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级厨师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继续点评

《特级厨师》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继续点评

作者:甜沫但不甜 字数:1895 书籍:特级厨师

  几个人的讨论可以说越来越热闹。

  虽然六个男人已经把火车座椅挤的满满当当,但还是有不少周围的厨师或者观摩团的成员听到他们的讨论后往这边靠过来。

  或者站在过道上,或者是趴在前后的座椅上,里三层外三层翘着耳朵听他们说话。

  张海东师傅没注意到周围逐渐围上来越来越多的人。

  他若有所思的说道:“其实我觉得烹饪比赛可以跟其他体育竞技比赛一样,提前规定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采取自选菜和规定菜结合。”

  李国昌接着说道:“这个设想不错,不过这种形式似乎早就再用了。

  如果在全国的比赛上进行规定,那设立的菜就要有普遍性,在全国大多数地区都能做才行。

  而且还要反映出厨师的基本功,全面考察刀工、火候掌握和调味等技能水平。

  比如热菜可以设爆腰花、清蒸鱼之类的,面点则设立一个发酵品种,一个油酥品种。

  冷拼可以是最基本的三拼,或者是某种冷菜原料的烹制,食品雕刻可设几种基本花卉的雕刻。”

  张守亮附和道:“也可以只规定主料,让选手有发挥的余地,规定菜可以多设置几道,由选手现场抽签后立刻开始制作。”

  乔杰摇了摇头,反驳道:“首届全国青工烹调技术比赛就曾经采用了这种形式。

  要求每位选手除了完成两道自选热菜、一道冷拼,还必须制作一款肉丝儿菜。

  同时出于考核刀工的目的,规定只能用鲜肉,不得使用冻肉,因为大家都知道冻肉很容易切。

  再说本届大赛‘菜篮子’比赛,由选手抽签确定规定的不同主料。”

  王海东有些纳闷,看着杨振兴询问道:“杨师傅,为什么个人赛不参考和借鉴这样的形式呢?这种形式应该更可取吧?”

  杨振兴心里十分无奈,同样也十分无语。

  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特邀评委,一不是国家级评委,而不是赛会组委会成员,这个问题问他,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总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等以后自己有了权力,坐到了可以做决定的位置上,就会考虑使用这样的形式进行个人赛比赛吧?

  好在这时候乔杰又站了出来,他说道:“我记得自选菜和规定菜相结合的办法,在第二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里采用过,不能算什么新招数。

  而且从那以后,许多年里面,咱们国内各地举行烹饪比赛的时候,绝大多数都借鉴了第二届比赛时的形式。”

  乔杰的一番话给杨振兴争取了宝贵的思考时间。

  当对方说完,他这边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于是他不慌不忙的解释道:“几位不要只看一面儿,凡事都有两面性,要辩证的去看待问题。”

  装了一下,杨振兴继续说道:“采用规定菜其实也有它的缺陷,仔细说那就是规定菜考核的基本功大多是比较初级的。

  也就对初级和中级烹调师有作用,咱们全国大赛要求更高,要求选手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创作中观察选手们的基本功。

  再说规定菜作品非常相似,会有许多雷同的作品产生,对于观摩交流而言,比较单一又不够丰富多彩。

  所以这种做法还有不同意见,当然也不妨再试一试。

  只要大赛还会一届一届的继续办下去,相信大赛的有关组织部门会不断完善,让规则逐渐补充的更加完美。”

  话题越来越歪,从讨论选手作品不知不觉居然跑到了讨论比赛规则和要求上面。

  杨振兴知道这个话题不能继续这样下去。

  不然鬼知道后面谁还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出来。

  现在车厢里人那么多,所谓‘隔墙有耳’,谁也不知道这些话会不会传到上面领导的耳朵里。

  到时候要是让领导知道他杨振兴拉着一批厨师和记者‘大放厥词’,对比赛规定和要求各种‘指手画脚’,那可就不好办了。

  毕竟这些人里面,只有他一个评委,也是所有人里身份地位最特殊的。

  真要找他算账的话,别人才不管那些话是不是他杨振兴说的,很有可能别人说的话也会扣到他的头上。

  再次拿起手里的本子,杨振兴立刻换了话题,说道:“那些不是咱们现在需要操心的,相信领导们也都十分清楚。

  包括这一届,我以不同身份已经参加了三届比赛,每届比赛也都会有许多变化和改变。

  这已经说明了领导们一直都在努力尝试,把比赛办的越来越好。”

  表明立场后,他继续说道:“说起来这次面点和冷拼比赛,我也发现了许多佳作。

  比如刘可师傅制作的冷拼‘富贵图’,给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

  果然,经过杨振兴主动这么一带,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又重新回到了作品交流上。

  心里松了口气,杨振兴接着说道:“这道冷拼作品,我认为点睛之笔在于那一朵用紫甘蓝叶拼起来的牡丹花。

  而且妙就妙在一片儿片儿花瓣儿都是插在底部的沙拉酱上,整个看起来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感觉。

  在观赏完这道菜以后,把紫甘蓝叶和沙拉酱拌匀,即可食用。

  造型和食用上面结合的非常完美,真真儿让我开了眼,可以说受益匪浅,不虚此行,给我在制作其他菜上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

  杨振兴起了头,接下来其他人也纷纷开始说自己印象比较深的几道作品。

  随着讨论的气氛再次越来越热烈,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七嘴八舌的互相说着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和理解。

  甚至有情绪比较激动的还面红耳赤的互相反驳起来,其他人费了好大劲才把他们拉开。

  作为这次交流的发起者杨振兴,返京的这些人从原来只听过他的名号和事情。

  对他的印象开始变得越发立体丰满起来,同时也有了跟原来不一样的看法。

  随着这节车厢里杨振兴说的那些讨论作品的点评逐渐传开,他在火车上的这些人心中树立起了新的形象。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清楚的了解到杨振兴不光实力很高,在其他方面对厨艺的理解同样也有很高的水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