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烽火明月 第107章 过江浅谈税赋

《烽火明月》第107章 过江浅谈税赋

作者:渔闲 字数:2303 书籍:烽火明月

  直到船闸打开,客船驶入大江,逆流而上,原月才从怀古中醒来:你是谁?你不过流落异世的一浮游,那些厚重的历史与你有关系么?你影响得了历史的进程么?

  她不由地笑了笑,真的有些自大了。

  想想如今的自己还不知不觉插手了扬州的暗斗,这要是透出一点信息,会给哥哥和荣王府带来多大的麻烦?

  也许真该好好感谢这个麻烦鲁兰馨,自己才会为了安全急流勇退,当然还有那个跟在身边的刘家三个油瓶子,如果不是顾忌着她们,是不是自己早就肆无忌惮了!

  她反省着自己的任性,由着自己的好奇心,打着为了自身发展的旗号,盲目插手别人的争端,反而忽略了自身的状况,自己的初衷。

  可对于她的反省,朱贵他们没觉得怎样:凭我们目前的实力,顶多会让世人知晓大燕楚氏遗孤尚在,正好可以打出公子明月的旗号,看天下谁还敢自称楚氏后裔!

  “您倒是信心十足,难道大周的锦衣缇骑在江南已经名存实亡了么?”

  朱贵沉默了一下,“他们还在,可确实差不多只留个名号,沦为权贵的走狗帮凶了。”

  “怎么会这样?”原月这才回过神来,扬州的几大势力根本没有这群暗探的身影,或许昨晚就是他们出手,借着庞大婚礼,把周边闲杂人等提早驱逐干净,方便抓捕,也利于控制信息,否则一个王家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打手?

  她不知昨晚是否有人死亡,反正今天直到离开也没听到什么传言,或许,王汝敖就是新任的缇骑头目,他名义上是太子的人,实际上却和三大家暗中勾结。

  “大周给各官员俸禄低了些,像这种暗探的薪水,除了指定的任务,平常比巡街的衙役也就高那么一点。你想我们风云阁的工作,要奔波,要探听,还有着风险,更何况消息的来源不能光靠着自己的两条腿还有耳朵,你不需要花钱坐车,坐船,扔点儿赏银从小二嘴里捞点货?”

  “朱贵叔,您继续说,我知道,咱们风云阁的花销也挺大,你们是靠着出售情报养活自己。”

  “情报工作需要的资金多数不到位,所以江南的缇骑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有些和黑道联合,征收商家的保护费,有的甚至私下勒索商户,扬州这里就直接给那些权贵当狗腿了。”朱贵有些感慨:“你看,这些的大户连打手和护卫都不用招多少,需要的话,出点钱,那些缇骑的官身制服一换就成了。”

  大周每年的税赋大概3000万两,用于发放各级官员小吏俸禄,水利防患,兵役抚恤,甚至还要负担皇族成员。

  原月初步计算一下,每年留有1000万两用于旱涝救灾的防治,多余的暂存起来修建大型水利;再保留500万两用于皇室或者其它突发事件,比如去年的十里坡—太平川一战,国库赔付北蛮300万两,还有2000万两用于士兵抚恤,这用掉了几年的结余。

  那么留给各级官员职员还有衙门正常开销的资金最多1500万两,如果用1000万两来发薪俸,大周有级别的官员约两万人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师爷,书吏,衙役,巡捕等不入籍的人员。

  仔细算一下,这1000万两可真是不够用,想想在稍大一点的城市,小康之家的全年花销200两,像扬州京城之类每年要300两。如果一个五品官的俸禄还不够维持正常体面的花销,那你还指望着他能挺直腰杆直面权贵?

  好在古代全民识字率低,真正的穷人根本就没法读书识字,也根本走不进仕途,所以当官的即使家贫也不会真的赤贫,他们当初科举入仕多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好光宗耀祖。

  可当那些士子们真的跃了龙门,有了官身,他就会发现,当官不光要管着治下的百姓,还要负责跟着你跑腿的那些小弟的生活,比如师爷,文书,巡更,狱卒……你不发给他们足以养家的薪水,谁陪着你转啊,即使你是大神,没有赏能行么?!

  原月不禁想到了那个有名的海笔架,竟然由于太有原则,被大家推荐好评给送走了,这对于诟病明朝贪腐的后世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你们那个不贪的社会有海青天么,有么?!

  目前大周的锦衣缇骑们,就是拿着那点微薄的俸禄,回家对着嗷嗷待哺的幼儿,缝衣浆洗的发妻,要么晚上继续抡起锄头耕地,要么脱下制服开始他的第二职业。还指望着他们查找腐败,除暴安良,还是——算了吧。

  虽说高薪不一定能养廉,但低薪一定会导致腐败。

  但是高薪,呵呵,国家一共这些税赋,给得起么?!

  “大周的税赋有问题!”

  朱贵点了点头,“大周税赋有问题,帝王知道,全天下的官员都知道。

  你看自古富足的扬州是纳税重地,两淮的盐业每年交的税有500万两,但去年流落在外的盐引比往年增加,可征得的盐税只有400万两。

  更何况还有大量的田地被记在有功名人的身上(有了功名可以一定量的土地不纳税,廪生还可以领粮食,这,大家更要考功名了),土地兼并,偷税漏税严重,江南这个富裕地,历来的征税的大户,最近一直在哭穷,去年的税收竟然不到1000万两!”

  永嘉帝怒了,已经派过两批人了,一批失踪了,一批什么都没查出。这一次,原月感觉他要动真格了,也许他并不介意血流成河,使得江南大换血。

  “这只是查腐问题,解决了三大家,核实了盐税田税,我们就算税收可征到4000万两,可还是不够用啊,再来一场大战,或者遇到天灾,不又是捉襟见肘了么。何况,官员小吏们的收入增加不了多少吧?”原月比较疑惑,这些文书小吏的支出的钱从哪里来的呢?有利可图的门子房并不多啊。

  “少爷,这你就不知道了。实际上每个州邑还有一部分的税务自主权,也就是这部分税不上缴,直接用于州邑内的各项支出,只不过话语权都掌握在读书人手中,所以这部分的税也多数征在了小民头上,而小民穷困,也征不出多少。所以……”

  “所以锦衣缇骑做了富豪的打手,巡捕衙役成了大家的护院。而撑不下去的平民百姓也只好把地卖给地主老财,只身成了租户。地主家多数是有读书人的,可以不交税,那么长此下去,大周的税收将越来越艰难。这种弊端难道没人看出来么?”

  原月很奇怪,大周能人辈出,人才济济,怎会没人提出呢?

  “怎么没人呢,金陵就有两个书生,提议士民官商一体缴税,他俩还公开演讲,甚至还搞什么万人书,结果……”

  “结果怎样?”

  “结果不怎么样,还万人书,连千人都没有。你想啊,平民百姓要么不识字,你说得好听,谁知道写得是啥;要么不敢签,签了可是和那些庞然大物直接对上,这官方没发话,谁知你这是搞什么。

  至于那些富人,就如陆平豫则很大方地笑笑,‘年轻人喜欢折腾出名,让他去吧!’

  那俩人的本家认为他俩忘本,把他们逐出了家门,彻底绝了他们科举入仕之路……”

  这俩人还真够热血,要知道被本家除名那可是相当大的惩罚,这惩罚足以他们无法在士林踏足。

  这些弊端其他的人不是看不到,可事关自己的利益,他们不愿去理会,你说士民官商一体缴税,除了小民,那些掌控权利的人谁会同意?

  那么即使你是帝王,你派谁去缴税,缴谁的税?你的臣子不都是世家官商中的一员?

  “那这两个人现在怎么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