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救驾
张才良一路往西北跑去,直奔禁军都尉府,可跑了一段,觉得不妥。
刚才临走之际,他已经看到陛下那两驾马车,坐在后面车把前的,就是禁军都尉府的凌将军,自己突破跑到都尉府去报信,估计没人信。而且面对陛下的禁卫军,自己还不能太强势,不然容易让人误会。
总之,可以去报信,但请动皇城禁卫军的机会不大。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刺客真是圣境,就算禁军出动,也未必能挡得住。
最稳妥的办法,应该去圣殿找教主大人,以圣境对付圣境。
可自己去圣殿,只怕都见不到教主大人,而且圣殿与陛下,总有一层说不清的关系,要说服圣殿出手,比请出禁军还难。
正犹豫间,他突然感应附近两股极强的九窍境气息,顿时想起燕博延家就在不远处的红河路。
燕博延位排千客榜第十,乃是圣境之下最顶尖的几人之一,绝对是大秦的名人,如果有他出马,再联系几个九窍境高手,组成剑阵,岂不是比请禁军强。
张才良急忙折向东边,来到红河路燕府,也不等通报,直接冲进去,循着气息,穿堂过院,直闯到东园,把两个守门的家丁累得半死。
他撞开东园会客厅大门,看见燕博延大摆宴席,请了不少人物正喝酒聊天,当然也少不了陪酒的侍女。
被人撞门硬闯,燕博延眉头微皱,圆脸板得很阴沉,待看清来人是张才良,脸色稍缓,现场的四五个宾客,表情各异,但都表现得很平静。
张才良作为张圣人的大孙子,二十二岁已有七窍境,是大秦最有希望成圣的年轻才俊之一,而且人品脾气极好,深得张圣人宠爱。在栎阳城,不管是给张心远面子,还是看好他未来的成就,很多人都愿意结交这个朋友。
所以他闯进来,燕博延没发脾气,毕竟张才良平时是很守规矩的人。
“才良,来得这么急?可是有什么事?”燕博延问了一句。
张才良径直走到燕博延身旁,附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燕博延脸色一变,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又转头望张才良,见他点头肯定,才挥手把陪酒的侍女都喊下去。
趁着侍女退下关门的当口,张才良终于看清宴席的宾客:有太武院首席沈策,苏家二老爷苏风岩,断水坊门客苗广仓,还有七星社的团长肖祖茂。
等闲杂人等退下,关上大门。张才良将今晚发生的事,简单叙述一遍,说道:“禁军我可以去请,但我怕请不动,所以请各位帮忙召集九窍境高手,组成剑阵,可前往腊梅馆救驾。”
众人对视一眼,明显都不敢相信。
突然间冒出一位以张圣人还厉害的圣人,而且很年轻,还准备刺杀陛下,这如何能信?
就算是真的,连张圣人都打不过,九窍境八窍境去了也是白搭,这如何救人?
可事关救驾,这些话还不能说的,更不能说不去,只好都沉默。
燕博延说道:“咱们现在就去召集各路高手,先到镜湖旁聚合,然后一起前往腊梅馆救驾。”
这不失为一种稳妥的办法,要去喊上各大家族一起去,于是众人纷纷点头答应。
经过一番商议,很快定出方案,由燕博延前往向家,苏风岩回苏家,苗广仓去向家,沈策到太武院,肖祖茂找城里的散客,各处召集一帮高手,到镜湖柳林里集合。
至于张才良,仍去请禁军,报告圣殿。
……
言如玉今晚就在家里,事实上,他最近都躲在家里潜修,准备突破。
可明明已是五窍境巅峰,但潜修就是不见提升,甚至有种停滞不前的感觉。他有些心烦气躁,于是趁着月色来花园散心,考虑着今年要不要参加春狩。
突然前庭灯火大亮,嚷声渐起,似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他踱到前庭,看见言家一众高手,正准备出门,一问之下,才知道今晚陛下微服出宫,遇到刺客,张圣人正喊人前去救驾。
其实消息传到这里,已经有些变味,起码言如玉听到这个消息,觉得自己可以去一趟,不仅可以救驾立功,还能看到张圣人,向他请教一二。
于是他系上软剑,跟着言家救驾的队伍,急匆匆赶到镜湖旁的柳林。
此时远处的更鼓刚响过,正是二更天,这当口,不早不晚。凤凰大街那边,夜市正热闹,镜湖旁的柳林里,寂静得不见半点虫鸣。
等了一会,便有苏家和向家的高手陆续赶到,紧接便是太武院的几位先生,还有七星社众成员和一些散客。
就在等人闲聊时,言如玉大概知道今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再听说刺客也是圣人,连张圣人都打不过的,再看前来救驾的,大多是九窍境,八窍境都很少,顿时觉得自己一个五窍境,连凑数都算不上。
当然,队伍里也有几个修为不高的,比如苏家大少爷苏云扬,只有六窍境,又比如向家四少爷向东流,也是六窍境修为。
但五窍境,确实是排在末尾的。
言如玉想走,但挂着救驾的史,又不能随意走开,只好站在一旁静静地等着。
终于,等到张才良报信完毕,前来相聚,众人又开始商议,最后决定分成两批,一批以燕博延以首,组成剑阵,前往腊梅馆救驾。七窍境及以下的,组成第二批,分成四组,在镜湖外围巡逻,排除可疑人员。
很快,言如玉很快被分到巡逻的队伍,恰巧和向东流一队,开始沿镜湖东岸游巡戒备。
其实这样的游巡戒备,跟救驾已经没什么关系,只是碍于责任,不得不做做样子而已,七人在向东流的带领下,越走越远,慢慢就走到沿河路的济安桥。
石川河从路那边流过来,穿过济安桥,流入镜湖。
站在济安桥上,右边是灯红酒绿的沿河路,哪怕已近深夜,仍能看到行人车马,右边河流尽头,则是平静幽暗的镜湖,一明一暗,一闹一静,宛若两个不同的世界。
其实来到这里,虽然离镜湖很近,但离腊梅馆已经很远,不过想到圣人之间的对决,自己也帮不上忙,跑这么远,也没人觉得不妥。
言如玉慢慢走上石桥,望着热闹的沿河路,做出巡夜的模样,是不想再走下去,其他人纷纷效仿,驻足凝望,借机休息。
突然,一道娇小的身影,手持宝剑,从沿河路那边的一栋楼阁里飞出来,落入石川河,竟在水面稳稳站住,那飘逸小巧的身姿,分明是个少女。
从楼阁里追出来的人群,望着宽敞的河面,也不敢跳下去,纷纷发出剑招,祭出飞刀。
一时间,刀光剑影,织成一张大网,扑向踏水的少女,可惜河面太宽,剑光飞过半条河,已经太弱,飞刀暗器,到了河中心,也没了威力,都被那少女踏着水面轻松躲过。
打斗远在沿河路另一边,从济安桥这里望去,看不太清楚,但那少女凌波踏水的身法,看着言如玉暗暗喝彩,连向东流等人都不由叫起好来。
恰在此时,一根铁箭,从河对岸射出,抖动着箭杆,如一条游动的黑鱼,迅速穿过河面,射中那追赶少女的一人,立即击穿那人身体,将人带飞出一丈多远。
言如玉顺着弓箭的来势,往河对岸的屋顶望去,看到有个黑影正收弓跃下,显然是收手准备离去。
“我操,有刺客。”向东流惊呼一声,显然也看到射箭的黑衣人,大手一挥,“跟我抓刺客去。”
这组巡逻小队,走到这里,本来就没打算救驾,可现在发现有人当街行凶,如果能抓到凶手,当成刺客,不管真假,都是大功一件,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啊。
此时听到向东流这句抓刺客,都是反应过来,顿时跟着向东流前去追捕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