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师且慢 第151章 新鲜血脉

《大师且慢》第151章 新鲜血脉

作者:红尘多败笔 字数:1829 书籍:大师且慢

  李氏这些话,韩大郎是听进去了的,他沉思良久:“嗯,我知道了,随她去吧......”

  这话的意思,似乎是不想再过问薛娘子的去留,李氏心里舒坦。 到底是多年的夫妻,大郎果然还是肯听她的。

  次日辰时,在众人还未醒来的时候,薛娘子已经离开了韩府。

  然而将她送走的却不是大母的人,而是一个十分面生的老妪。

  趁着晏都冬日里天亮得迟,薛娘子被掩护出去,悄然无息。

  大母起身之后也惦记着薛娘子那边,让郑妪过去看,结果却发现人没了。

  这让大母焦虑了一番,亲自过去看,发现屋子里的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好似韩家就没来过这号人。

  大母让郑妪到府门前去询问门童,结果门童支支吾吾,府中奴仆说那门童昨日沾了点酒,熬不住就去睡了,一直到现在。

  府里没了人,这可是大事,门童擅离职守大母将他罚了。

  这些都是其次的,最主要还是孙氏那边,她铁了心思要薛娘子的命,大母十分头疼。

  若是她的人将薛娘子送走还好说,至少她心里有个底。

  可现在人没了,大母不知道这事该怎么与孙氏说,因为她怀疑人是让孙氏给弄走了,孙氏信不过她,阳奉阴违也不是不可能。

  孙氏起身之后也赶了过来,发现人没了就开始怀疑大母伙同韩大郎糊弄她,好保住薛娘子。

  两方这般猜疑着,谁也没说出来,可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孙氏询问了薛娘子从前身边伺候的婢女,那婢女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说她昨夜侍奉薛娘子睡下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她熬不住也睡过了头。

  谁也不知道薛娘子怎的就这么走了,这成了韩府的一个谜。

  孙氏气愤不已,让府里的奴仆去城中走访,势必要寻到这个人。

  大母虽然没拦着,但也没表现出特别上心,这边让孙氏对她最初的猜想更肯定了几分。

  这个猜想在孙氏心里扎根,与大母之间陷入僵持,成了两人越不过的一条鸿沟。

  孙氏打心眼儿里不愿再将大母视作长辈,她觉得没有这么偏袒另一边的婆婆,她又何必去费神讨好?

  遣出去的人无功而返,都说没能找到,孙氏不依不饶又让人出去寻。

  而王弗苓这边,阿欢裹着斗篷从外头回来,拍了拍身上的积雪就匆匆来到王弗苓房中回禀。

  “奴跟着出去之后发现薛娘子乘马车出了城,奴不好继续跟着,到城门处便回来了。”

  王弗苓很惊讶,近来边南战乱以至于人心惶惶,晏都虽未被波及,但守城门的却十分警惕。照理说,天还未亮便赶着出门的人一定会被拦着彻查,可怎么就出去了呢?

  “城门处没人拦着?她是潜逃,都没人查看么?”

  阿欢回想了一下,道:“说来也真是怪异,奴见那马车并未停下,城门的守城士兵问都不问就放她走了。”

  “原来如此......”王弗苓却笑了起来:“有点意思,看来韩家还真是卧虎藏龙,轻看不得。”

  “可是薛娘子走了,难道咱们就这么放她去?”

  “放,为何不放?薛娘子走了,韩家也就乱了。你且看着,韩家是怎么一步步被自己人给蚕食的。”

  阿欢十分不解:“奴跟了女郎也有数月,对女郎的一些作为恨不能理解,这是您的根,为何您总想着让韩家不好?”

  王弗苓心情好,回了阿欢一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天经地义。”

  任凭阿欢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韩家与王弗苓有什么恩怨,王弗苓遣了她离去,阿欢仍然在沉思。

  寻不到罪魁祸首的孙氏天天咋屋里以泪洗面,哭她自己命苦,孩子傻了,夫君还在榻上躺着昏迷不醒,跟守寡有何区别?

  可能真是她哭闹得让人心烦,韩二郎在薛娘子失踪三日之后醒了。

  实际上韩二郎的伤也就是比较重的外伤,并没有传闻中所说的什么中毒之类的。也好在他身强体壮,那一箭并未射中要害,只是新伤添旧伤,加之数日作战的操劳让他一直昏迷到现在。

  韩二郎的清醒无意是给了孙氏一颗定心丸,他才是二房的顶梁柱,只要他还在,孙氏便不怕。

  就算韩厉笙傻了,她可以与韩二郎再生一个,比较两人都还年轻。

  晚间,大公听闻二郎醒了的消息,也匆匆回府来见了韩二郎。

  两人说话的时候屏退左右,直到夜幕降临,大公才离去。

  之后,大公让大母好生照料韩二郎,过两日随他入宫面圣。

  大公想的是如今还不到他们硬气的时候,说话最算数的还是庆元帝,他们不得不服软。

  故而,大公想带着韩二郎道庆元帝跟前表忠心,且看看庆元帝准备如何对待韩二郎。

  韩二郎醒来之后恢复得也很快,两日便能下得了榻,第三日便带着伤进宫面圣。

  庆元帝在大殿上大肆夸赞了韩二郎一番,并未评论其功过,也没有提什么赏罚,却说了一些神神鬼鬼的怪事。

  继而,庆元帝越过韩二郎的事情,在朝中提起左右二相的安排,说朝中缺一左相,需能人异士来担此重任。

  世家大族中皆有自己的门生在朝中为官,一听说左相位置空缺,一个个的互相推拒,顿时喧闹如集市。

  大公与韩二郎就这么被众人给忽视了,但他也关心左相之位谁来做。

  庆元帝抛出这么一个话题,看着众人争论不休,虽然都是和颜悦色,战火味却一点都不少。

  看他们实在争不出什么结果,庆元帝令众人安静:“尔等这般讨论,怕是到明年今日也没结果,孤倒是有个不错的想法,不知诸位爱卿可想一听?”

  君上要说话,臣子哪有不听的道理,众人都息声,洗耳恭听。

  庆元帝从高座上起身,如平日里唠嗑一般道:“左相之职关乎朝堂命脉,孤希望此人既有能力,又有胆量,还得有些新的想法。孤还记得年轻时走访各个州县,曾遇到不少能人异士,故而孤想从民间寻找这些可用之才,为朝中引入新的血脉,不知诸位可有什么异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