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诛红与八十红论 迷题种种论宝钗(三)

《诛红与八十红论》迷题种种论宝钗(三)

作者:长辰鱼长白山 字数:3377 书籍:诛红与八十红论

  迷题种种论宝钗(三)

  虽然前面有涉及但还是捋一下宝钗的经历,不然不免有些亏欠,有点冗长见谅。

  宝钗家人有母亲薛姨妈和兄长薛蟠。母亲薛姨妈是个通达之人,兄长薛蟠是个标准的纨绔。居所曾有梨香院以及蘅芜苑。而历来正反宝钗评价不外乎容貌、才情、处事等方面,从此也可以看一看。

  宝钗在第四回出场,这一出场容貌、才情、处事等方面就显示的是一个成熟女性形象,不像个十几岁的孩子,就是说她早熟、各个方面驾轻就熟。对此,不仅从《红楼梦》中能看出宝玉对她若有若无的疏离,换句话说曹雪芹对她也有若有若无的疏离,这其中可能是与曹雪芹亲身经历有关,宝钗社会原型地位也可能相当高。

  宝钗进京是为选秀女,书中没有给出原因。推导一下可能如下:一、宝钗自身问题。清代选秀严格,考虑第七回宝钗病症那么楚怀王美人割鼻故事不会出现;考虑宝钗第四回、第二十八回形象那么汉孝景皇后王娡故事更不会出现。二、元春不肯帮忙,或者不希望出现宫中竞争对手,或者私心留下宝钗给宝玉,母女一心元春是理解王夫人心思的。宝钗不免有心结,如第三十回中说:“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注意宝钗的这种心理对她在贾府很不利,这种不利只是因为宝玉一人造成,而且这话既晚且错很不是时候,搞得宝玉跟个“备胎”似的。

  第五回中说“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人能得如此评价是不容易的,人事间的尘土去净要须得勤细二字,除非心不在此。那么,宝钗长期居住贾府对于贾府甚至属于四大家族内青年子第是会比较的,宝玉无疑是其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宝钗或者薛家有没有这方面心思在第八回得到体现,一如前文分析因为黛玉的搅局和宝钗的矜持,薛家不得不冷了下来。

  无论如何宝钗在第八回比通灵将自己与宝玉在情感上错过。她进京起点极高,选秀女目的在于攀龙附凤,忽视了眼前人。这里看看男女在时间观念上可能的不同。男生在时间观念上很容易被恒定或者说情感恒定。不管有没有知识,或者理解哲学,他的心也可能被恒定。有时候男女生都在哄孩子,不知道谁童心强一些。但男生的童心肯定是真切的,看看宝玉对黛玉心理年龄似乎差距好大,女生的强势不知在多少男女身上重演。女生因为某些原因对时间敏感,分分秒秒不计其数难记其时,而她随着时间前进时往往忘记男生还在原地。所以,女生现实度高于男生。也许男女永远在倒时差,这也是除成熟者外年轻地心的通病。男女间没有对错,只有阴差阳错;只是希望男女知道错过什么。现实中一般情况下有人总会认为女生弱,这句话是错的。首先,现代社会女生是独立的,而且重要的是经济上独立的。其次,现代女生成熟度很高。不仅90后,看看00后都很吓人。所以,在感情上男女完全对等,这指的是男女动情,动性者不在此列;注意这里讨论错情,两情相悦不在此列。而且,一般情况下,女生占优势。因为女生群体性强,现代群体条件下基本可以保证女生心理、身体完全免伤害;女生“突击前出者”不在此列。男生追求女生两类常见:女粉和女鬼。身为“女粉”的男生要做好无花果的准备,因为女生及闺蜜会给男生打上青涩标签,男生可以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第一遍“油漆”。作为情场老手“女鬼”的男生是否得手看女生是否虚荣,因为即使闺蜜的明眼也不能避免其犯错,所以穷女富养有道理。如果男女对等交往,这时闺蜜可能会成为障碍。因为一旦男女开始感情经历,闺蜜等于第三者。女生往往错误的认为在感情上的斗兽场里面,自己是一群人,对面是男生一个人。但注意:感情斗兽场的大门从不上锁。男生随时可以撤退,只看他心思罢了;这时,男生极可能恒定男女关系等级——过去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纸,也许源于此处;这时男生极可能撤退,条件是一有别的女生、二男生有自己事业。这之后可能是女生常自唏嘘的回忆啦。因为错,就可能错过了。女生其实不必,因为绝代芳华邓丽君和梅艳芳尽皆唏嘘不已过,想来知之的男女皆为之憾叹。此后,女生忌以猎目视人,既失之常心又苦却自己。对于男生来说,如果分量不足错过了,忌讳其念错在己、自怨自艾。因为男生传统教育是收敛,现代社会放纵色彩浓厚,如果不能收放自如会很痛苦,像香港张国荣和美国罗宾·威廉姆斯,放不能收形成心牢。男生一旦形成心牢,记住《亮剑》里面丁伟说过的话:“打出去再说。”由于古今中外手段太多、网络又这么发达,具体内容自己查找,只要记得发现迹象就直面挥出一击破之,是男儿当如是、尤其在这个不因人而因众的泛爱时代该当是基本功。中国从古至今是以道学功夫为主,虽然国人在这方面处理能力不弱,在情感细腻上多借鉴西方,人海情潮势流奔涌,人人在世若不知防当知卫。

  书回正文:如果宝钗绝了这方面心思倒也罢了,但大家一起生活而宝钗又宣示存在的行为与此矛盾。第十八回助宝玉述典、第十九回不忘提醒此事;第二十一回留心袭人;第二十二回说禅;第二十五回笑姻缘;第二十六回“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以上种种有人会说:这不是不让人活了。但在第二十七回宝钗暗听红玉和坠儿私话,当时其景宝钗脱口而出:“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她指认黛玉应该是潜意识中第一反应并非无因。其后的“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则让人心中悚然。宝钗书中怒如火、尖若针不过两处,皆因宝玉而起。虽说瑕不掩瑜,但此一节处导至有人推测其后第四十五回送燕窝于黛玉时暗藏机关,使得黛玉病情加重趋于早夭。正反宝钗无疑证明人性的存在,人非圣贤——宝钗读圣贤书依圣贤道理行事但终归个人性情是存在的,故此人物可以不圆满但可以丰满的。

  可见从第四回表示要选秀到第二十八回元春显示安排,宝钗在宝黛之间一直无意中进行着种种“插足”式活动,直到第二十九回贾母回绝张道士提亲打破王夫人和薛姨妈的谋算。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由于王夫人心中郁结导致第三十回迁怒金钏儿使其投井枉死,宝钗不得不在第三十二回亲自去王夫人处开解送衣服。到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引得第三十四回探宝玉情动,“错里错以错劝哥哥”此处全然错开宝钗人生轨迹。因为宝钗可以不顾“金玉良缘”在他处另起炉灶的,这呆霸王一语挑开窗户纸可不是一句“丢下这个别提了”就能了结的,宝钗除了沿着这条不那么光明的路走下去已经别无他法。此处只能说是礼教害人不浅。

  就此宝钗不免有些放开投入的爱恋男女的角色中,自第三十五回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开始,到第三十六回“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从莺儿到袭人的针线,一个是她的丫鬟、一个是她的副身,宝钗此时不爱的是她们的针线、爱的是她们与宝玉的距离、爱的是能够坐在宝玉身边的那个位置。此景“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应当只得夫妻相得如是。偏此时节“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可说宝钗在宝玉最近距离听到的最远的情话,宝钗除了“不觉怔了”发懵还能有什么感觉。

  以后宝钗黛三人都显得成熟许多,宝玉、黛玉在第三十二回心事说开,宝钗心思在第三十六回听开,三个人的关系磕磕绊绊走上正轨。在其后的发展,宝钗浑厚的长项开始发挥作用,正像第七十回“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在正面不足与黛玉匹敌情况下曲线救国获得了成功。第四十五回友黛玉于个人,第五十六回全贾府之惠,不论宝玉还是众人都是认可的。因为宝钗最大长处是能理家,正是贾府急需的管理人才,而且她理家方式是与凤姐快刀不同的柔性方式,才显得难能可贵。而黛玉从第六十二回看并非不知理家,但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像凤姐评价宝玉“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评价黛玉“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宝钗能够理家但缺的是名分,其心中不得不做“娥皇女英”方面的探求。

  在《红楼梦》庚辰本第四十二回的回首,“脂砚斋”评语中有关于“钗黛合一”的说法:“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这里似乎给宝钗指出了一条明路。

  这“钗黛合一”的解释从书中行文看,首先是钗黛两人关系趋于和谐,第三十八回薛宝钗“讽和螃蟹咏”文风似像黛玉的利口;第四十二回“解疑癖”宝钗以自身经历和黛玉讲解社会道理,这种道理在当时社会是通用的;同回“宝玉在旁看着,只觉更好,不觉后悔不该令他抿上鬓去,也该留着,此时叫他替他抿去”,反映宝玉希翼二人和睦相处的心态;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至第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钗黛仿若一人仿若一家,可以说是薛家努力的结果,这是中国社会儒人俱全的基本工作。其次,如果从宝钗和黛玉在社会原型中是一个人考量同样可以理解,因为一个人可以前倨后恭那么女孩子同样可以发生变化,像《聊斋志异》的婴宁由笑不离口到不复一笑可以存在,女孩子婚前的矜持到婚后的放肆也可能存在,书中夏金桂不就如此吗?再者,脂砚斋的“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在好的方面解释不是黛玉虽逝犹生吗?宝钗天性如此也还罢了,若有意为之那真用心良苦,宝玉得妻如此总憾复何恨哪?那些“意难平”也就大可不必了。

  宝钗是中国女性贤德集大成者,固然她有缺憾但诚如第六十三回所誉美国花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人见人爱。

  2016.3.2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