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贞观大才子 第137章:年关将至(月票~~~)

《贞观大才子》第137章:年关将至(月票~~~)

作者:只如初贱 字数:1904 书籍:贞观大才子

  静!

  仿佛在寒风凛冽下,地球已经变得寸草不生,静的让人不想有任何的动作!

  不知过了多久,李硕回过神来紧了紧身上的绒袍。

  这条路还要走多久?

  来来往往的人仿佛什么都没有留下,又仿佛冥冥之中改变了他的一切。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承乾,终究不是他最安稳的那个依靠,唯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掌控着一切的风险。

  还有两日便要过年了,唐朝的过年和前世不同,前世所过之年是春节,而这个时代的年,则是元日。

  长安城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太平盛世的样貌在此时一览无余。所有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年关的喜悦。

  平水村的村户们一大早便起来清扫院落,准备好的年货堆积在墙角,小孩子们也都放了束缚欢快的跑在乡间的小路上。

  平水村的村长一大早便来到了李家,已过六旬的年纪,整个人显得有些单薄,站在大门前颤巍巍的等着。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是交粮的时候,李硕客气的将老村长请进大堂。

  “大翁请坐。”李硕笑道。

  村长顿时受宠若惊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小老儿今日是来给李老爷家送岁粮的,今年的收成还算不错,抛去各家应得口粮,统共是一千四百五十二石,都存在村口的粮仓中,等李老爷看了无误后,便让他们给您送到庄子上。”

  按照唐朝如今的购买力,一石粮食大约是两贯钱左右,这一年的收成也就大约在三千贯左右。

  怪不得世人都想当官,寒门一跃成公卿,从此衣食似贵人。这种天地之差诱惑了无数想要当官的读书人,也束缚了那些原本心有抱负的初心。

  直到李硕再次将他送出门外时,村长还是不忘不看了几眼李家的宅子,神色中的羡慕有了一丝坚定,读书!一定要让孩子读书。

  这幅神情,李硕看在眼里,心中一笑,猛然想起了什么,伸手拦住了老村长:“大翁,咱们这里附近有村学吗?”

  在唐朝,孩童学文习字一般都是在村学或是大户人家请的私人先生,若是村里穷一点的,就会和几个村子合资,共同出钱盖几间瓦舍,从县城中请个识文断字的老先生,来给村里的孩童授课。不过这也不是每家的孩童都可以去的,必须要拿得起那每月二十文钱的供奉才行。

  老村长恭敬的施礼,苦笑道:“回李老爷,前些年咱们平水村和隔壁的上洼村一齐盖了个学堂,只是后来那个教书的老先生过世了,新来的先生嫌咱们给的供奉少,来来回回的走了几个后,就没有人再来了。”

  李硕想了想道:“既然李家住在了平水村,那大家就是一家人了,这样吧,等过了年,由李家出钱,从长安城里请几个工匠,在村后盖一处像样的院子,再请两个教书的先生,让村里的孩子都去念书吧。”

  教育是一个时代的根本,一个朝代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如今的李家不缺钱,也不缺那点粮食。这么做,也算是他为了心中的那份良知,找点慰藉吧。

  村长激动的连连作揖,激动道:“多谢李老爷,您就是咱们平水村的大贵人啊!”

  老头激动的回去报告这个好消息去了,李硕顿时没了事儿干,闲悠悠的到胰子作坊逛了一圈,又到火药坊漏了个脸,给许敬宗下达了放假休息的命令后,转道长安城而去。

  年关将至需要置办的东西可不少,不过这些东西都是萧白衣一手操办的,毕竟这可是李家的第一个年,萧白衣可不想马虎了,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李治已经好久没找李硕玩耍了,听说是李世民为他找到了一个新老师,杜如晦。这个躲在自己的宫殿里背四书五经。

  李硕今进城就是为了去找李治的,毕竟他也算自己来到这唐朝后少有的几个朋友。之前因为太子的事情,李硕已经好久没有轻松过了。

  来到皇宫,李硕拿出李治给他的令牌,承德门前的两个侍卫结果令牌看了看后,便直接放行,毕竟这半年来李硕可是没少进宫,与那些侍卫也算是老相识了,而且每次进宫,李硕都会给这些守卫一点见面礼,簪子手镯一些小玩意儿。

  虽然不算贵重,但也让他博得不少好感,所有与李硕接触过的人都对他印象不错。

  跟着小宦官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后,长乐宫中传来了声声稚嫩的朗读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李硕面带笑意,走了进去,门前的侍卫见到来人眼睛都未眨一下,直接忽略了他。

  庭院里,李治坐在一个石墩上小小的人手中捧着大大的一本书,摇头晃脑的模样甚是可爱……就是有点傻。

  这时宫女上前禀报了一声后,李治直接将书扔在了桌子上回身望去,脸上露出笑容:“李硕,你这些日子去哪儿了?怎么这么久都不来找我玩儿。”

  见身边的宦官与宫女都退下后,李硕也不再那么拘谨,随意的做到另一个石墩上,打趣道:“殿下如此勤奋好学,臣怎敢叨扰了您的学业,若是陛下知道了还不得将臣扔进曲江池里啊。”

  李治撅起小嘴:“你都不知道,这些日子我简直是水深火热啊,那个杜如晦简直就像不会笑一般,整日板着一张脸,不是背诗经就是临摹字帖,我快疯了!”

  也是,本就才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玩耍闯祸的年纪,却整日里被圈在这庭院里,换成谁也受不了。

  李硕坏笑道:“那你可以想办法偷懒啊。”

  “如何偷懒?杜先生很严格的。”李治急切的询问道。看来是早就受不了了。

  “比如你可以装病啊,就说是吃坏了肚子,这不就可以偷懒了吗?”李硕笑道。

  李治沮丧的摆摆小手:“试过了,不管用,你不知道,我一说肚子疼,那些宫女宦官就跪了一地,杜先生差一点禀报父皇将他们送到大理寺。”

  这么狠?李硕悻悻的骂了句:“这老东西还挺厉害嘛。”

  “那你就说是坐的时间久了头晕。”

  正当二人商量偷懒对策的时候,廊下的还不远处站着两个人,正看着亭子里的二人,其中一人面色很是不好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