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倾城绝漾 第一百七十一章:一触即发

《倾城绝漾》第一百七十一章:一触即发

作者:倾清城天下 字数:1887 书籍:倾城绝漾

  半夜。书房内。

  莫循黑身一闪隐入其中,站在桌前。

  “属下参加王爷。”拱手,见他低着眸,继续说着,“果然不出王爷所料,那个细作已经将今晚所有的事都禀告给皇上知道。属下想,她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只是您拿来报复的弃子罢了,皇上应该不会再起疑了,只是~~~”一丝欲言又止。

  见他仍旧没有反应,继续说道,“只是属下有些不明白,王爷你~~你到底是想保护她还是真对她无情。”他亲眼看到她失魂落魄的离开,仿佛被人抽空了灵魂般行尸走肉,那样的她让人心痛,更于心不忍,让他冒胆一问。

  终于,赵熙寒抬眸,视着他一眼,“这个你不需要知道。照我的吩咐去做就好了。”一如既往的冷颜,剑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踏出了这一步,他就收不回来了,也没打算收回。“怎么样了?”

  “据可靠消息,辽军已经压境,边境的百姓已经各个人心惶惶。民间更是流传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因为王爷您,民愤一触即发,不须几日恐怕就要漫延至王府了,朝廷内外已经有些议论纷纷,照这样发展下去,很快王府就会沦为众矢之地,王爷,我们该怎么办?”

  皱眉,“这么快?”平静。

  “王爷您不能再这样旁观下去了,皇上已经开始行动,而且速度之快,我们必须趁早做些打算,不然一旦剑拔弩张起来,我们连反击的余地都没有,就只能任人宰割了。”担忧,劝着。事实已经那么明显了,但王爷却不为所动,唯一的行动就是‘把她伤的体无完肤’,到底是做戏还是真戏?不得而知。

  “你说,皇兄会相信吗?”问着不着边际的话。

  莫循微怔,随即会意,“皇上心思缜密,信与不信只在一念之间,为万全之计,清漾小姐不能留在王府,,不然随时会有危险。”

  瞅着他一眼,“谁说我是在说她?自作聪明。”故意板着脸愠色。

  莫循更不明白了,王爷到这个时候还在打哑谜,他真的有些看不懂王爷了,如果真是保护清漾小姐,为何不能说?如果不是保护,为何却‘唯独’对她行动,分明是想为她洗脱危险,王爷越绝情越冷酷,她越安全不是吗?不然清漾小姐很可能沦为第二个锦阳郡主,不得善终。

  “吩咐下去,不管外面发生什么,王府内一切如旧,谁敢私下议论是非,一旦发现定责不怠。”

  “是。”拧眉,忧心忡忡。

  赵熙寒皱眉,让人看不透半分心绪,唯独那深邃的神色,隐约透露着一丝隐忧,让人心思沉重。

  七天后。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如风云变幻的暗涌,一喧嚣,就乱彻人间,熙王府果然不出意外成了众矢之地,除了几位亲信的大臣极力保全加上皇太后的强势压力,才让两派勉强达成平衡,稳固局势,压制民间的激愤。

  皇宫。

  “皇上,事情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本以为熙襄王这一次必定会成为全国百姓怨恨的对象,但没想到居然也有民众相信他是清白的,认为这是冤枉陷害,两局僵持,互不相让也互不轻举,着实让人费解。”碌岑皱眉说道。

  赵祯听着,却是唇边浅浅的一个上扬,显然在意料之中。

  见状,“皇上不担心吗?”此等势力,让人畏寒啊。

  赵祯薄唇微抿,“辽军怎么样了?”轻然的问着。

  “在边境整整驻扎了七天,不动也不静,没有兵乱只是派使节谈判,要求我大宋给他辽国一个满意的交代,找出耶律楚。”甚是奇怪,这么大阵仗居然只是叫阵,让人匪夷所思。

  蹙眉,思忖着一会,“朕就不相信,他熙襄王真有只手遮天的能耐。派人继续在民间散布,耶律楚已死,熙襄王就是凶手。辽王那边,去找一个相貌相似之人取其首级代之送去。”声音一丝狠厉。

  “皇上的意思是~~~~”不解。

  冷笑一声,“借刀杀人又何须亲自动手,快刀才能斩乱麻。一旦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就算他有通天能耐,也将生死注定,谁也救不了他。”一丝冷光,算计,如今地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注定只能生死一个。

  会意,“属下明白,马上就去。”退下。

  下午,御花园内。连天气都一丝昏暗,呼出的白凝之气,都有一丝凝重的味道,让人沉重。

  赵祯略拧眉看着坐在亭中依旧风华的中年女人---刘娥,是到了该真正面对的时候了。

  走了过去,“儿子见过母后,母后吉祥。”请安着。

  刘娥转身睇着一眼,随即微笑,“皇帝请坐,母后有话想对你说。”亲自倒着一杯茶,递了过去,但脸色仍一丝虚弱之色。

  赵祯也不拒绝,坐下。

  刘娥视着他从容坐定,良久,一丝探究,但对方却只是浅笑,并无其他异样,表情依旧优雅,收回略显凌利的目光,说道,“皇帝最后很忙吗?好似有些日子没来母后宫中了?天冷,那么远走过来,快喝杯热茶暖暖身子。”提醒着面前的滚茶。

  “呵,母后怪罪的是,儿子知错了,不管朝堂再忙,都应该跟母后请安的。”顺话说着,拿起面前的茶,轻抿着一口。

  抿唇,“皇帝严重了。”说着,深视着一眼,“皇帝~~对最近的流言有何想法?”试探的问着。

  半怔,随即恢复,“母后以为了。”

  “母后觉得谣言不可信,熙寒是你亲弟弟,这么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他的为人,皇上应该很清楚。”暗暗一丝提醒。

  “是吗?朕清楚有什么用,得辽*才行啊。”继续轻抿了一口,答的轻巧。

  “信与不信不就在皇上的一念之间吗?”直言,没有刚才的隐晦。

  赵祯微忡,脸色一闪而过的沉降,但很快恢复,继续说道,“母后心疼儿子,朕能够理解,朕也相信熙寒,必竟从小一起长大。但母后与朕信,是不够的,得问问全天下的老百姓与驻扎在关门外的辽军,他们信不信?愿不愿意相信。”一丝深意。

  微拧眉,“母后不明白。不过既然皇帝相信,就应该找出真正的凶手,而不是冤枉任何人,况且对方还是你的亲弟弟。”再一次提醒,直觉不好,话里一丝着急。

  字字的提醒与迫然感觉让赵祯不再隐藏,皱眉,“母后怎么那么肯定是冤枉了?”反问,话里突然失了温度。

  看着他眼中突然的冷然,刘娥微愕,但必竟经历过大风大浪,很快淡定下来,内心似乎不得不相信一切谣言与事实。

  “母后不懂皇帝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