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贞观大才子 第362章:人之大义

《贞观大才子》第362章:人之大义

作者:只如初贱 字数:1945 书籍:贞观大才子

  什么主持大局,那都是骗鬼的。如今李世明在意的不是裴行俭那两万人马,也不是李硕到底会不会回去。

  而是他真的耗不起了,与其说是派人召李硕回去,倒不如说是想逼他给一个退敌之策。

  沉默了些许,李硕暗叹一声,对许敬宗道:“拿纸笔来。”

  后者面色一变,忍不住提醒道:“大人是准备要帮他们破敌吗?”

  李硕明白许敬宗的意思,若是他帮李世民想到了破敌之策。那么东征大军便会很快的攻破契丹,甚至一举拿下高句丽。

  可若是这样一来,那腾出手来的李世民,定然会调转枪口在第一时间将他这个“乱臣贼子”剿灭。

  但他要是就此离去,任凭李世民那二十万大军焦灼在契丹边境。那无疑是对他最好的选择。到时候他便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整顿定襄与夏阳两城。等到大唐的大军讨伐而来时,他便有了更多的本钱,去与之谈判。

  李硕想都未想便正色道:“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我们这次不帮大唐。那定然会遭到整个朝堂君臣的记恨。到那时,陛下的怒火咱们承受得起吗?”

  虽然李硕一心想要脱离李世民的掌控,但也从未想过要与要与大唐为敌。这种想法看似很冲突,实则不然。试想一下,若是李硕有足够的筹码,或者说,能够给予大唐足够的利益,那李世民还会铁了心也要弄死他吗?

  还是那句话,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浮云……李世民派人来找他,便不难看出他的想法。若是他真的想要弄死李硕,那就不是一个人来了。至少现在为止,李世民还不愿与李硕撕破脸皮。

  所以,不管是因为他出于不忍心还是出于对日后的衡量,他都不能袖手旁观。

  而后,李硕回到马车里快速的写下一封信,交给身边的一名亲信道:“速速将此信送到陛下手中,一定要快!”

  ……

  三日后,契丹边境……

  唐军的中军大帐里,李世民仔细看完手中的信,而后沉默不语,转手将信递给了下手的李勣,叹声道:“李硕之才能当真是世间罕见。”

  后者看完后,同样动容道:“若是按照李硕的计策,我们两日便可攻克契丹!甚至不费一兵一卒,契丹城唾手可得。”

  然而此刻的李世民仿佛没听到一般,眉头拧成了疙瘩,许久后,幽幽说道:“可是他为何不愿为我所用呢?难道朕真的不值得他效忠吗?”

  李勣愣了愣,而后沉声道:“自古大才之人都古怪的很,或许他是不想被约束,所以才……”后面的话他没说,然而如今李硕的举动已足以说明一切了。

  对于李硕,每一个军中的将领都或多或少带着一丝感激的情愫。自从李硕出现的这八年里,大唐不论是对外还是对内用兵,都是因为他的谋略与计谋才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若是以皇帝的角度出发,李世民对他算得上不错了。如今的李硕不仅位极人臣,更是前程高远,假以时日必能问鼎朝堂。

  可是这些辉煌与荣耀的背后,那是多少次的生死较量。这些都是他一次一次用命换回来的。

  “朕并没有想要杀他,只是他……朕又怎能放心的下。”李世民言语间透着数不尽的纠结。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意有所指。

  堂下的李勣手指轻颤,他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也终于体会到,当年的大唐军神李靖,为何会淡出朝堂。

  有时候功劳太大能力太强,不见得就是好事。当年李靖应为大功还朝从此闭门不出,不谙世事。如今李硕亦是如此……只不过他做的更绝。历史上因为功劳太大而选择叛国的事情,也只有李硕干得出来了。

  不知为何,此时李勣心中竟然对那个满肚子坏水的混蛋,生出一丝佩服之意。

  ……

  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十七。

  大唐新任的东征大元帅李勣,亲率两万骑兵,奔袭五十里突袭了渤海国。仅仅半天之内,无数的震天雷与火药将这个原本就不大的国家炸了个底朝天。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虽然他们的声势浩大,可渤海国却始终没有沦陷,没到危机的关头,唐军便会退兵。

  这种情形下,任谁都知道,这是大唐有意为之。和那契丹与高句丽一样,乃是围魏救赵之策。两万渤海国大军,虽知其中深意,却也不得不退兵回援。

  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当着两万渤海国大军刚刚行至本国边境上时,却突然遭遇了另一股大唐骑兵。为首者乃是大唐名将牛进达,其率领一万骑兵堵在了渤海边境上,竟做出了防守之势。

  等到渤海主将收到牛进达的传话后,终于弄清了大唐的目的。差点气的他一头栽下马去。

  人家这那里是围魏救赵,分明是将他们往死路上逼。此刻渤海国士兵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太小看大唐人了……

  对面唐军的阵营里,牛进达高坐在马上,看着对面的两万渤海大军退去时,嘴里不禁喃喃道:“这小混蛋果真有点儿本事,这么坑人的计策,亏它想得出来。”

  李硕的计策很简单,就是要让大唐派兵突袭渤海国,然后做出围困之势等待契丹城下的那两万渤海军驰援。

  而后再派出一万大唐骑兵挡在渤海边境上,目的就是告诉他们,别想着驰援了。大唐想要灭掉渤海国就算没有震天雷,也是易如反掌。

  而后再开出条件,只要渤海国能够助契丹城下的两万大唐骑兵脱困,那么之前的仇怨就一笔勾销。如若不然,以大唐的势力,分分钟便能灭掉渤海国。

  正是因为那渤海国主将清楚这一点,才无可奈何的退兵。反正也打不过人家,而且如今自己的老巢也被人家包围,若是不听话,想想那漫天的震天雷,再想想之前契丹的惨状……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坑队友……

  而后的事情就简单了,两万渤海国大军去而复返。还没等契丹与高句丽高兴起来,这两万人马突然奔袭而至,将原本两国组成的围困之势,彻底打乱。被困其中的裴行俭与两万大唐骑兵,终于迎来了宝贵的希望,趁着三国大乱之时,突袭了出去。

  PS:新书《朕的江山要亡了》,我们一起相约11月。讲一个不一样的明末清初。望大家多多支持……

  下周会有新书前言,让我聊一聊这个风雨飘摇的明末清初……还有那位无可奈何的崇祯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