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阳光下的江山石
马琦望着刘明德送来的二十万铢钱钞,一时竟有些恍惚。
二十万铢说多不多,毕竟京城之地,都是高官达人,都能凑齐这个数。可说少也不算少,足够他打点各种关系。
他接过钱钞,说道:“请转告卫夫人,我一定要把事情办好。”
刘明德说道:“四师娘暂时走不开,凡事由先生定夺就行,如有需要,可找冯大人和李大人帮忙。钱不够也可找二师娘商量。”
马琦听出这话的意思,是让自己以蔡府门客的身份去办,这也正合自己心意,于是应道:“我知道了,替我谢过卫夫人。”
送走刘明德,他将二十万铢钱钞分成两份,重新梳理一遍思路。
他的思路很简单,卫家那帮书呆子,拦是拦不住的,不如让他们去闹。自己先买通禁卫军,趁他们闹事时将人抓起来,囚进牢里吃些苦头,最后由蔡少爷出面,将他们救出来。
这样既给卫家一些教训,又能让蔡少爷帮上忙,关键是自己也算给蔡少爷出了力,一举三得。
他换好衣裳,梳洗整齐,准备先到禁军都尉府见邓可芝。
大秦的禁卫军,有内外之分,内有卫尉府,负责皇城里的安全事务,俗称禁卫军。外有都尉府,负责栎阳城的治安防盗等,也负责禁暴督监等职责,俗称禁卫或者禁军。
当然,卫尉府和都尉府上面,还设有将军一职,统管两府兵事。不过文人聚众闹事,不在皇城内,也算不上什么紧急大事,就由都尉府负责。
作为城外禁卫军的最高首领,邓可芝这都尉府中尉的官可不小,若不是顶着帮圣人做事的名,马琦真不敢奢望能见到邓可芝。
……
禁军都尉府,就在社稷坛广场东边,栎阳城百姓俗称城北都尉府。
马琦穿过广场,来到都尉府大门前,自称圣人门客,求见邓中尉,也暗地里递给守门士兵一串铜铢。
守门的士兵收了钱,又见来者是圣人门客,不敢怠慢,便进去通报,独留马琦一人在门外等候。
夏日正午的阳光,照在社稷坛广场的地板上,泛着白光,蒸起一股热浪。
透过翻腾扭曲的热浪,可以看到社稷坛中央那根漆黑的六方形石柱,石柱上端,盘着一条粗壮的三头蛇,蛇身上站着手持兵器的八臂阎罗。
这根骑蛇八臂阎罗石柱,就是大秦的社稷江山石。
望着前面黑得发亮的江山石,马琦突然有些担心,如果邓可芝不肯见自己,说不准还得麻烦蔡府二少奶奶出面,传出去,只能会被蔡少爷笑话。
过了一会,守门的士兵终于出来禀报:“邓大人有请。”
马琦拱手言谢,进了都尉府,来到中堂,只见有个满脸络腮胡子,身材魁梧的壮汉坐在里面,不是别人,正是都尉府中尉邓可芝。
两人见面,寒暄过后,邓可芝开门见山:“蔡圣人有事找我?”
马琦应道:“确实有事想请邓大人帮忙。”
“何事?”
“南边明月防线崩溃,这几日传得沸沸扬扬,城里有不少读书人反对陛下修复明月防线,正准备到社稷坛请愿,邓大人知道这事么?”
邓可芝微微一愣。明月防线的事,他自然知道,但读书人请愿闹事,他还真不知道。不过就几个普通读书人,就是聚众请愿,能蹦跶到哪里去,倒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于是应道:“蔡圣人派你来,就是禀报这事?”
马琦说道:“不是这件事,但跟这事有关。”
“哦?”邓可芝轻轻转身,盯着马琦。
“有人在社稷坛聚众请愿,若是群情过激,少不得要都尉府处置闹事者,以儆效尤。蔡少爷希望邓大人抓人时,能把卫家子弟交给他发落。”
“既然事情还没发生,马先生为什么不直接找卫家?”
“蔡少爷和卫家的事,邓大人应该有所耳闻,个中详情,我真不便细说。”
邓可芝微笑一声,没有回话。
其实卫小楼的事,在城里早传开了,事关圣人,他也听说过。
当然,男女之事,只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没多在意,但总是听说过的,现在看来,卫家那小娘子,多半是跟了蔡圣人。
“既然圣人开口,这忙可以帮。”邓可芝说道,“不过聚众闹事,人多繁杂,区别对待,只怕影响不好。”
“邓大人放心,社稷坛请愿时,我会安排人抓捕,进了都尉府大牢,再安排单独囚禁。就算有人告到凌将军或陛下那里,自有蔡少爷出面。”
邓可芝微笑点头,也不再出言反对。毕竟这种小事,也不值多言。
两人再商议一会,马琦从怀里掏出十五万铢钱钞,压在茶杯下,说道:“钱不少,权当见面礼,等事情办妥,蔡少爷还会亲自登门拜谢。”
邓可芝不敢拒绝,毕竟钱多钱少不重要,收下表示答应就是。何况蔡圣人也是陛下的人,和他来往,也不引起陛下的猜疑。
……
从都尉府出来,太阳已经西斜。
浑黑透亮的社稷江山石,仍闪着耀眼的光芒,散发着夏日午后的热气。
可能事情进展顺利,心情大好的缘故,马琦望见石柱上那尊八臂阎罗神石像,突然被阳光晒得活灵活现,一下有了生机,似乎随时都能活过来一般。
离开社稷坛广场,他来到紫光路鼎食阁,准备将事情全部安排妥当。
这思路也很简单,花钱在都尉府找个小吏,全权委托他去干就行。
此刻时间还早,鼎食阁也没什么人,他便坐在二楼包间里等着。
天气有点热,他开了窗,恰巧看到石川河对岸的飘香楼,与鼎食阁的冷清不同,此时飘香楼上下,已经有不少人影出现,显然都在张罗夜晚的筵席。
飘香楼大概是栎阳城最好的酒楼,一般的窍客还不一定能订到位置,当然不是鼎食阁这种小酒馆能比的。
可不怎么的,他偏想起了李青枫,确切地说,是和李青枫做起了对比。
李青枫仪表堂堂,有圣人相助,还成了窍客,甚至娶了娇妻,生了儿子,真正在京城成家立业。反观自己,相貌丑陋,身材矮小,一无所有,一事无成。
今天这事,换成李青枫,应该在对面飘香楼与邓大人谈笑风生,而不是来鼎食阁接见两个小吏。
其实论才学谋略,他自认不比李青枫差,就盼着卫家这事能起个头,能得蔡少爷赏识,也在栎阳城混个出人头地……
正惆怅间,已经有人进了包间,不是别人,正是都尉府武库丞费启明,和他的儿子费一杰。
三人见过面,寒暄之后,便按长序坐下来,吩咐酒何开宴。
酒过三巡,马琦说道:“不瞒两位,我现在是蔡府门客,帮蔡圣人办事。”
费家父子听到这话,吓得都站了起来,呆呆地望着马琦。
马琦示意两人坐下,笑道:“我知道两位跟蔡少爷有过节,这也是我请两位来这里的原因,蔡少爷有件事,想请两位帮忙。”
费家父子对视一眼,慢慢坐了下来。
马琦也不含糊,将事情来龙去脉和自己的思路,简单说了一遍,最后说道:“费校尉素有威望,也有人脉,此事交由你来做,最好不过。”
费启明闻言,拍着胸口说道:“既是圣人吩咐,这事包在我身上。”
“这事你准备怎么办?”
“我派两三个人混在禁卫,从抓人到收押,都是单独处置,这事全程由我儿子看着,保证不出问题。”
“收进牢房后,多少给他们吃点苦头。然后等着蔡少爷去提人就行。”
马琦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五万钱钞,塞到费启明手里。
费启里哪里肯收:“帮蔡少爷办事,乃是我们的福分,哪能收钱。”
马琦说道:“都尉府上下打点需要钱的,你们不收我还不放心呢。”
费启明尴尬一笑,只好将钱收了起来。
马琦见他收下钱,又提醒一句:“费校尉有空可派人先打听卫家的消息,提前做好准备。”
费启明笑道:“马先生放心,这种小事,也不算第一次,我有分寸。”
马琦听到这话,算是放下心来。
其实在他心里,这里最大的变数就是卫夫子。
以卫夫子的脾性,应该不会到社稷坛请愿,应该是进宫面谏皇帝,那这事自己还真管不到,只能由蔡少爷亲自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