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诛红与八十红论 艰难情爱论钗玉黛纠葛(02)

《诛红与八十红论》艰难情爱论钗玉黛纠葛(02)

作者:长辰鱼长白山 字数:1172 书籍:诛红与八十红论

  《八十红论》---艰难情爱论钗玉黛纠葛(02)

  从钗黛人物对比看,黛玉确实要青涩。

  对于第3回宝玉眼中的黛玉是世外仙姝模样。看第5回描写宝钗则完全人世闺阁典范,人长开了、事行开了。这和宝黛初会非闹即哭,全然不同。

  抛开钗玉人生观的差异,一般人会选择谁?这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

  说得亵渎一些,在现代被利益压得喘不上气的人们,会简单归结为:花瓶和势力问题。那几乎很少有犹豫的。

  但那是富贵人家。需要强调古代世家有“五世而斩”的说法,即是如同相对于王朝渡过象秦隋那样的第二代危机,对于世家来说要渡过其生命力逐渐衰落而纨绔层出不穷的第五代危机,是很要紧的事情。

  即是如此,在这一点的选择上,薛蟠都比宝玉理智,只是命不好娶个“搅家星”罢了。

  可是钗玉黛三人偏偏就形成了宝黛情投意合,宝钗憋着气往里面拼命挤的态势。

  除开贾母与钗玉不和因素,我们着重看看宝钗是怎么搭错车的?

  那一切是从“第8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开始的。

  第8回相当于一部大书刚刚开篇阶段,很早。介绍什么?回目是说:“金玉良缘”出现了,而且宝钗的丫环金莺也揭出来了;不过,马上被黛玉的醋酸给稀释掉,象刚出现的沉淀就给化合成气了。

  宝玉探宝钗是因为宝钗的病情。他礼数是周全的,前儿派人看过今天自己亲自来看看。

  宝玉走的路线是有问题的。他为了避开父亲几乎绕了半圈贾府,路上碰见两龙套人物,不是要紧的。

  要紧的是他这么走黛玉肯定会知道的。因为黛玉傍着贾母,宝玉这么走动贾母是会知道的,贾母知道等于黛玉知道。所以,黛玉说:“嗳哟,我来的不巧了!”这句话说的恰恰是巧话。

  我们先看宝钗与宝玉的互动。二人说不上两句话,宝钗就要看通灵玉。这说明宝钗的确刚来贾府时候不久。

  马上就引出金莺说金锁的故事。这金玉上篆刻的话,按照那先知先觉的两位神仙的安排却是一对,但是金莺后面说的话被打断了。宝钗两次催茶,一次是引出话头,一次是打断话头,书叙是很妙。

  宝钗打断金莺的话原因在哪里?

  一是少女的矜持。这大部分女孩都有,不足为奇。

  二是宝钗的主见。宝钗来京城是为选秀女。秀女的去向,一是接近皇帝,成为元春那样的皇妃;二是,归于各皇子,成为王妃,将来可能成为皇后。

  所以,当从此处考量,处于一个贾府公子地位的宝玉就不足为贵。注意:宝钗的心理大家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后果是宝玉以后对待宝钗的态度一直是脊梁骨笔挺。原因吗?从大男人角度很好理解,笔者此处不作赘述。

  接着,就是二人近距离描写“宝玉闻香”,这是二人在全书距离最近的一次。但是,二人却按宝钗的话没有“混闹”,因为黛玉来了。

  黛玉下面的表现常常让笔者想起影视里面的英雄人物。只身一人站在阵地上抵挡强大敌人的进攻,抱着机枪横扫,拿炸弹砸,一人当关万夫莫开,最后壮烈牺牲。

  笔者这么比喻并不过分:对比宝钗,她是客人的身份;对比薛姨妈,那是长辈;对比李嬷嬷,那是宝玉的奶娘。

  这些人当时在那屋里身份地位都是高于黛玉。黛玉还是抢得了对宝玉的话语权,宝玉的心态就此养成。由于,宝钗的自持、黛玉的积极,宝黛钗三人恋情格局就此形成。

  以后就是漫长地苦熬,贾母与宝黛钗漫长地苦熬。

  有时候,笔者看着第42回首有脂批“钗黛合一”那句话,如果书里是那样的结局,确实皆大欢喜。但是《红楼梦》还那样经典吗?这是难下定论的事。

  2013年1月3日7:28:2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