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诸生乱国 第642章 各方人的思量

《诸生乱国》第642章 各方人的思量

作者:安静利苍 字数:2833 书籍:诸生乱国

  慕容恒道所居之地乃是太湖幻境之中的鼋头渚,是以在不清楚对方深浅之前,没有将身份完全透露,但示厄听闻其乃太湖慕容氏也是暗暗一惊,说道:原来是太湖幻境的慕容氏之人,听闻慕容氏从不离开太湖,今日能在洛水之畔相逢,着实乃是一大缘法,久闻慕容氏精通天下各家经典,更有四家书阁藏书千万一说,还请前往白马寺盘桓几日,贫僧也好与居士讨教讨教!

  慕容恒道闻言也是一喜,虽然慕容氏久不出江湖,但是世人对此神秘之地着实向往的很,太湖的一些小事也在人们口中久传不息,比如这四家书阁,据说藏有经典共两万三千本,其中孤本便有一千余册,比之白马寺佛门经典九千,竟然多了一倍多,对于他们这等修炼拟境而言的僧人,着实乃是一大圣地,不过他们却是不曾知晓,天下第一等的藏书之地其实还不是四家书阁,而是鬼谷的咫尺一阁,藏书十余万册,更有碑刻、壁画、钟鼎之文上千,只是因为鬼谷隐秘,门人稀少,是以不为人所知罢了。

  本来便要在洛阳歇歇脚的,既然是藏书甚丰的名寺,听说风景也是优雅至极,里面的和尚各个佛法精湛,慕容氏本也是参研佛法之人,于是便答应了下来,众人不入城了,改道往城东的白马寺而去。

  示厄便带着六七个和尚与慕容氏一同上路了,临走之时,深深的看了一眼守卫严密的马车,眼中流露出了一股担心,而被关在马车的南宫一羽早已振作起来,他远远听到示厄大师的声音时,就浑身一震,后来听他邀请慕容氏前去白马寺,如何还猜测不到他的意思,他必定是听闻自己为慕容氏所擒,特地前来营救自己来了。

  南宫一羽心中一阵感动,却又揪起心来,示厄大师虽然佛法精湛,但对秘术并无钻研,何况即便懂得又有何用,当今之世有谁能打得过慕容氏的隐族长慕容恒道的——示厄大师,救不救我倒不重要,你可千万不要白白送了自己性命啊,否则我南宫一羽如何能够心安。

  此时南音昔也悠悠醒转过来,似乎也是听到了示厄大师的声音,忍不住小声对南宫说道:少主,那是——

  南宫一羽摇了摇头,说道:小声点,别让他们察觉了,此事我们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南音昔点点头,又问道:伤口还痛吗?

  南宫一羽神色一暗,身上的伤口虽已结痂,但是心里的伤口仍然没好,鼎岩剑庄一战,自己也算是打出了一丝名气,不过最终仍然轻易的被慕容恒道一掌差点打死,这般差距犹如天壤之别,自己着实还是太弱了些,不过幸好自己还年轻,若还能活着的话,日后总有一日能够超过他,只是,或许自己的修炼还需那张丑木弓,得想个法子夺回来才好——

  不碍事了!南宫说道,马车开始咕隆咕隆的动了起来,没多久进入了山林,再往前马车就难以行动了,慕容氏的人将马车与前面的和尚隔开了,带着他们走在最后,示厄大师一时也无法注意到,路上也无法过来说点什么,一路只能静静的走进了山门。

  白马寺的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由三个洞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踏入此门后,众人的神情不由肃穆了几分,示厄大师站定说道:入此门后,所谈之事不出佛理、佛法、佛愿,众位施主,还请原谅则个,莫要扰了佛祖安宁。

  众人见他说得郑重,自然答应了,入门之后,前院左右立有两匹石像白马,据说是根据当初驮经入洛时的白马模样,此时看去,倒也显得古朴沧桑,颇有岁月痕迹,慕容恒道却觉得白马之上暗藏玄机,忍不住走上前来一瞧,只见上面斑驳脱落了些石灰,隐约现出内里黑底,竟然是青铜之质,暗暗一惊。而细看之下,更是吓了一跳,青铜之上条条线线乍看上去只如顽童的刻花一般,但以他的学问造化看来,那些条线分明就是佛经原始之地天竺的古梵文。

  慕容恒道活了近两百余年,阅读书册近万,修习学问数十种,对于这梵文并不陌生,大唐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说明,梵文,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后来又有唐西明寺道世法师在《法苑珠林》中记载:“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

  如今这梵文竟然隐藏在白马石灰之下,难道是当初传播经文的高僧所刻,为何后来又要藏在石下了,着实可疑,不妨到时试探一下示厄,看看他到底是否看出了这一秘密。

  示厄大师走了过来,问道:这石像可有什么特殊么,鼋头居士这么感兴趣?

  慕容恒道感叹说道:老夫只是感叹这时光的流逝,没想到这白马石像竟是八九百年前的旧物了,你看这上面斑驳痕迹,都是岁月的凝聚,对了,忘记问大师了,这白马是何人所立的?

  何人所立?示厄大师顿时皱着眉头仔细思量起来,过了半晌才说道:太久的事了,当初白马寺经过数次战火,藏经阁中不少书籍焚毁,这期间寺庙日常也不闻了,不过白马寺之名有源自白马驮经之说,也有寺中这两匹白马石像之说,想必也是那个年代之物,贫僧记得当时的住持乃是圆明大师,或许是他命人所立,居士,这边请吧!

  慕容恒道说道:老夫同行之人中有不少伤者,还请大师安排他们先去歇息。

  示厄点点头,对一旁一个僧人说道:带几位施主到明安堂去休息。

  僧人行礼退去,慕容恒道便让人带着慕容幻兰与南宫一羽等人随他去了,至于慕容神通与慕容执攸的棺木则早一步停在了寺旁的敛房之中,示厄又请他们继续往前走去,先是参观了天王殿,随后又参观了大佛殿、大雄宝殿与接引殿,转眼间就到了院后的齐云塔下,示厄说道:此乃释迦舍利塔,藏有祖师释迦摩尼的舍利,各位可瞻仰一番。

  慕容霸闻言不由一震,笑道:既是佛祖舍利,当真要好好参拜才是了!于是恭敬的拜服了一番,示厄随后让人带他们到后院品茶,他则领着慕容恒道往另一方向而去,说道:老衲这边新得一本经书,还请居士随我往藏经阁一观。

  慕容恒道点点头,二人便上了齐云塔西侧的山路,这里是一座小丘,藏经阁就在其上,沿着石阶而上,共有三十六级,暗合天罡之数,登上去之后,乃是一座小院,院门上写有藏经阁三字,甚是古朴,走进一瞧,共有三间小楼,正中一颗树枝秃秃的枣树,看到这里,慕容恒道暗暗皱眉,院中含木,乃是一个困字,这院子的风水看来不好啊!

  示厄见他神情有异,随之看去,见是那颗枣树,顿时笑道:居士也会看风水之势,见笑了,这颗枣树乃是贫僧的师父年轻时种下的,可惜如今已经快要枯死了,贫僧一直舍不得锄去,一直留在这里,算是对师父的一点哀思。

  睹物思人,大师有心了!慕容恒道遭了一声,不再提起风水之事,随之与示厄一同走进了藏经阁,阁内的僧人箭矢住持到此,连忙行礼,示厄说道:不用管我们,我与慕容居士到里间自去看书。

  看守应命而下,二人到了里间,里面有一间茶室,示厄让慕容恒道稍等片刻,他去取经书后再来,慕容便盘坐于桌前,见到几案上有一局残棋,不由来了兴致,略看了一番,黑白两子交缠在了一起,乍看一眼,竟然分不清楚上下风来,慕容恒道不由一惊,凝神细看,才发现两子形成了三劫循环,双方纠结于此的话,乃是一局和棋,不过此时若是执白子者先走的话,黑子已然落败,但这残局摆放在这里,应当轮到黑子走才是了。

  过得半晌,示厄大师去而复归,见到慕容恒道正专心看棋,也不言语,等他看完之后,回过神来,他这才说道: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慕容居士方才着实专心致志,怕是已经看出此局的蹊跷来了,怎么样,黑子可有赢面?

  慕容恒道笑道:大师考校老夫了,此局乃是白棋先子,俗话说宁输一子,不失一先,棋手棋力非凡,已然占据先机,黑子以劫求和,已然落入下乘了,虽然每一落子老夫已然了然于胸,不过也只能徒呼奈何,即便老夫来下,也只能是如此结局。

  示厄闻言一惊,问道:居士仅凭这局残棋,就能看出棋手每一步的落子和顺序么?不愧是慕容氏的高手啊,来来来,老夫手中的这一卷经文,居士可识得?

  慕容恒道眼神顿时一亮,失声说道:四十二章经——难道说这便是当初白马寺的西来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所翻译的经文?

  示厄微微笑着,轻轻地点点头,说道:这可算作中原的第一本佛经,上面甚至留有摄摩腾大师咳出的血痕,你看就在这一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