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变革1854 130章 保鲜

《变革1854》130章 保鲜

作者:东方胜 字数:1974 书籍:变革1854

  如今美国的经济在战后得到了恢复。这也归功于清军将战火烧到欧洲,很多富人又跑到美国。虽然如今的美国不许民间资本进入重工业、矿山、钢铁、港口、铁路、银行等国家命脉行业——以前把持美国这些行业的资本家在南北战争期间不是被当做战犯处死了(人家不死不跑怎么好意思没收财产),就是抛弃了带不走的产业跑去外国了。最后获得胜利的南军政府做了接盘侠。

  戴维斯总统因为带领南军轻易获得战争胜利的关系很容易的获得了连任,在任期间,以恢复美国经济为主。此时美国只有几千万人口,这里面还包括几百万定居美国中西部不久的华裔。

  简单来说,如今的美国经济想要恢复,仅靠内需是远远不够的。美洲土地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牛比人多。

  从宋海平决定在小站练兵后,美国肉牛的出口激增,日本商社和美国的奶农们又进行了合作,奶农用低息贷款的方式从日本进口奶粉制备和奶酪制作的流水线。

  如今的牛奶除了制作奶酪外,就剩下喝鲜奶了。就连奶酪的储存也是有要求的,没有冰箱的时代鲜奶更是隔夜就臭。制成奶粉后,储存得当就能长期存放。这新技术无疑给美国农牧业带来一针兴奋剂。

  如今美国出口的拳头产品,以红糖、肉牛、奶粉、棉花、木材为主。走的是典型农业出口国的路线。

  虽然后世美国人自己也不喝奶粉(因为到处都能买到鲜奶),可这出口为王的时代,只要能出口,人家要什么咱们就的卖什么。其实关于牛奶保鲜问题,欧洲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了,大英帝国的资本家们从化学家那里花钱得到的办法是加水银对牛奶进行保鲜,因为水银价格本身也不便宜,所以为了更低成本的大英帝国资本家用的矿上废弃的工业污水所含的部分水银——这成本简直不要钱。

  当然因为水银是有毒的,里面甚至可能也含有其他有毒物质,伦敦也出现过一天被奶糖毒死七个孩子的事故。不过这不叫事。只要大英帝国的资本家自己吃的是安全食品就行了。大不列颠的老百姓无疑是资本家们的暗黑料理试验品。

  大英帝国的暗黑料理远不止这鲜奶一项,无论是鲜肉还是茶叶,都要到不同的工业废水里过一下,以保证能增加保险时间。至于在咸肉里面加入亚硝酸盐,已经是公开的事情了,这样的亚硝酸盐咸肉放置时间长了,经过打磨会产生一种红木特有的光亮色泽,美国大兵就喜欢用这种咸肉做木雕——号称是百年不腐的咸肉你见过吗。

  所谓的西方化学,就是从这一个个工矿业的污水中送上人们餐桌开始的。此时化学比较发达的大不列颠资本家口中流转着一个口号就是:只要没有当场吃死人的添加剂就是好的添加剂。

  也难怪这个时代英国人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多岁了,可是对资本家们来说,这已经够了。这个时代四十岁以后劳动能力会明显下降,三十多岁足以生下下一代给资本家们孕育新的工人。

  所以这个时代的欧洲人也说不上高大强壮,反而是人一过中年就各种积累的毒素爆发导致重金属中毒什么的痛苦死去。这个时代的伦敦,就是城里人命硬的最好写照。大量的童工每天工作十二小时甚至十六小时,却只能拿到成年人三分之一或一半的工资,呼吸着雾都肮脏的空气(因为大量使用蒸汽机),吃着各种工矿业废水处理过的食物。

  往往只有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幼稚的身体因为长期疲劳工作而佝偻着——但是他(她)们还是要坚持工作,用微博的薪水抚养自己的弟弟妹妹或已经失去了工作能力的父母,这就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这也无怪大量住在伦敦贫民区的女孩子走上出售身体的道路了——而伦敦的大量皇家海军和商船、民船、渔船的水手成了她们最忠诚的客人。在这毫无希望的黑暗之中,连活到哪天都不知道,只有当前肚子饿是真实的。

  在这个普遍营养不良的时代,宋海平给新军配备了大量的奶粉、红糖之流的营养品改善新军士兵身体。通过物价调节,让人们餐桌上多一些牛肉、鱼肉。

  在两河流域,宋海平自己也分了五百亩土地,只是宋海平耍了滑头,选了五百亩半荒漠土地之后,全部种上了沙枣树了事。

  沙枣也是一种半荒漠地区出产的经济作物,在沙漠中行走没了水之后,有时候找到几颗沙枣树就能救命。沙枣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作药用也能治腹泻和肠炎以及消化不良。

  虽然种了经济作物,但宋海平也没想着依靠沙枣赚多少钱(沙枣产量并不高),而是通过沙枣种植给当地添加一些水果。而且沙枣林多少也能起到防风沙固定土壤的作用。最重要的沙枣这玩意耐寒耐盐碱,几乎不用打理,到了季节请人采摘沙枣就行了。

  有道是上行下效,新军很多中高级军官听说大帅的几百亩地都种了沙枣。这些人或认领几十亩或者认领一百亩半荒漠的田地种植沙枣——新军军官的工资也不是特别高,团长这一级加上各种补贴等一年能拿到手的也就一千多银元。不过作为军队军官,除了放假请假期间,都是吃住在军队,吃穿用都是军队发,这样也能省下不少来。

  宋海平已经看见一些孩子穿着父兄用破旧的军服给他们改的小衣服了——军队的训练服每天要经受人们的摸爬滚打,哪怕已经用了结实的布料可破损的还是非常快。宋海平记起六七十年代老辈子的纪录片,好像是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似乎满大街都是绿色军服的。

  更何况土地这东西是要传给子孙的,大帅自家不差这点,不见得人人都不差这点。每人后面都是一大家子。

  植树造林是好事,但也用不到这样。宋海平看了手下认领半荒漠土地种植沙枣的。都没有批示。而是给各部队画了地盘,让部队闲暇期间在那里种沙枣林。沙枣林所得的经济收益归各部队所有——这也就是小金库的由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