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地行 第三十九章 长安怒逢

《北地行》第三十九章 长安怒逢

作者:古木澜 字数:4376 书籍:北地行

  珠儿端着药碗,哭丧着脸看着呆立的石岩子,“姑娘,喝药。”

  石岩子空灵的黑眼望着空无一物的空中,没有一丝反应。

  珠儿掉了泪。那夜,汤圆扑向姑娘身上,姑娘就惊喜得差点倒地,等到兰儿说有位故人来访,没说话却走了,姑娘那脸色就变了,姑娘倒地,抱着汤圆痛哭,止都止不住。自己和兰儿见了,跟着哭,后来,还是李嫂子过来,扶了晕地的姑娘起来,自己才给姑娘洗漱了,姑娘才睡下。夜里,姑娘哭了一晚上,根本就没睡。自己一早过来,就见姑娘呆看屋顶。自己好不容易扶着姑娘起了床,喊兰儿端了药过来,姑娘呆滞的眼奇怪地看了看自己和兰儿,终究还是喝了药,自己那哭泣的心才稳了下来。

  此时,石岩子坐在石凳上,抬头呆看晴朗的天。

  “姑娘,把药喝了吧!”珠儿又低声说话。

  看到珠儿那欲哭的眼,石岩子低了眼睑,“我喝……”

  很快,兰儿端了粥过来,怯怯地看着姑娘,“姑娘,吃粥。”

  石岩子转转眼,呆滞的黑眼仁看着掉泪的兰儿,“我吃……”

  “姑娘,玉儿姐姐来了!”兰儿抹了脸上的泪珠子,笑了起来。

  石岩子正欲喝粥的头抬了抬,就见瑾公子和玉儿一前一后地进了院子,冷心一热,抹了眼角的泪,幽怨的眼露了一丝惨然的笑,气弱地喊道:“玉儿来了……”那音中有深深的苦涩。

  正伏在门框上看姑娘喝粥的珠儿也抹泪笑了。

  兰儿跑了过去,“玉儿姐姐,今日啥喜事?”

  玉儿望望抬头看她的姑娘,没有回答兰儿的话,径直向姑娘走去,“姑娘,我们进屋说话。”说完,就扶着懵懂的石岩子进屋。

  门口的珠儿那心沉了下来,眼皮又在跳。玉儿着一身白衣,脸上有泪痕;后面跟着的瑾公子也是白衣,脸肃容。

  珠儿上前接住了姑娘,扶着晃晃的姑娘坐了下来,玉儿也垂头坐下,瑾公子坐下就一直怔怔地望着石岩子,室内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了。

  兰儿那眼慌了神,也不倒茶,挨着珠儿站着,手开始乱晃腰穗子。

  “你们今天好像有事?”一直恍恍惚惚的石岩子终于觉得不对,一双呆滞的眼看着玉儿,“是不是家里出事了?你俩吵架了?”

  两人面面相觑。玉儿惶惶的眼看着石岩子,欲言又止,瑾公子低头看着地面不语。

  “你说,我说不出口……”短暂沉默了一会儿,玉儿终于泪下,低头泣哭起来。

  “嗯,我说,”瑾公子语调很深沉,“昨日,草原商队回来,带来了消息……”瑾公子语速极慢,思量着如何用词。

  “有我父母消息?”石岩子紧张起来,此时,石岩子才注意到两人均穿着白衣,消息不妙,双眼立时就直瞪瞪地望着瑾公子。

  “嗯……石姑娘一定要保重,”瑾公子思量了一下,眸中含泪,“上年汉匈大战,姑娘父亲和兄长……已战死。”

  如晴天一个炸雷,石岩子黑瞳一楞,满眼的惶恐:“你再说一遍,我父王怎样?莫顿怎样?”

  “珠儿,把姑娘扶好,”瑾公子仔细吩咐,痛苦道:“姑娘一定节哀。”

  “你说我父兄战死……战死……”石岩子已经想起了瑾公子所言,低头惶惶自语,“终于还是来了,终于还是来了,战死了,战死了……”石岩子猛抬头,脸煞白,“那我母亲怎样?”

  “嗯……姑娘挺住……姑娘母亲跳河自杀于居延水。”

  玉儿已是大声痛哭,珠儿没有扶着石岩子,却和兰儿抱头痛哭。

  石岩子身子一晃,直直地就向后倒去!丫头们一片惊呼,一直注意姑娘的瑾公子一把抱住昏厥的石岩子,将其抱进内室,放在卧榻上。一群女子手忙脚乱地哭着,倒茶的倒茶,牵被的牵被,屋内乱成一团!

  还是出嫁的玉儿有经验,稳住她自己的哭声,悲戚道:“如今……姑娘有难,大家仔细一点,要劝慰姑娘,不要哭成这样,更让姑娘难受。”令兰儿快请姑姑和隔壁的李琴师过来,再叫珠儿请郎中来瞧瞧姑娘情况,她自己则守在姑娘榻前,握着姑娘的手不放。

  琴姑听说姑娘晕厥,吓了一跳,立马带人过来瞧病,问了缘由,也掉泪叹息,但想起晚间的乐曲,就为难,不停地祈祷姑娘下午能醒过来。

  郎中瞧了病,道:本就有病,身子虚弱,又突遇伤心事,急火攻心,睡一会儿就会醒,醒后,不能再受刺激。郎中嘱咐一番后,扎了针,又开了方子,兰儿赶紧抓药。

  见郎中开了药,兰儿熬着,琴姑那慌乱的心才稳下来,婢女来报坊中有事,就过去安排去了。

  临近午时,石岩子恍恍惚惚醒来。

  “姑娘醒了,姑娘醒了……”守在榻边的玉儿喊道,声音又喜又悲。

  “我在哪里?”

  “石姑娘糊涂了,在姑娘自己院子里。”一旁守着的李木子轻言道。

  “我父王呢?我母亲呢?”石岩子四处张望,“我看见他们才在这里,怎么就走了?”

  “姑娘醒醒,这是长安,姑娘父母在大漠。”李木子忍着含悲的语气说道。

  “他们都走了……都走了……”石岩子望着屋顶,自言自语道,“他走了,父王走了,莫顿走了,母亲也走了,我在哪里?”石岩子漠然望着众人,“莫措在哪里?”转脸看着一旁垂头的瑾公子,“莫纳在哪里?”

  “姑娘歇息一会儿,瑾公子自然会慢慢道来。”李木子忧郁的眼看了瑾公子一眼,说道。

  玉儿喂石岩子一口药,石岩子一转头,双手撑起身子,披头散发,双目煞光,看着瑾公子,“你快说,莫措在哪,莫纳在哪?”

  瑾公子踌躇起来,那郎中说了不能再受刺激,心中正犹豫,石岩子就嘶哑地喊了起来,“他们到底怎样?”那漆黑的眼直直地望着不说话的瑾公子,那眼神恐惧而破碎。

  “她俩……失踪了,报信的人说,她俩在你母亲自杀后,就失踪了。”瑾公子一脸苍白,很不忍地说道。

  石岩子双目圆睁,喃喃自语:“失踪了……失踪了……”

  一阵猛烈的咳嗽声起,姑娘一口痰涌出,满口鲜血喷出,众人慌作一团。兰儿端水,珠儿含泪擦试姑娘血红嘴唇。李木子和瑾公子赫然,深深地忧虑着:不知石姑娘能否踏过此关。一同过来的郑氏已经掉泪。

  室内除了哭声,还是哭声。石岩子却没有一滴泪,“汉匈大战……汉匈大战……我父兄是如何死的?”

  瑾公子又犹豫起来,不知是否还继续说下去。石岩子抬头,如地狱煞光般眼神盯看瑾公子,那如刀的眼光正一刀一刀地砍向瑾公子。瑾公子吸了一口气,“姑娘父兄原在右贤王部,因前年右贤王兵败,单于收了右贤王残兵,姑娘父兄因此去了单于部,被冠军侯部属所杀。”

  姑娘脸色呆滞惨白,双目望着众人,顷刻间倒在榻上。

  众人赶紧上前劝慰,场面又是一片混乱,哭泣声一片一片地在室内飘荡。

  石岩子悠悠醒来,呆呆望着空中。

  过了很久,石岩子转了眼眸,看着泪汪汪的众人,惨然笑道:“我都没哭,你们哭啥?我没事,今晚好像还有我的琴曲,告诉姑姑,今晚,我准时到。”

  众人见石岩子翻脸又变一人,都忧愁。

  李木子摇头道:“姑娘今日歇歇吧,我去替姑娘。”

  “不用——”石岩子哑着声气喊了一声,又漠然跟了一句:“我会去的,我没事。”

  石岩子转向里侧,语音很悲:“你们……出去吧,我想静一静。”

  众人依序悄悄离开。

  下午,魏府来人,府中有事,请两人回府。哭泣的玉儿看着泪水敷面的珠儿,一直就不忍放手,兰儿更是拉着玉儿不松手。来人催促,玉儿才揩了泪水,拉着珠儿说了又说,如果有事,一定叫兰儿过来喊她。

  见众人都离开了,珠儿和兰儿无声哭泣着,轮流守在姑娘榻边没有离去。

  李木子去了琴姑房间,请琴姑让石姑娘今日歇歇,他来顶替。琴姑双手一摊,“今日贵客都是冲着石姑娘来的,你叫我怎办?”

  “那石姑娘今日吐血,即使上场,那琴音必然不准,到时会砸了坊间招牌。”

  “那,石姑娘是什么意思?不上场?”

  李木子黯然:“她说会上场,但是她肯定不行。”

  “姑娘都说上,你还担心?只是,你做个准备,一旦姑娘不行,你就上吧!”老道的琴姑无奈叹气,还是做了两手准备。

  傍晚,一轮圆月升空,渐渐沉溺在青烟般的黑色云雾中,夜空顿时晦暗无色,令人心冷,好一会儿,那月才渐渐露出了圆脸,默默地看着地上远望她的人。

  院中,石岩子坐在树下石凳上,抬首望月。

  月照故乡,泪滴月下。

  石岩子擦了眼中泪,珠儿扶着,步履蹒跚走进屋,开始做奏乐准备。

  那边,破虏和去病在雅间又喝了一大碗酒。

  “今日石岩子有曲,熟面孔较多,想来坊间来了不少人物。”去病看着大堂,大喝了一口。

  “正是,这石岩子名气这么大,却无人见真颜,真是奇了。”破虏摇头,说的就是去病,去病不知,还点头道:“既然颜丑,何必强人所难。”

  “等你见了真容,再说不迟!”破虏突兀冒出一句,去病疑惑地看着破虏。破虏赶忙说:“我说错话,赔罪!”说毕,一口就灌了一大碗。

  正喝着,却见从未拉开的竹帘居然动了,堂下骚动了一下,立刻安静下来,静得可以听到各自的心跳声。

  见竹帘缓缓上行,破虏心沉了下来,感觉很不妙。眼角余光扫向去病,却见去病正全神贯注看着缓缓拉动的竹帘。破虏皱眉,今日出了何事,眼见是石岩子奏乐,为何竹帘打开?有了探寻,自然就跟众人一样,双眼也直直地盯看竹帘后的景象。

  二十见方的奏乐台上烛火明亮,一匈奴美女站立台上。梳着草原细辫,头顶一串珠子,正中的血红大珠嵌在额头,红艳艳的,似那惨然鲜血欲滴落。美人双眸漠然无情看着空中,然后低眉冷眼逡巡众宾客,眼眸空灵似寒冰,脸颊灿烂若朝霞,修长细身着一袭大红草原锦缎衣裙,全身上下虽娇艳绮丽,浑身冷漠却若冰霜覆身。美人手提一把胡琴,昂然独立,不发一语,傲视众人。

  “子瑜……”去病低语一声,手已捏碎了碗边,惶惶然站立起来。

  破虏眼见草原盛装的子瑜,脸色瞬间变为担忧,不安地看着身边的去病。

  去病抹了一把脸,双眼放亮,嘴角带了笑,身子如迅兔般冲出了房间,急得门口的霍连直喊:“公子,靴子!靴子!”霍祁一把抢过来,就跟了过去,留下霍连莫名其妙地呆着,望了望一旁感伤不已的破虏,赶紧去追去病。

  子瑜站在高高的演奏台上,轻蔑地俯瞰着众人。

  场下仍然很安静。

  子瑜收了看着众人的寒冰眼光,转眼眸,启朱唇,如琴音般动听的声音却像寒雪朔风冷冷吹向众人:“今天,是我在长安的最后一场奏乐,长安虽好,却不是我家。”低眉冷眼一一扫看众人,抬头,苦痛双眸又望着空中。

  下面些许骚动,有人低语:“她是何人?”有人答话:“看眼色,好像是石姑娘。”还有人说:“她不是颜丑吗?”

  ……

  见美人不语,场面又安静下来。

  “我是一名来自遥远地方的女子,流落到草原,被草原人收留,渡过最艰难时刻。”子瑜苦痛语调娓娓道来,“如今,汉匈大战,父兄皆战死。父亲待我如亲生,养我在草原;兄长待我如亲妹,送我至长安;如今,天人相隔,永不能再见!今天闻此噩耗,痛不欲生!”

  子瑜泪水滚滚掉落,看得众人骇异。

  子瑜任泪水侵湿红艳双颊,漠然无情继续说:“在草原,我被亲人爱护;在长安,我却是一名卑贱的倡优!我为一弱女子,在这长安就没生路!父兄已被汉家杀死,我手无缚鸡之力,无力为父兄报仇,唯有手中的琴,可以安慰安慰我苦痛的心!今天,既然众人听曲,那就得罪大家,陪我一起祭奠父兄!”

  此时,琴姑正在台下慌得不行。

  开演前,姑姑廊下见石岩子着了艳妆,心中就直敲鼓:今日这姑奶奶又演的是哪出戏?见姑娘打开了垂地的竹帘,美艳登台,姑姑心中更是忐忑:姑娘受大难,以真颜见客,恐有大变故!姑娘一席话还没完,琴姑不顾礼仪,就拉着身边已呆的李木子疾步向奏乐房跑去。

  台上子瑜的话音一落,台下就闹了起来。

  “我们是来听曲的,不是来听丧音的!”有人大声吵闹道。

  “大胆贱人!这里是欢乐场,怎如此愚弄我等,叫姑姑出来!”

  “看,冠军侯!姑娘应奏赞歌献给冠军侯!”

  子瑜眉眼一挑,怒气冲天道:“霍去病杀了我父兄,我还要奏欢悦曲?!”子瑜仰天悲愤地喊道:“你们这些汉人,真是丧心病狂!无情无义!我卑贱,但我知报恩;你们高贵,你们却不知同情!让我取悦仇敌?做梦吧!”抬首望天,忿然道:“我如今已是家破人亡,汉家天下,独没我木朵的生路!我一介女子,没能力报仇,唯有一死报恩!”

  子瑜一脸冰霜,不管底下的愤怒气恨,手提胡琴胸前一握,向着空中神灵一拜,昂首道:“我木朵在这里诅咒那霍去病,你杀害我父兄,逼死我母亲,你不得好死!”掷地有声之语轰然落地!

  场内瞬间静了下来,随即开始骚乱。

  “这贱人疯了,敢诅咒朝廷君侯,应送官处死这贱人!”

  “这倡优如此大胆,该割头祭天!”

  ……

  此时,去病堵在奏乐房门口,霍祁、霍连站在去病身后,听到子瑜最后的诅咒,两人脸色一变,惊呆了。只见去病身子晃了晃,两人疑惑地互望了一眼,赶紧上前伸手欲扶,去病抬手制止了,他自己扶了扶门框,然后放手,慢慢向悲愤如天的子瑜走去。

  子瑜不管台下乱成什么样,矮凳一坐,眯了眼,弦一抖,一曲哀乐声起,众人更是哗然!

  看见去病站在台上,有人惊呼:“冠军侯!”

  奏乐门前的琴姑如热锅蚂蚁般不停地走来走去,看得李木子眼花,“姑姑别走了,想想法子!”

  “你让我想怎样的法子?她自己不想活了,却还诅咒朝廷君侯!”姑姑甚是愤怒,“你瞧瞧,那冠军侯就在里面,这人是没得救了!”琴姑本想到了奏音间,用李木子换下石岩子,可那冠军侯的人守在门口,根本不让人进!那君侯的随从仿似要吃人般,个个杀气腾腾,只怕,不等君侯下令,这帮人就会把石岩子给剁了!

  姑姑坐地大哭起来,还是李木子反应快,转身跑回堂内看台,着急地向自顾奏琴的子瑜喊道:“石姑娘,小心!快,快!跳下来,冠军侯在你身后!”

  琴音嘎然而止。

  泪水覆面的子瑜已是力尽,缓缓站立,“既然霍去病在此,我也了了心愿!我心已死,你想拿我的命,尽管取就是。”慢慢转过身,却见陈霍负手身后,又热烈又渴望又激动又忏悔的双眼正看着她!

  “你……你……”子瑜一手指着去病,一口气提不上来,手一松,胡琴跌落台上,眼皮一翻,身子就向后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