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穹崩裂 第730章 烽火扬州路(三)

《天穹崩裂》第730章 烽火扬州路(三)

作者:浮华缥缈 字数:1363 书籍:天穹崩裂

  震天大响不断传出,巨大的石块化作无数火球在空中留下令人心颤的轨迹,最终撞击在如今看起来分外脆弱的城墙上。

  城墙的裂纹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有几处最外面的一层已经大块大块脱落,只剩下内部堆砌的颜色不同的石条。

  紧接着,里面的那一层也是被击碎,岌岌可危。

  那些地方的弓箭手经过指挥官的号令,紧急离开原地,不然的话说不定会随着城墙的坍塌一起掉落下去,成为徒劳的牺牲。

  路远的神色越来越坚决,虽然情况很危急,但是他却做好了必死的准备,所以他的心中全是热血。

  看着城墙的崩塌,以及划过天际的火球,他的忌惮早就已经埋藏在了心底。

  只听一声大响,而后是剧烈的震动,那边的城墙终于出现了一个不小的豁口。

  对面身着白色盔甲,拿着小盾和长戈的步兵开始冲锋。

  早就准备好一战的弓箭手在城墙上搭弓射箭,开始疯狂地反击。

  密密麻麻的箭矢化作一条条的黑龙席卷大地,场面震撼。

  下面的白甲步兵拿着长戈,自然也不好再配备大型盾牌,所以盾牌显得有些小,这样一来,面对狂风暴雨般的箭矢,危机重重。

  不过,他们的装备较好,盔甲厚重。

  还有,他们也有远程部队,他们不傻。

  当前头的步兵开始冲锋的时候,后面的弩兵也在往前推进。

  那些威力极大的弩对准了城墙上疯狂射箭的弓箭手。

  箭矢横飞,鲜血四射,装备再好,面对狂风暴雨也不可能安然无恙,白甲步兵开始出现了伤亡,而且数量不菲。

  在冲往豁口的过程当中,不停地有人倒下,但是奇怪并且可贵的是——这支部队,没有人发出惨叫。

  面对伤亡,沉默着,这是怎样的一支部队?

  很快,城墙上弓箭手的收割也遇到了极大的障碍。

  地面上,弩箭化作同样冲天而上的一条条黑龙,生猛地冲击向城墙上的弓箭手。

  那些弩手的手很稳,攻势更是稳重。

  他们的神情肃穆,仿佛在做着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一般。

  城墙上的弓箭手感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压力。

  “哧——”

  一支弩箭留下一个黑色的影像,快如闪电一般插进了一名弓箭手的眼窝,那个身影无力地倒了下去。

  “咻咻咻……”

  数不清的声音传来,有几名弓箭手立刻就变成了刺猬,带着痛苦的神情死去。

  那些弓箭手忽然发觉,这些弩兵对己方部队造成的伤亡比起自己对对方步兵的伤亡更大。

  但是他们身为路远的嫡系,路远都站在城墙上指挥,先前大家都喊过“誓与扬州共存亡”,当然是悍不畏死,只求对对方造成极大的打击。

  于是,双方的部队都在消亡着,地面上、城墙上到处都是鲜血和尸体,颇为惨烈。

  大响再次传来,又一个地方出现了一道豁口,白森森的部队朝着那里疯狂涌去,前仆后继。

  攻城的步兵终于冲到了第一个被破坏出来的豁口附近,于是近战开始爆发。

  路远的嫡系们纷纷亮出刀剑,死守豁口。

  他们并没有配备盾牌,也没有长兵器,不过胜在刀剑灵活,可以通变,而且他们视死如归,竟然生生地把攻城部队堵在了豁口处,难以前进一步。

  鲜血纷飞,喊杀声、长戈捅入身体声、刀剑划破皮肤声不绝于耳,场景相当惨烈。

  攻城的白甲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相比之下,路远这一边的伤亡要更大一些,不过在鲜血面前,这些都不重要,没有太多人去多想这些事情。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映得西天出现了凄美的红霞,拉成一长串的云如同被拖出来的血迹,触目惊心。

  攻城的部队已经撤走,城墙内外到处都是伤员和尸体,还有与西天映成一片的鲜红。

  这里的伤员当然都是路远的嫡系,那些白甲部队把自己的伤员都已经带走。

  看着天边的红霞,身着被染成了血色的盔甲,亲手杀了七八人的路远眼中充满了疲惫之色。

  他身心俱疲。

  他的嫡系正在搬运伤员以及尸体,或者填充城墙上今天被击出来的缺口,都沉默着。

  大家都有些伤感。

  但是他们不会投降,虽然会输。因为他们代表着朝廷摆过来的一只手,投降给叛军?想都不要想。

  路远独自一个人走下了城头。

  他想着现在城内的关门闭户,还有那些人对自己的不满,不禁产生了憎恶的情绪……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