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级复兴系统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千古碑林

《神级复兴系统》第一百七十九章 千古碑林

作者:一撇日不尽 字数:2674 书籍:神级复兴系统

  第一百七十九章千古碑林

  整理了一下衣着,王耀背着包除了酒店给赵讲解打了个电话自己打车直接去了碑林博物馆,跟车上的咸阳司机聊了一路,不得不感叹西北人民的热情,听说王耀是过来旅游考察准备呆很长时间,司机大哥还特意给王耀留了个电话号码,让他如果遇到麻烦给他打电话。

  王耀不算是经常坐出租车的,但是也做过几次,杭城的司机就不太爱聊天,反而京城和咸阳这边的司机很能聊,一路上都不会有没话题的时候。

  到了碑林大门,新建的仿古建筑显得十分气魄,门口来往的游客也不少,王耀在门口买了门票进去准备在门口先逛一逛等赵讲解。

  进了大门就能看见一座二层楼亭,上面挂着一块匾,王耀扫了眼就能就认定这两个字是林则徐的字了,林则徐的字从形上来说,就是标准传统的行草结合,林氏楷书更是天下闻名,将颜筋柳骨两者中和集大成。

  而且林则徐因为为人清明,又备受皇帝重视,所以沾染了刚正的龙气,加上对民族和国家的钟爱,他的字除了中正之外,会让人感受一股浓浓的沉稳安详,浩然正气,没有一点点让人别扭的矫情和刻意的风花雪月。

  林则徐的字让人看一眼,就觉得神清气爽。

  字如其人,林则徐把自己确实融入道字里了。

  这匾上面题的字是‘碑林’,碑林的碑少了上面一撇,王耀听见前面有几位游客在嘲笑写字的人是个文盲。

  王耀微微一下,走上前去笑道“打扰一下。”

  前面的游客似乎是几个大学生组团来旅游的,年纪跟王耀差不多,听到有人搭讪,同时警惕的回头看着王耀,然后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一瞬间的错愕。

  毕竟王耀现在也是能用脸吃饭了,再加上身上那种温润的气质,给人增添无数好感,

  “您好,有事吗?”领头的一个女生回过神,眨着眼睛看着王耀,眸子里闪烁着异彩。

  “刚才听你们在讨论这两个字写错了,就冒昧打扰一下。”王耀咧嘴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这个字没写错。”

  女生们楞了一下,指着上面的匾“可是那个碑字少了一撇啊。”

  “这两个字是林则徐先生写的,就是虎门销烟那位。”王耀笑道“他应该不会写错字。”

  众人一怔。

  “您的水借我一点。”王耀在旁边的草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对着领头的那个女生说道。

  女生把水瓶递给王耀。

  王耀把水倒在地上,然后用树枝沾湿,在砖石地上开始写字。

  人们惊讶的看着王耀用手上的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的写出一个个字,王耀写的是开书,横平竖直,规规矩矩给人一种看印刷书籍的感觉。

  “哇,好漂亮的字。”其中几个女孩小声的叫道,看向王耀的目光越发的清亮。

  王耀一共写了留个‘卑’字,大体都是一样的,但是前四个全是没有上面一撇的,只有后面两个字有,写完之后王耀直起腰,这时他身边已经围了不少游客,这里是大门,人流量最多的地方,进门看见有个清瘦少年在地上写字,谁都想看个热闹。

  王耀用树枝点着地介绍道“这四个字是宋代以前,从春秋到魏晋的‘卑’字,这个字造字的时候,是一只手抓着一个‘甲’指的是地位卑微之人,也有人说这个‘甲’字是古代的一种酒器,所以这个字在造字的时候就没有上面那一撇。”

  众人再次看前面那个卑字,顿时觉得确实形象。

  “后来到了宋朝之后,当时大辽兴盛,契丹族是鲜卑族的分支,所以在卑这个字上多了一撇,丿的意思是不,也指‘不动干戈’也是汉人对于鲜卑族的一种希望和期望,所以加上了这一丿。”王耀笑着解释道。

  人群发出一阵惊呼声,愤愤议论开来,人群越聚越多。

  “这是造字时的发展的过程,而且华夏的书法很有讲究,比如开书,就讲究横平竖直,规规矩矩,左右对称,所以在写开书的时候,就不愿意用多一撇的那个碑,所以林则徐先生这个字没有错,不管从字的角度,还是书法的角度。”王耀环顾四周的游客笑着说道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而且十分有意思,讲究一个意境,在不同的环境中,这字也是百变的,但是不代表错,因为现在的简体字也是从过去的古字翻译过来的,不能输我现在的简体字就是唯一的标准。”

  王耀说完对着人群微微欠身。

  不知道谁带头鼓起了掌,弄得王耀还有些不好意思。

  “小伙子,你懂得真多,是这里的讲解员吧?”一个带着墨镜的大妈笑着问道。

  “不是,我也是游客,来参观的,见这几位同学对汉字有误解,就多了一嘴。”王耀笑着拱拱手“如有冒昧,实属爱字心切。”

  那几个女生脸颊红红的,不知道是害羞还是害臊,也学着王耀的动作拱拱手,做起来有些别扭“是我们无知了。”

  “术业有专攻,毕竟现在大家都看简体字惯了,而且也不怎么写书法了。”王耀笑着说道。

  “是啊,我家的儿子现在连一些常用繁体字都不认识,好像确实是忘记点什么。”一个年纪稍大的老爷爷叹息道。

  “小伙子,咱们一起结伴走吧,你给我们好好讲讲,听你讲这些挺专业的,还有意思。”那个大妈笑着说道。

  王耀神情一僵,看着周围起哄的人群笑着摆摆手“这个抱歉,我不是专业的讲解员,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而且我在等人,不过如果等下在园子里逛的时候遇到了,我可以给大家买弄点知识。”

  人群七嘴八舌的似乎有些不太满意,觉得王耀摆架子,这时有个中年男子开口说道“人家也是游客,又不是工作人员,没义务带着咱们旅游,别捣乱了。”说着带着自己的妻子跟儿子对着王耀拱拱手,率先离开。

  其他人也面色各异,有点对着王耀和善的笑了笑,也有不屑的撇撇嘴的,总之人群算是散去了。

  王耀抓了抓头,无奈的叹了口气,人心叵测啊。

  “小伙子,你是从哪儿来的?在哪儿上大学?”第一个搭讪的那个老太太没有走,笑着问道。

  “我从杭城来的,在那边上大学,大娘您呢?”王耀笑着问道,目光在门口扫视着,向着赵讲解怎么还不来。

  “南方的啊,怪不得长得这么秀气,真俊。”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你是专门学习书法的?”

  “爱好,觉得挺有意思的。”王耀笑着说道,把手里的树枝扔回草地里“大娘您一个人来旅游?”

  “不是,我就是本地人,经常来这里看看,遛弯。”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

  看着老太太的笑容,王耀莫名的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这时门口出现赵讲解匆匆忙忙的身影,王耀摆手招呼了一声。

  “王先生,实在不好意思,馆里出了点问题。”赵讲解小跑过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道。

  “没事,是我起晚了,麻烦您了。”王耀笑着说道“咱们走吧。”

  “嗯。”赵讲解点点头,扫见地上还未干渴的字迹打趣道“哟,王先生的墨宝啊。”

  “您别取笑我了,刚才有几个游客再讨论这个碑字写错了,一时没忍住就多了两句嘴,没想到还讨了个不是。”王耀干笑道。

  “确实,林则徐先生这两个字,只要是旅游来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觉得写错了,让人哭笑不得,不知道是说他们不知者无畏好,还是就是无知好。”赵讲解笑道。

  “不是他们的问题,主要是上学时的语文课老师不负责任,简体字不是衡量汉字的唯一标准,这个概念要给学生建立起来,要不是人都以简体字为标准,那以后的汉字传承还真是一个大问题。”王耀轻笑道。

  赵讲解侧目看了眼王耀笑道“王先生总是一针见血。”

  “我就是高谈谬论。”王耀轻笑道。

  碑林,最开始是唐朝时建立,为了保存国子监内《十三经》和《石台孝经》而建立的,开始收藏天下石碑,拓帖后来北宋年间把文庙学府迁到了碑林旁边,于是碑林跟孔文庙,学府渐渐融合后来历朝历代都对碑林进行修缮和保养,最后才成为这么一座国际级别的石碑博物馆。

  碑林之名来源于园内石碑多如丛林,昨天赵讲解介绍了,收录的就有8000多座,如果全部整理出来,数量会过万,而且每一座都是国之重宝。

  其中的书圣王羲之的《唐集王羲之圣教序碑》,还有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以及张角起义等重要史记的《合阳令曹全碑》,碑林之始,唐玄宗李隆基亲作序的《石台孝经》,还有华夏保存最完整的文化原典“古本之终,今本之祖”的《开成石经》,以及王耀最为在意的秦代李斯石篆《峄(yi)山刻石》,记载了秦始皇封禅之时的种种事迹。

  这几座,都是国宝级的石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