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游仙镜 第六十六章 潘师正

《游仙镜》第六十六章 潘师正

作者:小盗非道1 字数:2656 书籍:游仙镜

  目送三人身影渐行渐远,孙思邈一声轻叹,回头看了眼徒弟,低声道:“神威,我们也回去吧。”

  “哦……”刘神威不舍的答应一声,转身走了两步,忽然想到什么,转身高呼:“师叔~记得要回来看我们,茶酒生意还有你的‘股份’,你要不会来,小心我全贪了!”

  前方,张玄清身影微顿,回头望了眼,发出一声轻笑。转身继续向前,扬起右手摆了摆,声音悠悠传来:“那就送给你啦!”

  刘神威愕然,什么意思,不回来了?急得大叫:“师叔你别闹,那么多钱,白送给我,你真的舍得?”

  这一次张玄清停也没停,只是高举着右手,一边摆动,一边继续前行。

  在刘神威失望之际,他的回答才悠悠传来,声音缥缈,听不真切:“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神威啊……别在意……那些……回头……长安……有缘再见……”

  “什么意思?”刘神威茫然望向师父。

  孙思邈拍了拍他肩膀:“走吧,回去吧,道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怎会在乎些许钱财……”

  他哪知道,张玄清说的好听,其实心里面在滴血。

  两人回到济世堂,却见郑胖子携夫人、儿子站在医馆外,见两人回来,忙上前行礼:“孙道长,不知张道长可在家中?郑某携妻儿前来赔罪。”

  刘神威冷声一声:“陪什么罪?师叔都被你气走了。走走走,你们也赶紧走,少来闹心。”

  “神威!莫要胡言!”孙思邈呵斥他一声,对郑胖子讲了张玄清离开缘由,说张玄清离开,不是因为他。虽然如此,郑胖子仍免不了脸色煞白,狠狠训斥夫人一番,灰溜溜打道回府。

  不到晚上,张玄清给郑少爷治病,却糟郑夫人言语侮辱,最后被气走的事就在华原县传开。并且事实确凿,张玄清确实已经走了。由此,郑府的名声在华原县一落千丈,甚至连生意都遭到了打击。

  不过这些事与张玄清却没有关系了,与济世堂倒有点关系,但也不大。顶多郑胖子为表歉意、挽回形象,想把茶酒生意的利润全部转给济世堂。但孙思邈视钱财如粪土,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并不肯要。

  转眼间,三两天过去,没了张玄清、袁天罡、李淳风,济世堂不再人来人往,来那么多来算命的。但名头已经打出去了,来治病的人并没有减少。

  这日,济世堂外忽来一名道人。年约四十来岁,青衣道袍,双手过膝,眼大唇厚,面容奇异。一进门,不看病不抓药,只找张玄清。

  孙思邈不由诧异,施礼问道:“敢问道兄尊姓大名,与张道兄什么关系?”

  那人神色如常,但隐隐透出一丝冷意:“没什么关系,贫道潘师正,师事茅山王远知,得上清派道法。听闻你们这华原县出了位张玄清,言玄门、分三教,说我上清派在上古之时又名截教,门下弟子皆是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还说甚么有教无类。贫道特来瞧瞧,这位张真人究竟有何奇特,竟敢骂我茅山传人皆是畜生,若是可以,不介意与他论道一场。”

  孙思邈顿时变了脸色,可不是么,披毛带甲、湿生卵化,不是畜生是什么?虽然张玄清说的不是现在的上清派,但骂人家祖宗更是可恶。显然这人是来找麻烦的,而且麻烦还不小。

  茅山上清派在此时名头虽还不及后世,但亦不可小觑。尤其对方所说王远知,更是得过隋炀帝亲自召见,并执弟子礼,乃是当世最有名的道士之一。而且对方本身也是不凡,据说尽受道门隐诀及符箓,尤其在茅山一带,名头几乎能与其师父比肩,孙思邈也曾听人提过。

  看来张玄清所讲《神仙得道传》经过人口传诵,已经传到了茅山地界,这下事情可不好办了。

  当初张玄清将神仙得道传的时候,孙思邈还没想过这些,眼下人家都找上们来,他再想可就晚了。看着神色冷峻的潘师正,他不禁苦笑一声:“道兄莫怪,张道兄已在数日之前离开,贫道也不知他去了哪里,却是让道兄白跑一趟了。”

  “是么?”潘师正皱了皱眉头,指尖掐算片刻,旋即嘴角扬起一抹冷笑:“看来他也有些道行,知道不敌,还知道跑。”

  “嘿!好大的口气!”刘神威在一旁语气不忿。

  孙思邈呵斥一声,对潘师正拱拱手道:“潘道友,你与张道兄之间,或许有些误会……”

  “不必说了,误会不误会,等我找到他便知。放心,贫道至少对你们没有‘误会’。”潘师正摆手打断道。

  说完,他转身便往外走。刘神威怒气冲冲,但碍于孙思邈,只能恨恨望着他。正在这时,忽然门外又来一人,穿着华贵,面容刚毅,见了潘师正,只是扫过一眼,便将目光放在刘神威身上,双眼一亮:“小道长,又见面了,不知张道长可在?”

  “你是……高平王李道立?”刘神威迟疑片刻,认出来人是当日在醉仙楼听张玄清说书的那位王爷,不由吓了一跳。

  李道立和和气气道:“正是小王,当日与张道长一见,惊为天人,可惜身负要务,未能与他详谈。如今小王从西突厥归来,无事一身轻,特来叨扰张道长,还请小道长引荐。”

  “这个……”刘神威俩眼望着师父。

  孙思邈漠然,淡淡道:“原是高平王当面,不巧,张道兄已经离开,教高平王白跑一趟了。”与对潘师正说的话别无二致。

  李道立丝毫不见恼怒,微笑施礼:“想必这位就是孙思邈孙神医了?小王来的路上,早就听过神医之名。不知神医能否相告,张道长去了哪里?小王感激不尽。”

  “不用问了,他就算知道,也不会说的。”潘师正忽道。

  在李道立进门之后,潘师正便停下了脚步,看着李道立若有所思。

  李道立面露疑惑:“不知这位道长是?”

  “上清,潘师正。”潘师正神色依旧冷淡,可在这冷淡之下,似乎又隐藏着别的什么东西。

  李道立双眼猛地一亮:“原来是潘道长!”他身为王爷,也听过潘师正的名头,知道对方师父乃是王远知。据说武德三年,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还曾拜见过。不由问道:“道长也是来找张真人的?”

  “呵——真人?”潘师正只顾冷笑。

  李道立顿了顿,似无所觉:“差点忘了,陛下早就有意请潘道长师徒入京,今日因缘际会,正巧遇见道长,不知道长可否虽小王一道入京,面见圣上?”

  “长安么?似乎不在那里……不对……又似乎……”潘师正皱着眉头,指尖来回掐算,似乎有什么疑难之事。

  最终,他点点头道:“也罢,贫道出山一趟,就和你走上一遭。”

  ……

  早已离开华原县的张玄清当然不知身后之事,此时他正和袁天罡、李淳风站在山巅。

  清晨,阳光斜照,漫山遍野枯枝残叶,袁天罡看着远处森林、流水、山石,目光中幽光闪烁,神色却极为激动:“好!好!好!此地青龙昂首,白虎驯俯,朱雀祥舞,玄武垂头,四兽各有本然之体段,进而衍生出一股冉冉升腾的先天紫气。紫气东来,世间最贵,虽然此地紫气略显稀薄,但仍妙不可言……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还有如此风水宝地,若来得及在叔父下葬前赶回去,将叔父埋于此地,那可真是……可真是……”

  “出了这片山,前面就是泾阳县,不出两日,我们就能抵达长安。不过师父,您说您叔父并未成家,而您也未曾娶妻生子,您家里就您一个后人,这风水宝穴再好……您用得上么?”李淳风双眼中亦是幽光闪烁,但打断袁天罡的话着实不招人待见。

  袁天罡脸色瞬间变黑,气得直哼哼:“你小子懂什么,天地五气,青、赤、黄、白、黑,紫气凌驾其上,不属凡间,唯老子出行,方有紫气相伴。世上风水宝地,一般都是青、赤、黄、白四气聚集,黑色为煞,是为凶穴。其中青气属木,龙属;白气属金,虎属。左青龙右白虎,此地青气浓郁,升腾翻滚,直冲天际,极为活跃;白气稀薄,紧贴地表,不死不僵,有臣服之势。正应了那句‘宁可青龙高万丈,不让白虎一出头’。朱雀玄武一南一北,赤黄之气盘结相交,沉沉浮浮,如此吉瑞之气碰撞相生,演化出的一片紫气,实乃难得的福贵之气。此福非人间福,此贵非人间贵,故此地并非龙穴,埋葬在此,亦不能福延子孙。但此地对我等修道之人却是至宝,活人居之,福寿延绵;死人居之,可望成仙。若把叔父埋于此地,未必能死而复生,但说不定可让他飞升洞天……啊不,是飞升仙界……”

  洞天,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再加上七十二福地,就是道教传统意义上的“仙界”。

  其实古人所说的飞升,并不是飞升到仙界,或者天庭,阳神飞升的真正去处,就是洞天福地。至于后来怎么演变成飞升仙界、天庭……张玄清表示原本的历史轨迹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现在袁天罡之所以改口,是因为他讲的“神仙得道传”。

  作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