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给大明架管炮 第八十八章 会意楼

《我给大明架管炮》第八十八章 会意楼

作者:黑心西瓜子 字数:1832 书籍:我给大明架管炮

  朱学哈哈一笑,说道:“就是给你送钱的,如果十天之内你要是把人能送到大兴巡检司,我就每人给你加五分银子。十天之后人才到的,我从二两中每人扣除五分银子,行了,要想多赚钱,就快快去买人吧。”说完挥挥手,也不等骆养性回答,朱学摇摇摆摆的离去。

  这是朱学的激励法子,他只有五十天的时间来完成系统给予的任务。这光买人就得十天,也就是说训练这些人只有四十天时间。

  如果超出十天的买人期限,每超一天,他完成系统任务的机率就会成倍的减少,因此虽然心疼银子,但还是拿出一部分作为加快买人速度的资金,他也是不得已。

  走没十几步,朱学回头一看,骆养性人已经不见了,十天之内人送到就能多赚二千五百两,骆养性一定会拚命完成的,还有比十天赚个七千五百两更来劲的吗?就是锦衣卫指挥使的公子也能让这笔巨款给使得团团转。

  朱学嘿嘿一笑,这才将怀中何辟杵送来的历年落第举人名单拿出来观看。

  说是名单,其实是一本大册。每一页纸上的笔迹不同,想来是多人急切间抄就,墨迹都还是新的。

  朱学仔细查看,想要从中找到一些人来为他所用。光有李复一个文人当然不行,在朱学的考量中,至少得再有三个文人才能够满足他的需要。

  至于说举人会不会愿意到他手底下做个幕僚,这不是废话吗?当然不会愿意。有了举人的身份,在大明就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

  比如可以投钱钻营做个像李复这样的主薄,虽然以后升迁无望,但也是个官不是?

  就算不做官,举人也是有钱人,因为举人本身可以免税,这就使得许多百姓纷纷把地寄在他的名下,每年交给国库的银子都给了举人,因此举人也不会穷。

  试想一个可以做官,又不缺钱的举人,怎么会愿意到一个正九品的小武官帐下做幕僚?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朱学偏要找落第的举人,至于找到人不想去?嘿嘿,朱学有一百种法子让他们乖乖就范。

  因此朱学获得礼部这份举人落第名单,何止价值两万两,就是十万两也值。要知道,人才是无价的,其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银两的衡量。

  朱学仔细查看名单,他要找的是一直在京考试但却屡次名落孙山的举人,这样的举人,多半已经对科考绝望了,却又不甘心,这样的人最好下手,一旦击破他们的心防,立刻就能乖乖听话。

  一番仔细查找,朱学终于圈定了三个人,章万藻、罗际泰、陈世纯。这三个人不但是同乡,而且还是同命,一连在京考了九年,次次榜上无名。最关键的是,这三人都很穷,都是湖广人氏。

  朱学听人说过,湖广一带百姓纷纷进城务工,少有人种地,田地大面积荒芜,因此湖广的举子最穷,都没有人种地,那里会有人把田地寄在他们名下。

  仔细看了看住址,留在礼部的住址是同一地方,杨柳胡同一处租房,想来这三人是租住在一起,以省租金。

  朱学叫了一辆车,立刻就前往杨柳胡同。他现在时间很赶,每一分都不能浪费,今天要是能把这三个文人收入帐下,立刻就要返回大兴开建大通铺,为即将源源不断到来的军户们兴建住宿的地方。

  到了杨柳胡同没费劲就找到他们的住处,但三人都不在,一问邻居,京城本地人一脸的鄙视,说道:“那三个没用的,这回一定又上会意楼去卖文章了。屡试不第的也敢去卖文,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朱学心中暗喜,都落魄到卖文章的地步,想来一定是要揭不开锅了,否则一个文人怎么舍得卖文章?那可都是他们心血凝聚之作,就是再烂,不到万不得已,也是不会卖的。

  会意楼好找的很,过了两条胡同,就在东顺城街的南堂耶稣教会旁边。

  朱学看着熟悉的耶稣像,心里惊诧之极,这个时候耶稣教会就已经进入中国了?

  实际上,这南堂在万历三十三年就已经建成,利玛窦神父花了五百两买下这处房产,改建为南堂,在京城已经有十年历史。

  前任首辅叶向高,翰林检讨徐光启,南京太仆寺少卿李之藻也常到教堂去。其中徐光启和李之藻还经过天主教的受洗,成为天主教徒。

  有了这些高官的带领,再加上天主教会刻意结交文人,因此在南堂的周围,不时有许多文人在此转悠,就期望自己的文名能够被一些高官看中,从此青云直上。会意楼等书楼就是应此而生。

  此时正是会意楼最热闹的时候。进进出出的都是文人墨客,个个青黑圆领,头戴大帽,这是举人、贡、监、生员的标准服饰。而朱学看看自己,头顶着头巾,穿着杂色圆领,一下就把他区分出来。

  从他身边路过的文人没有一个正眼瞧他,在这些文人心中,朱学就如同是蝼蚁一般,和他们不是一种人,因此虽然眼睛看到了朱学,却在心中自动把他当成是石头大树一样的存在。

  妈GE蛋,爷好歹也是大学本科毕业好不好?在这大明朝居然被人鄙视了。NN的,朱学心中不爽,比起伤人,还有比无视更伤人的吗?

  朱学狠下心来,都有心搞个微积分的题出来,难死这一帮子自视甚高的文人。

  朱学不知道,其实就算他难住了这些文人,他们也不在意。数学,小道尔。在文人的眼中,只有四书五经才是正道。要想让他们服气,只有在四书五经上难住他们。

  不对,说错了,就算在四书五经上难住他们,他们也不会服气。文人都有个毛病,叫文人相轻。你敢比我学问高,一定不是我学问比你差,而是你以已之长,攻吾之短。来来来,有本事,我来出个题,你来做一做……。

  因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是至理名言。总而言之,朱学要想从学问上下手,搞定文人是不可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