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域剑帝 第四千九百一十二章 武祖底蕴

《九域剑帝》第四千九百一十二章 武祖底蕴

作者:邵羽 字数:1842 书籍:九域剑帝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张平生赶忙按下按钮,灯泡亮起来那一刹,喜得不行,他甚至发现之前卡死的推动式开关,也修好了!

  “诶,真好了!”

  “秋莹,可以啊,继承了你爹的手艺。”

  叶秋莹笑着点了点头:“也就学了点皮毛。”

  这下,众人看叶秋莹的眼神都变了,少了以往的轻视。

  叶秋莹没爹没妈又闷闷地的不爱说话,瘦瘦小小一看就不是个能生养的,怕是连干活的力气都没有,能找个啥好人家?

  可要是有门手艺就不同了,这说亲队伍都会排成长队!

  张平生只当她谦虚,他本来还担心这丫头以后找婆家,没有娘家依仗没底气,现在有个手艺傍身谁敢欺负呀?

  张平生一脸笑呵呵,省了一笔维修费,能不高兴吗?

  “秋莹,手电的事叔谢你,不过通电到户的事,还是要跟你说说,你要是同意就按个手印,要是不同意,以后叔也不提。”

  一旁的人听见,登时有些不乐意。

  “凭什么呀?”

  张平生虎着脸瞪了那人一眼:“叶家就秋莹一个,以后秋莹嫁人,这屋子通电给谁用?给你啊?你交电费吗?”

  “……”

  那人闷闷哼了声,也就不再说话。

  叶秋莹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支持通电,哪怕村里不通电,她到时候也要组装个小型家用发电机。无奈她没钱,原身办了母亲的后事,就已身无分文,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钱支持?

  不过好在只是先签字,后交钱。

  没有迟疑,叶秋莹按了个手印。

  张平生乐呵呵完成工作,也不再停留,临走前没忘叮嘱:“好好把地种上,有啥要帮忙的,就来找你张叔。”

  叶秋莹笑着应下,送走张平生,余下八人也不再逗留,纷纷与她道别。

  将人送走,叶秋莹也不急着休息,她先将半人高的篱笆栓紧,随后又将门窗锁死,桌椅抵在门前,才安心回房休息。

  叶家住得偏,她刚穿越过来,人生地不熟,一个

  孤女还是小心为妙。

  忙完,叶秋莹才浑身瘫软躺在土炕上。

  一阵天玄地暗,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修手电筒不累,一次性面对八九个人却是极累。要知道这副身体刚刚还处于失血过多,濒死状态。

  她望着房梁,陷入沉思。

  虽然不知道,会不会一睁眼又回到未来,但她也不能坐以待毙,得为眼前做些打算。

  这幅身子骨太弱,首先她得解决温饱问题,还得做个全身检查,以免脑袋留下什么后遗症。

  这些都离不开钱!

  八十年初,还没有专门的机电工程,机电工程处于刚起步阶段,机械与电气专业还未合并,她一个高级机电工程师,怎么说都是个香饽饽。

  电工荒的年代,电工都是铁饭碗,更别说一名机电类技术员、工程师,她总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吧?

  不过凡事有个后路,人倒霉喝水都塞牙缝。

  万一她找不到工作,就摆摊当个修理工,攒钱买零件器材,自制小家电。

  八十年代初,电器贵得离谱,自主创业的黄金年代,办个生产许可证,售卖家电也是个不错的发展项目!

  这般一想,叶秋莹就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连觉都睡得格外踏实。

  ***

  次日清晨六点,山间一片灰蒙,雾气缭绕。

  叶家堂屋挂着的老式挂钟,冷不丁发出“当当当”的响声,似庙堂的钟声、又似午夜的催命符,在寂静的清晨,余音久久不散。

  熟睡中的叶秋莹,猛然被惊醒,整个人还没清醒,就黑着小脸爬上板凳调钟拨弦!

  一番折腾,叶秋莹也没了睡意。

  她抬手在院子里伸了个懒腰,都说清晨的空气质量不太好,可八十年代的空气没有太多污染,清晨山间的风都是甜的,闻着就令人心旷神怡。

  这种好心情,一直保持到做早饭。

  叶秋莹走到灶棚前,彻底傻眼了——她没用过柴火灶!

  自从穿越过来,她一口水一口饭都没吃上,直接就昏睡了过去,现在肚子饿得疯狂叫嚣,还得顶着伤体,两眼发昏劈柴生火。

  r /> ……

  “咳咳咳。”

  接连不断的咳嗽声,从叶家灶棚传出,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旁的人家已开始准备午饭,叶家烟囱终于有了些烟火气息。

  灶棚内的叶秋莹,顶着一张黑糊糊的小脸,险些就以为自己要咳死过去。前世工作又忙又累,为了节省时间,她三餐能多简单就多简单,忘了吃饭也是常有的事,生活技能也相对有些薄弱。

  约莫是母亲去世,原身压根没有心思做饭,屋前屋后都是没晒干的湿柴。

  她好不容易找来一些干树枝,无奈刚一烧完,火就团团熄灭,一盒火柴眨眼见底,好在最后火终于烧了起来。

  此时缺了一个小口的大铁锅内,正温着粥。

  饥肠辘辘、失血过多,叶秋莹早已眼冒金星,谁能想到曾经的一线工程师,会沦落到吃碗白米粥,就能幸福到两眼泛红、鼻子发酸?

  不行,她一定要搞个电锅!

  狠狠喝了两碗稠米粥,胃里暖洋洋,叶秋莹也终于恢复了些许力气,紧接着又烧了些热水备用。

  难得有了些力气,她这会儿才有空打量叶家。

  据说叶家原本住在镇上,房子被充公后,就分到了柳桥村这处土屋。

  普通的农家小院,屋前屋后都用篱笆围着,堂屋靠左,里头的卧房偏小,右侧搭了间木棚土灶。院子不大,好在收拾的还算干净整齐,屋内家具也算齐全,桌椅床柜、高几长案、盆架镜台。

  听张婶说,这些都是她爸临走前亲手打的家具。

  都是随处可见的木料,样式也简单,不过防腐防蛀防锈做得很好,经久耐用,可见叶爸用心良苦。叶母读过书会写字,在世时更是一直教导女儿习字读书,原身父母都在竭尽所能爱着自己的孩子。

  叶秋莹感叹之余,已打来温水,坐在镜前。

  昨晚灯光太暗,视线模糊,现在看去,镜子里的女孩,哪怕小脸蜡黄沾满黑灰,依稀可辨五官不错。就是过于瘦弱,明明已经满十八,却如同十五六岁的未成年。

  叶秋莹对着镜子拆布条,避免牵扯到皮肉,动作不由轻缓了些。

  家里没有多余的棉布,染血的布条,开水杀菌消毒后还能再次使用。

  非常幸运的是,她刚才在抽屉里找到了一瓶止血药粉。

  看了眼日期,还在保质期内。

  叶秋莹洗净小脸,小心翼翼清理伤口,又倒了些止血药粉,才重新找来干净的布条包扎伤口。

  叶秋莹也没闲着,换了药打算出门找工作,才惊醒现在不是扫码的年代,她兜里没有现金寸步难行!

  青源镇每天早上八点,下午三点有一辆到县城的班车,车票是两毛钱。

  叶秋莹一阵翻箱倒柜,愣是一分钱都没有!

  她扫了眼时间,从柳桥村徒步走到镇上大概要一个小时,已经赶不上班车,再着急也没用,干脆放缓了心态,查看刚才翻出来的工具箱。

  半米长的红木工具箱,颇具有年代感。

  箱子看着不大,容量却不小,工具更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不愧是匠人老爹,上盖和箱体上浅下深,总共分了三四十个小格子,每个格子整齐摆放着工具。各式各样的起子、铁锥、扳手、铁锤、尖口方口的刻刀、钳子挫子砂纸、粗细不一的铁棒条,铁丝铜片各式工具刀,甚至还有防锈润滑油、精钢小短铁锯。

  这么多工具,拆解个啥不行?

  工具箱旁边还有一个手摇式打磨器,有固定的凿口,能磨能凿,就是不知道这手动式,得摇多久才能磨出一个精细的器材?

  叶秋莹看得入神,一时技痒,甚至想拆个东西玩玩。

  不得不说,原身父亲去世这么久,工具还能保存得这般完好,少不了叶母的擦拭与保养。

  她甚至能想象,无数个日夜叶母睹目思人,这个女人一身病痛,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大概就是孩子还小吧?

  正想着,门外忽然响起三三两两的叫喊声。

  “叶秋莹,你快出来。”

  叶秋莹皱眉,透过窗户往外瞧,门外少说也有六七人。

  好家伙,不会是来搞事的吧?

  声音的主人催得慌,叶秋莹抿唇,不动声色走到篱笆前。

  翠萍见她出来,喜得隔着篱笆就将她拉了过去:“秋莹,张队长说你会修东西,手电筒都给修好了,你啥时候学会了你爸的手艺?”

  br /> 叶秋莹也没有太惊讶,柳桥村就这么大点地方,有点啥消息,立马传得人尽皆知。

  说起来她还得感谢张队长,替她做了一波免费宣传。

  叶秋莹一脸和气:“之前学了一点点。”

  “你就别谦虚了,我今个都带来了,坏了五六年,你瞅瞅能修不?”翠萍一边说,一边从挎篮里拿出一把七八成新的手电筒。

  叶秋莹眉头一扬,好家伙!

  八十年代初,手电筒的确也是个值钱小家电,可坏了五六年还能保持七八成新,这得多舍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