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变革1854 118章 好兵

《变革1854》118章 好兵

作者:东方胜 字数:1842 书籍:变革1854

  在训练场,宋海平翻身下马,走到一个受训的军队面前,招了一名新兵问道:“士兵,你来这里是做什么的?”

  新兵仰头大声答道:“我来这里是来服从您的命令,长官。”

  闻言宋海平大惊失色,对那新兵的教官说道:“这个新兵的智商至少有一百八,提拔他做个班长吧。”

  然后宋海平又问道:“士兵,你叫什么名字?”

  新兵答道:“长官,我叫袁世凯。”

  宋海平偷偷擦了一把冷汗说道:“很好,有潜力。好好干,我看好你。”

  虽然宋海平也想过这次小站练兵说不定又能招来很多牛鬼蛇神,不过没想到的是把这袁世凯也招来了,不过这等危险人物日后送到中东去种地,也算蛮好的结局了。

  在操场转了一圈后,宋海平找到军需官,问道:“新武器到了没有?”

  军需官:“今天已经到了点请了数目,预计明天就能发给士兵进行适应性训练。”

  以前卖给清军开始的先进抬枪,虽然有射速快(相对而言)、射程长、弹道平直、威力大等优势。但其重量是不可忽视的,这次要去沙漠地带剿匪作战,总不能也给士兵全部装备独轮车——独轮车虽然有多种优势,但唯独不包括走沙地,走沙地的时候,自然还是车轮越多越好。

  这就意味着新军需要一种新式武器,而且要能以步兵对抗骑兵的——甚至哪怕落单的步兵也要能依靠手中的武器对付数倍甚至几十倍的骑兵。反正开发武器是林海洋的事情,宋海平将任务交过去就不过问了。

  林海洋在总结了需求之后,又打开了武器清单目录库,开始排查。最后选择了一种超级冲锋枪,又对其基础上进行了各种改造,出产的枪支叫做索米改——虽然大家都没见过索米,不知道为什么一下来个索米改,但是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日本现在装备的飞机就有一款叫做紫电改。总之,大人物的小毛病,习惯就好了。

  宋海平:“拿一支来我试试。”

  军需官很快打开一个箱子,拿出一支宋海平看着有些像波波沙的冲锋枪(某种意义上波波沙冲锋枪也是索米改,当年前苏联进攻芬兰可是被索米冲锋打的满头是包伤亡惨重),军需官又打开另一个箱子,拿出几种不同的弹匣来。

  军需官指点宋海平装卸枪支说道:“这种新式冲锋枪,能使用三十发弹夹,五十发加长弹夹和九十发弹鼓。子弹是九毫米尖弹,改进了手枪弹的射程,有效射程达到三百米,超过目前所有的骑枪,枪身设置四种状态,甲乙丙丁,甲状态是连射,乙状态是三点射,丙状态是单发射击,丁状态是保险闭锁。”

  宋海平拿起一个弹鼓装上了,让人立了靶子,开始扫射。扫射中宋海平发现这枪枪口晃动极小,扫射状态对150米靶仍有很高的命中率。至于点射和三点射,那是老兵才能用得到的,一般新兵战场上跟着人扫射就好了。

  虽然拿这个欺负中东的马贼有欺负人的嫌疑,不过,咱来了就是来欺负人的,不然干嘛来了。

  话说回来了,当年中国有优势的时候舍不得欺负人,结果就是千百年的优势被超越后,拥有百多年的优势的英国人没有一天不涨着这点优势欺负人的,这点优势最早从何而来呢,其实是一本明末的天工开物而已。当然这本书当年已经被我大清禁绝了,如今的宋海平和林海洋只能在德国和日本找到当年的中文版和译版。不客气的说,这本书流传出的中国新技术点燃了欧洲工业革命的火焰。

  宋海平算了下,有这单兵武器,别说打些马贼了,就是打临高五百废的仆从军也是易如反掌,谁让咱掌握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远高过五百废呢。让那些元老们玩蒸汽机去吧,咱家注定是要走星辰大海道路上的爷们。

  想到这里,宋海平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手下也跟着鼓掌:“大帅好枪法。”

  正在此时,室内靶场的灯火全部灭掉了,又有人叫到:“大帅好枪法,连保险丝都打断了。”

  出了靶场,骑在马上,宋海平用津韵大鼓书调唱词:“钟山那个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怎么能够过大江。”

  唱到这宋海平发现也唱不下去了——那百万雄师怎么能够过大江都出了哪还有什么下面,狮子反正是能游泳但是过江好像真有难度了。看来这津韵大鼓书有时候唱词真的很难,自己不是这个专业的,还要不要献丑了。

  但是手下们仍然鼓掌:“大帅好词,这雄狮嘛,自然是不能渡江的。”

  “你们啊。”宋海平摇了摇头:“一群马屁精。”

  其实宋海平知道手下人,宋海平和林海洋这些年做的这些事,有的瞒不住人的,他们两个加起来做出的事情,比那些神迹什么的可强多了。手底下的人有盲目的崇拜思想,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要不是宋海平和林海洋压着,这种事只能是越演越烈。当年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开会的时候,每次发言停顿的时候,热烈的掌声都是按小时计算的。哪怕学历最高的德国也挡不住人们对小胡子万人空巷的狂热演讲。蒋光头在宣传自我上做的和星宿老仙也没什么区别。

  人类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期望着有能人、强人、圣人带领他们进入大同社会的。而如今宋海平和林海洋做的虽然不温不火,但好像真的让中华联邦一步一步再走向大同社会。

  注意,这里是中华联邦而非全人类,人贵有自知之明,宋海平和林海洋得到的教训就是,以地球现有的资源,是不够全部地球人过上发达国家生活的。但仅仅是中华联邦的话,以全地球的资源来看,还是勉强能做到这一点的,剩下的一点呢,当然还可以用来探索太空走向星辰大海。

  哪里像22世纪,每次中国有个太空计划发布出来,世界各债务国就怨妇一般的齐齐表示,俺们家的人民还在吃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