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总攻爹地:杀手妈咪不好惹 第489章 你很不乖啊...

《总攻爹地:杀手妈咪不好惹》第489章 你很不乖啊...

作者:梦九辰 字数:1775 书籍:总攻爹地:杀手妈咪不好惹

  [[这日,已是八月十八,又是早朝时。

  群臣山呼万岁毕,一名官员出列,朝着御座的弘治皇帝躬身行礼,朗声道:“臣礼部右侍郎、鸿胪寺卿张俊谨奏,今日谢恩见辞之官员计有,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徐溥……”

  好一会,张俊才把见辞官员名录念完,仍躬着身等待弘治皇帝裁定,见辞官员之数,昨日已于鸿胪寺登记在册。

  弘治皇帝耐心听完整份名录,缓缓说道:“仅宣徐卿家前来,其余人等午门谢恩即可。”

  “臣谨遵皇命。”张俊朗声应道。

  未几,弘治皇帝似想起甚么,随即又道:“张卿家,徐卿家行动不便,遣一序班将徐卿家搀扶而来。”

  张俊再应了声诺。

  分立两侧的文武百官听得顿时心思如潮涌。

  尽管徐溥已经致仕,但弘治皇帝对其礼遇丝毫不减,此刻更遣人将其搀扶至丹墀前,本朝至今,徐溥应是第一人了。

  随着一名鸿胪寺序班快步往午门方向奔去,奉天门前慢慢沉寂下来。

  无论是弘治皇帝、朱厚照,还是文臣武官,目光都投向南侧的金水桥,金水桥之南即为午门。

  过了将近一刻钟,金水桥上终于出现两道身影,其中一人正是头发胡须均花白的徐溥。

  只见他佝偻的身躯微微颤抖,在那名鸿胪寺序班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往丹墀走来。

  弘治皇帝嘴角微动,站于他左侧仅一步之遥的朱厚照,分明听得他轻轻一叹。

  见得徐溥这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再想起他今日便要离京,朱厚照何尝不是如此?

  而那些文武百官,虽默默注视着徐溥,但心中自不可能平静如水,尤其是那些与徐溥交好的,更是如此。

  诺大的奉天门前,除了徐溥和那名鸿胪寺序班的轻微脚步声外,再无其他动静。

  好不容易,徐溥终于抵达丹墀前,朝着弘治皇帝五拜三叩首,口中高呼:“臣徐溥叩见皇上……”

  这是谢恩见辞官员的必行之礼,弘治皇帝亦知道这应是徐溥最后一次向自己行礼,所以没有出言阻止。

  待徐溥行礼完毕,他才道:“徐卿家,快快请起……”

  “谢皇上……”徐溥双手撑住地面,缓缓站了起来。

  弘治皇帝勉强挤出一些笑容,道:“今日,徐卿家将踏上返乡路。自此一别,朕不知何时才能见徐卿家了。徐卿家回乡后,定当要好好调养身体。”

  徐溥动情地说:“老臣返乡,还劳皇上如此挂心。臣返乡后定当每日叩拜吾皇,以谢浩荡天恩。”

  奉天门前,没有弘治皇帝之令,朱厚照也只能紧闭嘴巴,仅以双目注视着徐溥。

  过得片刻,君臣一番不舍的对话后,徐溥躬身再次行礼:“老臣告退……”

  弘治皇帝轻扬了扬右手,徐溥在那鸿胪寺序班的搀扶下,缓缓向午门走去。

  一众文臣武官,默默注视着徐溥从自己面前走过。

  徐溥走了,大明内阁首辅亦易主了。

  但一个内阁阁员的离任,对大明朝堂的运转并不会带来多少影响。

  ---

  巳时正,京城南郊。

  一座长亭四周,竟围拢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

  这些人几乎均头戴乌纱帽、身穿杂色团领衫、腰束带、脚蹬皂靴。

  他们所穿的团领衫最大的不同,是那前襟和后背之处的刺绣图案。

  那刺绣图案,既有仙鹤、锦鸡、孔雀、云雁,亦有白鹇、鹭鸶、黄鹂、鹌鹑,更有狮子、虎豹、熊罴、犀牛等等,不是飞禽,就是走兽。

  这群人均为大明官员,既有文臣,亦有武官,官阶有高有低。

  被他们围拢的一人,却身穿布衣,头发花白,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正是今日要返乡的徐溥。

  这群黑压压的官员是来送行的。

  送行者有内阁阁员,如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人,亦有勋贵,如张懋。

  六部七卿,除已奔赴西北的秦纮外,悉数到场。各部司官阶稍低的官员更多不胜数。

  离这座长亭数十丈之外的一处小山坡,于一棵大树之下,却站着一名身穿青布直身长衣、头戴方巾,身长约五尺的少年。

  这名少年背倚着大树,双臂环抱于胸前,双目远眺着众官为徐溥送行的景象。

  他身边站着两名男子,均头戴乌纱帽、身穿杂色团领衫、腰束乌角带、脚蹬皂靴。

  这少年正是朱厚照,而他身边的男子则为王守仁和伦文叙。

  他们亦是来为徐溥送行的,但没有前去凑热闹,反而觅了此地,静静注视着那一大群人。

  朱厚照突然道:“伯安,伯畴,徐先生为官数十载,可谓位极人臣,如今致仕还闾里。你二人作何感想?”

  王守仁和伦文叙对望了一眼,嗫嚅了一会,终究没有出言半句,似乎不知如何回答。

  略等片刻,见二人仍没有回应,朱厚照又道:“孤所言太空泛了,是吧?那你二人以为徐先生为官为人如何?”

  “殿下,徐阁老德高望重,臣若背后议之,实属不妥……”王守仁应道。

  “殿下,臣以为徐阁老为官清廉,知人善用,为政事尽心尽力。如今政通人和,一片向荣之象,离不开徐阁老的辛劳。”伦文叙却道。

  朱厚照目光仍注视着那座长亭:“伯安,你是顾忌太多。伯畴,你则言不出衷。”

  王守仁默然不语,伦文叙讪讪一笑。

  未几,朱厚照又道:“伯畴,你说徐先生为官清廉、知人善用、为政事尽心尽力,那是比较中肯的。但若说如今政通人和,一片向荣之象?你不觉得是虚言么?”

  朱厚照转头过来,目光移到伦文叙脸上:“不议边地,只谈内地,如今哪一布政司有向荣之象?”

  顿了顿,他才又道:“是广东,是浙江,还是哪里?伯畴,你的故里广州府南海县,如今是否人人居有定所,衣能蔽体,食能果腹?”

  须臾,他又望向王守仁:“伯安,你的故里余姚县,又如何?”

  王守仁和伦文叙无言以对,他们自然清楚,当今的大明又怎可能人人居有定所、衣能蔽体、食能果腹?

  伦文叙当年卖鱼为生,因天资聪颖,受人资助才得以进京入太学,到三十二岁连取会元和状元。

  王守仁虽然因其父为官而家境殷实,但他曾游历各地,也目睹过甚多苦难事。

  有明一代,若先辈通过科举迈入最优的仕途之列,获得一官半职,虽不一定荣华富贵,但过着食能果腹、衣能蔽体的生活是没多少问题。

  若只是普通生民,在风调雨顺、无灾无祸之时,或许也能勉强果腹,但若年景不好,流离失所就是常见之事。

  “好言好语,每个人都想听,孤也不例外。但孤更想听真实的,而非此类虚言。”朱厚照轻叹了声。

  “臣妄言……”伦文叙低头道。

  朱厚照转而又望向那座长亭,三人再次沉默起来。

  过了良久,朱厚照指了指数十丈之外的长亭,终于说道:“走吧,那些人已散了。”

  文臣武官于早朝之后还要当值的,他们能来为徐溥送行是得到弘治皇帝准允,但时间不可能无休止。尽一番礼仪后,他们自要散去,重回各部司当值。

  还在长亭内的,只余三人,坐着的是徐溥,其身边站着二人,一人是那郑管事,另一人却是那叫“阿林”的门人。

  只不过数十丈之距,仅片刻工夫,朱厚照、王守仁和伦文叙三人已至长亭之前。

  还没踏上长亭台阶,朱厚照已经唤道:“学生姗姗来迟,请先生责罚……”

  坐于长亭内的徐溥听得微微一笑:“昭之,你来了就好。”

  朱厚照早已和徐溥约好,待其离京之时,他将单独为其送别。

  徐溥知道他要隐藏身份,随即对身边的郑管事和阿林道:“你俩先到马车那里等老夫……”

  两人应了声诺,便退出长亭,向十数步外的马车走去。

  王守仁和伦文叙跟着朱厚照走进长亭,双双向徐溥躬身行礼。

  “下官王守仁见过徐阁老。”

  “下官伦文叙见过徐阁老。”

  “老夫已致仕,再也不是阁老了。”徐溥听得连连摆手,须臾又道,“你二人之才干,老夫早有耳闻。似尔等青年才俊,须用心为朝廷效力。”

  虽然徐溥已经致仕,但王守仁和伦文叙又怎敢看轻,听得自是唯唯诺诺。

  朱厚照走到徐溥面前,握着他双手,打量着他满是皱纹的脸庞,口中唤出了声“先生”,便仿似舌头打结,一时之间已说不出话来。

  徐溥似知朱厚照之心意,出言道:“昭之,老夫只不过返乡颐养天年,此非生离死别,无须如此。”

  少顷,朱厚照轻吁一声:“先生所言甚之有理。待先生回乡安顿好,记得常给学生来信,好让学生知晓先生近况。”

  徐溥笑道:“好,好……”

  “先生,定要善加调理身体。学生相信,你我再次相见之日不会遥远。”

  徐溥听得连连点头,但他心中并不这样认为,他故里宜兴离京师两千余里,就此一别,此生恐怕难以再见了。

  又言谈一番,见天色不早,徐溥终于踏上了返乡路,数辆马车缓缓向南而去。

  目送着徐溥的车队渐行渐远,朱厚照才对王守仁和伦文叙道:“伯安、伯畴,任重道远,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