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十三朵彩绘 第190章 片刻思绪

《十三朵彩绘》第190章 片刻思绪

作者:鸿钧长征 字数:3199 书籍:十三朵彩绘

  看着阿竺渐渐停止了呼吸,良久,吴云斌才深吸一口气,木然的看向自己手中那刻有地图的石板,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感受!

  他有着愿望落空的万分失落,以及被坑骗后的恼羞成怒——要知道,如果十五年之后才能去往养生池,就代表了他还要在这个世界做漫长的停留,完全不同于在之前四个世界的那种短期的旅程。

  同时,他又有着深深的惆怅,惋惜着阿荏的际遇,检讨着自己对阿竺的轻信。并层层解构、推演在不以任何人作牺牲的情况下,各取所需,避免遗憾的方法。

  但在推演之际,另一种想法又在他脑海中冒了出来,是对以上种种情绪的嗤之以鼻——吴云斌啊吴云斌!你见过的世界也并不是太窄吧,人生不过是浮尘,哪怕是由无数人生组成的宏观上的时代、文明,文明又历经过一个个纪元,在宇宙与时空的尺度上,照样只是微小的尘埃,只是转瞬即逝的刹那罢了……阿竺的残身、理想以及狠心,阿荏被至爱牺牲利用的悲惨,以及自己将要面对的漫长停留,这些个人的人生轨迹,更是刹那中的刹那,微尘中的微尘——每一个瞬间,不知就有多少亿万个同样的生命,在不断的际遇起伏、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不管是聪明绝伦还是愚笨不堪,不管是悲惨至死还是平安一生,不管是荡气回肠还是平淡如水,不管是创造辉煌还是跌入谷底,最后都会走向共同的结局——在无常中不可逆转的消逝,归于无任何差别的虚无。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造成深刻影响的事物,其影响的痕迹不会立即随事物本身的消亡而消亡,会一代代的流传下去,但这种影响是被其所在的文明母体所承载的,这文明母体在宇宙中消亡了,那点微弱的影响也就就此湮灭,即便退一步,假设文明不在自身的发展中消亡,承载文明、承载万物的宇宙也会走向终点,那时,也还是不得不湮灭——无常之下,并无永恒之物,消亡是唯一的、必然的共同命运,既然如此,耿耿于怀于一时的挫折,惋惜一人一物身上的那点悲剧,甚至想要去避免那点悲剧,又有什么意义?——不管如何去避免,最终不都还是要尘归尘、土归土?

  不过,想到此处后,吴云斌不免切换角度又想:当然,这只是我看待这一发展规律的角度。在主观上,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一规律,还有很多其它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虽然万物无常,事物转眼就会消亡,但它曾经存在过的那一瞬就已经是永恒了,此后无论如何变迁,哪怕宇宙湮灭成虚无,它都永远定格在曾经存在过的那个位置上——从这个角度看,事物在事后的消亡已经不重要了,“存在过”本身就是意义之所在,辉煌会永存于辉煌的那一刻,悲惨也会永存于悲惨的那一刻,因此,惋惜于某一刻、甚至想要改变某一刻的命运,可以看成是不想让遗憾与悲剧在那个刻度上永恒,想办法去避免遗憾的产生这种事,也就不能说是毫无意义之事了。更有人会进一步觉得,正是因为万物都会消亡,且每一刻都是唯一,不可替代,短暂生命中的点滴才值得珍惜,短暂生命中创造的成就才无比珍贵。

  吴云斌的思维角度还在继续切换:当然,这两种看法,都是以承认“万物无常”为前提的,还有一些观点,根本就不承认“无常”存在。比如冥灵教内其中一派的思想,就不承认有“无常”存在,只承认“流动”,认为世界根本没有多种多样的万物,万物不过是由相同基本粒子组成的各种不同形态,万物发生变化,不过是基本粒子在流动而已,而基本粒子本身是永恒的、不变的——按照这种观点,就是认为自己和宇宙中的其它粒子没有区别,什么都不去做,随着宇宙本身的物质流动才是真理,这样一来,以“自我”为前提的,想要改变人生的种种想法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还是执迷于远离真理的幻象!又比如还有图达那种观点,认为当人能够随意组合基本粒子时,就能将任何时刻、任何事物进行复现,也即他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是永恒的,消亡只是假象,因为一切都能被无限复现,只是常人的眼光被自身的所处阶段局限,看不到这一点罢了”——这种观点虽然也不承认“无常”,不承认消亡,但却走到了另一个积极的极端,认为人最终能够掌控一切。不过,在这种观点下,既然任何事物、场景都可以被无限的制造、复现出来,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是唯一的,执着于某个特定时刻下的某些命运,也同样没有必要和意义了!

  “不过!”他还在继续想:要说积极的话,其实百花苍云的态度也是积极到极端的,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挑战,挑战挣脱一切规律,挑战超越终极达成超脱,这其中就包含了挣脱无常与消亡的规律,但与图达不同的是,他是以承认“无常”的存在为前提的——正是因为有了“无常”的存在,才需要去挑战“无常”。这也与以“存在过”为意义的那种承认“无常”不同,那种承认,是消极的把“无常”这条规律作为一个不可更改的恒量,只想着在“无常”这种不可更改的客观规律下,如何找到一个主观的角度来定义“永恒”,而不是如百花苍云般,要打破“无常”这条客观规律本身……

  ……

  角度越换越多,思绪越想越远,吴云斌像是在思绪中进行了一场旅程。但是,心情却并没有因此被这旅程中的任何观点所说服,油然而生的情绪中冒出的失落、愤怒、惋惜等,在思绪转过许多角度后,依然没有被消除,哪怕是想到了失落、愤怒、惋惜毫无意义的充足理据,哪怕自己利用这些理据对自己的这些情绪嗤之以鼻,也改变不了心情本身——最终,他自嘲的摇了摇头,把这归结于“自己终究还只是个普通人类,心境不够,消除不了人性中的感性部分,所以情绪在受到影响后,在理性上虽然能够接受反驳该情绪的依据,但却无法改变情绪本身”。

  “或者……也可以这样想!”他仍是自嘲着,却忍不住又换了个角度:感性的存在也并非就是坏事,人性中有了感性的成分,才让人性显得更为动人,只要行为不是完全被感性所控制,作为人的自己,会有不理性的失落、愤怒、惋惜,不也是种种滋味么?尽管这些感觉体会起来并不舒服!

  想到此,他不由深吸了一口气,微微闭上了眼,就这样持着石板地图,任由这种种交杂的心情与观点在心绪中自然流淌,也任由时间流逝——这一刻的念头中既然冒出了这么些想法与观点,那就顺着这些想法与观点稍做思索吧,至于那点交杂的心情,不能立即转好也没关系,在时间的推移下,总是会平复的,毕竟只是心绪受到了些许影响,又不是心理留下了什么阴影。

  如此想着,直到思绪自然而然的想要结束这段思维的旅程,直到心情真的随着时间一段段推移而缓缓的趋于平静。这时候,吴云斌才睁开眼,定了定神,再次向着手中的石板地图看去——这一次,心绪逐渐平复的他,已经是在认真的看了。

  “这文字果然不是纯正的古拉丁文,看来,应该就是古拉丁文的源文字——亚特兰蒂斯文明中的某种文字了,和这里的语言一样,这些文字中也夹杂着不少华夏文字的用词语法,看懂其中的信息倒不困难,偶尔有几个古拉丁文中没有的字符,也不会对整体的理解造成太大的障碍,倒是这些示意图与标注……”吴云斌一边看,一边开始对地图中所刻的信息进行理解,他发现,看懂文字部分问题不大,就是示意图与标注需要费一番工夫去琢磨:看得出来,示意图画的是地理位置、地形、以及一些气象和洋流的变化,但因其标注的符号、数据与方式,和地球智人这纪科技文明中的并不相同,想要理解清楚其中的具体含义,就只能结合图形与能够看懂的文字,一点点去求证了。

  又经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终于,吴云斌大致清楚了地图所描述的养生池的情况——原来,养生池被包含在一滴巨大的油脂中,那油脂分子结构复杂,密度比组成海水的各类酸要稍大,且不溶于海水中的各类酸,因此,该油脂便沉入了海底而不是漂浮在海面上。海底有周期性的洋流在流动,这颗巨大的油脂也随着洋流在缓慢的、周期性的移动着。天影携带者依托一根油脂会经过的天石,从天石内部打隧道到海底,并在油脂随洋流移动中经过时,潜入了油脂内部,将养生池建在了其中。油脂大约每二十个地球年左右,才会经过这根天石底部一次。

  “难怪阿竺会说还要在等十五年才能前往养生池!”吴云斌不禁自语道,“我本来还想着,先从地图上找到养生池所在的位置,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缩短时间直接前往,现在了解了,才知道想要缩短时间几乎不可操作……自己还真的只有等待一途可行了!”说完,他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直面这个现实——开玩笑,先不说自己无法潜入强酸的海洋中去寻找,即便自己能潜入,在茫茫大海中去寻找海底的移动物,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地球上的人类拥有不错的探测和打捞技术,要寻找海洋中的沉船尚且那般困难。就单枪匹马且不会使用四季轮盘勘探功能的自己,除了望洋兴叹还能做什么?

  “研究四季轮盘的勘探功能?是的,有时间确实可以研究研究,只是要吸取上次的教训,要低调,不要再招来一堆披人和天弦人。但同时,也一定要做好在此渡过十五年的心里准备,毕竟四季轮盘可不是个简单的东西,单靠自行去研究猜测不一定能有什么效果!”吴云斌在心中想道。

  “现任的天影携带者者,通达者曾经嘱托过我,在他去世之后,要将您送离我们天弦人聚居的天石地带,您可以选择先去披人聚居的地方,也可以选择先去追杀沃伦,无论选择哪种,我都会送您前往!”突然,吴云斌的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