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场侠侣 第568章 请心上人吃饭

《官场侠侣》第568章 请心上人吃饭

作者:高空的鹰 字数:2680 书籍:官场侠侣

  这期杂志的刊印日期是半个月前,如果这是月刊或半月刊的话,后面就不会有,如果是周刊的话,说明后面可能还有一到两期内容。

  因为细节写的太过相似,连里面捕头寻找线索的细节,都和他们这些天经历的有些像。

  照道理说,这些细节除了他和他同事,不应该还有别人知道,哪怕是他们所里的其他同事,没有一起去办这个案子,他们都不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

  江柠在《大宋》里写的案子,确实是从她当时在公~安~局档案室内已经结案的案子改编而来,且为了故事更具戏剧性,她还提议挑的重案和难案,有些是时隔多年才又重新被提上刑侦日程,用后来更加先进的刑侦手法,找到的线索。

  有些是人口失踪,多年后,误被人挖出尸骨,这才案子告破。

  全是在当年十分棘手的悬案,难案,很多还是当时亲自调查案子的老公~安亲自来跟她说,当年他们是如何寻找线索,追踪罪犯,因为时隔多年,能被他们记起来,并说给江柠听的,都是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一些细节,有些是档案卷宗上有的,有些是档案卷宗上没有的。

  有的没有的,在江柠经过艺术加工后,都写在了案子里,才会更让人有真实的代入感,也才会让一些看过这篇杂志的体制内的警察在看过这篇文后,那么斩钉截铁的认为,柠萌一定是他们体制内的老公安。

  吴公安原本怀疑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他同事所写,突然一想,不对,上面一个捕头寻找线索的细节,怎么和他今天亲身经历的很相似,即使是他同事,也不能未卜先知吧?

  又怀疑作者是不是凶手,先是提前写下他作案的一切细节,公开发表在刊物上,挑衅公安机关,再按照他写的布局杀人,然后逃离的过程。

  可他不至于连今天他自己经历的事情,也能提前半个月得知吧?

  他是怎么想都想不通,或许这只是巧合。

  可一样的案情和太多相似的细节,又让他无法忽视这个故事,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找接下来的情节看。

  还真被他找到了。

  因为《大宋》里面的刑侦手段写的太过专业,很多细节写的就像作者亲身经历,他们档案室的一个女同事,是《大宋》的忠实读者,每期都买,每期都看,她觉得这本书或许可能对对他们局里的其他同事有所帮助,这才放了一本在外面茶几上。

  只是他们每天在外面跑,累的像条狗,有时候加班追凶到很晚还在外面查案子,报纸都没有时间看,哪里还有时间看杂志,哪怕有时候看到,翻了两张纸,实际上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脑子里想的都是案子。

  《武侠》是连载杂志,上面很多作品都是连载文,如果没有看前面,只看中间一段,没头没尾,其实很难看。

  导致这几本杂志放在茶几上半个多月,愣是被人无视了。

  《大宋》的这期连载,能被吴公安看进去,还是因为这是一个刚开始的新案子

  (),加上作者的写法很吸引人▄()『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又很专业,才让吴公安一不留神就给看了进去,结果越看越心惊。

  《武侠》的后面两期,档案室的女同事并没有带到单位来,还在家里,说明天带给他。

  吴公安左等右等,还是等不及,干脆跑出了局里,在附近找到了一个报刊亭,问有没有《武侠》。

  报刊亭老板一听是来买《武侠》的,当下就从他脚下的一摞书中,抽了一本给吴公安。

  吴公安当下就撕开外面的透明包装袋,打开里面内容,翻看了一下,对不上,又连忙问报刊亭老板:“有上一期的吗?”

  “没有咧,卖光咧,下次要,来早一点哎,好多人喜欢《武侠》,我货进的都算多了,每次上来就卖光。”老板说着,笑着露出泛黄的大烟牙:“你也是追《大宋》的吧?好多人买《武侠》,都是追的大宋,也不知道这个案子的凶手是谁,不过你放心,《大宋》的节奏很快的,一般四期肯定能结束一个案子,再开启下一个案子。”

  保安亭老板显然是《大宋》的老读者了,连作者的写作习惯都清楚了,目前《大宋》已经完结了四个案子,这一期开始了第五个。

  吴公安不想听他说这些,问他:“那你还记得上一期内容吗?”

  保安亭老板当然记得,但是他说的太笼统了,吴公安听的着急,一边往回跑,一边打开最新的一期,果然,最新一期上,只有这案子的结尾,女主带着他们找到了凶手,抓捕回凶手,带回开封府大牢审问凶手,为何要杀死农户一家,问明缘由,让人瞠目。

  原来此人并不是第一次杀人,他原是江陵人士,在家乡就已经做过一次类似的案子,逃到开封,会杀这家农户,纯粹就是路过,肚子饿了,身上没钱,去这农户家中找些吃的,顺便翻些钱财,见农户被惊醒,干脆利落的把农户杀死,又顺便把他全家都杀了。

  因为是武侠小说,里面自然少不了武侠的描写,故事中的杀人凶手,也是一位会武功的武林人士,说起他杀人经过,十分淡然,仿佛他杀的不是活生生的人类,如此凶残的灭门惨案,在凶手口中,仿若被随手剁死的五只鸡鸭,而在凶手轻描淡写的描述中,若不是女主他们抓他抓的快,他早已经改换姓名,逃之夭夭,天大地大,又能去何处抓他?

  就连此人要改换什幺姓名,将要去何方,凶手形貌、年龄、籍贯,文中通通都写了。

  但是,就是没有上一期的关键性内容。

  吴公安那个着急,又在附近找了找,问了好几家报刊亭,都没有上一期的内容了,直到跑到一个书店,本以为书店里不会有这样的杂志书籍,或者也没有上一期的内容,没想到一问,居然有。

  吴公安喜出望外。

  *

  计老师在批改完竞赛班试卷后,心底已经生出想让江柠参加竞赛的事,他觉得江柠如果专心走竞赛这条路的话,应该是能出成绩的,如果能拿到省级的奖项,不说保送一些顶尖的学府,像他们省的省大这样的985学校,应该还是没问

  () 题的,便来找三班的班主任王老师说了这事。

  王老师怎么可能让自己班重点大学的苗子,去走什么没什么希望的竞赛路线?一中往年的竞赛成绩是什么样,他会不知道吗?

  若不是新挖的两个新老师来,一中往年都是直接放弃竞赛这条线,专心搞高考的,这也是生源不如吴中,但在考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上,一中能够紧咬吴中,和吴中一起成为吴城最出名的两所重点高中之一的原因。

  吴中作为吴城所有高中的‘老大’,不仅是在升学率这一块做的好,吴城的竞赛路线成绩,几乎全靠吴中,一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去一日游,真正能出成绩的极少。

  毕竟主要生源还是来自下面的乡镇中学,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能够进入一中学习,能够为了考大学这个梦想而努力,就已经费劲他们全部的力气了,又哪里还有余力去搞什么竞赛?能去走竞赛路线的,除了那种特别有天赋的,哪个不是家庭条件还不错,先天的家庭环境熏陶和影响,后天家里父母也愿意给孩子花钱培养,才有那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去搞物理竞赛、化学竞赛、数学竞赛。

  以为书上学了些死知识,就能去市里、省里、甚至全国在这个科目顶尖的一批人去竞争拿奖?

  怎么可能呢?

  不过这话,王老师也没有说死,而是反问计老师:“她要是把主要精力搞竞赛去了,自己本身成绩下降,又没有拿到保送名额,这要怎么算呢?再说我也不是她爸妈,这事也得要人家父母同意才行吧?”

  这也是吴城大环境下,竞赛不行的一个原因。

  家长不支持。

  老师和家长们都想求稳。

  计老师自己就是省城人,也是从小耳濡目染,若不是他对象分配在了这里,他也不会来吴城,对于吴城的竞赛环境,确实有些不好。

  可他还是争取说:“江柠同学在这方面是真的有些天赋,如果她能把全部精力放在竞赛上的话,有我和张老师全力辅导她,国奖不敢说,省奖还是能争一争的。”

  计老师也不敢一下子把话说死,这也确实是吴城这样的小地方,对于竞赛路线的无奈。

  他说:“我去问一问江柠同学吧,看她自己愿不愿意。”

  就是江柠自己愿意,王老师也不愿意。

  计老师还没找到江柠谈话呢,王老师先过来找江柠了。

  办公室里人多,整个英语组的人,都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办公,不方便谈话,他把江柠叫到办公楼前的大花坛那里,跟她说了计老师找他说的话:“你晚上去竞赛班上课,计老师估计会找你说这件事。”

  他面容严肃的跟江柠说:“不是老师不愿意让你去搞竞赛,但我们学校往年的竞赛成绩就摆在那,走不通,老师还是希望你能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主要科目上,竞赛那边放一放,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顿了顿,“你明白老师说的意思吗?”

  他们一中在吴城虽然是重点高中,但放到整个市,

  整个省,又不算什么了。

  他们省重点大学的录取率仅在百分之2,211大学的录取率都不到百分之五,可想而知这样的竞争压力有多大。

  而更好的教学资源,必然在省里,在市里,能够分配到他们吴城来的,又有多少?

  吴中和一中的校长,真的是拼劲全力给学生们找好老师,找好资源,同时,也需要学生们自己拼劲全力,才能在这已经很低的录取率中,和省里、市里的重点高中抢有限的大学资源,抢有限的重点大学的名额。

  江柠现在成绩能够进入年级前十,并且在这次月考中,不仅没有因为进入竞赛班就成绩下降,反而稳步提升,这说明江柠此时还是有余力和潜力再往上冲一冲,努力一把,不说全国排名前十(虽然除了清北,其它学校都认为自己排第三)的学校,排名下面一点的大学还是能冲一下的。

  作为一个平行班班主任,王老师对班里学生最大的期望,也就是211了,211还是今年刚出来的概念,至于那些全国顶尖的高校,他是想都不敢想。

  江柠如何能不明白,作为一个前世就是一中的老一中人,对于未来三年的一中竞赛成绩心里清楚的很,虽然因为计老师和张老师的到来,让一中的竞赛成绩提高了一大截,但在结果上,想拿到省奖还是不容易的。

  竞赛这些,从来都不是江柠所追求的,会去竞赛班,不过是学校需要,她在自己本身学习上还算游刃有余,这才去的。

  而她既然做一件事,当然就会好好做,做好它。

  她态度特别端正地点头,认真地说:“谢谢您王老师,您说的我都明白,我知道怎么做的。”

  江柠的语言天赋一般,她会说英语,会说标准的普通话,还会说水埠镇地地道道的方言,偏偏身为吴城人,半普通话半方言的吴城话,她不会说。

  在她看来,要么就是标准的普通话,要么就是标准的水埠镇方言,非得让她把舌头扭成发音奇怪的半普不方的,她舌头真的扭不过来。

  此时和王老师说的,是一口发音非常标准的普通话。

  这让习惯了说英语和吴城普通话的王老师有点不好意思,这孩子讲话就讲话,讲的这么正式做什么?

  他摸摸自己头上的短发,挥手说:“你是个聪明孩子,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回去吧。”

  晚上在竞赛班上完一节课的计老师果然来找江柠。

  他站在讲台上,直接朝江柠一招手:“江柠,跟我过来一下。”

  夜晚的办公楼,楼上的灯除了三个竞赛班教室,其它教室和办公室全都是一片黑,就连走廊都是黑的,没有灯。

  计老师一向注意和学生保持距离,此时也不例外,他没有把江柠叫到办公室,而是就在教室外偏计算机教室那边一些的走廊上,这里既安静,不会有人打扰到,方便谈话,又是公共场所,别人都能看的见他们在做什么。

  计老师站在走廊的扶手前,面对着教室那边,教室那边传来的微弱的光照在他清瘦的

  娃娃脸上,让他看起来不像老师,像他们同学。

  他先是习惯性笑了一下,又轻声问江柠:“你们班主任王老师跟你说过了没有?”

  江柠点头:“说过了。”

  “那你是什么想法?”他怕江柠一口气拒绝,补充说:“你也别急着拒绝,你可以先试试,你才高一,班里的成绩那边也不必放下,只要稍稍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放在竞赛上,先试一试。”

  他认真地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我都看过了,是觉得你真的有这个天赋,才想让你试一试的。”

  毕竟,他也不敢拿一个学生的前途开玩笑,如果这个学生没有天赋,还劝人家不搞成绩,搞竞赛,那不是害人家嘛?

  当然,也不是没有竞赛成绩都抓的好的学生,有,但在吴城,少。

  像他以前读的省城重点高中里,就有和他一样专门走竞赛路线,后来竞赛成绩不理想,又回去复习走高考路线的。

  这样的同学他自己见的就不少。

  江柠还从不知道她居然还有学数理化的天赋,她很清楚,自己是没有这个天赋的,最多就是前世学过一遍高中课程和高数,又多了一十多年人生阅历,所以在竞赛班老师上课时,她很容易就能接受和理解老师教的知识,并融会贯通。

  但这和天赋两个字还是差的很远。

  她也将自己实际的想法和计老师说了:“我肯定是会走正常高考程序来升学的,竞赛班如果我有余力,学校也需要我参加的话,我会参加一下,但直接走竞赛路线,我是没有想过,也没这想法的。”她用力的强调一句:“计老师,我在数理化上真的没有天赋,我高一是要选文科的!”

  计老师看着这个几次考试,数理化成绩都极好的,却认为自己在数理化上一点天赋没有,还要去选文科的学生,沉默的无语了。

  他十分怀疑,眼前这个小姑娘,是不是对自己的认知有什么问题?

  他望着面前一脸认真表情的学生,沉默了一会儿,也没勉强,只说了一句:“你先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