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良9班:误惹恶魔殿下 第298章退娱乐圈

《不良9班:误惹恶魔殿下》第298章退娱乐圈

作者:安二年 字数:0 书籍:不良9班:误惹恶魔殿下

  第二日,闰七月十三,己丑。

  寅时,入秋的京城,已有寒凉之意。

  禁宫的午门之外,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文武官员。

  本为漫漫长夜正好眠之时,这些官员不惜舍弃自己的睡眠,自是来朝参的。

  需要朝参的官员多会选择在京城之南居住,如东长安街、西长安街等地,只因这些地方离禁宫较近,出入较为便利。

  朝参是面圣,当然马虎不得,必须提前准备。为了能如期朝参,不少官员会于丑时起床,有部分人甚至更早。

  通常寅时左右,朝参的文武百官经已陆续抵达午门之外。

  品阶高的,多半会进入各部司的朝房等候,直到午门开启。

  朝房,亦即直房,也叫板房,算是朝廷对朝参大臣的一种优待和体恤。

  所设的位置在午门和端门之间的甬道两旁,包括内阁、六部、翰林院、詹事府、司经局乃至锦衣卫等,都有专属的候朝直房。BiquPai.CoM

  因直房有限,品阶低的,多数只能站于直房之外,这些人或交头接耳,或静默沉思。

  随着阵阵“吱吱”之声的响起,一顶四人肩舆缓缓穿过了端门。

  直房外的官员听得动静,纷纷扭头望了过去。

  不一会,更轻声交谈了起来。

  “噫,似乎是徐公的肩舆?”

  “甚么似乎,这本就是徐公的肩舆。”

  “今日既不是朔日,又不是望日,为何徐公来朝参?”

  “莫非有甚么要紧之事?”

  没过多久,那顶四人肩舆停在内阁的直房前。

  随着肩舆前方布帘的揭开,从里缓缓走出一人,正是大明的内阁首辅徐溥,左手持着拐杖。

  大明规例,“四人肩舆内廷行走”是三品及以上官员的特权,徐溥乃正一品,自是有资格的。

  其余品阶未到的官员最多也只能骑马代步。若为朝参,骑马至承天门外就须下马,然后步行前往午门。

  站立于直房之外的一众官员,见得自肩舆出来的果真为徐溥,纷纷上前行礼。

  “徐公,早……”

  “徐阁老好……”

  徐溥听得一一点头,回应道:“好,好,诸位都好……”

  “徐公身体无大恙了吧?”一官员问道。

  “有心,老夫已好多了。”徐溥虽为内阁首辅,却甚为随和。

  “徐公身体抱恙,仍心系朝廷,实乃我辈之楷模。”有些官员更恭维起来。

  因徐溥年老体弱,弘治皇帝早已免了他早朝侍班。

  前两日,又因眼疾复发,他更获恩准于家中静养,连内阁当值也暂时不用。

  毫无征兆之下,作为内阁首辅的徐溥突然出现在午门之前,自然惹得一众官员暗自揣度。

  徐溥来朝参自有其打算,但他又怎会向这些人道出心中所思。

  一众不明所以的官员,目送着徐溥手持拐杖缓缓走入内阁的直房内。

  ---

  在午门之外聚集的官员越来越多时,清宁宫亦已灯火通明。

  刚到寅正,朱厚照已睁开了双眼,是自然而然的,无须宦官宫女提醒。

  只不过,他今日醒得要比往日略早一些。

  虽然是期待甚久的随朝观政,但朱厚照并没多少情绪波动。

  昨夜如往常般,先读了半个时辰的书籍,于初更已洗漱就寝,未及一盏茶的工夫就入眠,或许这就是年轻的好处吧。

  简单的洗漱之后,朱厚照已经开始享用早膳。

  早膳均为清宁宫的宦官和宫女所烹煮,今日品类包括两只煎鸡蛋、两个成年人巴掌般大的羊肉馅烧饼和一碗香稻米粥,以及一杯牛奶。

  对一般人来说,此份早膳已算丰盛,但于大明东宫太子而言,就有些寒碜了。

  当然“寒碜”两字,更多是清宁宫的众宦官宫女的认为。

  朱厚照听了也不反驳,虽然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有足够的营养吸入就好,铺张浪费并非他所愿。

  每月的品类,朱厚照会在上月底布置,交由当值的宫女和宦官一手包办,从准备食材到完成烹饪。

  除了鸡蛋和牛奶羊奶等为每日必备之外,其他品类会轮流变换。

  对于光禄寺做的“大锅饭”,朱厚照忍了好多年,那群饭桶,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食材。

  自获准搬往清宁宫居住,朱厚照便要求服侍自己的宦官宫女须会煮饭烧菜。不仅会,还要有水准。

  被挑选至清宁宫的十二名宦官和十五名宫女,因要学会煮饭烧菜,开初还被称为“清宁二十七苦”。

  大概一刻钟后,桌面的碗碟已空空如也,朱厚照以清水漱了漱口,站起来道:“撤吧,孤要更衣……”

  随着他的这声轻喝,众宦官和宫女顿时忙碌了起来。

  有收拾桌面的,也有去拿衣服的,更有迎着朱厚照去到铜镜前为他梳头打理的。

  虽然来到这世界已好些年,但朱厚照对“衣来伸手”依然不太适应,心中始终觉得怪怪的。

  约莫两炷香的时间,朱厚照已焕然一新。

  只见他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赤色圆领金织蟠龙袍,腰间系镶玉束带,脚蹬皂色皮靴。

  这是皇子的常服,虽然朱厚照以往穿得甚少,但今日上朝观政是正式场合,又怎少得了?

  随着皇子专属的衣裳加身,一股无形威势自朱厚照身上油然而生,众宦官宫女在他的扫视之下,不由得纷纷低下了头。

  朱厚照笑容一展,挥了挥手:“小瑾子领路,往乾清门,恭迎圣驾。”

  乾清门在谨身殿之北、奉先殿的西侧,离清宁宫不过数百步之遥。

  没过多久,朱厚照已驻足于乾清门之前。

  望着紧闭的乾清门,朱厚照淡淡一笑,他父皇应该还在洗漱和穿衣戴冠。

  他默默站在一侧,等了一刻钟左右,乾清门终于打开。

  朱厚照见到弘治皇帝被宦官和宫女簇拥着,自乾清宫里走了出来,伴驾的自少不了司礼监太监萧敬。

  朱厚照从容作了个揖,唤了声:“父皇。”

  “皇儿,等久了吧。”弘治皇帝笑道。

  “回禀父皇,儿臣仅等了一小会。站在乾清门前,晨风扑面亦很惬意。”朱厚照嘴角带笑,轻声应道。

  “不错,看来你没多少紧张嘛。记住,随朝时也要这般。”弘治皇帝微微颌首。

  朱厚照连连应诺。

  ---

  “咚咚……”

  一阵鼓声自午门的城楼传出。

  随着鼓声响起,午门前本来有些吵杂的声音,片刻之后就消失得无踪无影。

  原本零星站立的官军旗校,同时涌向午门之前,在校官的呼喝下,未几就排成了两列队。

  等到三通鼓响起,午门的左右两个掖门“吱……”地徐徐打开,露出空空的两个门洞。

  那已摆列成左右两支队的官军旗校,随即分入左右两侧的门洞,直至最后一名官兵进入,左右两侧掖门再次关闭。

  以徐溥为首的一众文武大臣,听到鼓声也纷纷从朝房出来。

  走向午门的文臣武官,以文左、武右,按品阶高低,高者居前排成了两列。

  约莫两盏茶的工夫后,“当当……”

  午门城楼传来的是清脆的钟声,两侧掖门再次缓缓打开。

  钟声一停歇,已分成两列的文武官员慢慢前行,文官从左掖门进,武官则由右掖门入。

  ---

  随着钟鼓司奏乐,在持着仪仗的宦官簇拥下,朱厚照跟随弘治皇帝登上奉天门的上廊。

  朱厚照默默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钟鼓司的宦官于丹陛左右两侧正奏着乐,殿陛门楯每隔二三步就站一名穿甲胄的“大汉将军”。

  御道两侧是侍班候朝的文武百官,文官为东班,公侯伯、驸马和武官为西班,两班后各有一排握刀校尉相向站立。

  对于朱厚照来说,不少居于文武两班前列的官员都是熟面孔。

  站在文官班前列的有徐溥、刘健、李东阳和谢迁等内阁成员。

  而武官班之前,是英国公张懋等人,他舅舅张鹤龄和张延龄也在列。

  弘治皇帝朱祐樘,是奉天门前唯一有座位的,其就座之处,即上廊内的御座,亦称“金台”。

  此刻,一名宦官手执“座上”扇,另一名宦官则执“武备”扇,正站于御座之后。

  而朱厚照,虽为储君,亦只能站着,靠着“金台”东侧仅一尺左右而立。

  随着弘治皇帝安然就座,站于丹墀的一名宦官立马扬起手中的长鞭,然后用力甩了下来。

  “啪……”

  “啪……”

  “啪……”

  连接甩了三鞭,鞭鞭响彻半空。

  鞭声甫停,一鸿胪寺官员高声喊道:“百官入班……”

  在弘治皇帝“龙目”的注视下,侍班候朝的文武百官齐齐走进御道,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

  依品而行,井然有序,没过多久就已步至丹墀前,文臣武官同时俯身跪下,先一拜,再三叩头,口中高呼道:“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朝参的情景,朱厚照虽然想象过无数遍,上一世在影视作品中亦见过不少,但置身于其中,亲眼目睹的感觉却全然不一样。

  看着文武百官推金山、倒玉柱地跪拜在地,听着他们山呼“万岁”,虽然朱厚照面不改色,但如果说他一点也不震撼那绝对是假的。

  在皇权至上的当下,这就是君主的权威。

  文武百官行礼毕,一鸿胪寺官出列,面向坐于御座的弘治皇帝宣念谢恩、见辞的官员等内容。

  弘治皇帝听了之后,并没有召见之意,仅敕令那些见辞的官员在午门之外行五拜三叩头礼。

  待那名鸿胪寺官退去后,弘治皇帝望向东侧的文官班,问道:“兵部,西北可有捷音?”

  “回禀皇上,自上月我征虏军报捷后,西北便无消息传至兵部。”

  一人自东侧文官中出班,向着御座的弘治皇帝躬身行礼,高声回应道。

  出班之人乃兵部尚书马文升,朱厚照可谓熟悉之极。

  当年他要出阁读书,马文升亦是坚定的支持者之一,甚至还递呈了一份《豫教皇储以隆国本事疏》的题本。

  马文升,字负图,景泰二年登进士第,先后巡按山西、湖广等地。

  成化年间,他参与平定固原土达之乱,抵御北虏,总制三边,可谓功勋卓著,随后又进左副都御史和右都御史。

  弘治皇帝即位初,马文升被擢为左都御史,弘治二年起,改任兵部尚书。

  从辅助代宗景皇帝开始,到英宗睿皇帝、宪宗纯皇帝,再到弘治皇帝,马文升已历四朝,如今七十有五,年高而颇有德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