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TFBOYS之樱花盛开 第十一章 被误会

《TFBOYS之樱花盛开》第十一章 被误会

作者:雅欣baby 字数:1165 书籍:TFBOYS之樱花盛开

  沈威教授要大家汇报集训感受,可有的说激烈有的说不激烈,他干脆就点名,一个一个说。徐加伟首先发言,他说:“没觉得什么压力,一路走下来都轻轻松松的,好像人家都有意让着我似的。”

  “不错。”教授说,“希望你下一关也这么轻松。不过这边轻松,但另一边不轻松了,你自己要把握好,你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

  “我知道,教授。即便是我妈妈不同意我也会上去的,这次我是去定了。”徐加伟说。

  “我说过,家里的事组织不会出面的,你们自己把握好。实在过不了家里的关就把名额让给人家,实验室也需要你们。”教授说。

  “我会处理好的,教授。”徐加伟说。

  “好。下一个林姗姗你说。”沈威教授说。

  “好。”林姗姗说,“教授,我身体状况顺利通过,知识结构轻松压倒他们,应变能力也无对手。只是……”

  “意料到了,心理素质出了点小偏差,不过也还行,虽然排在第二,但和第一名差距式微,你的综合成绩远远把人家抛在后边,所以也算是轻松入选了。下一关对你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压力,上一轮的成绩不会带到下一轮,你可要加油哦。”沈威教授鼓励道。

  “我一定会的,自信完全可以超过对手。”林姗姗说。

  “我说吧。”林姗姗说完,马彪不等教授点名,紧接着说,“我和姗姗刚好相反,心理素质得了个第一,并且把他们远远的甩在了后边,身体状况大家都差不多,应变能力略胜一筹,知识结构不是很理想,只是第二。不过综合排名还是第一,顺利通过。”

  “继续努力,下一轮可能重点在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这是你的优势,只要你好好把握,问题应该不大。”教授也是进行了一番鼓励。

  陈杰喝了口茶,说:“我觉得压力是挺大的,除了身体状况外,每项都是激烈的竞争,知识结构、应变能力勉强排第一,心理素质垫底。最后虽然总分排第二,但和第三名只差分,反而和第一名有些差距。虽然进到模拟训练了,但最终也还是会淘汰的。”

  “一切皆有可能。即使没选上,实验室也还是你们的家,无论是否选上都是好事。同学们,新的集训很快就会开始的,你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太空旅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去这么远的地方,风险还是会有的,如果踏上去火星基地的路后,就有50%的可能很长时间回不来了,一旦选上直接出征,直到多年后完成任务才能回到地球。你们要想清楚,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如果被选上了,那对不起,你没有退路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在实验室的工作暂时结束,等下向我的助手移交,如果下一步数个月的模拟飞行集训没被选上,回来重新分配工作,选上后那就有可能永远离开这间实验室了,因为等你们回来,实验室里早已放不下你们这尊大佛了。移交以后回家休息,多陪陪父母,等到集训命令一到马上回这里集合。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大家齐声说。

  “世界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到此结束了,同学们,我们接下去会以另一种方式见面,天天看得见面,听得见声音,但碰不到一起。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说还早了点,但是这日子快要到来了,现在早点说,早点准备也好。好在大家的心理素质都挺好的,不会出现那种依依不舍的场面。”沈威教授特地看了林姗姗一眼,发觉她的表情有点伤感,特地点了她的名,“姗姗同学你说是吧,大家今后以另外一种方式在一起也是愉快的。”

  “是的,教授,我们同样快乐。”林姗姗说。

  “好了,大家还有想说的吗?”沈威教授说。

  “教授,您还是会指挥我们的所有行动吧?”林姗姗问。

  “是的,我是这次营救行动的总指挥,我们还会天天见面,天天给你们下指令的。等于说我们还天天在一起,只不过换了种方式。”

  转眼间,去火星基地模拟飞行的时间到了,沈威教授和四位弟子一起去基地。他们乘坐的是亚光速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是目前内太空较为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只用了10来分钟的时间就到了目的地。除了徐加伟外,其他3位弟子还是第一次第一次离开地球,到火星后他们感到非常新奇,第一感觉是太阳比地球上小多了。

  “徐加伟,你上次去金星什么感觉?”林姗姗问。

  “第一感觉是太阳很大,大得有些吓人。当时还在想幸亏没去水星,否则看到的太阳还要大,还不吓破胆啊,哈哈。”徐加伟说。

  沈威教授说:“火星上目前只有开采小行星的智能人和一些技术人员、飞船制造工人,太空模拟飞行环境系统也是刚建好不久,是专门为这次飞行建设的,管理和维护这个系统的科技人员比你们早些时候到了,此外就没有无关人员了,也不接待游客。趁现在还没把你们交接给基地,你们就多走走看看吧,一旦进了基地就出不来了。”

  “会不会有同行先我们到达了?你们看--”林姗姗指着前方,“那边也是4位。”

  “完全有可能,你们可以和他们交流,也可以我们走我们的,但不能走太远,因为我们只对火星做局部的改造,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在这个范围内,包括发射基地。”教授说。

  那边的人也看见他们了,挥着手向他们招呼。

  “当初为改造火星的环境,我们的前辈花了不少的心思,勘察了整个火星,最终选择这里,因为这里常年气温相对高点,并且变化不大,地势也平坦。经过数百年的改造,约一万平方公里已经有点适合人类居住的样子了,其中的一千平方公里核心区块,就是我们现在的所在位置,含氧量、引力等完全跟地球一样,那边一百平方公里的大棚建筑,看到没有,是核心的核心,能生产水了,完全模拟成功地球的环境,会下雨、有植物、有小型动物。”

  马彪感叹说:“还是我们的千年思想家说得对,‘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

  “我不知道这次模拟训练有没有安排你们参观的项目,如果有的话就最好,来一趟火星也不容易,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好好看看。如果想走得更远,就得穿上宇航服了,因为走出一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就呼吸不到氧气了,南半球比北半球壮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都看过模型、图片,但到实地感受完全不一样的。”

  “教授您来过吗?”陈杰说。

  “我差不多勘察过整个火星表面。”沈威教授说。

  “我们教授还去过水星和金星。”徐加伟说,“要是其他几颗气体行星让去的话我们教授也一定会去过。”

  “按照目前的操作规范,气体行星只能让智能人去,不过总有一日我们会登上哪些行星的。”教授说。

  一艘飞船过来了,又有一批参加模拟训练的人到了。

  “走吧,我们先去办个报到手续。”

  在报到处,沈威碰到了老同学吴教授,吴教授是基地负责人,也是这次模拟训练的总负责人。

  吴教授把沈威一行让到自己的办公室,说:“老同学,你亲自送得意门生过来啊。”

  “和他们朝夕相处了几年,一旦分开还是有点不舍的,现在我就交给你了。”沈威说。接着他把弟子们一一介绍给吴教授。

  “哦,名师出高徒,这几位都是很优秀的。徐加伟同学我见过,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发表论文,那篇题目叫什么来着,获全国大奖……”

  “《论外太空行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加伟轻轻地说。

  “哦,对对对,观点很新颖,说到不和外星球居民争资源,在勘察前先摸清整个星系有无生命,如果发现有生命存在就放弃勘察,把这一资源留给这个恒星系的居民。这个看法很好,我非常赞同。一个中学生就能提出这一观点,心胸如此开阔,好!”

  “吴教授您过奖了,那个时候犹如初生之犊,说话没分寸,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蒙老师们提携,侥幸获奖。”徐加伟说。

  “呵呵,还是没改当年的中学弟子那样的腼腆,当时我和老沈一起坐在台下的前排,看你上台领奖的时候脸都红了。老沈说,要是有一天组建研究团队,第一个就把你要过来。后来老沈一直都在默默的关注着你的成长,老沈组建研究团队时果然如愿以偿,你是沈教授团队的第一个弟子吧?”吴教授说。

  “是的。”徐加伟说,“沈教授对我关爱有加!”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徐加伟一直不知道,自己从中学时代起就受到国内顶级天文学家的关注,实在是荣幸之极。沈威教授就是这样,对弟子的付出他只字不提,而尽量把成绩都记到弟子身上,这样的教授真的是太好了。

  吴教授对沈威教授这个团队的人员构成是有所了解的,在这个团队里他最看重徐加伟,要是不出意外,徐加伟今后必定会成为国家天文事业的栋梁。意外?突然,吴教授心里产生出一丝隐隐的惋惜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