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特工小妈 第60章 你老公我来了

《我的特工小妈》第60章 你老公我来了

作者:吉牛 字数:0 书籍:我的特工小妈

  过完上元节, 陈员外原本要动身去京城的,因为武举之事也不得不耽搁了下来。

  陈员外先前一直不同意陈霖淮考武举,如今见他依旧不改初心, 便特意将他叫到书房, 父子二人深谈了一次。

  陈霖淮知道他爹是心疼他,不忍心看他吃苦。可他如今也在台县大营训练了这么久, 和兵士们一起摸爬滚打, 早就和从前不同了。

  “爹,您就让儿子去吧, 儿子对兵营已经熟悉了,也喜欢那里。儿子一定会好好考, 争取中个武举人回来,绝对不会给您老人家丢脸的。”

  “淮哥儿,你可知爹为何不允许你考武举。你在台县大营做了这么久,应该也看出了兵营中的不少陋习吧。”

  这话陈霖淮无从反驳,自从他当了这个百夫长已经在极力规避, 但许多事是他有心无力的。

  比如比说兵器陈旧, 刀剑甚至都有了锈迹豁口。冬日的兵服单薄,只有一层薄棉, 根本就无法抵抗风雪,甚至于这几月已经开始拖欠兵饷。

  “自从朝廷在边疆赔款议和, 十几年来鲜有战事发生。朝中重文轻武, 克扣兵饷之事都是寻常。更有朝中重臣倒卖军粮、挪占军需,这些直接导致边疆兵士怨声载道, 甚至结伙出逃。这样的朝廷值得你一心为它卖命吗?”

  这话也只有父子二人关起门来密谈,若是被外人听到了,定会指责他们大逆不道。便是陈霖淮也是一惊, 只因他爹以往只顾着做生意,从未和他谈论过朝政之事。

  陈霖淮沉思了片刻说道:“从前岳父也曾和儿子说过这话,他辞官归乡便是看不惯朝中奸臣当道,又不愿委屈自己与他们周旋才抛弃前程的。儿子不像岳父读过那么多的圣贤之书,也没有什么救民于水火的远大抱负,儿子考武举只是想谋个前程。将来若是为将,儿子绝不会让自己和手下的将士沾染那些陋习,能保一方平安,就足矣。”

  听了他的话,陈员外沉默许久方才叹了口气。

  “既如此,你便去吧,为父也不多说什么了。”

  “真的,爹,我就知道你最疼我了。”

  陈霖淮开心的几乎要跳起来,他虽打定主意要考武举,但能得到他爹的支持就更好了。

  见他还是这般孩子气,陈员外唇角弯起,不免多了几分笑意。转眼间,他已经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抱负,陈员外深觉欣慰。

  “明日我便要启程去京城了,淮哥儿,家中的一切就要靠你担着了。”

  往年陈员外也经常出门做生意,短则月余,长则大半年,陈霖淮并没在意。

  “爹,放心吧,你不在,儿子一定守好家。”

  陈员外出门这日,陈霖淮和明蓁一早便来相送。

  用过饭食,陈员外招呼他们来到了东厢房。

  东厢房的长几案上还是摆着那个熟悉的白釉刻花缠枝圆腹罐子,罐子前已经供上了三注清香。

  和以往一样,陈员外带着他们夫妻虔心叩拜。起身后,陈员外依旧站在原地静默了片刻 。

  ”爹,时辰不早了,您该出发了。“

  陈员外转过身来,看着面前的二人,目光和煦。

  “爹走后,你二人要相互扶持。淮哥儿要忙着考武举,淮哥儿媳妇你就多费心照应一下商号的生意,有什么不懂的和安叔商议即可。家里的事也是如此,有成伯帮衬你,我也放心了。”

  明蓁心中有些异样,但还是恭敬应下。

  “爹,我帮您准备了一些衣食,都交给护院了。您路上也要保重身体,不要过于劳累。”

  陈霖淮和明蓁一直将他送到院外,陈员外踏上马车,回头摆了摆手。

  “你们二人回去吧!”

  “爹!”陈霖淮突然开口叫住他,面上的笑容明媚。

  “您早些回来,儿子等着您送我进武举考场呢。”

  陈员外只愣了一下,随即便笑着点头。“好!爹答应你。”

  送走了陈员外,明蓁和陈霖淮的日子还是和从前一样。

  这大半年,陈霖淮一直勤于练武,对武举并没有什么惧怕的,只是哨兵营那里的事务多了起来。

  年后,运河漕运恢复,哨兵也正式开始在河面巡逻。陈霖淮上任之后,苦抓哨兵营的训练,如今也终于见了成效。

  哨兵巡河第三日,陈霖淮便带人抓住了两名水贼。

  这二人撑一艘小船,往来于台县水域,经常趁着商船夜间休息时上船偷窃,也是惯犯了。

  将这二人扭送去参将府,袁将军大为赞赏,专门表彰了台县哨兵营。

  陈霖淮却不以为意,不过是两名小毛贼而已,他觉得并不是什么大功劳。

  明蓁却不同意:“夫君不要过谦,这两人虽是小贼,可是这两年也偷了不少商船。对于被偷的人家的来说,那些银子可能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他们对这些贼人可谓是恨之入骨。夫君抓获这些贼人,他们定是感激的。而且也能避免以后再有商家受害。”

  听她这么一说,陈霖淮顿时便有些不好意思。但明蓁开口夸他,他心中更多的是得意。他也不敢懈怠,忙着去书房继续研读兵书,准备武举考试。

  年后明蓁铺子里的生意更忙了,有李娘子和桂香在,她也不需太过操心。倒是何夫人专程将明蓁请去,特意问起袁锦云的事情。

  何修之已经向父母禀告了想娶袁锦云一事,何大人虽意外,考虑了一下也就答应下来。

  何家在京中是世家大户,家中子弟都是走科举正途,从武之人并不多。何修之诗书不精,即便是逼着他读书,这辈子也不知道能否科举得中,倒还不如从武,还能搏个功名。

  既然如此,和武将世家袁家结亲也是一门好亲事。

  何夫人那里不免多想一些,她更在意袁锦云的品性。

  “袁夫人早逝,袁家也没有女主人,我想要上门拜访都不得门路。听婉儿说起,上元节的时候,袁小姐还曾来台县找你。”

  明蓁笑着点头,“正是如此,我与锦云一见如故,甚是亲近。夫人也知她家中情况,她母亲已逝,家中弟弟还年幼,也没有亲近的姐妹,便喜欢来找我相陪。”

  何夫人听她说起这些,不免多了几分心疼。到底是个小姑娘,没了亲娘,府中还是姨娘当家,确实可怜。来找亲近的姐妹玩耍也没什么,倒也不能说她不守闺训。

  “你也不是外人,我就和你直说了。修之对袁小姐有意,想要求娶她为妻。别的我不担心,只是修之本就不是稳重之人,我怕他和袁小姐脾气不和,万一成婚后小两口多有口角,这于两家面上都不好看。”

  她这也是一片爱子之心,明蓁岂能不知。

  “夫人,锦云是袁将军独女,自小受尽宠爱。但她并不骄纵,性子很是直爽,没有什么心机,也不是个会使小性之人。但凡和她接触过的人都会喜爱她的。”

  这下,何夫人的心便放下了大半,对这桩婚事也就乐见其成,如今便等着何修之考中武生了。

  进了二月,最先开考的是文科童生试。今年姚明谦和姚明举都要参加考试,姚明谦是第一次下场,明蓁和母亲不免担心了一些。她们还特意起早去南隐寺上头香,为弟弟讨个好彩头。

  童生试要考三场,第一场是在台县县衙由本县的知县和学政主考,第二场的府试和第三场院试都要去济州府考,分别由州府和省城的学政主考。

  县试考罢,不几日便张榜公布,明谦得中案首,姚明举也榜上有名。

  明蓁很是替弟弟高兴,明谦虽年幼,但却很是沉稳。

  “大姐,不过是县试第一名,不算什么的。当年二姐夫参加童生试可是连中“小三元”的。”

  孟玉堂的才学是众人皆认可的,但明蓁觉得自己的弟弟也不会差了。

  因着姚家两兄弟都过了县试,虽不准备大肆张扬,但姚家还是摆了两桌宴席,自家人聚在一起热闹了一番。

  明蓁和明珠都回了娘家,分别送来了贺礼。

  男子那桌,孟玉堂将自己参加童生试的一些经验讲给明谦兄弟二人听,席间倒也其乐融融。

  女子这桌,气氛却有些不佳。如今明举的娘子刘巧娘身怀有孕,曹氏心里心里欢喜。

  更不要说明举前两年考县试总是落选,今年却一举得中,她便认定刘巧娘腹中的孩子是个有福气的,对她的态度也大变,处处照顾。

  明珠看着心中有气,“娘,你也不要太过欢喜,万一大嫂怀的是个丫头呢?”

  曹氏气得恨不得打她几下,“你都是要当姑姑的人了,能不能说几句好话。你大嫂肚中的侄儿今后还能给你撑腰呢!”

  明珠很是不屑,什么侄儿,明明就是个丫头。

  明蓁和母亲说着话不理会二婶这边,“娘,夫君原先在济州买下了一处宅子。等到明谦和大哥去济州考试时,住在那里便可。家中还有几名下人在,也能照顾好了。”

  曹氏一听,脸上笑开了花。

  “还是明蓁想得周到,那你可要帮你大哥打理好了,衣食住行都要考虑齐全。你大哥可是要去考秀才的,万不能有一点错漏。”

  “二婶这么说,我可不敢担责。济州毕竟离着台县一二百里,我家夫君也是要参加武举考试。明谦和大哥那里我怕是照顾不周全了,若是二婶担心,不若给大哥另寻住处。”

  明蓁面上虽带着笑意,说出来的话却是丝毫不留情面。她关照娘家兄弟自是会尽心尽力,可听二婶的意思,怕是将大哥能否得中都归结到她身上。若是大哥考不过秀才,难不成还是她照顾不周的缘故吗?

  周氏也是一样气愤,“明蓁说得对,二弟妹,不若你还是另外为明举找个住处,寻可靠之人照料为好。”

  曹氏哪里有本事去济州给儿子找更好的住处,她面上有些尴尬,忙赔笑道:“大嫂,我不是那个意思。明举住在明蓁那里就很好,都是一家子兄妹,明蓁肯定会尽心的……”

  刘巧娘也忙替婆婆赔罪,“妹妹莫怪,如今我身怀有孕不能亲去济州照顾夫君,有劳妹妹操心了,我这里先谢过了。”

  说着话,刘巧娘还要起身施礼。她是个孕妇,明蓁那里敢让她乱动,忙阻止她。

  “大嫂,快坐。,你若是放心大哥住在我家中,我自是不会拒绝的。”

  她一直知道二婶的为人,但刘巧娘自从嫁到姚家从未和她有什么冲突,看在她的面子上,明蓁也便不计较了。

  明珠一直愣愣坐在那里,她思来想去总觉得哪里不对。盯着明蓁仔细打量几眼,她忽然开口问道:“大姐,你公爹去京城还未归来吧?”

  明蓁不免有些惊讶,公爹外出经商并不是什么隐秘之事,也无需隐瞒。但她和明珠没有什么往来,更不曾谈起过家中的事,明珠她怎么知道公爹去京城的?

  “妹妹怎么问起此事,我公爹去京城谈生意,确实还未曾归来。”

  明珠的笑容有些诡异,“大姐,你夫君不是最孝顺不过吗?怎么没有去路上迎一迎他爹呀?”

  明蓁的脸色冷了下来,“此事就不劳妹妹操心了。”

  “不对,你夫君一心只想着考功名了是吧。为了考功名连爹都不要了,他应该前去迎接才对。大姐不是最是贤淑吗,你应该劝着他去呀!”

  明珠几乎是嘶吼着说出这一番话,她想到前世,心中很是惶恐不安。

  前世,陈员外年后便进京去做生意,陈霖淮和她不睦,从不进她院中。她都是从丫鬟那里打听他的消息。

  她记得二月县试开考之时,陈霖淮便已经动身前往京城一路去迎他爹。后来就传来他父子二人被水匪截杀的消息,便是连尸首都沉了水底。

  如今,县试都已张榜,怎么陈霖淮还在台县?甚至还要去考武举。

  这样的话,他还怎么会死,明蓁还怎么当寡妇?

  这样的结果明珠绝对不想看到,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陈霖淮必须死,只有他死了,明蓁的后半生才会凄惨度日。

  明珠面上的神情有些扭曲,“明蓁,你不要缠着你夫君不放,让他进京去找他爹呀。快些让他去,他爹肯定会出事的。”

  “你闭嘴!”明蓁怒极,听她诅咒自己的家人,明蓁怎么能忍。她上前一步,一巴掌扇在明珠脸上。

  “你若再胡说八道,休要怪我不客气。”

  这边的声响惊动了男子那桌,众人都忙奔过来。

  见明珠被打了,孟玉堂愣了一下,随即便冷下脸来。

  “不知我娘子因何事触怒了大姐,长辈俱在,若明珠有错,也该由她们教训才是。大姐亲自动手伤人,难免要有个说法才是。”

  陈霖淮也快步奔到明蓁身边,先拉过她的手查看,心疼道:“都红了!”

  听到孟玉堂的指责,他的脸色更黑。

  “我说二妹夫,护短也不是你这个护法。谁不知我娘子最是温柔和气,从不与人置气。今日被你娘子气成这般模样,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你居然还吵着要说法?就算是要说法,也是我找你们,你们若将我娘子气坏了,我和你们没完。”

  孟玉堂被他的这一番歪理气得说不话来,只用力甩了甩衣袖道:“胡搅蛮缠!”

  明珠那里被打了一巴掌已经有些回神,但她心中此时满是恨意,还有一种不安。为什么事情没有按照前世一样进行,她绝不敢相信。

  明珠扭头看着陈霖淮,笑容有些诡异。

  “陈霖淮,你要赶紧去京城,去找你爹,你爹要死了。”

  眼前的明珠就像是疯了一样,她的话在所有人听来都是胡言乱语。众人也都明白了明蓁生气的缘由,陈霖淮更是按捺不住火气。他的眼神冰冷,如同藏着冰一样。

  “你居然敢咒我爹,若不是看你是个女子,我也要打你一顿的。”

  姚老爷子更是觉得丢脸至极,他冷着脸吩咐。

  “老二媳妇,明珠是不是中了邪了,你还不带她出去清醒清醒。”

  曹氏原本一心都在儿媳和未出生的孙子身上,此时也回过神来,忙上前来拉明珠。

  “你这死丫头,快跟我先回房。”

  明珠不想走,她还没有说动陈霖淮,没有看到他去送死,怎么可以就这样算了呢?

  就在她和曹氏推搡之际,明珠看到孟玉堂就那么冷冷地站在一旁盯着她,明珠顿时便萎了。

  她如今最大的指望便是孟玉堂了,若是被他嫌弃,她将来的风光体面要靠谁来给。

  明珠被曹氏拉走了,姚老爷子直接将她的异常举动归咎为受了邪。

  明蓁却不这么想,实在是明珠刚才的神情太过诡异了。明蓁甚至都会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她说的话是真的一般,陈员外和陈霖淮都会出事。

  一想到会有这种可能,明蓁就心慌不已。

  “夫君,你可知爹如今在哪里?”

  这个陈霖淮还真不知道,往常陈员外出门做生意,若是在外耽搁久了会送一封信回来报平安。若是一两月便回,就不会给家中来信。

  “算算日子,爹早就应该到了京城,若是生意谈成的话,此时应该是在回来的路上了。”

  虽然陈霖淮也将明珠的话当做疯言疯语,但他心中也难免不安起来。唯恐会吓到明蓁,陈霖淮忙先安慰她:“无事的,我爹出门带了好几名护院,他们武功高强,跟在我爹身边好几年了,有他们护着,我爹不会出事的。”

  明蓁心中稍安,更是不愿影响到陈霖淮的心情。

  “是我被明珠的话乱了心智,才会胡思乱想的。我祖父说得对,她定是中邪了,她的话不能当真的。”

  两人互相安慰彼此,都想要忘记明珠说的话。隔了一日,周氏也跑来安慰明蓁。

  “昨日,你二婶请了道长上门。说是明珠被邪气冲撞了,才会胡言乱语的。道长做了法倒还有些用处,明珠已经清醒回家去了。”

  “这便好!”明蓁也希望如此。

  周氏嗤笑,有些不信:“我倒是觉得,她大概是这些日子在孟家过得不顺,所以迷了心智,也想诅咒你日子不如意罢了。”

  这么说也未尝不对,明蓁想到明珠每次见到她的神情,便觉得累得慌,两人各过各的日子不好吗?她不明白明珠非要同她比什么。

  即便是这样,明珠的这一番话还是在明蓁和陈霖淮的心里埋下了不安的种子。陈霖淮甚至真的想出门去寻陈员外。

  明蓁不知该不该阻止他,倒不是因为武举开考在即,而是怕他也会出事。

  令明蓁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她和陈霖淮忧心不已的时候,陈员外突然从京城回来了。

  见到他,明蓁和陈霖淮都是惊喜万分。

  “爹,您终于回来了。”

  陈霖淮激动地像小时候一样扑过去,紧紧抱住了陈员外,让他很是惊异。

  “怎么了这是?不过一个月不见,就这么想爹?”

  陈霖淮直笑个没完,“儿子想爹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爹,你这次怎么会回来的这么快。”

  “我不是答应要回来送你进武举考场的吗,自然要赶早回来。”

  父子二人亲密无间地说着话,明蓁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等到晚间明蓁二人回房以后,成伯忙上前伺候陈员外,问起他的情况。

  “老爷,事情办得如何,你这一路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陈员外满是遗憾,“可惜了,张家的护卫身手确实不错。我筹谋了这么久,终究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不过那狗东西的另一条腿也被我给废了,以后也只能躺在床上过一辈子了。”

  成伯也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庆幸。

  “老爷,你没事就好,你不知前几日少爷和少奶奶有多担忧你。少爷甚至还动了心思要动身往京城去找你。”

  陈员外面色大变,“幸好淮哥儿没有去,我伤了那狗贼,张家立刻就疯了。动用了所有的手下来查找我们,出京的几条路上都有锦衣卫的人把守搜查可疑之人。我从水路回来,正好和锦衣卫的指挥使薛行撞上了。”

  薛行可是张家一手提□□的,对着张家比对皇上还要忠心呢。更重要的是,前些年,也是他在各地搜捕少爷。

  想到这些,成伯就觉得后怕不已。

  “薛行是认得侯爷的,若是他在路上遇到少爷,定会猜到少爷身份,也会知道此次行刺张清明的是我们。”

  “不错,当时那种情景之下,若是淮哥儿在,薛行一定不会放过我们。”

  不过幸好如今无事发生,这天下长相相似之人众多,只要不和张家牵扯到一起,谁又能把一个县城小商铺的纨绔少爷和大名鼎鼎的安西候联想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