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级厨师 第六百五十七章 受伤的庞龙

《特级厨师》第六百五十七章 受伤的庞龙

作者:甜沫但不甜 字数:1836 书籍:特级厨师

  杨延昭援北军发兵第三天,一件始料未及的小心宛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军团,甚至整个大宋都为之震惊。

  大宋抗辽名将,北征西路军副都部署,金刀无敌老令公杨继业中箭被擒,生死不明。其次子杨延玉为救父脱困,寡不敌众战死疆场。此外岳州刺史王贵也已为国捐躯。

  杨延昭听此噩耗,如五雷轰顶当初晕死过去。军中将士皆是黯然落泪,感慨老将军的意外身亡。

  远在开封的天波杨府更是哀嚎痛哭之声不绝于耳,一应女眷,孩童无不掩面而泣。倒是折夫人一拍八仙桌道:“哭什么哭?我杨府男儿战死沙场,乃为勇士。老令公虽不知生死,但若只府中之人如此哭哭啼啼,定然不得安心。杨府上下今日起,不得再提此事,也不可落半点眼泪,让人开不起我养家儿郎!”

  宫中的宋太宗当场踢翻了龙桌,掩面痛哭良久。而后在咆哮声中,质问探马发生何事?潘美初九理应带四州百姓返回雁门关呢,杨继业为何孤军深入?

  探马来报:“潘将军领天子命,领云、朔、寰、应四州黎民返回雁门关。结果遇见萧太后所率辽十万大军主力来袭,夺了寰州。杨将军向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提出了撤兵之策,即四州守将轮次抵抗辽军,各州百姓在军队护卫下且战且退。

  然而监军王侁不惜翻脸道:‘杨将军虽系原北汉国降将,却号无敌,可见威名。如今畏敌不战,出此下策,可是别有用心否?’又向潘将军提议,命杨继业立即率军北上迎击辽军,四州守将则领百姓速速过雁门关,才可尽快保的百姓安危。杨将军若是不肯,可视为通敌卖国,三军前违抗将领理应压入囚车,他日入朝候审。

  尽管杨将军知此事乃王侁为报杀之之仇,故意为之。可看潘美却不出言反对,知道此话定是戳到主帅痛脚。自己乃降将,本就非是宋国之将。若非太宗器重,如何有今日地位。宋将中,向来人人不服,对其百般刁难。

  这潘美虽然从来没有与自己有什么过节,可耳濡目染,多少也受到影响,对降将也有偏见。自己若再推脱,必然遭至更深猜忌。为了顾全西路军大局,杨将军毅然执行命令,决心与萧太后率领的辽军主力冒死一战。

  于是老将军道:‘末将并非畏死,实乃时机不利,不愿将士们白白送死。既然王将军已出此言,末将若是再做推脱,定然乱我军心。末将请缨,即刻领兵出发,狙击辽军。’

  潘美点头允许。临行前,杨将军与潘帅谋定,自己亲率部下将士,在应州驻扎。辽军必然派主力来袭。四州百姓,趁机迁徙南迁。西路主力军护送百姓后,在朔州南陈家谷设伏,接应其部队撤退。

  结果潘美将军率军护送百姓南迁入关后,设伏陈家谷,苦等杨将军迟迟未到。监军王侁道:‘辽军十万,杨将军相比已经抵抗不住,以身殉国。潘将军若再再此耽搁,待辽军主力赶到,恐怕皇上下达保护四州百姓的旨意便要落空。’

  潘将军道:‘此时与本帅与杨将军所商之时还未到,若是此时撤兵,杨将军赶到岂不是九死一生。’

  王侁道:‘杨将军此时未见踪迹,相比已经为国捐躯。若是此时还不趁早撤军,耽搁时机。岂不是对不起杨将军一番苦心。如今四周百姓安危要紧,潘将军不要再耽搁了。’

  潘美被其言所动,撤兵返回雁门关。岂料宋军刚走,杨将军便率部赶到。见潘美未在此设伏,知道大势已去,虽率手下将士,已死相抗,老将军亲手斩杀辽军百余人。然而寡不敌众,杨延玉、王贵双双阵亡。老将军战马中矢,无力跑动。辽将耶律奚低箭射杨将军,致使其坠马被擒,生死不详。”

  太宗一听,气往上撞,吼道:“速速命人,将潘美、王侁押送回朝。朕要看看,这两个混蛋,有何颜面告慰杨将军在天之灵。”

  不出两日,又有探马来报,辽军主帅耶律斜轸命人送回杨将军遗体,道:“老将军无愧金刀杨无敌之风采,被擒之后至死不降。只言‘太祖厚恩,无能为报。今日被奸臣所害,兵败陈家谷,无颜面圣,已死相报’随后绝食三日而死。

  我帅虽与老将军敌手多年,却心心相惜。不忍其客死他乡,无处安葬。虽命送回老将军遗体,望宋国太宗好生安葬。”

  至此,一代英雄金刀无敌老令公杨继业,以身殉国。时年雍熙三年,五月十二。

  宋太宗赵炅吊唁道::“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举徽典,以旌遗忠。魂而有灵,知我深意。”

  随后命人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凡经天波府门前通过的满朝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

  折夫人闻令公、次子之死,自认“折”姓不吉。为保杨家儿孙不再战死沙场,随改“折”为“佘”。意在子孙福禄有余,由她一人撑天,独受外来之灾。从此著名的北宋杨门女将之首,佘赛花重获新生,为大宋抗辽,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延昭知父已死,却已不是前几日那般不省人事。虽然眼露悲伤,却从不言于他人。率军援北,一路北上。王猿知大哥虽然不言,但心中痛苦绝非寻常。能忍受如此打击,不露于形表,定然艰难无比。可是自己又无法为其分忧,只得默默守护,希望大哥能早日重振雄风。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