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妖妃勾勾缠:邪王,过来玩 第八百五十七章

《妖妃勾勾缠:邪王,过来玩》第八百五十七章

作者:洛日 字数:871 书籍:妖妃勾勾缠:邪王,过来玩

  整治了家风之后,诸葛家的奴仆们就再也不敢偷懒耍滑,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地干活。

  很快诸葛玄的丧事就办得妥妥当当。

  “小殓”结束,奴仆们便飞也似地前往荆州各地,将诸葛玄的死讯向他生前的好友通报,告知他们来吊唁。

  昨日来的这些人其实是离得比较近的,诸葛玄生前在荆州为官多年,交友广泛,南阳、南郡、江夏,甚至荆南四郡都有官员世家是他的朋友,因此要通知的人非常多。

  而在这个时间段诸葛亮在诸葛姐妹、蒯祺、庞山民、沈晨等人帮助下,布置好了吊唁的灵堂,又购置了大量的香料,准备做停灵之用。

  同时他们将周围村民的民居租下来,用于制作筵席,在前庭摆设立大量的桌案,院子里雇佣了一支丧乐队鼓吹。

  到了第三天就已经开始有就近的亲友前来吊唁,如前几天来过一次的邓洪、刘先、蒯良、黄承彦、蔡瓒、蔡琰等人,就得带着礼物再次登门,这叫做奔丧。

  连着几日下来,诸葛家一下子热闹了不少。每日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专门从外地赶来的,就连荆州牧刘表,虽未亲至,却也派亲信成奇代表他过来表示慰问。

  诸葛亮兄弟姐妹四人每天都穿着孝服,跪倒在逝者面前,做接待和守灵的工作。

  因为当时吊唁不是在棺材里,而是把死者放在铺满香料的席上。

  孝子要守护着亲人,时时刻刻关注着亲人每日变化,做好防腐防臭的处理,同时还得答谢来宾,所以这项工作还是非常疲惫。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姐妹相继病倒,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太累了身体发虚。然后是诸葛均因年龄幼小也倒下,到了最后就只剩下诸葛亮一个人强撑着。

  沈晨不是直系亲属,也不是诸葛玄的弟子,自然不能穿孝服替代,就在门口帮忙做迎宾工作。

  蒯祺和庞山民就各自代替了他们的妻子,穿了孝服陪着诸葛亮答谢来宾以及给诸葛玄做防腐防臭处理。

  而所谓的防腐防臭其实就是用酒每天擦洗身体,然后撒上香料,再用丝绸布匹包裹,最后再用冰块放置在死者身边降温。

  这项工作每天都要做一遍,当时酒水度数不高,但也勉强能用,不过沈晨派人送来了蒸馏酒。

  蒸馏酒度数最高能达到96度,不过那是工业水平。

  元代以后的蒸馏酒一般在4060度,反复蒸馏可以达到7080度,刚好可以起到酒精灭菌消毒的效果。

  之前沈晨准备这些是用来战场给受伤的士兵消毒用的,现在派上了用场。

  只是来的人实在太多了。

  诸葛家虽不是什么顶尖世家,但一来跟蒯家庞家结亲,连带着诸葛家在荆州世家大族当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二来诸葛玄本人在荆州做了很多年的官吏,认识的人非常多,因此吊唁者不计其数。

  当时来奔丧可不是说打个电话通知一下,大家一起来吃顿饭就行。

  由于古代信息和交通不便,导致偏远地方的亲友要想过来,就必须长途跋涉。

  可能两三百公里的路程,从通知到奔丧来回要十几天,路程越远,道路越崎岖难行,时间更长,要一年半载都有。

  所以当时的世家大族停灵个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也都是常有的事情。

  现在诸葛姐妹和诸葛均相继倒下,蒯祺和庞山民还经常轮换着休息,就只有诸葛亮还一直苦撑。

  每天要做接待、守灵、为诸葛玄擦拭酒精、不断更换冰块。

  虽然有众人帮助,但难免感觉疲惫。

  诸葛亮几乎是每日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一直忙活到晚上午夜十二点到一点,平均睡眠只有两三个小时,不管是沈晨还是其它亲友都看得心疼。

  但他是一家之主,在诸葛玄死后他就变成了顶梁柱,所以哪怕众人劝说希望他好好休息,也不得不继续强撑着不让自己倒下。

  结果便是这场丧事一办就是半个月,到了三月二十二日才最终大殓入棺,二十三日正式下葬,结束了这场丧礼。

  等到诸葛玄下葬之后,诸葛亮回到家里,还没等回房间睡一觉,整个人就瘫软在了地上,昏死过去。

  众人手忙脚乱将他扶到房间,又唤来医生诊治。

  好在医生说不是什么大病,跟诸葛姐妹和诸葛均一样都只是劳累过度罢了,但身体已经到了边缘,切不能再硬撑下去,必须好好休养,否则会出大问题。

  为此沈晨做主,让奴仆先照顾好诸葛亮的起居,他与诸葛均负责诸葛玄丧事的善后事宜,比如拆除灵堂,登记访客留下的礼物,算这几日的花销,给乐队、布店、香料店等铺子结账等等。

  一直到第三天清晨,诸葛亮才幽幽醒来,也就算说他从前天下午昏倒,昨天睡了一天,一直睡到第三天早上,足足睡了两天两夜。jujiáy

  他醒来的时候看到身边有阿奴在守着,在床榻边设了个地铺,其实古代大户人家的奴仆一般不会当人看,守护主人的时候往往算轮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准休息,以便随时听从主人差遣。

  但他们这些僮仆都是自幼养起来的仆人,多年陪伴感情深厚,也算半个主人,所以之前诸葛均见他们守在诸葛亮身边倚靠着木榻昏昏欲睡,便让他们铺了床铺睡地上。

  诸葛亮并没有吵醒阿奴,阿奴是个十二岁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女孩,像他们这样的童男童女在家里有很多,这半个多月下来他们也累得够呛,也需要休息。

  从屋里走出来,看看天色,外面天好似刚刚亮没多久,还有些灰蒙蒙,应该在日出初时,也就算早上五六点钟的样子,在他隔壁的书房门开着,有一点火光似乎刚刚熄灭,让诸葛亮觉得有些诧异。

  他来到书房,看到书桌边沈晨正坐着,噼里啪啦打着算盘算账。

  很多人以为东汉或者南北朝时期,实际上出现的只是算盘雏形,某种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板而已。

  真正意义上的算盘出现在元代,元末明初才广泛使用。但这玩意儿本身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沈晨读小学的时候还学过,所以早早地制作出来。

  这次要算账他就让人去邓洪家取一个算盘,诸葛亮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有些奇怪地说道:“阿弟,你在这里做什么”

  “哦”

  沈晨回过头,看到诸葛亮,笑着说道:“兄长起来了”

  诸葛亮走过来看到沈晨面前摆放了算盘,在另外一侧则用竹简和毛笔写字,便说道:“睡了一夜精神倒是好了许多,阿弟在算账”

  沈晨一边在竹简上又写下一笔,一边说道:“兄长可不是睡了一夜,是睡了两日,这段时间你太累了,休息一下也好。这半月来用度确实比较多,不过现在都已经算好了。”

  “两天吗”

  诸葛亮喃喃了一句,忽然又吃惊地看着沈晨道:“两日你就算好了这半月的用度”

  沈晨微微一笑:“有些特别的方法,下次教你。”

  虽然汉代的数学比较发达,有许商算术杜忠算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等典籍,但计算方式并不简单。

  算筹只能用于简单的加减,乘除以上的计算方式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往往要靠大脑来运算,运算过程很简略,只会把问题和解答方法以及答案写在竹简上。

  毕竟竹简的书写方式,要搞具体运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导致当时的数学非常晦涩难懂,即便是最简单的九章算术都让人云里雾里。

  诸葛亮点点头道:“阿弟,这两日辛苦你了,你一夜未睡”

  “没啊,我起得早。”

  沈晨说道:“昨天吩咐大家把尾事处理一下,傍晚日落就睡了,平旦三刻起来的,便想着先把账算完。”

  “你平旦三刻才开始算账”

  诸葛亮又吃一惊,这意味着沈晨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就把这大半个月以来的账算清楚了,也太快了些。

  沈晨知道他为什么惊讶,便摆摆手道:“下次教你,先不谈这些,阿兄感觉身体如何”

  “无妨,好了许多。”

  诸葛亮盘膝坐在了他身边,见他依旧拨着算盘在结算,便说道:“之前一直想问阿弟,你从书院离开后,有什么打算”

  “打算吗”

  沈晨又把算好的一个账单记录好,昂起头看了眼天花板,想了想道:“我打算先立言。”

  “立言”

  “嗯,世人愚昧,皆是因世间的道理不明的缘故,我欲立言以警世。”

  “打算著书”

  诸葛亮好奇不已,当时人若立言,必会著书,将自己的学说传播出去,比如扬雄便是如此。

  所以他虽然干了投身王莽这件在当时非常政治不正确的事情,但在东汉的簇拥还是非常多,一百余年来门生故吏无数,影响深远。

  沈晨点点头道:“是有这个想法,但在此之前,我必须扬名于荆州,否则的话也不会有人找我就学。”

  “扬名于荆州吗”

  诸葛亮思索片刻,忽然笑起来:“听说你与朝廷为敌,恐怕各大世家不会帮你扬名呀。”

  那个时候扬名才华其实是次要的,家世才最重要。

  庞统之前寂寂无名,司马徽一句庞统为南州名士之冠,就能让他声名鹊起。

  问题在于司马徽又没有开直播,当着全荆州人的面告诉大家庞统很有才华,那么这句话又是怎么传播出去的呢

  自然是庞家在背后帮忙的缘故。

  还有习祯。

  历史上庞统本身被称为“凤雏”,后来帮刘备取川献了很多计策。

  即便是死得早,可好歹也证明了自身才华。

  而习祯在当时的名气仅次于庞统,还在马良之上,可后来投奔刘备,却没有展露出任何能力。

  入川十多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最后更是消失在史书之中。

  是刘备没有识人之明,并未重用他吗

  自然不是。

  刘备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识人,而且他待习祯也不薄,任命他为广汉太守。

  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崭露头角,更无计策流传。

  所以这只能证明习祯其实是庸才。

  名气全靠家族推波助澜。

  沈晨家世很差,在荆州又是外来户,最重要的是南阳一战,得罪了大批投降派。

  想要扬名谈何容易

  然而沈晨却目光炯炯地看着诸葛亮道:“没事,我早已经想好了,他们不帮我扬名,那我就踩着他们的脑袋上去,无能的庸人,才会畏惧别人的非议。”

  诸葛亮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微微点头道:“阿弟有此志气,为兄自愧弗如,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沈晨说道:“我还在思考大道,请兄长助我。”

  “好。”

  诸葛亮说道:“那我帮你立言。”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