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历新皇 59、帝国长城

《万历新皇》59、帝国长城

作者:碗里女皇 字数:2775 书籍:万历新皇

  第59章、帝国长城

  戚继光

  一队军将从蓟镇一处新修的空心敌台视察完走下来,天色已晚。戚继光一行数十人,骑上马便往大营赶路。

  军营里的将士大多已经解甲休息,从营寨外看着这数千人的大军营,静穆中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营门内外值哨的官兵分列两旁,精神抖擞。戚继光满意地点点头,一行人下马来,大步走进了军营。

  中军帐内灯火通明。简单用了些饭食,戚继光坐在案桌后,扫了一眼今天的军务公文,便打开这几天尚未来得及阅看的书信。

  这几天京中有几封书函送来,南边也有三两封书函今天到了。读完这些书信,他沉思了起来。

  家中的几封来信倒无关紧要。兵部尚书谭伦的来信,询问的也是蓟镇长城的修筑进展,问及了几个月后秋冬的阅兵演习准备情况。到时来检阅巡查的大概是吴时来、汪道昆这些老熟人、老上司。

  京里头三月里朝堂曾经不太安静。张次辅屡被高拱打压,颇让人不安。近来倒是还好,一切风平浪静。拖了一阵子的兵饷,如今已足额领送来了。

  自己从南边调到蓟镇来操练边军,这是张次辅的意思。原本是想把自己和俞大猷都调来的,最后朝堂兵部商议的结果,还是留俞大猷在南边继续剿海寇编练水师,只调自己一人北上。

  京蓟这些边军,谭兵部特别挑选了三万人出来整训过,但依旧不成模样。自己刚来时,这批老爷兵大多不服管训。还是后来张次辅一力主张,调了自己多年抗倭带出来的三千浙江精兵。这批见过血的老兵一来,立马就震慑住了数万京营军将。几年下来,如今总算有了点模样。

  前年皇帝京营大阅,自己的这支新军得了头彩。在十几万京军里头,总算有了一支看上去能打仗的精锐。若再打上几场小阵仗,这支京军或许还真能训得有点儿血性。

  如今自己编练京军有成,官位也提升了。在南边抗倭立下军功的几人里头,自己算是走在前面了。

  只是几年没打仗了,净是与朝堂京营文官勋贵们打交道,人也被搓磨的不象从前了。

  如今这军将们立功战场,未必能得什么好。俞老虎在南边仗没少打,气也没少受。刘显这两年在广西打了几仗,如今也升了总兵。前阵子他调到了四川,说是要整顿西南诸军卫所。他家那小子刘綎也舞刀弄枪领了职衔,最近还与川贵那帮蛮夷打了几场小仗。

  南边的倭寇这几年平静些了。当年胡部堂领着咱们这几人横扫东南,大股的真倭巨寇早就都杀干净了。剩下的这些个,可都是当年剿剩的游寇,大都是咱大明自己海边的那些游散百姓。这些小零碎杂毛,倒是成就了殷正茂,不断送些小捷报到朝堂讨要赏赐。

  如今朝廷不再禁海,这些百姓多少有了活路,谁还愿过那刀口舔血的营生?

  北边的局势如今也安稳了。西北的俺答汗已接了朝廷的封赐,每年向朝廷交纳了几匹贡马。这两年,两边算是平和了下来。朝廷允准开了互市边贸,他们也用不着靠冒死抢掠过寒冬了,九边的边民也能过上几年安宁日子。

  如今倒是蓟镇和东北这边局势还有些紧张。去年秋冬派出的斥候就都回报董狐狸他们那阵子蠢蠢欲动。还好去年冬天今年春上,咱们这边草原上的日子年景还算能过得去。咱们这里边墙修得及时,又防得严紧。

  最后,他们到底是往辽东闹腾去了。前一阵子,李成梁那边得了个大胜仗。砍了大几百颗脑袋,算是近年来少有的大捷。

  东北那边蒙古部落还强悍,只怕这李总兵还能立下不少军功。没准咱们这一茬总兵官里头,他能最先封上候伯爵位。

  这位李总兵也会来事儿。这几年里,每年往张次辅府里头送的年节孝敬可真不少。上回在张阁老书房里,也不知张阁老是不是故意让某看见,那送来的书函落款竟是门下沐恩。回来师爷说某以后也得这么写。这些个事儿,俞大猷知道了,只怕又要骂娘。

  说起来,某与这张阁老也是有缘份。

  早年某来京里谋差事,偶然与他碰上了。他便问询登州军卫海边各种详细情形。寻常文官可不耐烦听这些,他却事无细微,务求皆知。一番谈论下来,对某很是赏识。此后十几年下来,一直多有提携照顾。

  此人真是才大如海。听说那时候他最喜欢与某这些不入流军将、各地税吏、传驿使详谈各自差事仔细。折节下交,不厌其烦。对朝廷内外事务尽皆知悉,令人惊骇。十几二十年功夫,居然身居阁辅。

  这些年得他指点,某多立军功之际,也避开了许多朝堂官场风波。

  前几年胡部堂遭难之时,一众文臣武将多受牵连。唯独某有功无过,不受挂碍。这些年,更是一路升迁。还好胡部堂如今沉冤得雪,某那些当年同僚,如今也能与某书信往来。连俞大猷如今也来信了,心里头这桩憾事如今总算了结了。

  董狐狸他们去年在东北那边捡着了好处,又没遭大罪。今年这年景儿眼瞅着又似乎不大好,也不知这帮鞑虏今年是否会从蓟镇这里犯边。再过几个月要秋冬演兵,还得加派斥候打探。

  北边的这阵仗和南边的还真是大有不同。只有这千里边防与南边那千里海防是一般,鞑贼、倭寇们这游走不定的劫掠,倒都是一个道理。

  先前杨老兵部是力主修边墙的。几年下来,如今这边墙修得差不多了。朝廷银钱也海水似的花淌下去了,就不知实战结果如何?

  如今有那三千浙江兵打底,这几万老爷兵也练得有了点模样,但总得见见血才知真实效果。倒还真希望董狐狸他们今年能来蓟镇这边撞回南墙,也让某真正立一回军功。

  这几年整天光忙着修墙练兵,这日子可真有些难过。

  自己如果也能象李成梁那样来场大捷,张阁老在朝堂也会更有脸面。

  戚继光在蓟镇军营里琢磨来思虑去,最后只想着今年冬天能否象李成梁那样来场大捷,给一直保举提携他的张居正再添点光彩。

  去年冬天取得了卓山大捷的李成梁,此时刚在辽阳帅府里宴请完巡抚张学颜和镇守太监等地方大员。

  回到后面书房,李成梁在侍妾们侍候下换上了家常衣服,挥手让一众人等退下。

  去年冬季这次大捷,辽东一众文臣军将都有封赏。去年底捷报到京,这些文武大员们的升官加俸封妻荫子恩赏很快就下来了。自己署了都督同知,荫一子千户世袭。

  三月底,朝廷又把报上去的兵将赏赐批复了。今天,文武大员们大会军将,宣读了朝廷、兵部的圣旨、公文。恩赏抚衅发放完,又把这几个月的兵饷粮草发放了下去。这场大捷该走的过场,如今总算走全了。

  有了这场大捷,自己这辽东总兵的位子如今总算是坐踏实了。这些年辛苦摔打,总算是熬出了头。

  六年前自己都四十岁了,连祖上传了几代的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军职都险些没能弄上。得亏当年巡按御史赏识,指点李某到京里,找了张阁老的门路。这几年,自己立功不断,机会也巧。朝堂上又有了张阁老的提点,自己便一路升迁。五六年功夫,终于坐上了辽东总兵官军将第一人的位子。

  这辽东的兵事,还别说,非李某夸口,除了某,还真没有别人能这般连年小胜仗不断,两三年便能弄一场大捷。

  铁岭卫这位置,顶在辽东诸军卫所、蒙古鞑虏、女真诸部结合部,是辽东关外最前沿最危险最紧要之处。

  某在过往四十年中可没闲过。东察女真诸部西探蒙古各部落。在内结交辽东诸卫所豪杰健儿,在外广引朝鲜故族旧人。四十年下来,这关外边情李某可谓了如指掌。山川地理,人才俊杰,无不悉知。当年某进京,张阁老垂询问话。某侃侃而谈,问一答十。张阁老也对某大为惊异,当下便收某为门生。

  这张阁老真是高人,足不出朝堂,尽知天下事。当年张阁老所问询,无不是辽东紧要关节。仅此一项,就非其它朝廷文臣可比。阁老这些年时常有所指点,也无不中要害,某从中受用匪浅。三五年间,连打几次胜仗,也多得他提点。

  这场大捷,他也得了天子恩赏,总算为师相挣了脸面。有他在朝堂照应,某再立些功劳不在话下。

  他如今还是次辅,只比某略长一两年年岁。他将来登上首辅之位,怕也只在今后数年之间。他若能在朝堂为某撑腰十年,某有这十年功夫,当能为朝廷扫平辽东关外蒙古诸部。东边的女真野人也能渐次招纳,为我所用。

  十年么?儿子们那时也都长大了,也能分镇诸军卫所独当一面。到那时候,某家累积功勋,或许也能如黔国公例,为朝廷世镇辽东,永为朝廷关外屏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