说过,”慕容容若不在意道,“疤痕不疤痕的不重要,心,才最重要。”

  “嗯!”马浪尘看着她,笑了笑,但还是为此有些遗憾。

  “谢谢……你!”

  “你我又何必言谢?”

  “嗯!”

  马浪尘涂完药膏之后,弄白色的布带帮她缠好,将她的布袜穿好,裙子摆正,把手里的药膏放在了一边,叮嘱道:“一天涂抹一次,涂抹十天,即可。”

  “嗯!”

  马浪尘拿起那个窄长的黑匣子,到她面前,说:“这个,才是今天要送你的心意。”

  琴是礼物,礼物人人可有。这个才是心意。心意独属唯一。

  “你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打开匣子的盖子,里边是一柄剑。

  剑长四尺一寸,柄长一尺,净重二斤八两。黄铜的剑首,铸成螭虎纹;剑柄是漆黑的老梅枝,近三分之二缠绕着红色的捆绳,细致紧密,又十分好看;剑格是黄铜兽面纹;剑鞘是纯色黑檀木,三分之一的长度密密匝匝也缠绕着黑色的捆绳,上半段为方,尾部收为椭圆;剑璏也是黄铜,浮雕着螭虎全身;尾部的剑珌亦是黄铜所铸的螭纹。整把剑看着古朴、大方。

  “八面汉剑?”慕容容若看着这把剑,非常喜欢。

  八面汉剑是汉剑的一种,剑身长而窄,分八面研磨,故称八面汉剑,是中国古代铸剑的巅峰。剑出则锋芒毕露,剑入则藏尽锋芒,外圆内方,是为君子器。

  慕容容若拔剑出鞘,寒光乍泄,果然是八面研磨。剑似寒霜,剑光如辉。剑身靠近剑柄处,用汉隶刻着两个字:君珮。

  “君珮?”慕容容若轻声念出。

  “君似崖孤梅,珮此寒霜辉。”马浪尘解释。

  慕容容若又看另一面,白色的剑身上,有几枝黑色的疏枝,不是镶嵌上去的,反倒是锻造的时候,用特殊的手法留上去的,疏枝的个别处,用红铜雕刻成梅花,镶嵌其中,七朵。慕容容若想起了那次在孤崖上的七朵梅花。

  “二师兄。”

  “嗯?”

  “谢谢你!”

  “都说了不必……”马浪尘看到慕容容若的表情,没再说下去,“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