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南晋闲人 第七十一章 投名状

《南晋闲人》第七十一章 投名状

作者:晨晨小号 字数:1958 书籍:南晋闲人

  求推荐票!

  今日的杭州商贾非常热闹,一夜之间,杭州丝绸布匹生意平衡了多年的利益格局转瞬之间被打破,压迫在秦家胸口的巨石被挪开,同时整个两浙路的丝绸生意份额都出现了一片真空,接下来所有人都会紧紧盯着这一块,吞下秦家的份额,就等同于一步登天,成为杭州第一的丝绸布商。

  秦丹青明白这份情报的分量,第一时间赶往书房,向父亲秦正希汇报这则消息,心里有着隐约不安的期待感。

  这么多年忍气吞声,终于熬出了头。

  阴暗的书房门被打开,明亮刺眼的光线突然涌入,从屋檐上倾斜而下,照亮了地面一片青砖,书房的角落依旧沉浸在黑暗之中,依稀可辨坐在正中央闭目养神的人影轮廓。

  秦丹青举着手中的书信,抢在自己父亲还没说话之前开口,“秦德正一家死了,七十几口人无一幸免,他的儿子秦韶游试图绑架陈仲卿被杀,而他全家当晚也因为分赃不均,惨遭亡命徒屠戮。”

  “爹,我们的机会来了。”

  秦正希猛然开眼,握着拐杖的双手都在颤抖,他依稀想起之前少年在房间里对他说过的那番话,心中泛起寒意。

  陈家按照约定做事,甚至连十天都没有,秦德正一家就满门惨遭屠戮,无人幸免。他终于明白过来,那天口中所说的秦家倒台是什么意思。他几乎用一种最干脆利落的方式,推倒一个大家族,打破杭州城多年的商贾利益格局。这一切在他做起来,如同吃饭喝水,稀疏平常。而那少年恐怕还不满二十五岁。他的手段和气魄,却已经远远胜过绝大多数同龄人。

  是有人站在背后教他怎么做么?

  这样精妙和炉火纯青的设局,怎么看都不像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能布置出来。

  秦正希猛然咳嗽了几声,他捂住嘴,伸手拒绝了上前帮忙的儿子,转而用一种非常急促的语气反问,“这消息肯定所有人都收到了,其他几大家族的动向呢?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这帮人应该都去鹤鸣楼了吧?死了一个竞争对手,相当于为他们空出了一片的生意份额,这群老狐狸还不伺机而动?”

  秦丹青点点头,肯定的说道,“是的,何家发来了请柬,要我们去鹤鸣楼一叙,其他几个布匹生意家族也请了。现在我们秦家是杭州最大的丝绸布匹商家,秦德正留下最大的市场份额,自然由我们秦家吞下。”

  躲藏在黑暗之中的人抬起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儿子。摇摇头表现出失望的情绪,他缓缓说道,“丹青,这场聚会没你想象中那么简单,你真以为其他几大家族愿意放下这一大块肥肉?对于我们家而言,这场聚会就是一场鸿门宴,那几只快活了一个甲子的老狐狸绝对不会如此简单拱手相让。”

  秦丹青愣了一下。

  秦正希摆摆手,拄着拐杖站起身,从黑暗中之中慢慢浮现出轮廓。发须快灰白的中年人握着一沓账本,递到自己儿子面前。

  “爹,这是?”

  秦丹青接过账本,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自己父亲。秦家的账本一向密不外宣,里面记录的是他们家最详细的账目收入,这些年秦家商业运营的核心秘密都记录于此。

  “算了,你先去找一趟陈仲卿,这是我们家的投名状。”

  “但这是我们家……”

  “听我说完。”

  秦正希突兀的打断儿子的话,盯着秦丹青,沉声说道,“既然尚书右仆射的儿子主动跟我们合作,秦家也该拿出一点诚意出来,当然秦家也不是蠢货,这本只有二分之一的账目,关键的那一部分我已经抹掉了。想必有这份账目,他们陈家也该安心了。”

  拍了拍秦丹青的肩膀,说道,“跟这个陈公子打好关系,托他们秦家的福,如果不出意料的话,秦家未来将会平步青云,一马当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牧笛声悠扬,夕阳余晖洒满水边芦苇,雪白的芦花染成一片金黄色,晚风吹拂而过芦苇荡,压弯了一层叠一层的青杆,碧绿色的涟漪朝着芦苇荡的深处扩散而开。骑着水牛的牧童从长亭面前面前嬉闹而过。

  枢机司的人站在亭外,腰间配着一柄秀春衣,情况一旦不对,随时准备长刀出鞘。

  亭里只坐着两人,叶黄巢与宋官子,四目相对,氛围有些沉默。最后还是宋官子先开口,打开了话匣子。

  “经此一别,以后怕是很难再见到叶老了。”

  宋清昭拿着酒杯,与叶黄巢面前的那杯酒轻轻一碰,清澈的酒水摇晃了一下,随即平静如初。

  酒杯里有风萧萧易水寒的味道。

  “老家伙,一定要活着回来啊,你要走了,就没人跟我喝酒。”

  听到宋官子这番目无尊长的话,叶黄巢非但没有愠怒,反而爽朗笑出了声,“怎么?就连布局第一甲的宋官子,也会多愁善感起来了?”

  宋清昭摇摇头,衣袖一斗露出修长的十指,指向绚烂壮阔的晚霞,眼中却带着古井不波,“黄貂寺愿意派枢机司的人过来一路护送随从,也是钦佩叶国柱愿为天下人而牺牲的慷慨,九千岁虽然力压文官一脉,被人骂阉党专政,但心中所执念的还是南晋江山千秋万代,宋某这杯酒,替天下人敬叶老。”

  说罢,一饮而下。

  叶黄巢端着酒杯,笑着指向不远处权势滔天的枢机司密使,说道,“宋官子,你这么说就不怕枢机司的人找你麻烦么?”

  “九千岁是聪明人,他不是那帮只晓得内耗,却不懂书生误国的文官。”

  宋清昭举杯对残阳,碎碎念叨,“初入杭州城时曾在酒楼听文人雅士念过一首诗,前两句出自韦应物的《简卢陟》,只是最后两句却让人心神一凛,倾尽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虽然格律参差,但能写下这种波澜壮阔意境的人,胸襟已经有一番山河锦绣,势不可挡。倘若庙堂之上皆为此等人,宋某虽死也无憾了。”

  宋清昭回过头,叶黄巢却没有望着自己,而是眺望着管道远道而来的马车,迎着夕阳奔踏而来。

  “宋官子。”

  叶黄巢伸出褶皱苍老的手,指向了马车,平静的说道,“写出那番大气浩然诗意的读书人,现在就在那辆马车里。”

  “哦?”

  宋清昭神情惊讶。

  荒野成片的青翠蔓草在晚风里压弯了腰,波浪一般朝着远方滚滚向前。将叶黄巢最后一句话,传往整片荒野。

  “老夫今天想带他见你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