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斗罗之我竟然有团宠光环 第二百九十七章:拍卖

《斗罗之我竟然有团宠光环》第二百九十七章:拍卖

作者:鱼仆 字数:879 书籍:斗罗之我竟然有团宠光环

  李格非的“眼镜”, 直到日头落下去的时候才磨到大概成型。

  在宫六的两个徒弟同时开工,为李格非磨着一左一右两块水晶镜片的同时,明远也摸索出了测试镜片“度数”的方法。

  他在一张纸上写了手掌大小的“山”字, 然后在距离李格非两丈远的地方高举纸张,将纸张随意左右上下地调整方向,要求李格非将“山”字所指的方向辨出。

  随着水晶镜片一点点磨出弧度, 成为边缘厚, 中间薄的镜片,李格非看得越来越清楚,终于能够不费什么力气地指出明远手中那张纸上,“山”字的方向。

  明远又去找了铜匠, 用铜丝为水晶镜片勾出圆圆的边框, 中间用一道包裹着锦缎的铜丝相连,正好架在李格非的鼻梁上。另两边则做成勾状,挂在李格非耳上。

  铜匠叮叮咚咚地一番打制,终于将这副铜制“镜架”打制成型, 再将镜片装上。

  明远亲手将这副“眼镜”给李格非戴上,然后从他面前让开,让他好好看看这个清晰的世界。

  李格非却站在那里, 始终没有反应。

  明远吓了一跳,生怕是眼镜出了什么问题, 连忙抢上前看。却见李格非两眼发直, 如痴如醉地望着眼前。

  大相国寺的资圣门,漆成红色的砖墙, 屋顶上的琉璃瓦……在这里的各色摊位, 摊子上挂着的名家书画, 摊位上摞起的一叠一叠刻印书籍……摊位前来来回回的人。

  这个世界, 他第一次看得这么清晰。

  这令李格非眼中渐渐浮出雾气。

  明远见到李格非的反应,放心大胆地让开,不打扰他沉浸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

  过了好一会儿,李格非手忙脚乱地将挂在耳上的眼镜取了下来。

  “小心——”

  好几个人同时出声。

  宫六和他的徒弟们,还有明远。

  因为工艺局限,这副眼镜极其费工,三个人干了一天,只磨出了这么一副眼镜。谁也不希望这镜片被摔碎了返工。

  李格非却珍而重之地将眼镜托在手中,端在眼前,又看了好一会儿,然后转身,用无神的双眼寻找宫六和明远的身影。

  “宫六丈,远之兄……”

  他东张西望地找不到自己想要竭诚感谢的人。

  明远在旁不得不提醒:“戴上眼镜,就能看清我们了!”

  一语提醒了梦中人,李格非赶紧手忙脚乱地的戴上眼镜,拱起双手,向宫六和明远深深一揖。

  “二位……”

  不善言辞的李格非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来表达感激。

  “远之,远之兄……”

  表达过感谢的李格非格外严肃地与明远交涉。

  “这……这个的费用,应该小弟来给……”

  “小弟有钱,有钱……”

  李格非回头,左右去找他随行的伴当。

  按说他确实是有钱的,毕竟早先曾愿意出650贯来购买一枚出自三代的铜盘。

  “文叔客气!”

  明远怎么可能让李格非抢去他好不容易创造出的花钱机会?

  “这原是小弟的突发奇想,想要试一试能不能成功的。再者今日与文叔兄一见如故,区区日常物件,原该是小弟赠予文叔兄,哪有让你掏腰包的道理?”

  李格非坚持:“这对格非可绝不是日常物件。”

  这副眼镜,对他太有意义了:岂止是大大改善了他的日常生活质量?简直是把他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但明远看了李格非身上的衣物,头上巾帻和脚上鞋子,就知道这个书生的经济状况看起来并没有那么。

  他关切地问起,终于从李格非口中套出:那650贯,是他的绝大部分的身家。

  这李格非研究三代古董成痴,见到刻有铭文的金石就想要出钱买下,带回家细细研究透彻,留下拓印之后,再想办法转手卖出。

  这种方法按说不应该亏本亏太多,但李格非也曾遇到过像今天这样用赝品刻意坑害买主的古董商人。

  万一买了一件赝品,按照李格非的个性,也是万万不可能再将赝品售出“坑人”的。

  所以今天明远揭穿了骗子,等于帮助李格非挽回了一大笔损失。

  李格非自然千恩万谢。

  然而这个木讷诚实的青年到底没能掩饰住:他最感激明远的,竟然是托明远的关系,认识了苏轼。

  这个年轻人,竟是苏轼的“头号粉丝”,说起苏轼过去的诗文简直如数家珍。

  苏轼是个豁达个性,见与李格非气味相投,当场便认了李格非这个“小友”。

  明远:完了!

  他这蝴蝶翅膀一扇,苏门四学士眼看就要变成苏门五学士了。

  这时天色已尽全黑,汴京城中华灯初上。

  宫六摆的小摊四周也悬挂起灯笼,摊上摆着等待出售的各种水晶摆件便越发显得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小远!”

  远处有人迈着大步快速赶来,正是种建中。

  “我去朱家桥瓦子看过了,没找到你。”

  今日本是旬休,苏轼蔡京他们都没去上衙。种建中却因为军器监中事务繁杂,一早就赶去“加班”。

  他原本循着习惯到朱家桥瓦子去找明远,却扑了个空。再一想,今日是大相国寺万姓交易的日子,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找人,果然找到了。

  “彝叔来得正好,来见见小弟今日新结交的李文叔李兄。”

  种建中一与李格非见礼,便见到了李格非脸上怪模怪样的两个铜圈圈。

  待问清了这又是明远“所赠”之后,种建中毫不客气地伸手将明远拖到身边,小声问他:“小远,你这又是……花了多少钱?”

  明远心知要糟糕。

  种建中曾对他说过,结交朋友无可厚非,但过分慷慨只会为自己惹来麻烦。

  明远因为有“花钱使命”在,算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也知道种建中这话是老成之言,是在为他着想。

  但回头练箭和扎马步的训练量要是再加上去的话,明远就觉得有点吃不消。

  于是他赶紧向种建中解释:“师兄,我这可都是为了你!”

  种建中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狡辩。

  明远顿时滔滔不绝,以堪比瓦子中讲史先生的说书技巧,将李格非的近视情况说了一遍,又将如何请了宫六,如何磨制镜片,磨制之后如何终于能够看清眼前世界……一五一十都说了一遍。

  一边说,明远一边思考,怎么将制眼镜的事说成是为了师兄。

  种建中微笑:“不是说都是为了愚兄吗?”

  明远双手一摊:“别着急,这不,重点来了!”

  “这镜片,让原本只能看清近处的李格非看清远处的人物情景,是不是也能让你我这样的寻常人,也看清更远处的人物情景呢?”

  明远一说到这里,种建中顿时睁大了眼睛,伸出双手用力地握住明远双肩,全神贯注地盯着他的双眼。

  “小远,你是说……”

  “是的,”明远知道种建中也已经想到了,“若是在战场上呢?若是在守城的时候呢?如果这件物品,能够将远处很远的景象放大,让你我都能看清呢?”

  种建中马上放开明远的肩头,右手握拳,在自己左手掌心中重重一击,口中发出“嘿”的一声。

  他在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心中的激动,而刚刚抵达大相国寺时,种建中那一身的疲惫此刻已经尽数消失。

  这位军器监丞转过身,目光如电,在宫六和他两个学徒脸上一扫。

  宫六顿时色变,两个年轻的学徒则已被吓得瑟瑟发抖。

  种建中曾是在战场上千万人之中来去自如的悍将,他眼光中的威慑,不是寻常人能够承受得了的。

  明远赶紧上前解释:“宫六丈千万别怕,这位是我师兄,现任军器监丞。他找几位有些事想要商量。”

  宫六和徒弟们一听说种建中是个官儿,更加紧张了。

  种建中见到眼前的人筛糠似的发抖,也觉得不是事儿,转过头,递给明远一个求助的眼神。

  明远便笑嘻嘻地说:“宫六丈,你千万别误会,我师兄人看起来凶巴巴的,心肠可软着呢……”

  种建中瞅瞅明远:……这话说的。

  明远继续说:“他的意思是,刚才两位磨制的镜片,如果换一个方法做出来,或许对军器监有极为重要的用途。所以想请几位暂且不要对外透露此事,也千万不要随意将用来打磨镜片的工具送人……”

  无论是凸镜还是凹镜,寻常工匠都能磨制。但是宫六的最大优势就是将其机械化了,不用依赖有经验的匠人,年轻学徒只要有耐心就也能干。

  “这是自然的,这是自然的。”宫六一个劲儿点头。

  “另外,我师兄还想请两几位去军器监一趟。”

  明远望着种建中的脸色,字斟句酌地说出这话。

  种建中点点头,沉声说:“若是老丈真能做成此物,本官可以保证,这是一件天大的功劳。”

  “功劳?军器监?”

  宫六顿时傻眼。

  他只是个手艺人,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一日能为军器监做上点贡献。

  如果这是真的,官府少不得会有些赏赐,甚至赐个吏员身份,免税赋劳役。

  “这是真的,”明远在旁帮腔,“我师兄是个实在人,从来不会夸大其词。他说能挣功劳,就是真的能挣功劳!”

  “那……小人明日一早就去兴国坊寻官人?”

  宫六听得难免心动。

  “不,现在就去。”

  种建中双眼发亮,双手紧紧相互握着,手背上的青筋一枚一枚地爆出来。

  可见他已激动到了极点。

  试想,在战阵上,若是能比敌人看得更远,就意味着料敌机先,比敌人先一步知道战势的发展。

  他曾经是面对西夏党项人出生入死的战士,当然知道这短短片刻的“料敌机先”对军官和士兵们有多重要的意义。

  虽然种建中早先在军器监中忙了一整天,但是此刻他浑身上依旧充满了干劲,无论如何都希望把宫六和弟子们先安顿进军器监,初步拟定出研制“望远镜”的大致方案。

  明远见到种建中这会儿早已把他花了多少钱的事抛诸脑后,赶紧敲边鼓:“去,大家一起去。宫六丈,您一切放心,我这就陪着你去。向华,快,去给我们几个人买一点水饭①,直接送兴国坊。今晚大家有重要的公事,要挑灯夜战……”

  三言两语之间,明远安排好了一切。

  宫六和他的徒弟们将一切工具和材料备齐,装在匣子里,跟着种建中与明远,前往不算太远的兴国坊。

  苏轼招呼蔡京和还在适应新“眼镜”的李格非,按原计划前往朱家桥瓦子——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使用专属于明远的那间合子。

  蔡京则饶有兴味地望着明远和种建中并肩远去的身影,在猜测这对亲密无间的师兄弟究竟又想到了什么要紧的事,要连夜赶去军器监。

  *

  在军器监的衙门里,一灯如豆。精神奕奕的种建中,面对明远画出的一幅草图,满心想着该如何推动此事。

  他一回头,见到明远已经伏在桌上睡着了。

  汴京的夏日清晨,暑热渐散,凉意如水,一点点渗进堂中。种建中随手解下自己身上的直裰,只穿一件两裆②,将自己的衣衫轻轻盖在明远身上。

  明远动了动,却依旧未醒,伏在桌上继续睡。

  种建中只听见他喃喃地说着梦话:“这汴京城的一百万贯……什么时候才能花完呀!”

  一百万贯……花完?

  这个小家伙,做梦都在想着花钱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