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唐绿帽公 第422章 各有想法

《盛唐绿帽公》第422章 各有想法

作者:水刀伐木 字数:3601 书籍:盛唐绿帽公

  “大总管有事尽管吩咐,属下一定竭尽全力。”

  虽然不明白李孝逸的态度为何变化如此之大,魏元忠还是诚恳的说道,毕竟他的身份是大军的监军,作为就是监督军情,辅助统帅。

  “这.......”

  话到嘴边,李孝逸突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说了,毕竟,在淮阴城外之时,他为了彰显自己,对于魏元忠的建议根本就听不进去,而后淮阴城之战,果然如魏元忠所言,颇为坎坷,因为他的好大喜功,导致大军损失惨重。

  虽然当时他已经有了懊悔之意,却更是觉得无颜面对魏元忠,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也是有意躲避魏元忠,现在突然要在他面前承认自己先前的失误,这对于一直以来都是心高气傲的李孝逸来说,可谓是最为痛苦之事。

  犹豫半天后,性命和前程终究还是比面子重要,李孝逸还是将所有的实情向魏元忠托盘而出了。

  “事到如今,某也不欺瞒魏监军了,监军请看,这是太后娘娘发给某的诏书。”

  想明白了之后,李孝逸也极为光棍,抬手将自己手边刚刚收到的圣旨递给了魏元忠。

  唐时的官场制度还是不错的,不像后世的某朝代,官员已经不是可以和皇帝共治天下的帮手,而是一群只知道磕头的奴才了,对于圣旨,除了是经过尚书省刊发的旨意外,其余时候皇帝下达的圣旨,官员是不需要大礼参拜的。

  而这种旨意也非常简单,并没有向那种正式的旨意一样,说一段又臭又长的谁也听不懂的句子,而是非常简单的叙事或者询问。

  而这道发给李孝逸的圣旨就是这种,上面非常简单就几句话,大概概括就是两个意思‘一个是徐军精锐主力已经被歼灭,另一个就是询问李孝逸何时能够兵临扬州城。’

  看完了圣旨,魏元忠终于明白进入李孝逸为何显得如此反常了,这份圣旨上面写的看起来简单,语气也极为中正,可久在朝堂的魏元忠却能够看出来,这是朝堂或者说太后武媚娘心中对李孝逸这个大总管非常不满意的表现了,居然打破了以往那种‘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常规,变相的插手军队是事情了。

  如果李孝逸接下来在不有所行动,或者接下来的行动依然没有让太后武媚娘满意的话,恐怕他这个大总管也做不了多久了,没有这个位子是小,可影响了他在武媚娘心目中的地位,可就关系甚大了。

  “徐敬业大军兵败,他怎么败的,为何会败,他不是在攻打润州吗,莫非在攻打润州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不成。”

  看完了圣旨,魏元忠虽然明白了李孝逸为何会对他的态度进行了转变,可对于徐敬业兵败一事却更为疑惑了。

  虽然此事在外界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了,可在李孝逸大军中,这却是一个只有少数人知道的消息,而魏元忠这段时间被李孝逸故意疏远,召开大会之时,他也没有参加,也就不知道这些事情。

  “魏监军勿急,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如此,段简,段不凡,属下对于此人也算有些了解,才能破了几个奇案,也曾经在曲江池旁斗酒诗百篇,原本以为这是一个文人,没想到对于行军打仗也如此老到,实在是难得的人才呀!”

  听完了李孝逸官员徐敬业大军在西津古渡兵败一事的解释后,魏元忠忍不住拍手叫好道,同时对于段简也充满了颇多好奇之情。

  看着满是欣喜之意的魏元忠,李孝逸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魏监军,段不凡大败徐贼,剿灭叛军精锐,却是是值得高兴之事,可此时却不是替他们叫好的时候,十多万徐军叛逆,居然被一万多乌合之众的府兵给击败了,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待我们,我们可是拥兵三十万精锐,可现如今别说击败叛军了,连扬州城都没有看到,如果再不能有所改变的话,某丢官罢职倒是小事,可全军上下恐怕都要遭受朝廷的责难了,您还是想想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事才好。”

  “这.........”

  听到李孝逸的询问,魏元忠收敛了心神,脸上显出了几分犹豫之情。

  对于李孝逸询问的问题,也是魏元忠这段时间考虑的事情,并且,经过这段时间的考虑之后,他对于大军下一步的规划有了较为清楚的轮廓,原本他还想进一步详细这个计划,可现在有了徐敬业兵败西津古渡一事后,他就放心多了。

  可计划虽然有了,他却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倒不是他心胸狭窄,想要报复李孝逸先前对他的冷淡,而是他不知道,李孝逸会不会听从自己的建议,如果听从了到还好,如果想先前一样,偏偏和自己反着来,那可就是真的大事不妙了。

  “怎么,莫非魏监军有什么顾虑不成。”看到魏元忠的神情,李孝逸心中有些忐忑的问道。

  到了现在,魏元忠可是李孝逸最后的底牌了,如果连魏元忠都没有办法的话,他也只能提前打好包袱,等待返回洛阳城了。

  “大总管明鉴,属下确实有些顾虑,只是.......”

  魏元忠想了想才犹豫的说道,只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孝逸给打断了。

  “魏监军放心,只要您能够让某尽快立功,无论什么条件某都可以答应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为了自己的前程,李孝逸也算是彻底拼了。

  看着李孝逸不像是作假的样子,魏元忠也打消了几丝顾虑,点头道“好,既然大总管如此说了,属下当知无不言。属下是这么想的........”

  不知道是计划过于庞大还是两人没有隔阂后,相谈甚欢,直到傍晚,魏元忠才从李孝逸的大帐中出去。

  ................................

  扬州城,大都督府

  自从徐敬业领兵南征后,这大都督府一直显得有些空旷,可今日,这大都督府却像是将往日的热闹都给集中起来了一样,分外的热闹,除了身着各种官府的官吏之外,来来往往的奴仆和兵士也极为繁多,熙熙攘攘的彷如庙会一般。

  当然了,这种场景也只是在前院而已,穿过一条走廊,到了后院之后,却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冷冷清清,这倒不是没人,屋内屋外站着不少人,可这些人却像是一个个的木偶一样,就那么静静的站在那里,不说话,也不懂,偶尔有几个人低声说话,那声音也比蚊子哼哼差不了多少,让人感到怪异无比。

  “李兄,你听说了没有,这次大都督在润州吃了一个大亏,十多万大军损失大半,那场面,不敢想象呀!”

  “什么,杜老弟,这不可能吧,听人说,大都督不是在润州所向披靡,快要占据润州全境了,要不是为了返回江北抵抗唐军的攻击,就连润州城都拿下了,怎么会失败呢,再说了,江南之地可没有什么强兵悍将,怎么会是大都督的对手呢,依我看,你不会是白天发癔症吧!”

  “什么发癔症,你呀,平时消息那么灵通,怎么到了正事上就如此耳背呢,告诉你,某的消息可是从军中传来的,某有一个本家侄子就在南下的大军中担任校尉,听他回来说,南下之初却是是所向披靡,整个润州都拿下了,可到了润州城就不行了,连着打了几次,都没有打下润州城,连小将军都被唐军给抓住了,后来大都督想要在临回来之前,将唐军给一网打尽,没想到老天不开眼,一场大水下来,十多万大军,连一成都不到,剩下的不是落入了长江中为了鱼鳖,就是被唐军杀死俘虏了,那场面,见者伤心,闻着流泪呀!”

  “啊,你说的是真的不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我们可怎么办,这唐军三十万大军眼看就要打过来了,没有军队,我们怎么抵抗,总不能让我们上战场吧!”

  “嘿嘿嘿,那谁说的准,所以说,如果有门路的话,您老兄还是提前准备一下,省的到时候措手不及,这也是你我兄弟往日关系不错,要不然的话,谁会给你说这些掉脑袋的事情。”

  “多谢,多谢杜老弟了,如果为兄真的能够脱过大难,改日一定好好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

  大院中如此交谈的官吏数不胜数,要知道这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徐敬业兵败西津古渡之后,虽然侥幸逃了回来,并且马上封锁了消息,同时对外宣称是大胜,可十多万人南下,回来却只有一万多人,这巨大的差别,有心人怎能没有察觉。

  “诸位都说说吧,事到如今我们该如何退敌。”坐在主位上,徐敬业语气沙哑的问道。

  兵败西津古渡之后,虽然徐敬业被将士们给抢了过来,而他也慢慢恢复了过来,可那巨大的失败却让他难以接受,短短几天的时间,二十多岁的他头上已经有了白头发了,眼窝深陷,眼珠发红,一副恶鬼模样,如果不是经常接触之人,恐怕真的不敢相信他就是曾经的那个徐敬业。

  徐敬业开口,在座的众人却相互面面相觑一番后,无人开口。

  “怎么,都不说话了,难道你们就准备这么坐着,等着唐军杀过来举手投降不成,告诉你们,你们不要以为投降就能够活命,那妖妇是什么人,你们应该心知肚明,凡是曾经得罪过她的人,可有一个好下场的,别人就不说了,就连他的亲儿子都被她给害死了,你们还想活命,简直是妄想,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团结一心打退唐军的攻击,唯有如此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看着一言不发的众人,徐敬业脸上带着讥讽的说道。

  “大都督,并非我等有异心,而是事到如今大家都知道,想要对抗唐军,唯有强大的兵力,如果那十多万大军还在的话,说不定还有一拼之力,可现在..........”

  有人开口说道。

  “怎么,你们这是抱怨某了是吧,你们以为某想失败吗,可老天不佑,某又能够怎么办,难道某能够拿着刀去找老天爷的麻烦不成。”

  这个官员的一番话,又引起了徐敬业一阵怒火。

  看着状若发疯的徐敬业,许多官员眼中闪出了几丝失望,纷纷摇头叹息了起来。更多的人却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那神情看起来就像是刚才外面商谈的那两个官员的神情一样。

  “好了,大战来临,正是我等众人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的时候,怎能在这个时候自己人进行吵闹,如果被外人听去了,还以为我们内斗了不曾。”

  一个颇具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听到这个声音,无论是抱着什么心思的官员,脸上的神情都是一收,一脸整容的看着那人,军师,魏思温。

  人的名,树的影

  这都是靠实力来说话的。

  从官职来说,在场的众人,除了徐敬业之外,就要属魏思温的官职最高了,曾经身为御史的他,可是所有人中唯一在朝堂上站立过的官员,仅仅是这份威望就不是其他人可比的。

  如此仅此而已的话,他也只能算是一个有威望之人,而不会被众人所信服,之所以被众人所信服,就在于这次扬州叛乱一事,可谓是他一手导演的,从一开始的兵不血刃的夺取扬州城,再在扬州城举起旗帜,形成巨大的规模,也是他一首策划的。

  甚至于后来,要不是徐敬业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一意南下,放弃了北上山,东,兵临洛阳城的行动,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到了洛阳城外,逼迫武媚娘退位,还政于天子,而他们现在一个个的也都是朝廷的功勋,升官发财也不一定呢,怎么会向现在一样,每日提心吊胆的生怕那一天朝廷大军就突然出现在城外,将他们一个个的都给抄家灭族了。

  正是拥有这种功绩,虽然徐敬业极为反感魏思温,可魏思温在徐军中的影响却依然庞大。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