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下堂王妃要休夫凌瑜萧霖天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不不,你放心。陛下可能猜到我前夜缉拿的人是李延,但并无证据,或是对我也不放心,将我叫去,恐吓试探几句,敲打了一番而已。”

  絮雨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又觉很是过意不去:“全是我的不好,叫你在我阿耶面前难做。”

  “无妨。”裴萧元展眉一笑。

  “我特意出来迎你,是另有一事。如你所知,先前找到你后,我也不想叫人都知道你我认识,免得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如今看来,事与愿违,恐怕是瞒不住了。昨夜连陛下也问起我此前找你的事。况且你搬来后,也不可能不叫人看见。因而我有一事,想先求得你的准许。”

  “在你回宫恢复身份之前,若是有人问起,便说你是我的故人之子。如此,我留你住在永宁宅,也是顺理成章。”

  “好。”絮雨点头。

  裴萧元又道:“实不相瞒,我在京中有不少仇敌,皆为位高权重之人。与我走得太近,你又不愿立刻回宫,我怕对你也会不利。你要有所准备。”

  絮雨莞尔。

  “裴郎君你都不怕受我连累,我会怕受你连累不成?真若说连累,此话也应是我讲给你才是。”

  因二人的叙话,各自跨下坐骑也缓缓地停蹄,最后一道立定,低头贪食起了路边草丛中的嫩苜蓿。在窸窸窣窣的草叶破碎的声中,若有随着草汁喷溅而散的清香缓缓地萦绕二人,四面扩散开来。

  而在他们的近畔,那连绵的岸陂上芳草如茵,到处正开着白紫相间的星星野花,微风吹过,岸边的一片水面波光涌动,点点耀跃的金光,倒映在了她的笑眸里。

  裴萧元静默地望着这一切,忽然想起此前他几度欲寻她解释而不得的那一件事,迟疑间,终于说出了口:“青头那厮向来口无遮拦,又爱大惊小怪胡说八道。他若是和你说甚我寻你如何如何辛苦,你勿相信。”

  “不过是我应尽的职责罢了。况且也不辛苦。”

  他说完,还特意补了如此一句。

  絮雨看他一眼,他的表情庄严。

  她抿了抿唇,并未应答。

  裴萧元看在眼中,却不知她如此的反应到底是何想法,未免在心中暗暗猜度起来,神色却显得愈是庄严了起来。片刻后,终于听到她开口了。

  “我也有话想寻你说。不知你此前是否在夜半时分去过慈恩寺?”

  裴萧元心口一跳,不知她意图为何,未免犹疑,还在斟酌要不要承认自己曾经去过,听她已是接着说道:“若有,也不管你看到什么,我告诉你,全是宇文家子胡搅蛮缠,故意为之。我和他无任何的干系。”

  裴萧元不期她竟主动和自己开口说这个事。然而她的解释非但没有令他消去心中块垒,反而更添几分疑虑。

  他甚至极想借机追问,她从前到底和宇文峙是如何相识的。

  看那一夜二人相处的样子,就算是宇文峙故意做给他看的,也能瞧出他们之间很是熟悉,不知从前到底相交到了怎样的地步。

  然而这岂是他的身份能贸然开口相问的?沉默间,忽然又想到宇文家的儿子竟是第一个知晓她女儿身的人,心情登时愈发不好了。

  此时对面跑来几匹马,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

  对面骑马来了两名少女。一个浓眉大眼,黄衫紫裙,一个面容娇艳,一身红衣。二人骑术精湛,驾着各自的枣红骝和白玉骃,风一般并肩驰在湖畔的道上。

  骏马玉槽金辔,雕鞍锦障,湖水色若翡翠,镜映倩影,风中二少女的披帔和裙带在马背上卷舞,笑声飞扬,直如美景扑面,叫人赏心悦目。

  在她们的后面,还跟了个年纪看去稍小些的瘦弱少年,骑在一匹和他相比显得过于高大的银丝青骢马上,骑术更不如二少女精熟。眼看落后,他显得有些急,偏偏跨下青骢不服驱策,走走停停。本就不快,如此一来,更被前方少女远远地丢在了后。

  二少女觉察,停在道旁等他。红衣女一面催促,一面嘲笑少年被畜生欺负,笑得人前仰后合,险些掉下马来。

  黄衫少女皱眉看着少年,不停发着各种指令,少年未免手忙脚乱,少女不耐烦了,调转马头回到少年身畔,抽鞭催促青骢。

  “给我走快些!”

  “阿弟你胆子这幺小,人又笨,还想跟着我们学骑马?”

  青骢哕哕两声,驮着少年奔走起来。

  红衣女鼓掌欢呼:“十三郎会骑马了!十三郎会骑马了!”

  黄衫少女哈哈大笑,显是对自己方才出手的效果感到很是得意。

  但接着,二少女发现不妙。

  青骢性情暴烈,吃痛后脾气发作,一边跑,一边想将背上之人甩下来。少年的骑术生涩,平衡却还不错,起初虽然人被青骢颠得东倒西歪,两腿仍能紧紧夹住马腹,没有立刻被甩下马背。待青骢性起,越跑越快,转眼超越红衣少女,向着前方狂奔,少年也终于支撑不住,在青骢的又一次奋跃之中,从马背上侧翻下来,一脚却误套穿入马镫的镫环里,顿时勾住。

  在二少女的惊呼声中,他用双手攥住缰绳和马鞍,才终于勉强将自己挂在了青骢的身侧,但随马匹狂奔前行,晃晃荡荡,看起来随时就要落地。

  一旦他的手坚持不住松脱,脚又无法脱离马镫,那将头面着地,变成被马拖行的情状。

  此时后面也赶上来了了七八个随行模样的人,见状大惊失色,催马奋力追赶。

  这少年便是宁王嫡孙新安王李诲,那两个少女,红衣者长公主之女,丹阳郡主卢文君,黄衣并催马前行者,是李诲的姐姐,虞城郡主李婉婉。

  原来李诲因是遗腹子的缘故,自小受到寡母薛娘子的管束,不但不许习武,连骑马也不准快跑。

  小时候还好,如今他渐渐长大,周边莫说同龄少年,连他的姐姐都能随心所欲,想做甚就做甚,打马球都是个中的好手,惟他只能终日抱读诗书,心中未免失落,更暗自渴望自己也能驾乘骏马飞般驰骋。

  平常他是没有机会的,今日他的祖父宁王在此设宴,将他带了过来。终于脱离薛娘子的束缚,又听到他的姐姐答应教他骑马,欢喜无比,于是叫上和他姐姐交好的卢文君,打算出来沿着湖畔玩耍。

  方才选马的时候,他本想骑自己的坐骑,那是薛娘子亲自为他定的马,脾气温顺,听从号令,却被卢文君嘲笑了一番,说他没有男儿气概,连个小娘子都不如,登时被激得双颊通红,牵出马厩里那一头最为雄壮的青骢大马,三人就这样设计甩开随从,偷偷跑了出来,却没想到他的阿姐也是靠不住的,竟发生了这样的意外。

  此时李婉婉、卢文君和随行皆已在全力追赶,当中几名护卫终于靠近了些,试图拦截青骢,非但无果,反而惹得青骢愈发狂怒,直接便冲下道路,向着另侧的一片野地狂奔而去。

  随从不敢射马,唯恐误伤新安王,更怕青骢中箭倒地连带压到人,只能紧紧跟随伺机而动。

  絮雨早也认出了这少年,便是那日她在簪星观外遇到的李诲。

  论起辈分,她还是他姑母。眼见他被发怒的大马带着冲下道路,越跑越远,他人就吊在马腹一侧,甩得如同风筝似的飞起来了,不禁心惊肉跳,下意识扭身奔向自己的马,抓住马缰,正待上马追去,腕被一只有力的手给握住了。

  她转头。

  裴萧元阻止,吩咐她勿动。她还没反应过来,见他跃身飞上他的马,纵马追了上去。

  李诲双目紧闭,死死地攥住马缰,努力不让自己在剧烈的晃动中被甩下去。

  耳边风声呼呼,他只觉力气越来越乏,手指酸痛,渐渐地,那救命的马缰也因他手心出的汗而变得越来越滑。

  更糟糕的是,青骢若也知他快坚持不住,蓄意晃荡得更是厉害,一副不将他甩下去誓不罢休的态势。

  李诲手中握的马缰又滑出去了一段。

  他知自己就要抓不住了,今日或将丧命于此,绝望之时,身后忽然隐隐传来一阵马蹄的疾驰之声,有人仿佛追了上来。

  他勉强睁目,在颠簸中扭头望去,发现果然追上一骑。又听那人迎风高呼一声“新安王抓紧!”,精神一阵,再次咬牙发力,艰难地稳住自己。

  那人很快纵马赶到,在双马并头前行之际,足蹬马镫,借着反力,一个纵身,人腾身飞起,跃到青骢背上,坐定后,俯身,一把攥住了李诲的臂,将李诲拉上马背。

  接着,他猛拽青骢缰绳,强行勒马,迫它停蹄。

  青骢岂肯如此轻易受制,嘶鸣一声,抬起前蹄,马头高高扬起,腾空直立,欲令背上之人滑坠下去。

  裴萧元怒斥一声畜生,双腿夹紧马腹,一手控缰稳住身形,另手自腰间蹀躞带上摸出一柄小便刀,倒旋过来,以刀柄凶猛捶击马腹。

  只几下,跨下青骢便吃不住痛,惨嘶一声,慌忙收势四蹄落地。

  待青骢驯服,老老实实停了下来,裴萧元收刀下马,将还趴在马背上的李诲也提了下来,放在地上。

  李诲此时惊魂未定,白着一张脸,蔫蔫睁眼,看到方才那救了自己的人就蹲在身边,低头看来,问他有无受伤。

  此时几名护卫赶到,见状如释重负。

  他们都是李诲和李婉婉、卢文君等人的随从。今日新安王若有闪失,他们必将难逃罪责。当中自然有人认得裴萧元,急忙下马,纷纷拜谢。

  地上的李诲还在发呆,忽然听到裴萧元的名字,眼里蓦放光芒,精神一下回来,人从地上一骨碌翻身爬了起来。

  “你便是三年前曾在西境立下过战功的那位裴骑尉?”

  裴萧元见李诲无事,他的随卫也来了,正待离去,衣袖被拽住,转头见李诲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神色显得颇为激动,便笑了笑,看一眼青骢,道:“马有灵性。遇上这等烈马,你便是再怕,也不可叫它瞧出你的心思。须比它更狠,叫它记痛,它才肯驯服,听你指令。”

  李诲双眸闪闪发亮:“我记住了。我再试试!”

  此时道上又匆匆赶来了许多人,原是宁王方才听到孙儿遇险的消息,焦心不已,中断筵席自己也亲自骑马追来,此刻看到孙儿已被裴萧元救下,安然无恙,感激不已,下马,连份位也顾不得了,走上来便紧紧地挽住他的手。

  “果然是裴家出来的儿郎子!你救了我的孙儿,我定要好好地谢你!”

  第41章

  宁王一是出于从前和裴冀的交情,二是听闻裴家子少年英才,因而早早就在崔道嗣的面前不吝赞赏之辞,今日设宴,对他本就比旁人要高看上几分,此刻孙儿又蒙他相救,有如此的礼遇,也是人之常情。待心情稍稍平复,他忽然想到画师,问了一声,知人已到,便命传见。

  絮雨就在近畔,上去拜见她的堂伯父。

  人活到宁王这个岁数,经历的事情多了,难免更是相信因果天命之说。

  奉命去唤人的宫监早一刻已经到了,回报裴家子似与这画师相识,特意出来接人于大门外。继而想到,若非因这画师到来,裴家子或便不出。他若不出,也就不会遇到李诲遇险出手施救。如此看来,这画师对于孙儿而言,也是个转运人。

  庆幸之余,爱屋及乌,又见这画师容貌不俗,男子当中少见的俊秀,不但如此,看去更是一眼面善,言语便也十分亲切,叮嘱她可缓画《曲江行乐图》,今日来了,也可游玩。

  絮雨道谢。

  宁王吩咐完,再看一眼裴家子,暗在心里点点头,随即命人将李诲送去休息,自己也领着人返身入内,继续方才被打断的筵席。

  柳策业和王彰交恶,这在朝廷是件人尽皆知的事。

  除在朝会外,这二人平常罕有一道露面的场合。但今日因宁王的脸面,二人一齐到来,皆是座上贵宾。

  柳策业慰问了宁王一番,说了几句新安王必有后福的话,归座后,远远看着裴家子被宁王叫到身边,将他一一介绍给今日在场的诸多文人名士。

  不止如此,王彰也作长辈之态,与此子言笑晏晏,就差摸头抚背,看去亲热得很。

  裴萧元入京后,王彰明里暗里都以当日力举他入金吾卫为功,俨然以裴家子伯乐的身份自居。相比之下,当日白白做了恶人的柳策业未免显得尴尬。

  他此刻面上虽无表情显露,然而心中难免感到几分焦躁,借着更衣的机会,转到一无人的偏僻处。

  太子妃的兄长,散骑常侍韦居仁正在那里等着。他三十不到的年纪,与太子一样,平日以人缘好而著称。

  “太子到底出了何事?筵席将半,为何还不见他人来?”柳策业劈头便问外甥的行踪。

  宁王毕竟地位特殊,今日这场筵席,说得上名号的王公贵戚几乎全数到来了。

  康王李泽更是一早抵达,几乎寸步不离地伴在宁王身侧,与文人名士谈论诗文,看去口若悬河,神采夺人。

  然而,原本最应当是焦点的太子李懋竟没有到。

  虽说这种场合,太子也并非一定就要到场。但宁王的脸面,他无论如何也当成全。

  韦居仁用块手帕拭压额前方才跑出来的一层细汗,称派人回去看了,方得到回报,太子妃也不知,只知他昨日以射猎为由出了城,也不知去往哪里,只在夜间打发典军回来,称于一山谷里遇到白鹿,是为祥瑞,不可错失,欲追捕进献圣人,所以今天这场曲江宴怕是赶不上了。

  柳策业眉头紧皱,无可奈何,只能拂袖归座。

  太子没有现身,虽然无人发问,但只要不是瞎眼,哪个不会留意?

  他只好上去,用这理由向宁王解释了一番。

  宁王睁目,显得极是欣喜,和左右连说祥瑞重要,太子孝心可嘉,盼望白鹿能为圣人万寿增福添瑞,众人一片附和。太子今日缺席一事,这才算是勉强圆了过去。

  片刻后,裴萧元起身,柳策业向着韦居仁再丢了个眼色。

  韦会意,尾随出帷,截他在了一处远离宴场的道旁,作一番偶遇状,寒暄过后,说了些慕名的开场之言。接着提三年前太子遥领行军总管之时的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