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地下秘藏 第四章 灰色地带

《地下秘藏》第四章 灰色地带

作者:夜任 字数:2785 书籍:地下秘藏

  我反复反复的播放着那段大掌柜留下的录像。老板娘告诉我们,三年前需要他亲自出马去解决的事情,就是与黄雀那所实验室有关的一个项目。

  那么,当时的他是从哪里进入的?

  大掌柜的背后的景色显得十分的“干枯”。他身后的地面上满是一片荒凉的黄褐色,我觉得那儿的土壤全都对着天空裸露着,这种像素下,我看不出来有什么成规模的植被覆盖其上,就连放大了看到的更遥远的地方,那儿的一片延绵低矮的山坡也更像是黄土简单堆砌起来的土包。

  可很怪的是,我们在录像里清楚的可以听到那边的风声很大,为什么既然全是裸露的土壤又没有植被覆盖,镜头当中并没有出现那种尘土满天飞的情形呢?

  而且最上方天空的背景色非常的蓝。这说明大掌柜所处的地方天气不错、空气质量也不错,李副官认为,那种蓝是高原地区才特有的色彩。

  他站着的左侧方是一个吉普车的车头,仔细的去看车轮胎上的纹路,没有特别多的泥污,这说明停车以前,他是沿着一条水泥公路到达的此处。

  如此一来,我在李副官本子上勾勾画画,他整理出来的推测中,那些山清水秀的仙境和根本不通公路的昆仑入口就可以排除了。

  老板娘爱的小棉袄是为了防寒保暖用的,大掌柜的说等到了山上,就算两个棉袄也不够,看来再往上走,那儿的气候会变得非常极端,这和老九冻到坏死的手指头倒是对应上。记得以前我们跑到北极去寻找林哲宇的时候,他说过高平的实验室藏匿在雪山之中,这样看来,“极端的环境”应该指的就是某个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峰。

  再在本子上划掉几笔,我们需要搜索的范围越来越小:高原、通公路、有雪山、土层裸露、地势绵延起伏……我把电脑搬过来,通过卫星地图一点一点的比对着有可能相似的地点,直到冬爷购置新一批攀岩绳回来,听完了我的研究成果,说出了四个字:

  “青藏公路!”

  很久以前,冬爷还是个年轻的浪子的时候,曾经和飞车党们沿着川藏线去追求过一个拥有朝圣者灵魂的姑娘。

  我没多问八卦新闻,总之,后来伤心欲绝的冬爷跟小伙伴们分开,单独岔开道上了青藏公路去散心,散着散着,就曾经在路途上见到过我所描述的那种,遍野荒凉全是土,呼啸而过全是风,但天空依然湛蓝、远处雪山亭亭玉立的景象!

  那种在大风中凌乱着却不会扬尘的裸露土壤,就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冻土!

  我立刻又划掉了本子上的几个地点,我将卫星地图锁定到了青藏公路的沿线上,一片地形崎岖的白色很快出现在眼前——

  一切似乎都符合要求了,我双击了几下想看看近景图,以确认录像中的地点就是这里无误,可是很奇怪的,再去放大,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无论我怎么点击鼠标,那块区域都是一片烟灰色。

  在电脑上,这种灰色通常意味着“无效”。

  为什么一块地图会“无效”?

  我放弃了近景,右键选择显示所有信息,结果地图上各种五颜六色的路线路标路名全都冒了出来,我再仔细的去看那一块莫名其妙的灰色地带,我发现上面显示了很小的一行字:

  【死亡谷】。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显示不出来的地方原来是有名字,而大掌柜的选择的那条进入昆仑山脉的入口,居然这么晦气的叫做“死亡谷”!

  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我心说真是完蛋,光听着这个名字,我就知道此次一行的风险到底会有多大了。

  我把卫星地图缩小了一些,看到死亡谷再往上一级,有一行稍大些的所在地名称:

  乌图美仁乡,格尔木市。

  提起“格尔木”,我还是比较亲切的,这是一句蒙古语,翻译过来就是“水流交汇处”。

  那个地方啊,有一个叫做“托素”的大湖,风景特别的优美,加上格尔木的历史又久远,所以在那个城市就留下来不少值得一看的旅游景点。从我们徐州坐上火车,也就是二十五六个小时,就能直达了。因为我们这两地交通蛮便利,所以徐州人也常跑这个路线做几笔生意发发财。

  “嗬,看来这趟行程,咱们小幺妹都能去当个导游了!”

  “哪里哪里,我只是知道些皮毛……”

  我稍稍的舒了一口气,这么想来,灰色地带也沾了点儿人气,不像它的名字一样可怕了。我坐下来刚喝了一杯水压压惊,突然头皮一麻,在李副官诧异的眼光中又呆住了——

  不对劲儿啊,我我我……我从没去过那个地方,我也不会翻译蒙古语,那我到底是怎么一提到“格尔木”,就能从脑子里蹦出这些信息的呢?

  我揉了揉太阳穴,认认真真的回忆了一番,才终于一拍大腿想了起来,我确实是没有特别的搜集过格尔木的资料,我所知晓的这一切,全都是小时候,老刘当作故事一样讲给我听,才被我潜移默化的用脑袋记住,成为了我张口就来的资料的!

  那刘建国又是如何得知,看起来跟徐州扯不上关系的格尔木的?

  我隐约还能记起来一点他绘声绘色跟我讲故事时的神情,我觉得,那个地方他一定是曾经涉足过的,他给我讲的东西,八成就是他的亲身经历啊!

  亏我从小到大十几年来,一直把他当成口中的那个平凡朴素的磨铁匠,我怎么就不想想,如果他真的是那么简单的身份,哪里能脱口而出这么多故事,又哪里来的杭州给他寄茶叶的朋友啊!

  对了对了,回忆起过去,我又想起来我们还住在九里山没搬家的时候,他的床底下存了几把做工极其考究的短刀和匕首,有一回被我给翻出来,他满脸自豪的说身为一个磨铁匠怎么能不留下几把好东西,从他手里出去的刀刃,在零下四十度的气候里,三刀斩断带钢索的攀岩绳也完全没有问题!

  他当时的话语是如此的自信,可一个磨铁匠要怎么才能尝试过砍断内带钢索的攀岩绳,而零下四十度的气候……这不就是可以把老九的手指头冻坏的“极端气候”吗?

  想起刘晚庭就在雪山里,黄雀一帮人还有大掌柜的都去了雪山,那是不是我们可以推测的出,刘建国这个曾经与刘晚庭出生入死、上刀山下火海的好朋友,也来到过格尔木,他揣着自己打磨的缝纫在零下四十度的极端气候里,斩断过带钢索的攀岩绳,他和大掌柜的一样,也进入过了地图上名叫“死亡谷”的灰色地带!?

  平复了一下回忆起老刘来的激动的情绪,我似乎已经可以立刻就收拾起行囊,向着格尔木出发了。但随着大明星那边符号破译的进展,以及李副官一丝不苟对着宋大拿资料的进一步整理,逐渐清晰的昆仑之行眉目,忽而又变得模糊起来。

  还是有些东西,对不上号!

  宋大拿的档案盒被专业修复组送回来几页纸,他们清理掉了一部分氤氲开来的墨迹,使得有些笔画我们终于能够分辨得出来了。在那其中,有几张包裹在烟盒锡纸里、薄如蝉翼的发票。小王爷疑惑的对着灯光辨认上面极浅的文字,有一张是宋大拿他们在一个商店进行完了采购以后,由收银员开具的。

  冬爷说宋大拿这人平时就抠门的厉害,发票收据这种东西,就属他保存的最好。而查询了一下发票上的代码,我们发现那个商店却是处在德令哈市的范围内的。

  其他的几张发票也全是什么餐饮费、采购费之类,看得出这个宋大拿的确抠门的要死,自己是一分钱也不愿意多花,最后面一张,还有德令哈的某某宾馆住宿票,那儿的消费水平很一般,所以从金额推断,宋大拿一行人在那个地方停留了大约一周的时间!

  如果走青藏公路,我们中途的确需要路过德令哈这个地方,但宋大拿他们并不是带着公费去旅游的,从德令哈开车到格尔木,也就是三个小时就到了啊,这么短的距离,为什么这些人花费了那么久的时间,迟迟停留在隔湖相望的对岸不走呢?

  我说的这个“隔湖相望”,指的就是托素湖,如果我们的车子可以水路两栖,那么从德令哈到达格尔木,就可以不用绕弯走直线了,过了湖就是目的地!

  宋大拿肩上的搜查任务,是在老板娘收到了那段录像以后才布置下去的。冬爷很诚实的表示,宋大拿所带领的那支队伍,整体实力可要比我们强大了太多,不然也不会第一个被老板娘选中去找人。这样的话,我们能够从录像里看出来的信息,当然他们也能看得出来啊!

  也就是说,宋大拿明明知道大掌柜的是从格尔木的死亡谷下车,进入了昆仑山,可他还是选择在托素湖的另一侧停下了脚步。

  他们那段时间再干嘛呢?我认为,是那个湖,有问题!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