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海商帝国 第八十节 仰慕者

《大明海商帝国》第八十节 仰慕者

作者:石烟斗 字数:1879 书籍:大明海商帝国

  到了晚间,王业泓和刘嘉弢回来了。

  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二十多个士子,他们在看了章旻青的实验后,就成了章旻青的仰慕者,跟着王业泓他们过来,是来向章旻青请教来的。

  在“天一阁”的四个物理实验,让这些人似乎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这扇大门里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显然比读“四书五经”做制义更有趣味,只是他们不得其门而入。

  虽然章旻青在现场,并没有做出什么合理的解释,可他们结合章旻青在龙山搞的沼气,他们觉得章旻青一定是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的,只是不愿公之于众而已。

  这些人的到来,让章旻青又喜又忧。喜的是他白天的那点算计,立刻有了成果。忧的是,他对此事先并没有准备。要是早有打算的话,他就该凭借回忆,把一些前世读过的物理课本里的内容写成小册子,加以推广。

  略微思考,他决定给这些来的士子们先讲两个内容,一个是物体的形态,一个是杠杆原理。这两个内容,应该是这些士子们最容易接受的东西。

  王家待客的厅堂,成了章旻青的临时讲堂。

  他从水的三种形态开始讲述温度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冰、水和水汽。这是在座的每个士子都见识过的,天寒地冻时,水结成冰,天气回暖,冰化成水,水烧开的时候,产生水汽,同时液态的水减少。

  而引申出去,就是常见的铜、铁,因为铜和铁的融化温度是不一样的。再引申出去,就是人所在的环境,各种不同的物质,在常温下的不同形态。

  而第二点的杠杆原理,章旻青举的例子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就是秤。固定重量的秤砣,因秤纽支点的不同,在秤杆上不同的位置能秤起不同分量的货物。

  换句话说,以秤纽为支点,在不同的距离上,使用相同的力,就能撬起不同重量的重物。这样的例子,可以让这些士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

  章旻青由浅入深的讲述,不仅跟来的二十多个士子听得津津有味,就连王业泓、刘嘉弢和书童七斤也同样沉迷其中。他们从没想过,在这些他们日常见惯了的东西,里面还包含着这样的规律。

  “文靖先生,可否收我们做学生?”

  当章旻青的讲述结束后,这二十余人里几个为首的相互交换了下眼神,突然一起朝着章旻青跪了下来,开口请求道。其它人看见为首几人跪下,也都跟着跪了下来。

  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章旻青一跳。在在场的所有人里,他的年龄只比七斤大些,余下的人,都比他年龄大,有的甚至大了二十余岁。

  “文靖,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看你就收下他们吧。”

  在场的人里,王业泓、刘嘉弢和七斤没跪下来。王业泓似乎看出了章旻青的犹疑,出声劝道。

  王业泓和刘嘉弢虽然听章旻青的讲述也听得很有味道,但他们还不肯放弃仕途之路,自是没时间去钻研这些。七斤本是章旻青的书童,视章旻青为主人,自然也没必要多此一举的拜师。

  “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学这些?”

  尽管有王业泓在敲边鼓,章旻青也没有马上答应下来。因为他觉得,对多数士子而言,科举之路才是正途,这些人难道就这样抛掉了科举之路?

  “学生周琰,白天在看了先生以水汽之力卷绕纱线后,学生大开眼界。以往,学生曾在作坊见过依靠水力绕制纱锭的纺麻机,其速度远超人力,但受制于汛期和河流。若是能制成如先生所演依靠水汽之力的话,便可不受地形、汛期之制,大江南北只要有水之地,皆可设之。此乃造福万民,遗泽后世之伟业也。学生愿行之。”

  周琰说的靠水力绕制纱锭的纺麻机,是元朝王祯《农书》中记载的三十二锭水力大纺车。这种纺车因为缺少梳棉机构实际上只能纺麻而不能纺棉。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章旻青在“天一阁”演示的以水汽驱动风车给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看到了在水车之外的新的动力模式的可能性。

  听到周琰这么说,章旻青心里明白了过来,这些人为什么会放弃科举之途,转而对他的这些实验感兴趣了。

  《左传》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周琰话里的“造福万民,遗泽后世之伟业”,大约就是以他为代表的这帮人,认为这是可以“立功”的途径。相比科举的青史留名,“立功”乃是文人“三不朽”之一,诱惑显然更大。

  “我明白了。不过此刻,我还不能收你们。想要跟我学习,你们先得通过考试。玄扈先生与泰西人一起编著了三本很重要的述著《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

  你们之中,谁能把其中的《几何原本》读懂,再来找我。若是这三本书都能读懂,那是最好。当然,若是在读这三本书时,有何不解之处,也可以来找我,我会给你们解答。”

  章旻青虽然清楚了这些人的想法,而且从心里对他们有这样的志向感到赞赏,但他依旧没有马上答应下来。而是让他们先去读徐光启的《几何原本》。

  这主要是,事情的发展再次偏离了他的设想。他公开做这些实验的目的,只是想给当时参加雅集的士子们做个科普。并没想收什么学生。对他来说,手头上急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真没多少时间再收学生讲课。

  特别是,就算他有时间收学生讲课,现在也不是合适的时机。要讲课,就需要有合适的教材,以往读过的那些数理化的内容,虽然大部分都还记得。可要教学生,就得把那些内容都记录下来,整理成书,这可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其次就是,这搞研究也不是任谁想搞就能搞出来的,也需要看天分。只是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天分,轻易不好判断,章旻青就想到了一个简单办法,让他们去读《几何原本》。

  如果他们能读懂《几何原本》的话,那他的那些数理化课本写出来,或许这些人也能慢慢读懂。若是连《几何原本》都读不懂,那就别在这上浪费时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