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变身二次元便当少女 第三十四章『桐人』vs『优纪』(下)

《变身二次元便当少女》第三十四章『桐人』vs『优纪』(下)

作者:非出一个未来 字数:1868 书籍:变身二次元便当少女

  第二天,外十三舍依然清静,今天睡懒觉应该不会有人打扰,但他却没了睡懒觉的心思。

  昨天想明白抱上大腿后有些懈怠,这些终究是外力,在这个世界存身,还得自身有实力。

  他入太学的目的不就是这样吗。

  以前是没机会,现在进了太学,这个世界的最大的资源已经向他敞开,他怎么能懈怠?

  这是一个奇诡的世界,有诸子百家、文武之道这些超凡的力量存在,这些东西本身就让人充满好奇,充满探索欲望。即便没有徐案这种无妄之灾,刘知易也对这些神秘力量充满兴趣。否则他不会苦读十年,背诵了浩如烟海的诸子百家典籍。

  只可惜以前没有机会,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靠自己修行,自行揣摩百家经义,期待侥幸顿悟,然后就能被朝廷乡学招收,进入系统的教育体系。只是能通过自学顿悟的学子,都是天才,而刘知易显然不是这样的天才。

  误打误撞,因为徐案,他亡命搏杀了曹侍郎,万年废柴的系统在他越级击杀这么大BOSS的情况下,终于奖励了两本技能书,让他得以入门,而且双休法医,登堂入室。接着刘知易又主动寻找机会,考入太学。现在看来,徐案对于他来说,也是因祸得福,假如没有后遗症,他真的得感谢徐谦,甚至舞弄阴谋的徐谦敌手魏无暇。

  所以今天刘知易不打算睡懒觉,他打算去法学院看看。法学院是太学第二大学院,正式名字叫拂士院,取法家拂士二字,是辅佐君王的贤臣的意思。仅次于儒家的贤士院。太学两万学子,八千在儒家,六千在法家。

  儒家刘知易暂时不想了,他从小到大读儒家经典最多,四书五经六艺倒背如流,没有任何领悟,因为从心里就不信那些东西。读儒家经典,他甚至读出了自相矛盾的领悟。儒家先贤一边教育弟子“危邦不入,乱国不居”,一副明哲保身的样子;一边又教育门人“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副舍生取义的姿态。

  曾经有名士听闻刘知易神童之名,前来探查,那是个机会,如果真被名士看中,收入门下,刘知易恐怕早就开悟了。但可惜刘知易将他这些领悟的自相矛盾的道理,跟名士辩论起来,名士气的大骂刘知易没有悟性,断言刘知易难成大器,让他错失了机会。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抄诗了,渐渐没有了神童之名。

  现在刘知易意外开悟法家,他自己对法家的观感也好一些,法治吗,总是有操作性的,不想儒家那么云里雾里,自相矛盾。

  所以一直打算理顺医家这边的事情后,就去法家那边偷师。他入太学,不为做官,所以科举什么的无所谓,但能去旁听大家讲座,会帮助他指明修行道路。他现在空有法家真气,却不懂运用,一方面需要大家指点,如何正确提高自己,一方面需要学习一些运用之法,至少多学几个实用的法术。

  计划已定,大早梳洗,准备出门,结果房门又被敲响,心中顿觉不妙,该不会有来送礼吧?

  皱眉开门,门口是一个熟人。

  “周师兄?”

  周问卿,真是好久不见,其实也没几天。这几天事情甚多,实际上入学才五天。

  他托斋仆张衡帮他打听过,周问卿在公孙斋,可是竟然不去上课,所以刘知易想找他都找不到。

  果然是经常让他感到卑微的周问卿,就是不一样,刘知易好容易才混到不上课的待遇,而人家从第一天开始,就没上过课,不用问,一定又是出门义诊去了。

  “刘师兄。听闻你煮骨疗毒治好了岭南王的恶疾?”

  周问卿道。

  刘知易一边把他让进宿舍,好奇周问卿竟然也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笑道:“周师兄也是来探讨医案的?”

  岭南王跟周问卿没有利害关系,能让周问卿感兴趣,肯定是因为这个病案特殊。

  周问卿却摇摇头:“非也。我是来送信的。”

  “送信?”

  刘知易疑惑。

  周问卿直接掏出两封信:“我昨日去了一趟春风亭,你师父和父亲都托我送信。”

  方先生和父亲送信?刘知易实在猜不到是为什么。

  周问卿继续道:“你家师姐又发病了。这回晕了三天。我觉得她不太好了!”

  刘知易一愣,知道师父为什么写信了。马上就拆师父的信。前天他写了关于血虫的信送回春风亭,方先生应该收到了。

  先生的回信很简单,就是关于方戎女的病。

  “知易吾徒,汝师姐前日病重……为师欲南下岭南寻药,望你念在师徒、同门之谊,照拂一二,为师短则数月,多则一年必回!”

  师父简单的说了下对方戎女病情的判断,认为情况不太好,已经耽搁不起。最后决定亲自去岭南找寻血虫,托付刘知易照顾方戎女。

  “我师父走了?”

  刘知易问道。

  周问卿摇头:“尚未离开。他要去哪里?”

  准备走,还没走。刘知易打算找时间回家一趟,跟方先生说一说血虫的事情有眉目了,让他稍安勿躁,等自己先找找。刘知易肯定不会对方戎女见死不救,他上次给岭南王治病的时候,岭南王府一个郡主问自己要什么,刘知易点名要血虫,可现在没了消息,反而送来了重礼。不知道岭南王府是不是没有血虫,即便现在没有,以岭南王在岭南和南蛮中的影响力,他出面找血虫也比方先生去岭南靠谱。所以万不得已,刘知易宁可用跟岭南王之间的恩情,换一只血虫。

  除了岭南王这条路之外,董封那里也不是不能想点办法。虽然董封脑子不太正常,让整个太学学子恐慌。但在听过的故事中,董封可没有弄死过人,最惊悚的,无非是断头。刘知易不会冒这个险,但跟董封接触一下,用其他方法交换也可以,反正已经确定,董封手里肯定有血虫,这是他亲口承认的。

  “周师兄今日还回春风亭吗?”

  刘知易问道。

  周问卿想了想:“你如果有事托我去做,我可以回去一趟。”

  刘知易想了想,在亲自回去一趟,还是留在太学等消息之间,他选择了前者。他此时回去,万一岭南王府的郡主派人来送血虫,就把事情耽误了。写封信回去告诉师父,跟自己亲自回去效果一样。

  “周师兄稍等。”

  说完,在床前的箱子上铺开纸笔,写了一封长信。将他目前掌握的血虫线索告诉师父,让师父静候佳音。

  周问卿接过信,没多问就走了。他不学习,热衷义诊,对他来说,在城里给孤寡看病,和去乡下义诊是一样的。

  周问卿走后,刘知易才打开父亲的信。

  其实不是父亲写来的信,而是父亲转来的。

  信是从漠南发过来的,是兄长刘知难写的。

  送刘知难北上从军的时候,刘知易叮嘱过他,让他记得给家里写信。结果一去半年,一封信都没见过。兄长就是这样的人,习惯了。

  拆开信,字迹简短。

  “知易吾弟。为兄深入大漠方回。与狄人盗匪激战十余次,受创八处。为兄武道颇有精进,明年春将回乡考武举。”

  完了!

  看完信很无语,文人写信,辞藻华丽,让人觉得啰嗦。刘知难这个武人写信,又过于平铺直叙,看完信刘知易只知道一个结果,什么过程都没有。

  他关心的受创八处,是轻伤还是重伤,不知道。能跟狄人激战十余次,想必不会是小仗,受伤轻重真不好说。

  从信中,刘知易还读出一些其他内容。兄长从军,只是为了找一个庇护所,没想到刚参军就出征了,而且是深入大漠。天下承平日久,徐谦巡边十年,没听说过漠北狄人进犯,徐谦刚离开漠北不到一年,边军竟然就要深入大漠出征了?

  没有更多信息,无法判断,只是狄人偶发性劫掠,还是大举入寇的前兆。漠南被大夏夺占,狄人不会干休,只是大夏国势强盛,他们不敢造次而已。

  总体是好消息,刘知难武道精进了。或许跟出征有关,经历激战,在生死之间游走,正是武道修行的不二法门。大夏武道衰微,跟天下太平有绝对的关系。武夫都不上阵杀敌了,没有实战,自然很难精进。用进退废,不用自然会退化。

  一想到兄长武道精进,明年就要回来考武举,一方面为兄长高兴,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羞愧,他也该努力了。处理完血虫的事情,他得尽快去法学院偷师。

  血虫的线索,一个在王府,一个在董封哪里。已经拜托王府那个郡主帮忙找了,一直没有消息,或许对方已经忘了。董封这边倒是信誓旦旦手里有血虫,可刘知易不想与虎谋皮,能有别的选择,他一定不找董封。

  想到这里,刘知易开始磨墨写信,既然那郡主没有消息,就主动送拜帖。他拒收了王爷的谢礼,求他们办点事应该不难。虽然这人情这么快就用了,有些可惜,可方戎女的病情耽误不得,顾不上了。

  正在写信,突然敲门声响起,斋仆送来了一封请柬,打开一看,正式王府送来的。真实瞌睡碰到枕头,不用写拜帖了,当面求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