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绾音 我的阿正

《绾音》我的阿正

作者:古月木可 字数:1377 书籍:绾音

  我生生世世都穿梭在这片不算高大的山地。随着朝阳鸣叫,伴着落日沉睡。食饮着这里的花叶露水。我已忘了这是第几个世纪,也已忘了朝代已更替了几个轮回,我只记得,我的王,在这里与我一起,共度着千年的朝昏。我不过是几千年前的一缕孤魂,放弃了转世为人的机会,终生为鸟,栖息在这片山林,只因着,我不愿放下千年前的痴缠,更不愿忘记,我终其一生也触摸不到的容颜。我的王,他拥有这世上最缜密的头脑,最精致的脸庞。他创下了无人能及的辉煌。尽管时隔千年光景,也无人能及他分毫。

  与王相遇的那一年,我不过是一五岁少儿,与父亲一起住在邯郸城外孤僻的竹林。那个地方,我们也刚居住不久,少时的我随父亲多次迁家,大多我已忘了,只这一片竹林,我记得异常清晰。我记得下雨时我会安静的倾听竹叶的素素之声,我记得晴天时竹子被投射出窈窕的身姿,我记得我在竹屋左边十步开外的地方埋葬了枯黄的竹叶,我记得我在这片竹林的地上刻下的最多的那一个字‘正’。我记得最清的,是那个在屋前跪了两天两夜的少年。

  自我记事以来,就不停地有人拜访父亲,不过父亲大多是不见的,许是父亲嫌烦,所以才会不停的迁家。那一天,我正在用小石子在院子里刻写着父亲新教的字。只听竹林里传来的稚嫩却清澈的声音:晚生求见青山先生,望先生指点迷津。我顺着声音望去,竹林里站着一个不过比我大了几岁的少年。他逆着光站在竹影里,阳光在他身上落下斑斑点点,恍恍惚惚,看不真切。父亲自是不见的,我想也是,那些德高望众的公子才人来,父亲都拒之门外,何况一八九岁稚嫩的孩童。可这个少年没有如我想象中那样带着失望离开,而是跪了下来,这一跪,便是两天。

  期间,我劝他离开,他不曾理我,我送去的吃喝,他也未曾动过。我心存不忍,去求父亲,父亲也只是现在窗边,望着满天星辰沉默着。无风的夜晚,竹子个个站的笔直,环绕着月下那少年,让我一阵恍惚。我深深地记得,细竹环绕下的少年的眼里带着怎样的倔强与不甘,还有与年龄不相符的冷静与沉着,又让人觉得,他本该如此。

  应是少年的执着使父亲动容,或是我的哀求讨好使父亲无奈,总之,父亲见了他,带着沉重的叹息。我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我只知道父亲房里的灯亮了一夜。次日,我起的出起的早,似是害怕着,再也见不到这少年,我更是不知,如何对这仅仅相识两日的少年,生出了如此不舍的情愫。那时的我,又如何懂得,就是这不知来源的感觉,便注定了千年轮回不变的痴缠。

  当清晨的阳光照射着芊芊竹影映入窗口之时,少年便踩着那竹影的纹路出现了。许是那阳光在他眼中那光晕太过强烈,我只是觉得,他再也不是昨日那失意的少年。

  他走过来,看到我用小石子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便执起我的手,一笔一划,写下那个正。他说,这是他的名。他说,将来,整个天下人,都会记住这个字。当时的我,不懂得太多,但看着他的眼睛,我郑重的着点点头,然后冲着他傻笑,而他,也露出了这几日唯一的笑脸。于是。我笑得更傻了。

  让我庆幸的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光里,我都可以偶尔见到那少年,只是每每都是我主动去寻他,而每次见到他也只是我一个人叽叽喳喳。我也说不清为何会那般渴望与他相见,就是每次与他在一起,便觉得很自在,即便他性子有些冷淡。我记得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说过什么前生今世,我那时常觉得,前世里,我们大抵也是认识的。这个解释是合理且能让人接受的,毕竟我不能说,我是看上了那一张脸罢,诚然,当时孩童的我并不必如大姑娘那般忌讳,但总归脸皮子还是很薄的。

  我曾一直觉得,那段快乐日子是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的,只是后来发生了那许多事情,让我再也没有了曾经的自信。我总想着,若他离开那日,我再哭的撕心裂肺一点,在他承诺会回来找我的时候将他的衣袖抓的牢一点,他是否会留下来。

  是啊,他离开了,我的阿正离开了。从他离开之日起,他就不再是我的阿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