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主神王爷 第33章 可以穿绿袍了。也是官了?

《大宋主神王爷》第33章 可以穿绿袍了。也是官了?

作者:九洲真龙 字数:1956 书籍:大宋主神王爷

  现代婚姻与古代婚姻本质上的区别,就在于它兼容了感情和物质因素,而且感情因素的成分要大于物质因素,成了讨老婆的主要驱动力。并且,人人平等之下,男女也比较平等。

  家庭背景、收入状况、能否做家务等物质因素虽然仍在考量之中,但如果不是问题和矛盾太过尖锐,一般磨合一下即可。

  但如果感情因素有个三长两短,那么绝对不揉沙子,大家都坚持要找个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

  然而在古代,婚姻的意义并不是如此。

  如果说分工能够提高效率,是人类进步的象征,那么现代男人的讨老婆方式可以算是退步。

  因为,在过去,女性的物质因素和感情因素是泾渭分明的,互不干涉。所以,女性也一般被划分成两个不同的体系。

  一方面,无论是在古希腊或是古代中国,正房大太太一般的功能为通过联姻扩大家业、传宗接代、主持家庭,以及丈夫偶尔情之所至。

  因此,在找大太太时,最主要的因素自然是其背景、生育能力、持家能力,以及政治原因等,感情什么的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但是,古代的男人对感情同样也是有需求的。

  因此,各个王朝又纷纷开辟了,另一个体系来满足感情的需求:都允许男人纳妾,同时也允许男人时常去青楼消费一下。

  无论是妾还是**,为男人们提供的一是身体,第二则是精神。而很多时候精神满足感,甚至还胜过身体的需求,所以中国古代才有诸多名妓与才子们的爱情故事流传。

  但是,这种爱情是扭曲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国古代婚姻的标准是“门当户对”,从一开始的禁止贵族跟平民通婚,到慢慢的演变而来了“良贱不婚”。

  所谓“良贱不婚”是指,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某类人的身份或是职业会受到歧视,户籍上被编为“贱籍”,比如娼女、奴婢等。

  身家清白的良人是不能与“贱籍”人通婚的,否则会受到刑事处罚。当然,“良贱不婚”都是指“娶妻”,而非指“纳妾”。

  但是,皇帝就比较在这一点上苦逼了。

  因为,皇帝的任何一个在编的女人,都可以视作国母,或者是半个国母。所以,**那怕是给皇帝做小老婆,也会变成半个国母一般的存在。

  这在礼法是绝对不允许的,因而皇帝想娶名妓入宫,那是做梦。

  所以,朱子龙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回忆下来。看见过皇帝强娶弟弟或儿子老婆的,看见过霸占寡妇和人妻的,你可曾看见过几次,皇帝名正言顺娶**入宫的?

  这几乎是没有的,就算有那么几次,也多半名不正言不顺,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作不得正数。

  大宋一朝,文官的战斗力强的爆表,当面骂皇帝,直接喷口水到皇帝脸上都是常事。在这种情况下,朱子龙的便宜皇帝老爸,就是打死他,他也不敢把李师师接进宫。

  所以,明知道李师师天天在青楼里面,随时有可能让别的男人绿了自己。道君皇帝宋徽宗也只能认了!

  -

  不得不说,昨天晚上朱子龙让人下的迷药实在是太狠了点。

  等到那些给拐子们骗来的女娘们,让禁军人马送到了开封府后,再折返回来时。这天都中午时刻了,尼姑们还一个个没能醒转过来!

  于是,朱子龙将其中一封富安找到的道观主持与贼人头目,同宗来回的书信放在住持的房间里面,插上一把小刀在上面。

  借此暗示,醒来的观主,你的事我们都知道。你要是出去乱说,我们也不会客气之意。

  之后,在看到豆腐西施李三娘也给送回开封城后,朱子龙这才和高衙内在一帮小弟们的护送下,坐上马车向开封府方向返回。

  边上陪同的王都头,一边观望四周一边悄悄的向其它衙役们交谈。

  “昨日这样的大案,发生在西城管辖下,只怕我等和大人,上下恐怕都脱不了一些关系……我听说了,按歹徒的账簿记录,他们来来往往在这道观里已经很多年了。我看我等只有依附于王爷和高衙内之下,才能避祸。一会这结案的文章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们了吧?”

  副都头本欲连声答应,只是想了想小声的补充说:“都头,咱若是四处宣扬王爷和衙内的功劳,恐怕匪徒的余孽会找上他们报复。但是,咱们若在报告里隐瞒一下,又怕王爷和衙内不悦,你看这,是不是请示一下?”

  王都头听了也有点为难,道:“先草拟两份结案文书,然后再让我拿上一份空白的,一式三份让我送去王爷和衙内的马车内。听取回话儿后,再做打算。另,你快马加鞭让人昨夜赶回府中的人马,应该也快要回话儿来了,等等便是。”

  “是……”

  果不其然,就在副都头写好文书之时。开封城方向,一衙门书记官快马加鞭的过来了!

  见了王都头等人后,先对上了下口风,听取了意见后。那名书记官,直接掏出了怀中之物。却是几封新的文书和府文!

  他对着王都头暗道:“知州大人已经把案卷写好了,案卷中,请求给你正九品的待遇,朝廷打个折扣下来,也能是个从九品。此事关乎官家和道观,上面有人说了,为免败坏了道家名声。同时,为了堵住所有参与者的嘴,别让他们四处乱说。皆有重赏!”

  那书记又郑重叮咛道:“我给你等实话说吧,破获了这么大的拐卖团伙,城中的富商们,不免要为自家孩子的安全而松一口气。这件事报上去,只要把不该说的部分不说出来,府衙上,官方赏赐少不了,城中的富商们,也多多少少会犒赏一下那些替他们除去隐患的衙役们,所以这件事,钱财上面更是赏赐少不了。”

  “在场还有些士子们——也没关系,让他们把名姓报上来。府尊可以答应他们在州试上予以帮助,让他们轻而易举通过州试成为举人,只要他们把嘴夹紧了……”

  这名书记这么一说,众衙役们皆是喜极而呆。王都头更是被能当官了,这个大馅饼砸晕了!

  “啊啊,因祸得福。亲娘也,咱从此可以穿绿袍了。也是官了?”

  宋代低品级官穿绿袍,而吏员则是一身缁衣。官员与吏员中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大多数吏员奋斗一辈子都做不成官员。

  偶尔有一个吏员享受了品级,成为官员,那简直就是被雷劈了,或者类似21世纪中了五百万大奖的机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