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领主
第二章舍命就是新生
葛从周真正投奔朱温的那一年,即唐中和四年七月,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使葛从周开始真正的和朱温开始打天下了。
四月,朱温在王满渡打败黄巢的兵马,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决裂了。决裂,不意味着就一定失败,朱温很清楚,他的机会早就到来了。我们甚至可以想像,朱温并没有去问手下的人的建议。打王满渡的时候,葛从周才算是真正的投靠,带着霍存,与张归霸来到朱温手下。
朱温善待了他们,并且与之相谈甚欢。他们肯定喝了庆功酒,在宴会上,朱温拉着葛从周的手,说道:
“通美来矣,天下可定。”
其实这有可能是朱温一时喝醉了说出来的话,但葛从周听了,内心激动的无以言表,他相信他做的选择会是正确的,他会一直守护下去。事实证明,这个表现自己忠心的机会,来得很快。
《旧梁书》有记载:“七月,从太祖屯兵于西华,破蔡贼王夏寨。太祖临阵马踣,贼众来追甚急,从周扶太祖上马,与贼军格斗,伤面,矢中于肱,身被数枪,奋命以卫太祖。赖张延寿回马转斗,从周与太祖俱免,退军溵水。诸将并削职,惟擢从周、延寿为大校。”
《梁书》作为当时的史书,又是后梁太祖朱温的时代,对于这件事又怎么可能不会如实记载?这段写的如此详细,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有多么的惨烈。让我们翻译出来这一段,好好的回顾一下当时的凶险。
朱温近日来连连大捷,开始有些轻视起自己的对手来。他肯定想只要自己做好表率,身先士卒,手底下的人肯定会奋勇向前。
这一次打攻打蔡州他肯定也是这样想的。确实是,朱温带领着自己手下的虎狼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打破了蔡州守将王夏的营寨。朱温这高兴啊!就像打了鸡血似的,也顾不得主帅不可亲临矢石的禁忌了,一路向前,杀得那叫一个痛快。可是朱温终究是忽略了自己的战马的感受,跑着跑着,自己的战马马失前蹄,就倒在了地上,摔得朱温是措手不及。朱温打仗亲自出战谁不知道?两军交战,都会时刻关注着敌方主将的动态,就像关注着那些大明星似的,天天趴在电脑上刷微博。看见朱温落马了,那些士兵乌泱乌泱地都奔着朱温去了。古代两军交战,为了激励士气,都会发出一些类似于悬赏,或者是奖励的一种命令。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一看朱温落马,那些士兵就像见了老婆,豪宅似的,一个个的前赴后继,都为了能够将朱温杀了,说不定就能名垂青史了。
就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葛从周出现了。看见朱温有危险,将忙杀了过来,杀散了朱温手下的士兵,将自己的战马给朱温骑,自己步行。武将没有战马是很危险的,很快,葛从周就被敌军杀得脸上开始流血,那时也没有两军交战不能放暗箭的规矩,葛从周手上,大腿上很快就被弓箭射伤,血流不止,身上也被捅了好几枪,都是能够致命的伤痕,说不定就是接下来的那一刻,葛从周就会命丧黄泉。幸亏这时候有一个叫做张延寿得武将前来救场,张延寿,葛从周拼死保护着朱温,才逃过了一劫,退军到溵水,才算安全。
仗打完了之后开始论功行赏,那葛从周,张延寿当仁不让居当首功,为了体现出二人的功绩,朱温将手下将校全部降低职务,将二人提升到了大校的级别,这对当时的葛从周来说,是一种殊荣,当了大校,意味着他可以在朱温身边做事,他们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朱温开始将手下的大权渐渐地交给这个曾与他生死与共的人,之后,葛从周累立战功,他随从朱温在长葛、灵井作战,结果又大败秦宗权的军队,到了斤沟、淝河,又杀了秦宗权的将领殷铁林及其手下的三千余人,还俘获了九寨都虞侯王涓。
后来朱温派将军郭言在陕州募兵,有个叫黄花子的人占据了温谷,葛从周领兵征讨,一举攻克。他后来又在荥阳打败了秦贤的军队,还帮助朱珍攻克了淄州和青州。当时的兖州留守齐克让领兵驻守任城,和黄巢对抗,葛从周率军大败齐军,活捉其属将吕全真。谁知,淄州兵在被攻克降伏之后,不服管制,再次起兵做乱,葛从周又出兵与之交战,擒获骁将巩约。
青州兵和淄州兵一样,也反叛作乱,以步骑兵上万人扼守要害抵抗,葛从周和朱珍大破敌兵,擒获杨昭范等五员大将得胜而回,又立战功。回到汴州,马不停蹄,人不卸甲,直奔板桥击蔡州兵,攻破卢瑭大营,卢瑭跳水溺死。然后又在赤岗毙伤蔡州军两万余众。
葛从周后来又讨伐毫州的谢殷,将他活捉。然后回师奔袭曹州,俘掳刺史丘弘礼而回。又和兖州、郓州军遭遇在临濮的刘桥一带,挥师猛攻,斩杀万余人,朱瑄、朱瑾兄弟勉强逃脱。擒其都将邹务卿以下将校达五十多人。这一仗,为朱温往东面扩充势力扫清了最大的障碍。葛从周也一跃成了朱温手下必不可少的战将,若没有之前的奋力救朱温,又怎么会有后来的平定?东面的战事结束了,葛从周似乎完成的差不多了,但他依旧在为朱温效力着,好像每一个中兴之臣,他都会历经无数的辉煌战绩,等着后人去挖掘,去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