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子,请留步 第十五章高贤帝篇

《公子,请留步》第十五章高贤帝篇

作者:金手指姐姐/离思其四 字数:2403 书籍:公子,请留步

  此情此景, 胤礽能怎么办?

  只能往皇阿玛最最喜欢的兄友弟恭上靠,微笑着把那豆腐虾肉泥做的小青蛙往胤俄碗里夹呗。倒是胤禛皱眉挡了挡:“太子二哥别, 可不能惯着十弟这毛病。而且, 吃不够的美味才是真美味。否则一次吃够了,下次还哪里会惦记?”

  “对对对。”贵妃狠狠点头:“胤禛说得对 ,小十就是被本宫惯坏了。太子可别纵容他, 让他养成这坏习惯。”

  边说还边往回拽自家小吃货,就怕慢上一星半点儿,这不敬太子的罪名就落在他头上了。

  心眼偏到胳肢窝的皇上可不管小十几岁,太子是个什么反应。通常这种情况下, 他只注意维护储君威严, 拥有强横外家的小十无疑是立威的最好人选。

  贵妃娘娘忧心忡忡, 无奈地瞧着自家还心心念念想着吃的糟心儿子。

  唯恐这小混账不合时宜地哭起来。

  关键时刻,被太皇太后盛情邀请列席的淑宁笑:“十阿哥说得对, 确实是臣妇的锅。只琢磨着怎么摆盘精致又有意境了, 忘了考虑量的问题。明儿臣妇就再给您专门做一盘子荷塘蛙鸣,现在咱们尝尝这个炸豆奶好不好?”

  “您别瞧着它没有荷塘蛙鸣亮眼,实际上更合适小孩儿口味呢。”

  “真的?”

  “臣妇何时骗过十阿哥,又有哪道菜味道不好了?”淑宁笑, 眉眼间自信极了。

  “那好吧, 小十听舅母的。别忘了,一整盘的荷塘蛙鸣哦!不对,小十是个俗的,不要摆盘精致, 也不要意境。可以不要荷塘, 只要蛙鸣哒。”

  哈?

  哈哈哈!

  淑宁忍俊不禁, 真·见识到什么叫长了一肚子吃心眼儿。康熙双眉紧皱, 贵妃娘娘已经在试图寻找地缝了。

  太子夹着那小青蛙的筷子微顿,转而放进了四阿哥碗里。

  算是谢过他刚刚的提醒。

  没让他只顾着友爱手足,却在无意间做了滋长小十恶习的‘帮凶’。

  胤禛:……

  他其实,就是担心太子跟小十兄弟失和,做出导火索菜品的某人吃挂落罢了。到底她再能耐也不过是臣妇,服务于皇家,再怎么有功,也是分内之事。

  可若因此而让皇阿哥之间起了龃龉,就是她的罪过了。

  好在小十虽馋,但也好哄,还有几分小动物般的直觉。试着尝了口炸豆奶后,小家伙双眼咻地一下亮起来,小脑袋狂点:“唔唔,好好吃!七舅母就是天下间最最美,最最厉害的厨子。什么平凡东西到你手里,都能变成绝顶美味。”

  “乌库妈妈、皇玛嬷、皇阿玛、额娘、太子二哥你们快尝尝!”

  说完,小家伙拿起自己的筷子,给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贵妃跟太子每人夹了一块炸酸奶。

  功臣厨子淑宁得了两块。

  知道虎威还小,用不得这等油炸之物后,小家伙还叹气,并当场替他多用了两块儿。

  极少被太子以外的孙辈孝敬的太皇太后愣,旋即轻笑:“这么好吃的炸豆奶,咱们小十竟舍得给乌库妈妈啊?”

  “那当然。”小家伙郑重其事点头:“额娘说,百善孝为先。乌库妈妈、皇玛嬷跟皇阿玛、额娘都是长辈,是小十该孝顺的对象。太子二哥能舍得把最后一个小青蛙给小十,是个好哥哥。所以小十也不能吝啬,好东西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嗯,就是这样。

  小家伙骄傲昂头,说的头头是道,特别懂事的样子。跟刚刚厚着脸皮讨食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直让太皇太后忍俊不禁:“那刚刚?”

  “刚刚……”胤俄不好意思地低了低头:“刚刚是七舅母的美食太好吃了,短暂迷糊了小十的聪明,让小十一时忘了额娘教诲。亏得额娘跟四哥阻止,谢谢四哥。”

  说到这,小家伙还认认真真地给胤禛行了个礼。

  胤禛赶紧还礼。

  太皇太后见状夸了句,说皇子们都是好的。太子友爱手足,胤禛注重弟弟们教养,都是好哥哥样。

  胤俄也是个知错能改的,还特别有孝心,贵妃教导有方。

  被点名的贵妃赶紧起身行礼,殷勤谢过。

  有她老人家这最后总结,自家这臭小子算是能彻底逃过这劫了。

  果不其然,太皇太后用过孙儿的孝心之后点头,说这菜果然别具一格。香甜可口,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

  她老人家亲自盖章之后,现场又是一片夸赞声。

  还有人问这个炸豆奶的具体做法。

  淑宁微笑应答:“其实不难的,臣妇一说娘娘就会了。先在盘中加入适量的绿豆芡粉,用适量水冲开这个芡粉。加入牛奶和新鲜的豆浆,打上两个鸡蛋,放几勺白糖,用筷子顺着劲儿搅和均匀。”

  “然后点锅烧火,锅中加少许水,等水烧开,再把这备好的浆水边搅边倒进去,搅到粘稠能拉丝。再盛出来放在平盘里冷却凝固,接着改刀切成粗条,裹上面粉,油温五成热下油锅炸到金黄就成了。”

  问话的那个娘娘:!!!

  晕晕乎乎,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大懂。

  适量是什么量?几勺白糖到底是几勺,又用多大的勺?顺着劲儿又是个什么劲?少许是多少水?要怎么判断油温到底几成热?

  一切都迷迷糊糊,只有一点格外明确:一等公福晋果然厉害,一个小小的豆腐,竟然被她鼓捣出数十种花样来。

  连寻常人家当成下脚料,只能喂猪喂鸡鸭的豆渣都被她变废为宝。

  做成连太皇太后都说别具一格的豆渣饽饽、豆渣丸子。

  哄得太皇太后,皇太后都对她青眼有加。

  皇上更是频频赏赐,以功臣待之。

  亏得当初皇贵妃娘娘有先见之明,早早给了她一桩好姻缘。否则这般美姿仪,好厨艺的姑娘真真进了宫,哪还有她们这些庸人的立锥之地呀?

  甲之蜜糖,乙之□□。

  在心有大志的女子心中,进宫为妃为后便是光宗耀祖,走上人生巅峰。而淑宁却只愿偏安一隅,过些恬淡却幸福的日子。

  若姻缘可以自主,她都不带趟进钮祜禄府那淌浑水的。

  偏皇命令她嫁入钮祜禄家,又给了她预知梦这样的金手指。让她看尽了先荣华后凄楚的人生历程,心里生出千百不甘来。

  一步一步,推着她到如今。

  好容易夫妻相和,顺利生下长子,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太皇太后病重,小赫舍里氏裹乱。让她好好的被困在太后宫,不知道何时才能与家人团圆。

  日暮时分,将早就准备好的豆腐交给了阿灵阿时,她这心里还满满怅然呢。

  看得阿大人好生心疼,快速握了握她的手:“好宁宁,辛苦你了。”

  后宫之中到处都是皇上的耳耳目目,淑宁哪敢说丁点委屈啊?忙抽回自己的手,还与他福了福:“夫君言重了,能与太皇太后略尽绵力,是妾身的荣幸。当日学厨诸般辛苦,总算是没有白累。”

  “怎么会?”阿灵阿笑:“现在全满蒙谁不知道我家福晋最擅长厨艺一道?所做菜品好看更好吃,连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用了都说好。”

  “好啦,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慈爱,你还当真了呢?快别继续夸了,免得旁人说你敝帚自珍。”

  “哪有?为夫分明发自肺腑!福晋放心,额娘跟我在家都好好的,肯定把府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岳父岳母那边,为夫也早早送去年礼了。一应大小事务,全部妥妥当当的,随时等待女主子回来检查。”

  寒暄两句过后,阿灵阿就开始交代他认为的淑宁最关心的事情。

  末了还加了句,虽然相思成疾,辗转反侧。但为夫绝对是个宁缺毋滥的,有了福晋这等绝世娇妻,再不看别个女人一眼。

  福晋再不必担心回府后,有哪个娇滴滴跟你行礼,要与你敬茶。

  满脑子只想着如何顺利度过这劫,平平安安回家的淑宁脸上腾地一下红起来:“谁,谁担心这个来着?夫君可别随意攀污人,为妻再不是那等善妒之辈。”

  “是是是。”阿灵阿从善如流点头,而后星眸含笑,认真而又郑重地看着她:“福晋素来贤良,是为夫心有明月,再瞧不得任何凡星。唯恐弄一些丑石头进来,伤着心头美玉了。”

  淑宁淬了他一口,道他就会油嘴滑舌。

  转身便跑进了慈宁宫内。

  可等他真走了之后,她又忍不住悄悄探出头来,凝视着他远走的背影。阿灵阿似有所感,蓦然回首。

  夫妻俩遥遥相望,眉眼间皆是温柔。

  等我!

  等你!

  两人同时做出了如是口型,心中期待满满。太皇太后平安度过了腊月二十五,精神与身体都在渐渐恢复。便皇上不放心,要多留她几日。元宵之前,固伦淑慧长公主进京时,便也该把她们母子放回一等公府了。

  归期该是不远。

  果然,随着太皇太后的身体越来越好,康熙脸上的笑模样也越来越多。几度奖赏淑宁,连板凳高的虎威身上都因为陪伴太皇太后有功多了个云骑尉的名额。

  每年不但可以多八十五两的俸银,还多了个可以传给子嗣的爵位。

  贵妃娘娘每次看到大侄子都忍不住调侃:“不愧是咱们钮祜禄家的小巴图鲁,这么点点大就已经给次子挣了爵位了。”

  为何说是次子呢?

  因为虎威如今是一等公府世子,他的嫡长子自然是要继承一等公爵位啦!

  虎威虽还不会说许多话,却知道巴图鲁是小英雄的意思。

  每每骄傲点头:“巴,我!”

  浑然不知道自己是被调侃了,只把太皇太后等人笑得前仰后合。

  太皇太后病情好转,康熙龙颜大悦,命令大办除夕宫宴,与群臣同贺。淑宁作为如今的太皇太后专用厨师,全程伺候在她左右。

  唯恐这喜庆事儿反而成了她负担,无意中加重她的病情。

  让好不容易过去的难关重又浮现眼前。

  因此席间,淑宁可以说对太皇太后颇多约束了。偏太皇太后不以为忤,全程笑呵呵答应。

  让众内外命妇齐齐震撼,佩服之余也都暗戳戳注重起厨艺练习来。

  虽然东施效颦,可能并无结果,甚至适得其反。

  但万一呢?

  学厨又不是什么难事,便不能变成第二个一等公福晋,也能洗手做羹汤,略微增进一下夫妻感情啊!

  若被公婆这么当着大家伙的面一夸,贤孝的名声不就有了吗?

  众命妇心思电转间,竟还带动了一波学厨热。

  一时间几家欢喜,几家厨房失火。

  还有几家大人饱受夫人黑暗厨艺的折磨而讷讷不敢言,只又在心里痛骂阿灵阿。太皇太后不是都转危为安了吗,你丫的怎么还不接福晋回家?

  阿灵阿:其实,他真的很想很想的。

  辗转反侧,相思欲狂。

  只盼固伦淑慧公主快些到京,自家福晋便能功成身退,娇妻稚子便又能回到他身边。

  可是等啊等,盼啊盼。

  固伦淑慧公主没来,大姨姐先有动静了。

  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这天,晴空万里,阳光普照。

  约莫着嫡姐要发动,小外甥即将到来的淑宁做好早膳后,便与太皇太后告了假。拎着自己新做的荠菜小馄饨就往永和宫,见她来,德妃娘娘很是欢喜。忙命人准备些淑宁喜欢的六安瓜片,再往御膳房配些点心。

  把皇上新赏的海南香蕉拿一盘子来。

  淑宁只笑:“姐姐快别忙活了,妹妹用了早上早膳过来的,还给你带了你喜欢的荠菜小馄饨。”

  “是么?那可感情好。”德妃娘娘抚掌:“还是淑宁疼我。冬日苦寒,难见点绿叶子菜。也就是那几日陪太皇太后用膳,才借了几日好光。”

  “偏她老人家慈爱,不肯让我再多往来奔波。这好好的差事啊,说没就没了。”

  淑宁:……

  眼看嫡姐端着颇为遗憾的小表情,把那好大一碗荠菜小馄饨用了个干干净净,连汤底子都没放过。

  然后,正与她说着话呢,就突然抱了抱肚子,哎哟了一声。

  淑宁忙问怎么了,她便接着苦笑:“许是妹妹这荠菜小馄饨实在过于美味,勾得为姐肚子里这个小家伙迫不及待地要出来品尝了吧?”

  哈???

  淑宁一愣,继而迅速反应过来:“来人,快来人啊,娘娘要生小阿哥了!快着人去传太医、找接收嬷嬷,小厨房准备热水。给……”

  想想嫡姐刚刚干掉的一大碗荠菜小馄饨,淑宁赶紧咽下了给娘娘准备一碗鸡汤面的话。

  只让人熬好了参汤,随时待用。

  然后就开始专心致志地扶着嫡姐走动,还是德妃娘娘在阵痛的间隙传令,让人火速去通知皇上,请皇贵妃过来主持大局。

  见淑宁疑惑,德妃还贴着她耳边提点了两句。

  皇上虽不如太医跟接生嬷嬷有用,但他只来就是个鲜明的信号。不管这胎生男生女,永和宫圣宠都在,不容任何人小觑。

  而皇贵妃虽没有皇后之名,却是这后宫之中实际的掌控者。

  与她禀告,一是规矩所在。

  二是让永和宫添丁这事与她有关,好迫使她出手,挡下后续所有可能发生的小算计。

  后宫风谲云诡,处处都得小心提防。

  淑宁:……

  果然,她还是更喜欢做菜与刺绣。只要掌握了基本规律,加上适当创新,就能成就一道佳肴,一个佳作。

  不必谨小慎微,不必仔细提防。

  再度感谢嫡姐。

  抱着这样对嫡姐深深的感激,淑宁就这么陪着她,给她鼓励,为她擦汗。等接生嬷嬷说差不多,可以进产房时,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陪产。

  德妃怔愣:“这可使不得啊!产房血煞气重,大不吉利,妹妹不可……”

  淑宁微笑摇头:“娘娘不必多虑,前年您生小皇女的时候,臣妇就一直伺候左近。但那以后,大婚,产子,处处顺利。可见这煞气之说,纯属空穴来风,做不得真的。”

  “可是……”

  “没有可是,既然长生天让臣妇赶上了这一遭,说明臣妇与小皇子有缘。娘娘就让臣妇陪您一道,迎接小皇子的到来吧。”

  淑宁唇角微弯,俏皮地眨了眨眼。

  德妃知道她是放心不下自己安危,遂也不再强求。只把妹妹对自己的好都记在了心上,想着有机会必然十倍百倍报答。

  皇贵妃娘娘的承干宫就在隔壁,得信儿后来得最快。

  接着后宫诸妃也都陆续来到。

  等康熙到来时,已经是阖宫皆列席,所有人在冬日里为德妃娘娘祈福,祝愿她顺利诞下小皇子的和谐场景。

  连才出了月子没几天的庶妃章佳氏都概莫能外。

  也或者,所有人里,她跟皇贵妃娘娘才是最最虔诚的。她盼着德妃娘娘喜得麟儿,便不惦着她的十三。皇贵妃也盼着她再诞一子,好让禛儿不再一根蜡烛两头烧。

  被亲妹不停鼓励,相关经验也很丰富的德妃很争气。挣扎了近两个时辰后,顺利诞下皇二十三子。

  听到接生嬷嬷报喜的时候,德妃心中欢喜,眼角却控制不住地落下一行清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