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是贾似道 第一百九十三章 乱局

《我是贾似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乱局

作者:华夏九洲 字数:1922 书籍:我是贾似道

  正文 第195章 乱局

  贾似道很清楚赵昀的尿性。

  一旦口温不花提大军南下襄阳的消息传到临安城,即便孟珙已经提出让赵昀下旨命犒军的贾似道回返临安城,等战事了结再议犒军的事情,以贾似道对赵昀的了解赵昀最大的可能是将这个棘手的难题直接抛给他,而不会舍得让自己折了颜面主动下旨命贾似道回返。

  如果再加上朝中那些想着他早点死的人从中推波助澜的话,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即便还没有出现,不过贾似道已经可以肯定赵昀一定会将这个难题推到他身上,让他自己来选择去还是不去襄阳犒军、

  想想看,要是赵昀遂了孟珙的意见亲自下旨命贾似道回返,那么赵昀寒的将会是襄阳前线还在为大宋朝拼命的数十万兵卒的心,这对如今武功远重文事的大宋朝来说,失了兵心实在不是好事。

  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赵昀出言拒绝孟珙的意见,孟珙那边倒还好说,皇帝么否决臣子的意见很正常不是?可是赵昀就会寒了贾似道的心,更重要的是,要是赵昀拒绝了让贾似道回返临安的提议,赵昀怎么对如今大腹便便的宠妃贾贵妃交代。

  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似乎就是将这个选择的难题推到贾似道身上,随之而来的就是,不管贾似道自己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因此引发的一切良性或者不良后果,也都将是贾似道自己来承担,跟赵昀那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了。

  所以,看到孟珙的信之后,贾似道已经就直接忽略掉了赵昀的态度,身为皇帝,赵昀这个时候选择做甩手掌柜可以说是最为明智的做法,他并不怪他。

  去,还是回,这对贾似道来说也确实是个难题。

  在大战将起的时候,来自皇帝的犒军特使出现在襄阳城,这对驻守襄阳的数十万大宋兵卒士气的激励不言而喻,反之,亦然。

  就连孟珙这个主将都自觉没有多大把握能够从口温不花的手中占到多少便宜,那么如今襄阳城周围数十万大宋兵卒此刻的状态不言而喻。

  如果贾似道真的选择折返,那么就将会对本就低糜的士气以更重的打击。想想看,蒙古大军还没有到,朝中前来犒军的大臣,就直接被吓的缩了回去,这背后代表着什么?是个人都懂。

  去?贾似道摇摇头,苦笑不已。

  原本的历史上,孟珙同样也拿下了襄阳城,可是蒙古人根本没有在襄阳城放在心上,所以并没有采取比较激进的应对措施,双方只是在边界的局部地方发生一些零星的战事,根本就没有出现如今这样的局面。可是如今蒙古人在襄阳城重新回到大宋手中采取了极为激进的措施,更是遣了在蒙古军中积威甚重素有贤名的宗王口温不花来亲自督师南下,这俨然已经同原本的历史大相径庭了。

  贾似道不知道,这是不是意味着蒙古人此刻已经从原本的欧洲大陆转移到了大宋朝的身上。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怕是从此之后大宋朝的日子要难熬了,如果不是……那么蒙古人如此大动干戈是为了什么?又想达到什么目的呢?

  数十万大军调动,对如今将战线延长到数万里之遥的蒙古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这里面定然会有很多大宋、金国、西夏等地投降蒙古的仆从军,可是大军调动粮草什么的不一样需要银子?数十万大军,每日里的花费仅仅是粮草,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要是蒙古人真是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大宋朝的身上,倒还说的过去,如果不是,那么此次所图想来也不小。

  贾似道并不是没有怀疑过,蒙古人其实是为了惩罚大宋朝明里谈判暗里却是下手夺城的举动,可是军国大事,如果说仅仅是为了意气之争就提兵数十万,岂不是太过儿戏?

  在没有办法弄清楚此次蒙古人大军南下想要达到的目的之前,贾似道根本无法肯定这次大战将会持续多久。如果他去了襄阳城,大宋朝又倾全国之力同蒙古一战的话,这场战事必然会无限制的拖延下去,直到一方撑不住或者说一方彻底的战败为止。

  如果所料不差徐若曦怀身孕已经差不多两月时间了。要是真是在襄阳城呆个一年半载,怕是连儿子出生都赶不上了。更何况,贾似道很清楚,一旦他陷入襄阳城中,徐若曦肯定会寝食难安,这对怀了身孕的人来说,当真是大忌。

  目光停留在桌案上的孟珙信上,贾似道苦笑不已。去?还是回?当真是个两难的抉择啊。

  平心而论,虽然贾似道如今并没有称雄一世篡朝夺位的想法,可是为了自保,他已经将孟珙的京湖战区当成了自家物事,连带着那数十万孟珙麾下的京湖各路大军,也都被他看做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

  在这样一个乱世中,想要活的快活,将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中,这感觉实在不是太好。

  ……

  嘉熙二年才过去不过七八个月,本就不太平静的大宋朝已经热闹之极,兵事、民事、祸事、官事、喜事、阴谋事各种各样的事情依次上演,轮番上台竞技。而左丞相乔行简突然的请辞更是将这热闹的大宋戏台上添了一把火,直接将这出大戏推上一个****。

  而且乔行简选择上表的请辞的时间也太耐人寻味了。恰恰是朝中新贵贾似道离京前往襄阳城犒军的时候,这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的用添堵来形容了。来带着,临安城中对贾似道离京的关注度也降低了不少,朝野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临安城南那深深的宫闱皇城。

  出人意料的是,赵昀收是收下了乔行简的请辞奏表,却没有直接表态,没有挽留,也没有同意,态度之古怪实在是勾得所有人心痒难赖之极。没有人知道赵昀在想些什么,即便是袁甫这些一直自以为最懂皇帝心思的侍讲近臣,也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临安城内诡异的气氛在发酵,而赵昀这一拖就是三天,等到所有人都等的要疯了的时候,皇城内终于有了旨意传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