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春纤 225 第两百二十四章 探姨母宝钗思往日

《红楼春纤》225 第两百二十四章 探姨母宝钗思往日

作者:六月泽芝 字数:2666 书籍:红楼春纤

  . 乐文移动网

  只再想袁氏素日待她的情分, 又有今番种种,她不免又有些喟叹,因道:“可不正是这么个理儿。只我瞧着老太太满心欢喜, 实不忍心驳了回去。”

  昌平侯闻说,沉思了半日, 方道:“老太太原是一等通情达理的, 又极疼爱孩子, 自然不会与孩子们定下那等轻薄的。如今既有前头缘故, 你不妨常请那位姑娘来坐一坐。这性情为人, 常日里自能看得明白。”

  这话却在理。

  张夫人心想老太太虽和蔼,人情世故却极明白的, 这会儿不过想着自己年轻时候, 一时迷了心窍罢了。待得常来常往后, 那苏家姑娘究竟是个什么性情不说, 就单单分出一子承兆苏家一条, 自己挑两回说一说,怎能不犹疑?

  如此,她心中便渐渐稳当下来。

  谁知夫妻两人一番商议, 却全用不着。未等他们张口, 袁氏便下帖子请苏妙过去做客。几回来往, 又有书信, 虽是往来热络,却并不曾提一个做亲的字。张夫人满心思量皆化为乌有,倒自家疑惑起来:难道竟是我想多了?老太太并无那般思量?

  却不知袁氏世情上历练过的, 虽觉得与苏妙极有缘,又有些做亲的心思。她却也明白,苏妙虽品貌出众,只缺陷实在太大,且也未必情愿发嫁,倒不如这般往来热络些儿。这般,一则媳妇张氏并苏妙能两头熟络,真个有缘,自会成事;二来便是不成,也能与苏妙与旁处说个亲事,三来免得自己年老糊涂,且又不显眼。

  如此四角俱全,方才是道理。

  她这般行止,张夫人未曾明白,倒因着存着心事,几番邀苏妙过来小坐,她自家都在旁安坐,看入眼中。不消二三个月,袁氏依旧不言不语,她自家反倒与昌平侯叹道;“怪道老太太这般看重那苏姑娘,我存了挑剔的心,这几回看来,依旧挑不出一个不好来。言语也好,行动也好,容貌更不必提,竟是样样出众的。但凡她有个娘家,便是平民人家,我心里实也情愿的。”

  昌平侯倒听得惊讶起来,因笑道:“如此说来,竟是绝代佳人?”

  “绝代倒说不得,实说得一等风流人物。”张夫人叹了一声,想到头前的一些消息,便道:“就好比花儿,虽则春花灿漫,到底不如经了霜雪的梅花,从骨里便透出一番不寻常。”

  “既如此,你只管先瞧着罢。”昌平侯深知自己夫人亦是既有见地的人,听是如此,便隐隐猜出母亲袁氏的深意,迟疑半日,他便道:“横竖也不急于一时。”

  张夫人竟也点一点头,应道:“也好。”

  这两个字说出来,她自家不觉得,昌平侯已是听出几分意思来:对娶苏妙做媳妇儿一件事,她已是从先前的不愿,变成有几分情愿了。

  这边张夫人心思浮动,那边贾府的王夫人,却是心内焦灼。

  不为旁的,只为宝玉的婚事。

  却说宝玉经了头前一番煎熬,虽说长进了些,也愿意读书上进,可论真心,实不在这些东西上面。且他也不是能管家理事,外头走动的人。王夫人为人母,又只这一个儿子,原是做终身之靠的,哪儿能不孜孜念念的?可巧惜春大事抵定,已是订了明岁三月出阁,于今不过是些按部就班的嫁妆一应杂事,她便一发留心在意儿媳上面——一则,成家立业,自是宝玉的好处;二来,自己也多一个臂膀。

  谁知道,寻摸了几个月,王夫人竟寻不出好人儿来。

  这也有些缘故。

  第一桩,贾府究竟败了,往来走动的人家自不比头前,就是她自己也有几分羞于见认;再有,宝玉虽说聪慧,到底是个白身,并不是如贾珠那般早已举业的。如此,王夫人也只能将头前看中的姑娘说与贾母。

  贾母亦是利落,立时寻机探问。

  无奈上头两件在那儿摆着,纵有情愿结亲的人家,也多是另说个庶女或是堂亲,总有不如之处。婆媳两人见是如此,皆无法可设,只得又将心气压平了些。就是贾母,也只合说两句:“如今不比当初,竟委屈了宝玉了。只旁的倒还罢了,品貌两件,实不能差了。”

  至如家世、嫁妆,她便不提,王夫人亦是心知肚明。一时回去,旁人一个字也不好说,她自家便不由伤心惭愧:怎么竟就到了这般田地!宝玉那么个好孩子,竟寻不得好姑娘匹配!再往下头看去,竟只能寻那些头前只合做继室的!

  越是思量,王夫人越是伤心,且又存了气恼,一时亦寻不到好姑娘。一日日煎熬过去,又恰逢秋寒风冷,一日她便着了凉,先是咳嗽,后头渐次面白气重,连着夜里也睡不着,竟就酿成一病,又慢慢重了起来。

  她这么已是有了年岁的人,心病又重,如何煎熬的起。虽有迎春等送了好大夫等,她依旧一日日病瘦起来。薛姨妈几番过来探望,皆是含泪而去,次又与薛蟠宝钗两人絮叨。薛蟠本是外男,只合预备些好药材,竟也罢了。宝钗本可来几回,偏她前儿有孕,因未满三月不曾坐稳了胎,便迟了一阵,方来探望。

  王夫人已知道她有孕,又见她端庄蕴雅如旧,想着如今宝玉并无妻房,越发伤心。说了两句闲话,宝钗只还含笑,她却不由落下泪来:“实说了,我竟是心病罢了。那些劳什子的汤药,就是吃下一缸子,也不中用。”

  宝钗垂眸一想,便道:“究竟什么事,竟惹得姨妈这般自苦?依着我说,如今虽不如往日,到底可保平安。等宝兄弟娶妻生子,他又是极聪明的人,必不能重振家业。彼时又是另外一幅光景,姨妈且要瞧着日后才是。”

  “可是你说的,我何尝不知道成家立业的理儿。”王夫人长叹一声,含泪道:“可如今又往何处寻好人家的女孩儿?我为这个焦心了三五个月,偏无有一个法子。”

  宝钗听到这话,便不言语。

  这样的事,虽说王夫人素日亲近,可疏不间亲四个字不说,单单旧日一些嫌隙,她便不好多说。况且,这又是姨夫家的家事,她一个小辈女眷,说什么都不在理。

  偏王夫人却是因着心结,今日竟什么都絮叨出来。一时说着宝玉的好处,一时说着旧日的种种,一时又哭今日家败了的心酸,絮絮叨叨,又夹杂几句喟叹,似是可惜竟不曾早定了宝玉婚事云云。

  宝钗原是一等聪慧的人,不消多久,便渐次听明白了。王夫人这是哀叹头前与贾母争持,如今黛玉与自己皆已定亲出阁,倒将一个宝玉搁下了。这一番言语,饶是宝钗平日敬重这姨母,也不由生出恼意来:先前虽则有些这样的影子,到底不曾露出分毫,又有长辈做主,并无越矩的地方。现今说来,倒似戏上说着的什么两女争夫一般了!

  她倒也罢了,实在说来还有一丝儿影子。那黛玉却是不过是早年养在一处,有些青梅竹马的意思。后头渐次大了,她便常有些远着了。偏姨妈话里话外絮叨起来,竟还有些夹杂不清。

  宝钗便觉得王夫人现今真有些病糊涂了。只既是心里糊涂了,她便说破了十分,也不中用,倒不如将这话扯开来,另寻一个法子。心下这般一想,她便道:“姨妈如今病了,偏又放不下那一件心事,两头循环,竟是扣了环儿挣不脱来。细想来,这也是有些缘故,这样的大事,老太太年高,大嫂子不能出面儿,凤丫头终究隔了房的。各个都是有缘故不能张罗的。如今姨妈又病了,越发无人处置了。”

  “好孩子,正是你说的。”王夫人听这话在理,便点头叹道:“都是往日糊涂了,只说……”

  “姨妈。”宝钗微微一笑,轻声道:“如今我荐一个人,保准能暂时安一安姨妈的心。”王夫人一怔,抬头看去,却见宝钗道:“不是旁人,却是我妈。说来也巧,如今我妈正张罗我哥哥的大事呢。何不也将宝兄弟的大事说一说?”

  王夫人便有些意动。

  毕竟薛姨妈虽是孀居,到底比她好走动些儿。且薛蟠又是外头常有走动的,或许能听到些好人家,按着寻去,终究比自己如今容易些。再有,薛蟠虽说许是经了和离并妹妹被迫和亲两件事,洗去了头前的纨绔,渐次稳重,也能慢慢撑住薛家,到底那也是继娶,原与宝玉不同。

  由此,王夫人便不由点头道:“还是你心里有数,做事周全。你母亲过来几回,也与我说了两句的。偏我病糊涂了,竟想不起这一条儿。”有了这一番话,两人便都讲话一转,又说了些温寒闲事,宝钗方自告辞而去。

  只她出了这一处,转头回看,忽而想起旧年头一回入贾府的光景,一时脚步减缓,怅怅茫茫竟有些隔世之感:旧日再也料不得,竟是如此一番光景。世事浮沉四个字,说来不过一句,实瞧着真真可怕可惧。也不知日后,究竟还会生出什么事来……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