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唐绿帽公 第433章 绕道与坚守

《盛唐绿帽公》第433章 绕道与坚守

作者:水刀伐木 字数:3568 书籍:盛唐绿帽公

  “哎,某实在是后悔呀,早知道那苏守祥如此不堪,岂能听从他的建议,现在不仅夜袭不成,反倒白白折损了数千精锐,实在是.......”

  话语间,李孝逸甚至带上了几丝抽泣之意。

  “哎.....”

  对于别人,可能会被李孝逸如此做派所欺骗,可在魏元忠看来,李孝逸这种手段实在是太过于可笑。

  就像他刚才所言一样,作为大军主帅,谁也不可能是常胜将军,有所失误很正常,可是,现在李孝逸却在他面前做这种小儿女的姿态,可话语间那种推卸责任的意思却非常浓厚,如此惺惺作态之举,让魏元忠更是失望。

  “不知道大总管接下来有何打算?”

  对李孝逸彻底死心的魏元忠,也懒得在劝他,直截了当的问道。

  “这.......哎,这是在是一个难题,徐军虽然示弱,可占据有利地势,我军势大,却碍于下溪之阻,难以发挥兵力的优势,如果长此以往的对峙下去,就算我军最后能够取得胜利,恐怕朝廷也不会满意的,再说了,如果想要强攻,不知又要折损多少将士的性命,因此,某觉得可以另想它法。”

  李孝逸依然神情黯然的说道,可那顾盼间眼神流落着的精芒却暴露他的内心真实的想法。

  “大总管是想要绕道。”

  魏元忠是何许人也,未来的著名丞相,承接武则天和李隆基之间的重要桥梁,轻而易举的就猜出了李孝逸的真实想法。

  “知我者全军上下,唯独军师也。”对于魏元忠如此快速的猜出了自己的心思,李孝逸在诧异间,心中也是极为佩服的。

  “不知大总管想要绕道哪里?”

  “军师如此可就有些见外了,绕道哪里您怎么会想不出来呢?”

  “大总管想要绕道石梁。”

  魏元忠也不再装傻,直接说道。

  “不错,现在下溪被徐贼占据,我军想要度过,除非付出巨大代价,所以,想要尽快到达扬州城,唯有绕道,如此只有向东和向西两条路,向西的话,西边是偌大的高邮湖,还有运河穿行,我军数十万精锐,行动起来极为困难,因此,向西肯定不行,如此一来,唯有绕道向东了,而石梁就是最好的地方,只要我们顺利度过石梁,大军眨眼间就可到达扬州城下,到时候平定徐贼,可谓是手到擒来。”

  李孝逸抬手指着下溪的河面,一改刚才意兴阑珊的样子,颇为豪情的说道。

  “手到擒来,只是不知道是你擒别人,还是别人擒你。”

  看着豪情的李孝逸,魏元忠心中忍不住安安心想到。

  也难怪魏元忠会如此想,如果是别处的话,碰到这种久攻不下的地方,绕道不失为一条折中的办法,可唯独这一次却不行,不是绕道不行,而是绕道之路比起强行攻打下溪来说,更为艰难。

  如果说下溪是一道坚固的土城的话,那么石梁就是一道万年坚硬的岩石建造的长城了。

  石梁地形险峻,易守难攻,比起被他们拿下的都梁山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险峻之地,又岂是轻易能够拿下的,更加不会向李孝逸说的那么轻松,仿佛只要大军一到石梁就会被拿下一样。

  “不知道大总管是已经决定了还是......”

  听到魏元忠这种疑问的口气,李孝逸收起了先前的豪情,疑惑的问道“怎么,莫非军师有不同意见不成。”

  听话听音,这点在官场上在最重要的法门之一,毕竟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有时候一句话的意思并不是他本人想要表达的意思,甚至说话的语气和调门不一样的时候,所表达的意思也很可能不一样,什么明褒暗贬,骂人不吐脏字更是其中的精髓。

  魏元忠就从李孝逸这番话中听出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这件事李孝逸已经决定好了,你有意见可以说,至于听不听,那就全在我了。

  明白归明白,魏元忠却不希望唐军在受到巨大损失,因此,犹豫了片刻后,还是咬牙开口道“回禀大总管,某确实有不同意见。”

  “啊,军师有不同意见,您说说,究竟是和意见,某洗耳恭听。”话是这样说,可李孝逸脸色那不愉的神情却显漏了他的想法。

  只是,此时魏元忠已经没有心思去看他的脸色了,开口说道“大总管,那石梁乃是江淮之地的重镇,自古以来都是易守难攻,自古以来想要拿下石梁,唯独首先拿下扬州,现在我们贸然转去攻打石梁,恐怕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此一来,还不如继续留下下溪,只要徐军露出破绽,我们就可一战而胜之。”

  “军师此言差矣,石梁确实是江淮重镇,可那徐敬业却鼠目寸光,并没有派遣多少兵力驻守在哪里,整个石梁仅仅只有数千乌合之众,只要我军大军压境,就可不战而胜,等到石梁到手,徐敬业等人也只是瓮中之鳖而已。”李孝逸依然顽强的说道。

  “那不一样,徐敬业不是傻子,我们如果大军转移的话,肯定会被徐军给侦查到的,到时候徐敬业完全可以派遣大军驻守石梁,不需要太多人,只要一万精锐,石梁古镇就是一道鬼门关,我们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将士葬身在哪里,还请大总管为了全军数十万将士的性命,三思而后行呀!”

  看着李孝逸又要一意孤行的出昏招,魏元忠忍不住苦劝道。

  “找你这么说来,我们数十万大军就这么呆在这里,等着叛贼犯错误不成,如果他们一直没有犯错误的话,我们是不是要一直等下去了,如此这般,某怎么向朝廷,向太后娘娘交代,全天下之人又会怎么看待于某。”

  “你.........”

  看着眼前这个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惜拿数十万人的性命去冒险的人,魏元忠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昏倒在地。

  就连李孝逸和魏元忠两人为了究竟是否绕道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校尉快速的跑了过来,随即禀告道“启禀大总管,大营外来了一群人,自称是江南道总管,求见大总管,说是有帮助我大军渡河的办法。”

  .....................

  “不愧是精锐之士,虽然看起来颇为随意,可在行动中,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警惕,甚至许多人身上还散发着浓厚的彪悍之气,可惜了,这种精锐之士没有用在开疆扩土,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反倒用来平定叛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唐军大营外,以段简为首的一群人正在打量着大营中的唐军将士,段简一边指着这些唐军将士,一边向身后众人感叹道。

  “郎君所言不错,这些人都是边军的精锐之士,这么多年,我大唐能够威压四海,雄霸天下,靠着就是这些彪悍的勇士,没有他们,突厥也不会被灭国,异族也不会对我大唐恭敬有加,可惜了,数十万精锐大军被调入内地,那边关之地的异族恐怕要生事了。”周兴开口叹道。

  “哈哈哈,恐怕这也是您为什么会赶来这里的原因所在,唯有尽快平定徐敬业叛军,才能够让天下早日恢复平静,这些边军将士早日返回边关,才能够熄灭那些异族的野心,要不然,长久以往下去,恐怕另一个突厥就要重现了。”温玉荣笑着说道。

  听到温玉荣的调侃,段简没有开口,只是咧嘴笑了笑而已。

  其实,温玉荣的话,就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因为知道历史的走向,段简知道,徐敬业叛军在李孝逸率领大军南下之后,很快就被剿灭了。

  因此,段简在西津古渡击溃了徐敬业率领的徐军精锐后,已经不打算出手,省的成为众矢之的,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孝逸并没有向历史上一样,势如破竹一般的击溃徐敬业,剿灭叛乱,反倒一波三折的折损了众多将士,依然被徐敬业阻拦在下溪而不的寸进。

  无奈之下,段简也顾不得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了,带着诸多心腹,抛下大军,顺着运河偷偷的到了此处。

  “大总管到。”

  就在段简等人相谈甚欢的时候,一声高喊,宣告着这支唐军的最高统帅,李孝逸的到来。

  “哪位是段总管,快快过来,让某好好的看看。”人没到,一阵喊声即从远处传到了段简等人的耳朵里。

  看着那快步向这里走来,一身便服的中年男子,不用人介绍,段简脑子里瞬间就知道了,这人就是李孝逸。

  看着那一身便服,和身边满是铁甲的将士们明显格格不入的样子,不知道怎么的,段简心中就是一阵的不舒服。

  要知道,段简虽然也是文人,可只要在军中,他都是一阵军装,而正是这点才让他能够快速的融入其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当然了,这个念头在段简脑海中飞快的一闪而逝后,段简整理了一下衣衫,也快步向李孝逸行去,一边走,一边高喊道“属下江南道总管段不凡见过大总管。”

  李孝逸除了是这数十万大军的主帅外,还担任着这场平定叛乱的最高官吏,因此,段简这个江南道总管也是他名正言顺的下属。

  站在那里,段简没有向其他人一样半跪下去,因为他正要跪下的时候,被李孝逸给拉住了胳膊,无法下跪。

  “好好好,果然是文武双全的一表人才,难怪会得到太后娘娘器重。”拉住段简的胳膊,李孝逸忍不住赞叹道。

  看着眼前有些过分热情的李孝逸,段简心中虽然万分疑惑,却还是强忍着谦虚道“大总管谬赞了,属下年纪小,做事不太成熟,所以,做了许多错事,当不得大总管如此称赞。”

  “当得,当得,怎么当不得,仅仅凭借你在西津古渡一战歼灭徐敬业十多万大军,就当得这个称赞,其他人谁敢不服,让他也做出这种大事再来夸口不迟。”

  “大总管,是不是先请段总管进营再说。”看着一见面就相谈甚欢的李孝逸和段简两人,魏元忠终于忍不住插嘴道。

  “啊,对,对,对,你看某这性子,一看到段总管这种年轻俊才,就有些失态了,快,快,快,里面走,我们到大营里好好商谈商谈。”李孝逸一拍脑地,满是懊恼的自责道。

  一路行去,段简在应付着李孝逸的交谈的时候,同时也在四周打量着,倒不是他害怕有人行刺他,不说他还没有那种待遇,就算有了,这里也不会发生,要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可是唐军大营,数十万精锐大军存在的地方,那个刺客敢冒天下之大不为在这里动手。

  通过观察后,段简就发现,整个大营中的唐军将士虽然看起来依然精悍,可那无时无刻间显漏的气势却有些颓然,要知道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一件事,一般的军队,特别是见过血,打过大仗的军队,都会拥有一种杀伐之气,这种杀伐之气可不是随意能够抹除的。

  可现在,段简却没有在这些将士身上看到这种杀伐之气,说这些人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段简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的,而之所以如此,段简猜测可能跟几次三番的连番战败有关系,虽然战败的都是一些小仗,损失的将士相对数十万大军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可这些失败的小仗,还是影响了众多将士的士气。

  明白了这点后,段简心中也有了几分想法。

  “来军中没有好酒,段总管还请将就着用些白水,等到打败叛军后,某在扬州城中请您和最好的酒水。”

  不得不说,李孝逸虽然对于军事不太懂,可在人情往来上却极为精明,明明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可到了李孝逸嘴里却让人觉得极为舒服。

  “哈哈哈,多谢大总管的好意了,其实喝什么都无所谓,如果真的能够在扬州城中喝道庆功酒,某是绝不会推辞的。”段简也不是普通人,简单的就夸赞了李孝逸一番。

  “不知道段总管可有何破敌之策。”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