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级复兴系统 第四百五十九章 永继斯文

《神级复兴系统》第四百五十九章 永继斯文

作者:一撇日不尽 字数:3375 书籍:神级复兴系统

  第四百五十九章永继斯文

  侍书夫人为藏书而死,不但刺激了范容,也刺激之前嫁入范家却一心只为登阁读书的花如笺。

  花如笺此时才知道,到底天一阁的规矩是为什么而立下的,所谓不让外人入阁,不是指血亲而是指一种属于范家守书人的精神。

  就是侍书夫人这种精神。

  只有拥有这种精神,她才有资格登上这座天一阁。

  于是花如笺决定再嫁孙知府。

  范容毅然拒绝,他宁可以抄书替代藏书,也不远花如笺再牺牲了。

  于是有一场异常震撼的,举家抄书的情景出现在舞台上。

  一张张方桌后坐着的范家子弟,奋笔疾书,身后的背景是在风雨中飘摇的天一阁,加上埙声和二胡的配乐,将这种凄凉和反抗的精神拉抻到了极致。

  所欲观众再次热泪盈眶,有几位记者都无暇摁下快门。

  一身嫁衣花如笺弹奏了一曲《藏书》赠与因为抄书而累倒的范容。

  红色的嫁衣与范容那身白在台上两道追光下,显得暧昧又愁苦。

  一曲奏罢,花如笺身穿嫁衣下了场,缓缓醒来的范容再次背对观众,站在那座瑶琴旁沉默不语。

  两次背对,郑晶晶这种处理也算是犯了不小的忌讳,但是却给观众增添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对藏书的执着,和对佳人的思恋。

  郑晶晶这里没有让范容这个角色对于花如笺的离去表现的太过悲痛。

  因为她觉得,知己,就是应该明白理解对方的所有行为,即便是不理解,在提出想法之后对方依旧坚持,而作为知己,应该选择支持。

  就像是她与王耀之间的关系,明知道王耀的决定都有点蠢,但是她也支持。

  要不然,怎么算得上朋友呢?

  观众全都沉浸在范容得书失人的惋惜,以及对守书人精神的感动中,剧情再次峰回路转。

  宁波府破,孙知府率兵抗敌,战死沙场,临死之前对范容说明一切,故意刁难羞辱他,只是为了测试范家天一阁对于藏书到底有没有坚持。

  如今看来,范家当得起藏书世家这个名头,并且愿意将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捐赠给天一阁。

  范家有亡国藏书之胆!

  最终范容将两本绝世藏书《藏书》和《焚书》还有花如笺的那把瑶琴,封存如侍书夫人因修筑劳心泣血而亡的那道夹层墙内。

  亲手将祖辈遗志和心中所爱封存后。

  依旧白衣胜雪的郑晶晶静静的盘坐在舞台中央,身后的背景是战火撩天的背景,以及依旧毅力的天一阁。

  本来这里有一段唱词,但是郑晶晶始终没有开口。

  背景凄凉的琴声已经过半,郑晶晶就坐在台上似乎与台下所有观众对视,而观众也在看着她。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在舞台中央,有一道无形的墙,隔绝了这个亦真亦幻的凄美故事。

  这段对视,足足将近沉默三分钟,但是随着最后一道聚光的越来越淡,背景声已经变成了铿锵的琵琶和古筝时。

  郑晶晶终于做了最后一个动作,她抬起手,一挥衣袖。

  灯光熄灭,留有一声筝鸣。

  所有观众都觉得心脏在这一瞬间听了一拍,梅先生等人则是觉得心口空了一块。

  那一挥衣袖,将寂寞两个字挥的淋漓尽致,只有读书人才懂的寂寞。

  以这份寂寞和坚守,换万世太平。

  读书者以寂寞续文脉,藏书者以心血祭圣贤书。

  只为了这一句无声的,太平。

  掌声雷动,震荡全场。

  黑暗中的被掌声震荡耳膜发疼的郑晶晶嘴角露出笑容,尝到了一丝有些干涩微咸的味道。

  原来在灯光暗了那一下,不自觉的泪流满面了。

  “还差一点啊。”郑晶晶抹了把眼泪,不禁呢喃道。

  其实这一场戏,她都没有进入王耀一直跟她悼念的‘入戏’状态,她虽然尽力想要脱离表演的痕迹,但是始终没有彻底入戏,除了‘大跪’那三下,因为真实的疼痛激发了一段时间。

  直到最后自己灵机一动改了戏之后,才入了戏。

  “太好了,简直是天才啊,怎么能演的这么好啊。”王耀躲在门口的位置,用力的拍着手掌,眼泪鼻涕感觉都要飚到旁边大先生的身上了。

  “是不错,天赋,本事都有了,还有临场发挥,不过,好像有点脱离传统戏曲表演的方式了。”大先生眼神也有些古怪的看了着激动的眼泪鼻涕一大把的王耀。

  虽然郑晶晶演的真不错,但是也不至于哭的怎么这么激动吧?

  “有点现代话剧表演的味道。”另外一边的童春附和道“不过也算是一种改革尝试吧,毕竟加入投射背景技术也算改革了,很成功啊,已经算是角儿了。”

  “不过唱腔上都是你惯出来的病啊,都压着。”大先生又看了眼王耀。

  “谢谢。”王耀接过旁边李婉递过来的纸巾,擦了擦鼻涕和眼泪“不是我惯出来的,这是凡事留一线。”

  “留个屁,投机取巧小道耳。”大先生冷哼道“要是晶丫头因为你没有突破,你得负全责。”

  “关我毛事,得找茅师姐。”王耀心虚的嘀咕道。

  “她长得好帅啊。”李婉这时专著的看着再次亮起的舞台上的郑晶晶,不禁也感叹道。

  王耀他们刚从飞机上下来,堵车了一会儿,又因为门口的记者们耽误了一会儿,所以没有看到全剧,就看到最后一段,封书和那一甩袖,唱词也就停了一段。

  “倒是有几分我的神韵,看来平时没少观察我。”王耀咧嘴笑的。

  “真是大难不死,必不要脸啊。”大先生无语道。

  郑晶晶的表演肯定是有些瑕疵的,但是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尤其是叙述故事的节奏,完全是拖着观众,这点能做到就已经算是一个成熟的演员了。

  台下的掌声不断,所有人都站起来了。

  郑晶晶也第一次因为掌声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害羞的不断鞠躬。

  “感谢大家的支持,掌声够了,我看蓉姨手的拍红了,苏苏你也不拉着点。”茅韦涛拿着话筒开始主持,不过红肿的眼睛和沙哑的声音也能看出,她这个当师父的比台下观众还要激动。

  观众的掌声渐渐小了下来。

  “这出戏王旭峰女士主笔写的,灵感是其实早就有,只是一直没有完善,之前去天一阁顺便祭拜一下范钦先生时,我们就对天一阁,这个可以说算是所有人读书人的圣地有了一丝好奇,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它是真的历史见证者,见证者华夏一代代的读书人。”茅韦涛缓了口气轻声开口。

  这时郑晶晶在身后跟她小声说了句什么,茅韦涛点点头,然后就鞠躬下台了。

  主角要走,台下观众就不干了,都等着多了解了解她呢。

  “稍安勿躁,晶晶下去准备了,你们这样很不给我这个当师父的面子啊,这样显得我很镇不住场子啊。”茅韦涛开了个玩笑。

  观众传来笑声。

  “到了天一阁,我就在想藏书楼的意义是什么?凡是人类创造的文化,都有权被保护、保存下来,而不以能否现代化为标准。”茅韦涛顿了顿“我想那是一种无为的,没有功利目的的,价值或许会更大。”

  “我所想表达的是什么?我希望在舞台上第一次整体展现古代藏书人的生活,表现他们守书承志而又平凡的生活。谁都知道,古代男人无不以考取功名为存身立命之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男人的人生夙愿。

  然而范家人却世世代代默默无闻地藏经纳典,万册史书在范家人400年的守护下得以流传至今。试想一下,400年间的日日夜夜,一笔一笔地写,一页一页地补,一册一册地存,该是怎样的感受,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

  我这样描述主人公的思想及行为特征:有藏书癖,爱书如命;唯祖训是从,收书、守书是天职;他是智者,有信念守着楼是永恒的,像守着个王朝,而比真守着个王朝更有意思;熟读史书,看透历史;文化水平比孔乙己高得多,他是“躲”在书楼里修补与审视被浓缩了的历史。”茅韦涛语气沉稳,台下观众也听得认真,若有所思。

  “但是这些,晶晶都没给我表现出来。”茅韦涛话锋一转。

  台下观众再次惊呼出声。

  这转折猝不及防啊!

  “但是我依旧很感动,因为晶晶给我塑造了一个更加真实,甚至有些熟悉的主人公形象。”茅韦涛扬起嘴角“不知道你们看到这个主人公时,是不是也觉得有些熟悉。”

  “是王耀啊。”张国荣眯着眼小声嘀咕道。

  “是王耀。”王世襄先生也脱口而出“我说怎么这么快把我带进去了。”

  “如果真是,那小耀也是三生有幸。”启功先生笑得眼睛都没有了“得一知己,着实幸运。”

  在场一些跟王耀接触比较多的,被茅韦涛一点就马上能联想到王耀,而其他人则是一头雾水。

  而王耀自己则有些得意“是不是在夸我?”

  “你怎么知道是夸不是贬呢?”大先生白了他一眼。

  “这个范容有点骄狂,或者说有点狂妄,就算跪,也跪的义正言辞,说得好听叫气节,说得不好听可能就是不知廉耻。”茅韦涛轻笑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台下观众传来笑声。

  “不过,这个范容,比我想塑造的那个,多了些真实感,少了些理想化,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范容很朝气,他让我看到了别样的希望。”茅韦涛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泪光闪烁“我本想着这出戏将藏书精神以及文化传承的危难和紧迫表达出来,强烈的反思来推动观众的思考,而这种表达,本身就带着一种想要‘绝境求生’的氛围,说实话,有些悲观。”

  几位戏曲大师在台下窃窃私语交流意见,其他观众则在回味剧情的诉求过程。

  “我想要的主角惆怅,悲凉甚至我给他没有安排一个圆满的结局,花如笺应该回来的,但是没有。”茅韦涛抿着唇摇摇头“可能我已经先入为主的把这出戏,定义成了悲剧。”

  “不过还好,我徒弟青出于蓝,没有酿成这个悲剧,说实话,她最后的沉默三分钟,从专业上讲,是空场败笔,但是我感觉,是点睛之笔,希望各位老师在评论的时候,能够手下留情。”茅韦涛鞠躬致谢“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孔萍就算了,又不年轻也不是孩子。”

  “呀!”提早杀青的侍书夫人扮演者孔庆嗔道的锤了她一下,夺过话筒“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苏城的新人演员孔萍,第一次上台有些紧张。”

  茅韦涛赶紧夺回话题推开她“这个是我们集团的新晋演员,胡雯,也是飞飞的入室弟子,一个沧海遗珠被我们挖出来了,花如笺这个角色确实也让我很惊讶,比她师父媚还嗲,但是又落风俗。”

  还未卸妆的胡雯接过话筒,有些紧张的开始自我介绍。

  演员们依次发表感言之后,茅韦涛拿回话筒,冲着楼上问道“几位先生,有没有什么评价?”

  所有人都知道楼上那几位国宝级大先生是谁,此时都屏息凝气。

  过了一小会儿,从印象中依次传来四声轻吟,全场静默。

  “坚守寂寞,永继斯文”

  “书以承志,永继斯文”

  “学子肝胆,永继斯文”

  “霜刀春雨,永继斯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