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血海孤狼 第七十六章 基本

《血海孤狼》第七十六章 基本

作者:贰零肆柒 字数:3647 书籍:血海孤狼

  “这…这……简直是卖国啊!”沉默了半响,庄西言的大黑框眼镜又摘了下来,喃喃不安中吐了这么一句,一时间密室里尽是尴尬,李孔荣无言以对。

  好半响陈嘉庚才道:“汉盛对敌后游击战怎么看?”

  “敌后游击战非常艰苦,它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敌人兵力不足,所以放弃了交通不便、没有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的地方,这样游击队才能在这些地方生存。一旦敌人增兵,除了山区——如果敌人兵力足够,山区也是保全不了的;如果敌人持续围剿,所有根据地都将不复存在。”李孔荣平静的道,不带任何政治色彩。

  “这么说,南洋没有进行敌后游击的可能?”沉默良久的李光前终于开口,他这是帮陈嘉庚问的。这个问题让李孔荣感觉很奇怪,难道陈嘉庚这边要在策划什吗?

  “土人怎么办?”李孔荣反问道。“游击队掩蔽时被土人发现,你是杀了他还是听之任之?”

  “土人……”李光前错愕,打游击战还涉及到土人。

  “你不杀土人十有八九会向敌人告密,你杀了土人土人就会和敌人站在一起。”李孔荣道。“敌后游击战靠的是百姓支援军队,南洋百姓有一半是土人,他不可能会支援你,反而恨你把战场放在自己家这边,牵连了自己,告密的可能性很大。”

  “我们也可以联合土人一起反对英国人啊。”李光前还是不死心,提出了自己的改善之策。

  “那英国可以支持土人掌权,然后唆使土人打压华人。”李孔荣反驳道,他说的是今后几十年南洋的现状。“反正英美就是不然中国把手伸向南洋,为了这个目的,南洋的大部分利益他们不是不可以放弃,中国要控制可以,打一战再说。”

  “打不赢吗?”李光前看着李孔荣。

  “一百年内没有希望。”李孔荣答道。“如果我们能赢,那今天的日德就不会战败。德国横扫欧洲,日本横扫南洋,这样都还是败了,中国又何时才能横扫欧亚大陆?”

  沉默又开始了,但显然没有之前尴尬。陈嘉庚道:“还是说说非洲吧。汉盛的意思是要带领我们在那里建国?”

  “不是我带领。”李孔荣摇头,“是我愿意帮大家在那里建国。你们要是没这个想法,那就把那里当做避难地好了,大家住几年就撤走。”

  “帮我们?”有些愁苦的庄西言也笑了,“我们能干得来这种事情?!真要如此,也就只有贤侄你才能带着我们大家在非洲开拓一片新天地。”

  “我干不了这种事情。”李孔荣还是摇头,“我能做的就是在法国人想夺回马达加斯加的时候在海上击败法国舰队,然后双方签订合约,马达加斯加保留一部分法国利益,但她是一个独立国家,受到国际社会承认,并且在实质上受我们华人控制,这是我是能做的来的。建一个国家多大的事情,我干不了也没兴趣干,西元先生、嘉庚先生你们领头干是可以的。”

  “建国确实是一件大事,”陈嘉庚也点了点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得来的,所以啊……我和西元先生恐怕也做不来。”

  “那就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想办法。”李孔荣道,“眼下的事情很多,不管建不建国,南洋这边都必须做好准备。第一,国民dang的势力是要清除出去的,如果他们夹在其中,我们什么事情也干不了。第二,必须建立一支华侨军队,士兵和军官必须是华侨子弟,它这几年可以以海军陆战队的名义存在,到了马达加斯加以后就是国家军队了,到时可以拉一些当地土人凑数,然后说成是马达加斯加独.立军之类;第三,真要觉得建国,移民是大事,战争中南洋华侨就要移民五十万以上过去,不然人口基数不够根本没办法统治……”

  “就不要先建立一个政党?”李光前听的是热血沸腾,又出声相问。

  “不要。我们是要团结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但不能亮出党派和建国的招牌,免得英法警觉。”李孔荣道。“我们要的结果就是:战争结束后,挂着避难所和反攻基地招牌的马达加斯加华人已超过五十万,甚至达到一百万,那时候如果有人要我们撤走是绝不可能了。战后和稀泥和个几年、谈判谈个几年,与此同时我们一边移民一边备战,法国派兵就打垮法国,打完这个国家就彻底稳固了。

  战后英法殖民地肯定要被美国肢解,马达加斯加没有石油又不是战略要津,如果我们站在美国一边,融入国际社会的可能性很大。南洋则不同,石油、橡胶、锡矿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新加坡、马六甲海峡更是东亚海上要冲,这里建国也可以,但这个国家如果太大一定稳定不了,只能分散成小邦、还要站在大陆反面才能稳固。”

  又想了想以后的南洋,李孔荣最后道:“我想也就新加坡这样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地方能独立建国,其他地方建国可以,但英美一定会想尽办法扶持土人当政,这样他们才放心。如果把南洋华人抽调一部分到马达加斯加,剩下的华人立场上再亲英亲美,华人的境况肯定要比历史……要比当下的发展好得多。”

  “汉盛兄……”李孔荣说完,李光前看了看陈嘉庚,见他的回应目光里没有反对,这才接着问道:“你对共产党怎么看?”

  “共产党?”李孔荣笑了笑,“你是说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还是马来亚共产党?”

  “你也知道马来亚共产党?”李光前喜道。

  “英美对马来亚共产党的防备和敌视超过马来亚国民党。”李孔荣一句话就让李光前的喜意消散的无影无踪。“战后的世界肯定是资本主义对阵共产主义,英美控制的是海洋,南洋不是贫瘠的内陆,这里不管发生什么,马来亚共产党都不可能获得胜利。”

  “汉盛的意思是如果是内陆,共产党就会胜利?”陈嘉庚忽然插言。

  “这是肯定的。”李孔荣点头,“全面抗战的结果就是国民dang被共产党取代,这是八一三抗战就是注定了的结果,几乎没有可能改变。唯一可以改变的地方就是国民dang掌握东北,但东北紧挨着苏联、还顶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先不说退守西南的国.军如何赶到东北,即便赶到,他们也不可能在苏联南下的时候顶住苏军。

  东北被苏军占领的结果就是东北属于共产党,重工业占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东北如果属于共产党,那关内也必将属于共产党,除非常凯申和苏联达成这样的协议:长城以外归苏联,长城以内归中华民国。但这也不可能,常凯申1935年和苏联结盟对付日本,不就是日本占了东北吗?他要是能放弃东北,早就和日本结盟对付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了。抗战其实是为东北打的,几年苦战胜利了还要把东北给别人,他怎么也不会接受这个结局。”

  “1935年就结盟了?”大家都吓了一跳,李光前讶然道:“那时候不正在剿共吗?”

  “那时候不是在‘剿共’,而是在‘驱共’,‘驱共’的目的是为了把手伸进西南诸省削藩,这才留了共产党一命,没有赶尽杀绝。杀红军最多的其实各地军阀,比如湖南的何健。共产党到了陕西常凯申又想再来一次‘赶共’,如法炮制把西北军阀也收复消灭,但张学良为一己之私发动了西安兵变,常凯申本来要在西安被处死,是苏联力保他的安全,经此日本人终于看清南京政府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这才有后来的七七和八一三。”

  “……原来是这样。”庄西言重重的叹了一声,“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我以前也认为有。比如亚洲战事早于欧洲结束,海军可以协助国.军拿下东北甚至是外蒙。可现在……”想到军统接二连三的刺杀,李孔荣极其失望的摇头。“专.制的政府只会有腐败的军队和胆怯的将领,哪怕士兵再拼命,这样的军队也没办法顶住苏军南下。再说,海军连自身的人身安全都保证不了,时刻要提防常凯申的暗杀和算计,又怎么去帮国.军抢下东北?说不定国.军士兵甫一登船就扣押了船长,夺了军舰,重演十几年前的历史。

  这次大战我能想到的、能做的就是我们福建人,还有在海外的华侨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南洋有几百万华人,这些华人如果不想死于屠杀或者逃回大陆,也不想做土人治下的二等公民,就必须分流且亲近英美,不然这块先贤开辟的土地最终会落到土人手上。”

  李孔荣说的沉重,他在香港的遇刺更证明纽约血案的实情。现实如此几个人接连叹息,李光前不再提问,他苦笑道:“听汉盛兄一席话,真是……。很多人都说母国越强大,侨民就越安全,没想到实际正好想反,母国越强大,华侨就越受敌视排挤。”

  “那是因为没有强大到推翻现有世界秩序的程度,而她又是现有世界秩序的挑战者。对英美来说,她和德日、和共产主义苏联性质是一样的,身为华侨,自然要受到英美的敌视排挤。”李孔荣感觉在解释这个问题上耗费了太多口舌,说完便转口道:“还是说一些实际的问题吧。海军希望能在金融上和南洋华侨合作,华侨的资产如果可以不受殖民地政府的管制,应该尽可能的投到美国获取战争红利。海军在美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人脉,想来这方面的合作会很顺利。再就是军队,有没有可信任的人愿意参加军队?”

  “已经报名了啊。”庄西言道:“巴城的航校、新加坡的航校,报名的华侨数不胜数。”

  “我说的是陆军。”李孔荣点头笑道,他也知道这两地航校报名人数极多,这还是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全是商会、会馆内部的报名。“有没有想从军的精英人物……”

  “星洲日报的湖铁君可以!不过……”说道想从军的精英人物,李光前脑海里突然想起了一个湖铁君,但声音随即就小了下去。

  “不过什么?”李孔荣连忙追问。

  “他和庄惠泉等人走的近,听说他还是黄埔军校毕业,这些人大多是国民dang。”李光前道,“按汉盛兄的说法,这种人显然不合适。”

  “如果真的是重庆分子,那就不行了。”李孔荣也有些遗憾,华侨军队不能是国民dang也不好是共产党,这就比较难选。他只有说出之前想好的一个方案:“我听说南洋一带华侨子弟学校不少,新加坡也应该有吧。”

  “确实有,新加坡就有几十所。”陈嘉庚神色一动,当即答道。

  “我希望大家能派出自己人的嫡亲子弟从军。”李孔荣道,“不是当士兵,海军准备建立一所类似黄埔军校那样的军校,将招收数批陆军学员。他们军校一年,再实习一年,等开战的时应该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连长。战争中的提拔会很快,优秀的连长战时可再入军校学习半年到一年左右,登陆日本时大概能晋升成团级军官,这样等战争打完,军队骨干就养成了。战后这些人再入军校学习两到三年,就基本具备独立指挥一个师的能力,到这个时候,一支陆军算是建成了,有这样一支陆军建不建国我们都有余地。”

  “元济可以去,国怀在读书,还要元翼。”听说要嫡系子弟从军,陈嘉庚当即吐出两个名字,随即又道:“建不建国不说,但为祖国尽一份力是每个华夏子孙应该做的事情。”

  “父亲,元翼还小啊。”李光前是陈嘉庚的大女婿,二十四岁的老七元济参军也就罢了,老九元翼还不到十八岁,年龄实在太小。

  “元翼不小了。”陈嘉庚笑了笑,“国内不是还有童子军吗?”

  “父亲……”李光前还是不忍,但陈嘉庚只是摆手。

  “我这边兆星和兆熊可以去。”陈嘉庚子女十几人,庄西言这边思虑了好一会才报出两个儿子的名字,说罢又道:“就是兆星的年龄大了一点……”

  “年纪大一点没关系。”李孔荣见两位都让儿子从军,心里高兴。“但身体要好,学习能力要强,最关键的,作为军人,勇敢果决是最基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