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梦天下 第七十九章 韩齐海的决择

《一梦天下》第七十九章 韩齐海的决择

作者:浩宇孤萤 字数:2888 书籍:一梦天下

  秦思扬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韩齐海。

  沉默了片刻,韩齐海突的又轻叹一声,转而说道:“十四年前,蒙人大举犯北,先父受命抵御外侵。那年,宣化十万驻军,倾城出击,一战下来,击溃蒙人十万主力,自己也因这一战去了三万人。”

  秦思扬虽不解韩齐海为什么又突然把话题转向了这个,却也不问,只是默默听着,没有插话。

  “而那场战役结束后,先父在向上报朝廷时,却报说宣化二十万驻军。一半守城,一半出击。灭敌十万,自损两万。”韩齐海接着说道。

  秦思扬仰了仰头,有些府视的看向半蹲在他身侧的韩三公子。

  良久,他依然没有追问,因为他知道,不必他多问,韩齐海也会主动告之他想说的事。

  又沉吟了好一会儿,韩齐海才接着说道:“因为只报损了两万人,朝廷发下来的抚恤金也只有两万人的份。多下的那一万死去的弟兄,先父只能用空饷所得给予补偿。”

  竟然是如此运用空饷,秦思扬不由的紧皱眉头。

  只听韩齐海接着又道:“十四年前那一战后,蒙人主力大损,北境安静了多年。先父感于边防军人的艰苦,几年下来,没再招募新兵。因此,至九年前先父过世,宣化的实际兵力减至了六万人,可在兵部那所记的人数,却又增回到了二十万人。”

  流云轻飘,遮住了明亮的月光。

  秦思扬眉头紧皱:“二十万,如此多的兵力在外,朝廷岂能安心。”

  “正是如此。”韩齐海肯定的点点头,说道,“九年前,先父和我大哥相继去后,张成忠接任了宣化总兵一职。”

  “嗯!”

  “随后,原兵部尚书,先父生前的好友许士舟大人,也告病离朝。之后三年……”

  说到这里,韩齐海突然顿住,如深潭般的双眸直直的看向秦思扬。

  静侯了半晌,见韩齐海还是没有继续说下去,秦思扬不得不主动出声追问道:“之后三年,怎么样?“

  韩齐海低眉一笑,双手向后伸了伸,他原半蹲着的双滕就此一松,整个人就地坐在冰凉的石子路上。

  “之后三年,不就有了那场塞北的出击战吗?”

  “噢,是!”

  韩齐海盯着秦思扬:“说到这里,王爷可以再细想下,还认为六年前,那个主动出击塞外的想法,是张成忠所出的吗?”

  “不是他,又是谁?”

  “呵呵!”韩齐海双手向后撑着整个身子,仰天大笑,“王爷想想,张成忠当时总领宣化军政,不可能不清楚自己手头有多少兵力?且再因为连着多年无战事,士兵们也大半以上屯田种地,少于军练,战斗力更不如前。再有朝廷长年拖欠军饷,军心根本不稳。”

  秦思扬呆了一呆,道:“这又如何?”

  韩齐海又是一声大笑,仰头望向如灰泥覆天的茫茫黑夜:“在如此情况下,张成忠做为一个有着多年统兵经验的将领,又岂会想出这样一个自寻死路的主意。”

  “自寻死路?”

  “是!”

  韩齐海顿了好一会儿,见秦思扬还是没有追问,才接着说道:“那年张成忠突然接到朝廷密令,命他在一年内相机领兵出击塞北,一下就陷入了两难之地。”

  “两难?这话何解?”这回秦思扬终于忍不住追问了。

  韩齐海觑眸看向秦思扬:“那一道密令下得极是严厉,根本不容更改。如若张成忠直接反对,就必要道出他手头只有六万兵力的事实。如此一来,单吃空响一道,宣化一众将领,半数以上,必是死罪。而反之,张成忠不作反对,凭他手头仅有的六万士兵,守城有余,要万里出击塞外作大会战,却是万万的不足,说到底还是死路一条。”

  流云飘过,月色清冷,夜风微凉,竹林里的一切皆很安静。

  沉默了许久,秦思扬才出声问道:“这些事,韩公子你为何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韩齐海仰天而笑:“王爷不知,在很多事情上,张成忠早已习惯了请教我二哥。”

  “你二哥?”秦思扬一惊,“韩齐山?有当事诸葛之称的韩乐广?”

  韩齐海微微点头,轻拍着屁股站起身来:“二哥虽长年瘫痪于床,但对北境南岭,东海西疆,各地军防诸事,皆了然于胸。”

  “了然于胸,运筹帷幄?呵呵,好个赛诸葛,好个韩乐广!”

  韩齐海微一额首,挺直身来。

  秦思扬又问道:“那么联合蓟州一道出兵,这一计是韩乐广出的?”

  “二哥只是给了个建议。”韩齐海答道,“他同时也说过,兵贵在精,胜在气,并不取决于多。”

  “是吗?说得多好听啊,但结果呢?”

  韩齐海苦笑摇头:“此乃政事,而非军事。”

  男孩霎时呆住。

  是啊,早就有过的猜测,还需多说吗?自己的父皇是怎样一个人,他难道还不清楚吗,自小领教得已经够多了。

  云丝已散,月光如水,洒落大地。

  韩齐海轻拂衣袖再度半蹲下身来,双眸直视着男孩。表情温和,声音轻淡,却丝毫不失力度的说道:“韩三今夜来此,只想向王爷言明,不管下去王爷做何选择,也不管出城计划成功与否,事态如何发展。韩三都已下定决心,将一力支持王爷,直至最后。”

  如此坚定的眼神,如此决绝的话语,秦思扬无法再漠视。

  他身不由己的向后退了一步。

  ‘一力支持,直至最后!’多么大义凛然的话语,又多么忠心不二的口吻。可在秦思扬听来,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这话,虽说的是尽忠之言,可同时也有着胁迫的意味。

  胁迫他走向一条不归之路。

  “王爷不想吗?”良久,见男孩站在那始终不说一句话,韩齐海只得开口追问道。

  秦思扬一怔,下意识的又后退了一步。

  “多谢!”盯着韩齐海好半刻,秦思扬才勉强的吐出了这两个字。

  韩齐海却只是笑了笑,伸手自怀中取出一物,递于男孩:“这令牌,王爷请收好。如若下去有什么不顺,王爷可拿着这令牌到天下任一家宝运钱庄。只要见此令牌,钱庄上必会有人相助于王爷。”

  秦思扬又是一愣,望向韩齐海手中的令牌。

  那是一个纯金打造的,手掌般大小的通用令牌,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韩齐海微笑着,把令牌硬塞到了男孩的手中。

  秦思扬握着令牌细看去,见令牌的正面只篆刻着个形式厚重的令字,背面除了贯常的纹饰外,只在下端用细致的笔法,篆着四个小字——宝运金印。

  “金印的金字,指的是宝运掌柜的姓氏,非金银的意思。”韩齐海淡笑着解释道。

  秦思扬点头,翻看着手中的令牌,揶揄道:“听说永定侯一向清廉,府中家小也皆生活清贫。但自三年前,韩府二少爷娶了宝运钱庄的大小姐后,永定侯韩府可谓一夜暴富。呵呵,韩三公子真是大方,如此金字令牌竟随便送人。”

  韩齐海微微一笑:“此金令牌世间仅有三张。一张宝运钱庄大少爷存着,一张我二哥二嫂收着,再有这最后一张,现今送到了王爷手中。”

  秦思扬紧握着金令牌,好半晌才道:“三公子认为这值得吗?”

  韩齐海笑道:“这点王爷尽可放心,韩三心中自有定夺。”

  “是吗,可你不觉得如此对我,于你却是不公?”

  “不公?”韩齐海突的一阵大笑,再一次的一反他惯常的温雅之态:“哈哈,什么是公平?韩三不知,韩三只知道,大丈夫立世,当有所为,方不虚此生。而今之所为,韩三以为,只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天下万千百姓,其他的又何需去管。”

  好个天地百姓,好个以天下为已任之言。

  秦思扬听着却依旧冷着一张脸,双脚后仰,盯着眼前这个韩三公子。他不知,如此高调的话语,在这个韩府三公子,是出于真心,还是随口一说,仅为虚言?

  毕竟,这一年的逃亡生涯下来,男孩的心中早存有了退避的想法。那个他曾经的家,那个晋阳王府,到现在他都不回去。不是他回不去了,而是因为他已存有了不再回去的打算。

  一直威逼他的母亲,死了;一直督促他的老师,隐了;效忠他的臣下,也在连番争斗中,去了大半。至于皇后娘娘对他的保护和关照,想收他作嫡皇子,也仅是因为她自己无出,想把他拿来当棋子用吧了。

  他若回去,有着皇后的支持,只要多多努力,要争上那个至高无上之位不是没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他退到了山西还要被追杀的原因。

  可是,就算争得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又如何?

  也不过是皇后郑氏一族把权的棋子吧了。

  夜已深,风越发的凉了!

  韩齐海半蹲下身子,深深凝视着男孩,尽可能的放平语调说道:“有些事王爷现在不必多想。有些事当人作不了决定时,就让天来定夺吧。这令牌王爷暂且收着,一切留待日后再定。三日后,我让凌雪护送你们出城。如果一切顺利,出了城后,王爷和柳姑娘要去何方,由你们自行决定,韩三决不会加以干涉。”

  “你是真心的?”秦思扬质疑道。

  “如何不真了?”韩齐海浅浅的笑着。

  “你有能力不用作真。”男孩直接点出要点。

  “韩齐海摇头:“世间有些事,是强求不得。所以,韩三不会强求。”

  “是吗?”

  “是的!”

  秦思扬还是深表怀疑的盯着韩齐海看。

  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却给予对方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去选择。这个韩三公子,真就这么的豁达大度,睿智贤明?

  男孩是不知,可韩齐海心中却自有定数。

  因为有一句话,韩齐海在初时就已对男孩言明,现在却不会再去多说。

  那就是:有些人的命,在其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人力已无法再做改变!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成长的道路还很长,但前方的路却已不可能再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