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血海孤狼 第八章 成功

《血海孤狼》第八章 成功

作者:贰零肆柒 字数:3579 书籍:血海孤狼

  海上的天气并不像刘永仁估计的那样好,日落之前天就阴沉了下来,海风骤然提到在二十节以上,浪高超过两米。这种风浪对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大西洋狂暴天气的U-38来说并无大碍,无非是艇内颠簸一些罢了,但让李孔荣发愁的是云层,原本被夕阳染成金色鱼鳞状的卷积云很快变成了低矮的层云,层云不但宽广而且浓厚,最后一抹霞光本被它彻底的遮挡,西面的天空一片昏暗。天气如此,日军的航线也捉摸不清,直到深夜十二点,舰桥上的瞭望哨都没有发现奉天丸的踪迹,有的,仅仅是过往夜船孤单的航灯。

  从舰桥下到指挥舱,李孔荣第一眼就看向水听室的林濂藩,林濂藩也知道艇长下来第一个问的是自己,每当听到脚步声,带着耳机的他总是看着李孔荣摇头,示意水下什么也没有听到。林濂藩如此,刘永仁则趴在海图上作业,一两个小时不抬头。因为担心日舰走‘Z’字形航线,现在U-38自己也走‘Z’字形航线,以防错过奉天丸船队,于是海图绘制变得极为繁琐。

  “航向三六零。把定。”找不到敌人是苦恼的,几经折腾之后李孔荣不想再找。

  “航向三六零,把定,把定。”在刘永仁等人的惊讶中,舵手修正潜艇的航道。

  “长官,只要我们……”刘永仁是契而不舍的,他不想放弃这一次攻击。

  “海上素来讲运气的,我们这样找不可能漏掉。既然妈祖都帮着汉奸,那我们只能放他一马。”李孔荣打断他,说罢他又埋怨自己。“这也怪我,有好东西不用,现在好了,瞎猫撞不到大耗子。”

  “长官,会不会我们走的太远了呢?”林祥光说着自己的猜测。“我们航速十八节,奉天丸刚才十二节,这种十多年前下水的商船,航速至多不过十五六节。再说下水十多年了,即便日本人保养的再好,航速也不会快过十五节。我们之间航速最少有四节的差距,虽然我们是以‘Z’字形航行,但也不是说我们就一定在船队后面啊。”

  绘制航线图是刘永仁的事情,他并不觉得林祥光分析的有道理,林祥光说完他就道:“这不可能,最少按航线图计算不可能。除非日舰故意放低航速,不然我们不可能在奉天丸前面。可放慢航速到港时间就会滞后,日本人既然知道有潜艇,那就应该知道天黑进港也很危险。我觉得日本人应该偏离了航道,这样一来可防止被撞,二来能避开我们追击。”

  “偏离的航道?”李孔荣想着这个可能。“如果偏离,那会偏到哪里去?”

  “我正在计算。”刘永仁道,“到青岛港时间一定是天黑之前,偏离航道也只能往东不可能往西,往西不开夜航灯说不定会遇上渔船。往东偏移的话……”

  刘永仁又开始默算了,李孔荣等了一会他根本就没有回话。“你算好通知我。”无奈中他扔下这么一句话又上了舰艇。

  “艇长上舰桥。”口令从舱口传至舰桥,上面的三副薛奎光立即让开位置。

  “有情况没有?”海浪猛拍着艇艏,浪花四溅飞散。明知没希望,李孔荣也还问了一句。

  “报告长官,没有发现。”薛奎光道。“日本人一定使了障眼法。”

  “茫茫大海,天又漆黑,就那六艘小船,运气不好还真找不到。”晚上巡哨也使用望远镜,可使用望远镜也没用,月亮被云层遮挡,什么也看不见。“要是有雷达就好了。”李孔荣再度抱怨了一句。他很早就想给U-38装上雷达的,奈何U-38现在停靠的是美军基地,磁控管不能外泄。还是让英国人把磁控管给美国人吧。

  “长官……”李孔荣正想着邱吉尔不在,英国人何时才会将磁控管交给美国人时,底舱就传来呼喊。“请下来一下。”

  “如果我是日舰指挥官,我将会采取这样的航线。”刘永仁指着航线图道,上面日舰并非往北前往青岛,而是先往东去日本。“以天黑前抵达青岛港为限,船队沿着日本航线走到一百海里的时候再往北转向,再航行大约三百二十海里即可在天黑前抵达青岛。这样就完全避开了北上航道,我们在主航道乃至主航道附近再怎么找也是找不到奉天丸的。”

  “我们离他们多远?”李孔荣愣了好一会才问。

  “大约……”刘永仁用尺子量了一下,道:“我们在他们前面,但双方距离超过七十海里。如果现在把航向调整到一四零,”他再次看了一下船钟,“大约六点钟我们能遇见他们。不过,”刘永仁特别的看了李孔荣一眼,他强调道,“如果猜错了,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航向一四零,把定。”李孔荣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航向一四零,把定。”转向命令在指挥舱回荡,李孔荣又一次上到了舰桥,他要睁大眼睛找到日本人。

  *

  重庆中山二路一百七十四号原本是川东师范学堂的住所,国府办公机构内迁后,重庆各级机构纷纷给中央部门让位置。1906年成立的川东师范学堂也不得不搬走,而接管这里的是中国国苠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今天,老旧的教学楼内灯火通明,局长徐恩曾要求‘邢东山(即为行动站谐音)’全体人员留下加班,目的除了等候上海方面的行动结果外,还有清查评估海军情报机关的意思——郑苹如撤离上海后绕道香港赴渝,她除了在香港通知中统局支持刺汪行动外,还随身带着一封救命恩人给的致中统局副局长徐恩曾的亲笔信。在邢东山负责人杨为的建议下,刚到桂林的郑苹如将信函拆开,信中内容用电报发至重庆中统局总部。果如杨为所料,信中真有巨大发现,其他不说,署名为‘李汉盛’就颇让人吃惊。

  海军什么时候也有情报部门是徐恩曾看过电报想到的第一个问题,韩国临时政府是有一个情报处的,可这个情报处是与军统合作成立的。海军情报机关和韩国临时政府情报处是什么关系?他们和军统又是什么关系?他们的成立的目的是什么?对为了对付重庆,还是为了对付日本,还是兼而有之?

  种种问题浮现在徐恩曾脑海,可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信中李孔荣希望中统能与海军合作刺探日本情报,这才是大问题。合作,这些举铁血十八旗的反贼肯定会惹得委员长不快;不合作,随着沦陷国土面积的增加,势力大减的中统肯定要被军统取而代之,一旦如此,自己的位置也就不稳当了——自从娶了那个女共匪,委员长就再也不正眼看自己。

  “徐先生,就目前的资料看,海军情报部门可能和侍从室那边有些关系。”邢东山负责人杨为在局里号称是苏联问题专家,他本人留过苏,懂俄文,张国焘何畏等人投诚时,他不但谈话还与这些人一起研究过共产党的策略和路线问题,因此曾受过常凯申两次嘉奖,但此人谦虚,一有成绩就将此归功与徐恩曾,说这是‘徐先生领导有方’或是‘前辈先生的成绩’。有才干却不自豪,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这样的人在哪里都是党国干城。

  “侍从室?”徐恩曾想着电报上的字字句句,感觉有些后悔。现在桂林和重庆的发报员、译电员都知道了这份信上的秘密。

  “是。晚辈认为,海军和对日军事情报有关,而这些情报是通过朝鲜人的情报处传递的。”杨为得到的消息并不完整,但他敢猜测。“委员长前一次党内讲话曾说过,‘抗战即将进入最艰苦的阶段,这种艰苦首先一个就体现在情报工作上……’”

  委员长的讲话中统上上下下都反复研读,一字一句全记在心上。杨为不提还好,一提徐恩曾就站了起来,“对啊!我当时就觉得委员长把情报工作放在首位是有蹊跷的,以前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说法,我还以为委员长是对我们的情报工作不满呢。”

  “徐先生,我看这与香港刺杀案有关。”杨为见领导重视,笑容当即满面。“军统的情报可能来自海军情报机关,通过朝鲜人传递,可他们刺杀了李汉盛,情况就变了。而刺杀李汉盛的命令只可能来自委员长,海军那些人早就无视中央,想独树一帜了。这样委员长的讲话、还有军统最近的举动才能说得通。”

  “嗯,有道理,有道理。你继续说。”徐恩曾又坐下了,但整个人显得极为兴奋。

  “军统没有了海军情报,海军也失去了军统,最少李汉盛在信里说的那个计划没有人执行。假钞再多,也要花出去才有用啊。以日本人的统制,运抵海外是不可能,船一出海就要被日本人检查。只有把套购来的物资运入国统区,这些印出来的钱才有价值。”杨为继续剖析着李汉盛此举的背景和目的,感觉逻辑上完全自洽,对自己的聪明颇为自得。

  “我还听说这李汉盛和孔院长,还有孔大小姐是有密切关系的,海军当年收购新中公司的时候,就是打着孔院长的招牌,还有他老夫人、那个名歌星徐小曼,当初不正是住在孔家、和孔大小姐、孔二小姐一起进城逛百货公司的吗?这个假钞计划,说不定还牵扯到孔院长。孔院长不是宋部长,宋部长下面有税警,孔院长下面一个兵都没有。这可能……”

  杨为说着说着就不敢说下去了。直觉上他认为孔祥熙和李汉盛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海军能这么快的崛起,在美国又办公司又造航母,没有孔院长的支持怎么可能?既然宋部长可以建一支堪比中央军的税警总队,孔院长又如何不能背地里弄一支华人志愿海军呢。

  “说得好,说得好。”杨为虽然没有明说,可徐恩曾还是读出了他未尽的意思。这层意思又让多了一份考虑——如果与海军李汉盛合作,那就是与孔院长合作,与孔院长合作,那就是与宋部长做对,中统拿着假钞到国统区套现物资要小心再小心。

  “拨一啊,你说我们是合作好,还是不合作好?”徐恩曾沉吟片刻,还是问到了合作。

  “徐先生,晚辈认为当然应该合作。此举对党国、对民族、对国.军、对我们中统都是大大的有利啊。”杨为早就在心里想好了这个问题,于是一开口便坚决支持合作。

  “如果委员长、宋部长生气又该怎么办?”徐恩曾问道。

  “我们绝不承认和李汉盛有过合作。”杨为道。“得知此事的这些人……”他做了一个开枪的动作。

  “郑苹如也要?”徐恩曾问,他这个局长也是听过此女芳名的。

  “不管她有没有看过信,最好都要……”杨为看似斯文,可毒辣不在军戴笠之下。

  “这不好吧。我们的同志没有死在日本特务手里,反而……”徐恩曾主要是想到此女靓丽可人,杀掉实在太可惜了。

  “委员长已宣布海军为叛军,她留下肯定会落下口舌的。先生和晚辈的得失不计,如果此事被军统侦之并报告委员长,委员长大怒下我们又不得不中止与海军的合作,到时候又要‘艰苦体现在情报工作上了’。”杨为劝道。

  “好吧,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徐恩曾想到委员长的愤怒、再想到海军提供的假币将套现沦陷区海量的货物,不得不点下了头。决定郑苹如的命运后,他继续道:“月底香港赴会的事情,我看还是我亲自去为好。你跟我一起去。这件事也由你来安排,切不可走漏了风声。”

  “是,晚辈一定办的点水不漏。”杨为见局座带自己去香港见李汉盛,不由大喜过望。

  杨为大喜,想罢这些事情的徐恩曾却看了看办公室的座钟,时间已过六点,再过一会天就亮了,上海那边怎么还不来消息,刺汪难道没有成功?找本站搜索"笔趣阁CM" 或输入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