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将尊红颜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网恢恢

《重生之将尊红颜》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网恢恢

作者:青蛉点水 字数:3254 书籍:重生之将尊红颜

  高敖曹看见李弼的身影,翻身上马对部下将领大喊道:“都给我听着,捉住敌将李弼者赏黄金千两,土地豪宅随便挑。”他这一喊不要紧,那些正在追杀西魏兵的剃头军们像吃了兴奋剂似的,满世界找李弼。

  李弼身边的几个副将都纷纷战死,军队已经彻底被高敖曹打散,亲弟弟李彪也被阵斩,想到这里他躲在一处枯木下面不禁仰天长叹,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这会是谁看不见路,他跑不掉,高敖曹的军队也一时半会找不见他,两边都陷入僵持状态。

  幸亏这黑夜里没有月亮,天上雾蒙蒙的一片,看来明天是个艳阳天,到底是深冬刺骨的寒风,李弼吹了一晚上冻得都不行了。山上还有星星点点的火把在晃动,但是剃头军大部分都驻扎在山脚下,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包围了,但是此刻最好先不要妄动,等后半夜人困马乏的时候最容易逃跑,所以李弼就合紧衣领往深坑里缩,身上全是枯草树枝做掩体,两个眼珠子微微闭着。

  山上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的嘈杂都来自于山脚下剃头军,他们在烤着火吃着熟牛肉喝着烧刀子取暖,李弼此时连动一下都觉的浑身难受,腿脚和手指渐渐要是去直觉,这是晚上冻得,要是有火堆烤一下在活动活动,也许会好很多。李弼心想。可是漫山遍野呼呼的山风彻底打碎了他的美梦,他此刻深陷寒冷之中,毫无御寒的装备物品,就算有也不能用。

  好不容易熬到后半夜,山上基本没人了,山下的火把亮光也是忽隐忽现,看来高敖曹的剃头军都睡下了,李弼尝试动了一下,感觉盘曲着的腿已经无法伸直,可是求生的强烈愿望迫使他挣扎着站起来,猫着腰东张西望。附近没人,他赶忙往山后跑,一路下来他已经呼呼的喘着粗气,嘴里直冒白烟。

  李弼鬼鬼祟祟的躲在一个大树后面往山边的大路观瞧,似乎没有人在这里设卡,周围十分安静,山前剃头军的嘈杂早被抛在脑后,李弼心里暗想顺着这条大路先往北再折向西,跑个三五十里地翻过两座山头就应该到了关中地界。不出意外的话自己明天下午之前可以回到长安。可是此刻他还不敢大意,想贼似的左顾右盼,再三确定没有人之后,他要抓紧时间甩开脚丫子使劲跑了。

  顺着山路飞奔下来,此时李弼已经顾不得什么形象,朝着北方一路狂奔,他觉得自己的心跳声和脚步声太响了,在这安静的夜晚似乎很容易被高敖曹的剃头军发现,可是他不能停下来,停下来死得更快。

  跑着跑着他开始上气不接下气的减慢速度了,一个白天的作战加上没有吃午饭和晚饭,此时已经是后半夜一点,他觉得实在是饥渴难耐了。打算这个地方弄点吃的,可是荒村野外的还是战乱年代,四下荒无人烟毫无生气的样子,哪里来吃的喝的给他。

  就在此时他看到前面似乎有火光,直觉告诉他可能有危险,但是独自饿的咕咕响,他实在没力气再跑,索性猫着腰往前走去。来到近处一看,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高敖曹的剃头军!这都跑了有四五里地了,怎么还有他的人。李弼心里不禁使劲问候高敖曹的祖宗十八代。

  他刚想转身逃跑,打算后退回去找路绕开这个关卡,不料身后传来一声低沉的声音道:“别动,举起手慢慢站起来。”接着一把钢刀已经架到自己脖子上,看着刀口冰冷的透着寒光,李弼心如死灰的站起身说道:“今日你家祖坟冒青烟了,我投降。”意思是这人已经可以拿自己去换取黄金豪宅田地了。

  李弼就这样披头散发被人五花大绑狼狈不堪的押回剃头军大营,高敖曹得知敌军大将被活捉,当即高兴的连鞋都没顾上穿就跑到营门前。看到李弼的样子时高敖曹不禁大骂部下道:“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李将军?赶紧松绑!”在自家大营里,高敖曹完全不担心李弼逃跑的事情,因为根本逃不掉。

  天一亮高敖曹就带着李弼一起撤回洛阳,这下高欢劫道捷报后心中大喜,拿着奏折给慕容恒和司马子如、孙腾等人一一传阅,大喜道:“这样的胜利可不可以在上朝的时候对皇帝和大臣们大肆炫耀一下?”估计也是被宇文泰欺负的心里憋屈,高欢才会这样说吧。

  因为洛阳和邺城离得不远,所以高欢干脆带着直属部队进驻洛阳,其他的部队在各自军团长的率领下回到原来的驻地待命。他要亲自犒赏高敖曹的剃头军,并且还要祭奠赵将军和卫将军以及阵亡的其他将士。

  关中的宇文泰得知李弼被俘,顿时犹如如丧考妣般伤心难过,并且心惊胆战的问苏绰和解司春两人:高欢不会乘势进攻潼关吧?因为此刻关中再度闹旱灾,官家的粮食一度告罄,一些地方部队都开始自己找军粮供应了。关中局势非常不稳定,稍有风吹草动宇文泰肯定没跑了,必死无疑。

  解司春认为高欢人在洛阳说明他肯定会有下一步动作,此时宇文泰最好的办法就是帅大军往西走,去陇西、陇南一带就食,如果高欢真的打进潼关,那他只有一条路,南下进入蜀中,将南梁的势力清除干净,学刘备一样在巴蜀称帝。

  苏绰给出的答案和解司春正好相反,他认为高欢近期不会再进攻潼关,原因是南梁和侯景还没有解决,他不会全力以赴的打进关中来,否则肯定是内部空虚侯景和萧衍趁虚而入,高欢会立刻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以慕容恒等人的才干不会看不出这样的局势,所以宇文泰只需要找到解决军粮的问题,其他都好办。

  宇文泰看看解司春又看看苏绰,当即拍板按照苏绰的意见来办,这解司春果然在局势分析和大局观上面欠缺很多,跟苏绰相比差的有点远。于是西魏军还是调集军队,四处搜集准备粮草。

  洛阳南郊的庞各庄有一户不起眼的人家,这家男主人姓徐,是个庄稼汉,女主早逝。家里有子女三人两男一女,长子叫徐福,是个识文断字的文人。次女叫徐娘,多年前被送进皇宫后就杳无音信,不知死活。三子叫徐隆之,因为年纪才十七岁,所以一直在家中念书,没有从事劳力生产。

  可是偏巧不巧的是徐姓男主人生病死了,临死前拉着大儿子小儿子的手说道:“我们和邺城的高家是姻亲,你们的母亲是高家的女子,我死后万一有难事生活不下去,你们就去邺城找渤海高氏求助,还有你们的姐妹徐娘,这些年我们从老家搬来洛阳就是为了找到她,你们两在我死后不可忘记此事,务必要找到她,我才死而无憾。”

  兄弟两个在父亲床前痛哭流涕的应答着,没一会老爷子就撒手人寰直奔西方极乐而去。徐福作为家中的长子,两年前娶了个媳妇叫柳氏的女子,这柳氏是洛阳本地一个落魄士族的女儿,虽然柳家家道中落,可是和徐福相比还是门当户对的。这柳氏自从进了家门也是贤惠孝顺,持家有道,除了赡养老父亲就是攒钱供小叔徐隆之念书。

  柳氏平时大门不出但是家里的事情都被她安排的妥妥当当,左邻右舍没有不称赞她的,这次公公去世,柳氏也是尽心尽力的安排后事。徐福作为家中的长子素来没有什么担当,老父亲还在的时候凡事父亲做主,现在父亲故去,家里就有媳妇柳氏做主,他依旧是心无杂念天真可爱的庄稼汉一个。

  隔着徐家不远有个叫莫友的人跟徐氏父子因为钱财有过节,一直憋着想害他们,现在徐家老爹走了,剩下的徐福明显是个智商堪忧的货,这莫友觉得自己报复的时机到了,于是有事没事的就和徐福接近交好,渐渐地两人居然成了拜把子的好兄弟。

  莫友见时机已到,于是开始渐渐的劝徐福和他弟弟分家,他说:“你家里现在全靠你和你老婆操持这,你弟弟不事生产一年到头手都不碰一下锄头就坐享其成,要是我就和他分家单过,凭什么你辛苦挣来的钱要拿去供养他念书,就算以后真的当了大官,念不念你这份情还不一定呢。”

  莫友天天这么掏心掏肺的“劝解”“开导”徐福,这徐福本就是个耳根子软的人,一开始还笑笑应对,到后来他自己心里也叨咕,这莫友说的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徐隆之就算以后真当官了还好说,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己还要供养他到什么时候,加上弟弟年纪也逐年长大,十八岁就该定亲娶妻,这份彩礼钱自己肯定心疼,家里再添一口人吃饭那就负担更重了,想到这里他就回去跟柳氏商量和弟弟分家的事。

  柳氏一听当即对徐福发怒到:“虎毒不食子,何况他还是你的亲弟弟,如今父母双亡,他又只会读书,现在分家不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吗?如今虽然父亲故去,可是这两年咱们辛勤劳作,我平时纺纱制衣刺绣卖,也积攒了一些余钱,三五年内供养他去读书还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徐福听了就不干了,他当即驳斥道:“你供养三五年不成问题,他总要娶妻结婚生子吧,这些负担你我可承受得起?要是他三五年内根本没希望做官,那我们还要供养到什么时候?我辛苦一辈子就是给弟弟当奴隶的吗?”

  柳氏虽然也体谅丈夫徐福的心情,但是她还是不忍心将弟弟赶出家门分家单过,这样亲戚和街坊们会怎么看她们夫妇?。所以当下也斩钉截铁的说道:“虽然可能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苦,但是我们大家坚持一下,谁又能说明天没有希望呢?”柳氏是坚决不同意分家。

  第二天徐福垂头丧气的把事情全部告诉莫友,莫友假装劝解他,心里暗想:如何再生一计才能搞垮徐家呢?这时莫友的一个赌徒朋友上家来找他喝酒,莫友灵机一动劝解徐福道:“贤弟先不要为此事烦心,人生在世快活一时是一时,哥哥我带你去个逍遥的去处。”一时就领着徐福到赌坊去赌博。

  开始几天徐福运气相当的好,每天都能赢几十两银子,他哪里知道这是“好兄弟”莫友跟赌档的无赖相互勾结,故意给他的甜头,想勾引他后面下血本设的圈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