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骑之虎啸狼骑 第一四四章 燕胜克平州

《铁骑之虎啸狼骑》第一四四章 燕胜克平州

作者:江中石 字数:3064 书籍:铁骑之虎啸狼骑

  秦王燕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大秦义军节节胜利,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大批地方。而大燕江南也有不少州府响应秦王燕胜的的号召,纷纷杀死或驱逐大燕官吏自立为王。那些早就掌握在天赐手中的江南州府也纷纷响应,并以越州为首组成了一支拥有十几个州府的强大势力。这股势力自号越州都督府,以薛平为大都督,薛锦松为别驾。他们封锁了清江南岸,此举使得肃正帝的旨意北不过平州,南不过清江。大燕帝国实际上已经被人为的分成南北两半。

  而北方各州的刺史也是各有打算,明面上是大燕的臣子暗地里和秦王厌胜勾勾搭搭,唯有冀州、幽州、辽州和辽东还保持着稳定。面对如此局面,肃正帝如同被雷劈了一般,痴呆呆座在龙椅上不知所措。

  还是李克出了个主意,他建议肃正帝立刻将各卫大将军分封到各州做为节度使,并授予军政大权,各自清剿本辖区内的叛军。并且清剿完一州就节制一州,也就是说你收复的州府越多地盘越大,相应的权力越大。

  李克此意一经提出就遭到了温敬酒等大臣的一致反对。温敬酒等人提醒肃正帝,如果按照这个办法行事,那和裂土封王没什么区别了。若真是这么办即便是剿灭义军,那各地藩镇林立,不服从朝廷调遣又将如何处置呢。

  肃正帝看着大臣们吵来吵去,一股无名火冲上头顶,他猛地一拍扶手站起身来大声说:“朕意已决,即刻调飞虎军团平叛。军之子扩军至十万,镇守远东。两军交接之前,调北方军团赴金州平叛,着凌无忧暂代北方军团统帅之职,辖制各军清剿反贼。监军高赞坐镇定远准其自建一军。”

  “陛下不可呀,远东当前正处于关键时刻,飞虎军团不可轻离呀。”黄埔松急忙上前阻止,要知道此时调离飞虎军团,将会置远东于极其危险境地,十几万将士浴血奋战的成果,很有可能会再次化为灰烬,这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陛下,叛军虽然气势汹汹,但终究是些魑魅魍魉,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只需派出一员大将统领大军将其剿灭就可,剿灭叛军之后江南各地只要陛下一纸招安就能重回陛下掌中。因此微臣以为飞虎军团不能调动,北方军团到是可以调回来参与平叛。不过高赞坐镇定远自建一军是否有这个必要。要知道我朝开国以来还从没有宦官统军的先例呀。”

  温敬酒也在提醒肃正帝要分清主次,不要因为急于平定内乱而忘记外患。

  “众卿不必多言,内乱不除,外患如何能清?即日起征调各府兵马平叛,飞虎军团可逐步退至天狼都护府,待军之子全部接收远东之后,飞虎军团全军赴金州平叛。授牛天赐冀、幽、辽、远东节度使,拜怀化大将军,坐镇镇北城。王猛拜云麾将军,天狼都护府大督护,坐镇天狼都护府。传旨天下各州府有从逆者,诛九族。秦国公燕承宇即日起幽禁府中,无旨不得踏出府门半步。”

  牛天赐看完太子龙兴荣的来信,心中的怒火越来越盛。义军假借燕家之名,无非是想博取人心,这一点明眼人一看就知,可是肃正帝却偏偏就对燕承宇起了疑心。那个燕胜要真是燕承宇的儿子恐怕是不会明目张胆的亮出自己的字号,那不是等着让肃正帝抄家灭门吗。燕胜的目的是达到了,取得了百姓的信任,但却给燕家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不过这并不是牛天赐耽心的重点,牛天赐真正耽心的是军之子来接替自己。军之子身份可疑,把远东交给他们实在是太令人不放心了。

  牛天赐安排好高赞之后,叫来欧阳休等人仔细商量,决定从现在开始把远东百姓向天狼都护府转移,天狼都护府放不下就转去辽东等地。而在此期间,应加快对戎部的清剿,尽可能的消弱戎部实力。计划拟定之后,飞虎军团立刻展开对戎部的高强度围剿,宏基啦山中的爆炸声昼夜不停,戎部外围的小部落被逼着向宏基啦山的最深处逃窜。

  牛天赐给龙兴荣写了一封信,信中告诉龙兴荣要他自请率军平叛,一来向天下百姓说明龙兴荣是站在肃正帝一方的,这也是身为太子所应有的态度。另一方面龙兴荣统军可避免无辜百姓的损失。太子统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旦龙兴荣出现在叛军面前,燕胜提出的“清君侧,除奸佞,保太子”的口号就会不攻自破。天赐写完这封信后叹了口气说:“二弟,太子殿下。大哥只能帮到这里了,我总不能告诉你,让你逼着你爹退位吧。”

  “少爷,呼延先生派人来了,说有要事见你。”

  风狂来到天赐身边低声禀报。

  “叫他进来。”

  “属下拜见家主。禀报家主,呼延统领发现陈广此人甚是可疑。此人出身来历不明,却能为燕胜提供大量军械,甚至连弩炮都有。呼延大统领问家主,是否将此人清除。”

  “查清此人身后主使,暂时先不动他。燕胜此人怎么样?”

  “此人祖籍江南原名吴胜,读过几年书但是未能进学,后改习武,武功一般。曾经做过厅长之职,是个毫无身世背景之人。”

  “此人倒是有几分本领,不过他改变不了大燕的现状,最多是个末路英雄而已,先让他闹腾吧。金州那里我们的人有没有损失?”

  “回禀家主,没有损失。我们的人已经插进大秦军中,有些已经担当了很重要的职务。还有的已经取得了陈广的信任,想必不用多久,陈广幕后之人就会查清。”

  “如此甚好,你速速回去告诉呼延大统领,见机行事,尽量多的掌控大秦军。”

  “属下遵命。”

  现在的金州成了大秦军的大本营,燕胜的大秦军已经由最初的两万人,发展成为拥有三十万人的庞大军团。现在大秦军正集中兵力猛攻平州,平州号称京师锁钥,攻克平州就可直下晋阳兵围奉天。而此时大燕征调的各地兵马正在向平州赶来,如不尽快攻克平州,大秦军就会被阻挡在这里,无法杀进中原腹地。

  在接连十天的时间里,大秦军兵围平州城并发起了猛攻。平州刺史一面率领军民抵抗,一面向朝廷告急。肃正帝征调的兵马也正在向平州靠近,但是这速度实在是不敢恭维。这并不是将士们不愿意快速救援平州,而是因为各路兵马缺粮少饷,军械不齐。各军统领不得不一边走一边就地筹措,这速度如何能快的起来。

  反观大秦军倒是粮草充足,军备整齐,士气旺盛。秦王燕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把积蓄在百姓心中的不平完全激发出来,把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各级官吏和土豪士绅当成了仇人。

  大秦军进攻平州城,附近的百姓居然主动过来帮忙,平州刺史征调青壮守城竟然无人响应。不仅如此城中百姓们还聚集到刺史府门前要求平州刺史向大秦军投诚。平州刺史外临大敌,内有百姓抗命不尊,一时间不知何去何从。

  一天夜里,平州刺史被人叫醒,说是有贵客来访。当他见到所谓贵客的时候,却吓得瘫倒在地,那位贵客是这么跟平州刺史说的。

  “本王燕胜,今天来见刺史是为了商议共同起兵清君侧、除奸佞的大事。本王已经告知天下,本王和平州刺史彻夜长谈共商大计,刺史若依附本王,将来本王定要封你为国公。刺史若不依附,本王也会让刺史全家以死效忠大燕皇帝,何去何从刺史自己选择吧。”

  平州刺史看着被一把把钢刀押在脖子上的家人们,再看看平州大小官吏一个个缩手缩脚的样子,知道大势已去。他长叹一声跪在燕胜面前俯首称臣。燕胜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号称京师锁钥,第二雁门关的平州纳入掌中。如此一来大秦军声势更加浩大,秦王燕胜的威名传遍大燕,各地义军均尊燕胜为首。就在此时陈广建议燕胜登基称帝,效法燕太祖发兵逐鹿中原。燕胜开始还有些不愿,但架不住部下们的怂恿,最后在平州登基称帝,国号大秦帝国,改元大昌。燕胜自封大秦大昌皇帝。

  本来大秦军起义之初打的是“清君侧,除奸佞,保太子”的旗号,可是如今燕胜自己登基称帝,等于是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尽管燕胜的部下巧舌如簧百般辩解,但是骗得了百姓,却骗不了那些打算追随燕胜赌一把的缙绅世家。他们纷纷要求燕胜分封诸侯,大秦帝国还没一统天下,便出现了数不清的侯爷国公。一个个还有自己的封地,当然这些是要你自己去取的。

  燕胜忙完登基称帝、分封诸侯之后,终于腾出手来率军直逼晋阳,意图攻克晋阳兵围奉天。此时已经被燕胜封为国相的平州刺史长叹一声说:“大王如不称帝,深挖洞、广积粮、缓称霸,还可将天下士绅为己所用。但如今大王称帝,缙绅世家皆谋私利,不以国家为重,百姓为上,大秦基业危矣,竖子不足以谋。”

  这句话的意思是燕胜如果不称帝还可以利用民间对肃正帝的怨愤,积蓄力量壮大实力,以利益驱使缙绅世家推翻大燕统治。但是如今燕胜称帝,就是表明了要夺取大燕江山,这和先前的纲领背道而驰。大秦未能一统天下就纷封诸侯,百姓就成了诸侯谋取私利的工具,不把大秦基业和百姓利益放在眼中,这样大秦就危险了。燕胜这个人目光短浅,不是成就大事业的人。

  平州刺史万念俱灰,他知道上贼船容易相爱贼船难,就在燕胜登基称帝的第二天,全家自焚于府中。如一轮烈日升起的大秦,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了巅峰状态,但是盛极而衰,从燕胜称帝开始大秦向着灭亡快速的奔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